出题:林佳 审核:尹沈云 2013.11
说明:
1.全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共6页。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及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之处。不得在答题卡和试卷上做任何标记。
3.第一卷选择题(1—30)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相应位置,凡答案写在第一卷上不给分;第二卷非选择题(31—34)答案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 30小题,共60分。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3.《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此项规定主要破坏了中国的 A.司法主权 C.关税主权
B.贸易主权 D.海关主权
4.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鸦片战争是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 B.鸦片战争以中国的战败而结束
C.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5.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说明
①落后就要挨打 ②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③清王朝统治已走向衰落 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肯定是不可战胜的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 近代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7.被掠夺焚烧的圆明园(右图)记录着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英 法联军的这一罪行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中?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华尔 D.瓦德西
C.甲午中日战争
8.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在1862年慈溪战役中击毙的“洋抢队”头目是 A.戈登 B.西摩尔
9.“大将等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哪位晚清将领在收复新疆地区的功绩
A.刘锦棠 B.邓世昌 C.刘永福 D.左宗棠 10.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 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甲午中日战争的“甲午”是指
A.1893年 B.1894年 C.1895年 D.1896年
12.“割台湾,赔两亿,国人民负担重,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
于我们记忆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3.西方列强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而发动的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鸦片战争 14.在《庚子西狩丛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
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这段文字叙述的是 A.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太后、皇帝乔装外逃 B.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清朝皇帝闻讯出逃 C.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太后、皇帝仓皇出逃 D.义和团攻占南京,清朝皇帝被迫外逃
15.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虎门销烟 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圆明园遗迹 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宝座上 A B C D
16、如果请你担任历史记录片《1908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拍摄当时的北京东交
民巷时,不该设计的场景是
A.许多外国公使在散步 B.大量北京居民在准备晚餐 C.某国使馆在举办舞会 D.有外国军队在军事操练
17.《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
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8.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D.④⑤⑥
④八国联军侵华
⑤林则徐虎门销烟 ⑥义和团运动
A.②③④⑥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⑥ 19.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20.中国近代化开端于
A.国门被打开的鸦片战争
B.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
D.高举解放思想大旗的新文化运动
C.推翻了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21.洋务运动中,在近代化军事与国防建设的带动下,交通和通讯等民用事业也有了一定的
发展,教育方面也取得了成就,下列史实能反映这一运动的有
①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设立 ②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 ③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④曾国藩创立安庆内军械所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逐渐汇入到工业文明大潮中的重要事件。洋务运
动中,洋务派兴办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 培养了了解西方的改革人才 B. 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C. 改变了中国落后的封建教育体制 D.推翻封建思想
23.假如你是生活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一位民族企业家,你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 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改革政府机构,裁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C.训练新式军队 D.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 24.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马关条约》签定 B.百日维新 C.“公车上书” D.组成强学会 25.戊戌政变时,慷慨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派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林觉民 D.谭嗣同 26.同洋务派相比,康有为等维新派的观点进步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A.主张兴办新式军事工业 B.主张兴办新式民用工业 C.主张在教育上学习西方 D.主张在政治上学习西方
27.“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八个字是瞿秋白对某一事件历史功绩的概括。此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8.八年级的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经过讨论,他们得出了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的革命暴力运动 B.都反对清朝统治
C.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29.走进“北大红楼”新文化运动展厅,看到一本巨大的杂志,这本杂志是
A.《民报》 B.《新青年》 C.《万国公报》 D.《中外纪闻》 30.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中
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运动
A.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第二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运用题(四大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割 ① 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② 五处为
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 ③ ;赔偿 ③ 军费白银两亿两;允
许 ③ 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
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问题一: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依次写出这三个不平等
条约是在哪三次战争后签订的?(3分)
问题二:请你将材料一、二中数字①②③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
问题三:材料三中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近代中国历
经屈辱的历史留给我们哪些启示?(1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两幅浮雕。
图A虎门销烟 图B金田起义
材料二: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
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请回答:
问题一:“一千八百四十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1分)材料一图A的历史事件与
该事件有何关系?(1分)领导图A历史事件的民族英雄是何人?(1分)
问题二:图B是为了纪念近代历史上哪次运动?(1分)领导这次起义的领袖是?(1分)
除这次起义外,近代农民阶级在19世纪末还有哪次运动?(1分)
问题三:结合材料二,请列举两例近代为民族独立而牺牲的著名民族英雄;(2分)近代民
族英雄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1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
材料二: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
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材料三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
其表。” ——李鸿章
请回答:
问题一:近代中国最早实践魏源“师夷长技”的“运动”名称是?(1分)这场运动提出了
怎样的口号?(1分)材料三中提到的海军指哪几支海军?(1分)
问题二:材料二主要描述了这场运动产生了哪一方面的的积极作用?(1分)除此以外,你
知道这场运动还有哪些进步意义吗?(2分)
问题三:除李鸿章外,还有哪些开明的官员参与了材料三所反映的运动?(请举两例)(2
分) 什么事件标志着此次运动是“纸糊的老虎”?(1分)请你分析这场运动最终“虚有其表”的原因?(1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XX周年庆典落户权的争夺战在武汉、广州、南京、中山等热门城市之间展开,辛亥革命的首义和第一个共和制政府都发生在这些地方。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
一切的黑暗。 ——1915年,材料一图四人物所说 请回答:
问题一:今年是辛亥革命多少周年?(1分)材料一中谁(图几)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1
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
问题二: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武汉和南京成为辛亥革命庆典主办城市的理由各是
什么?(2分)
问题三:结合材料一图二分析,在辛亥革命之前,资产阶级还进行了哪一场改良运动?(1分)代表人物主要有哪两位?(2分)
问题四:根据材料一图四和材料三,确定此历史人物是谁?(1分)材料三中的两位 先
生是哪两位先生?(2分)此运动有何意义?(2分)
材料二:2013年恰逢辛亥革命XX周年,而据媒体报道,从今年年初开始,一场辛亥革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