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城市综合管廊弱电工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城市综合管廊弱电工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2020-02-03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城市综合管廊弱电工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发表时间:2020-06-10T07:07:16.092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0年第4期 作者: 陈朝光1 俞州萍2 蓝国飞3[导读] 有必要时对城市综合管廊需求做专题分析,客观分析城市对管廊建设需求,对管廊建设做出合理诀策。1浙江耀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2浙江银江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2 3银江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30

摘要: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 将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建设综合管廊系统能有效缓解城市发展与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杜绝因敷设和维修各种管线对城市道路、绿地的重复开挖消除了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降低路面翻修费用和工程管线维修费用。对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城市生存发展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工程案例重点分析城市综合管廊弱电系统设计对弱电系统的种类及其组成、系统设计要点做详细阐述。 关键字:城市综合管廊、弱电工程、设计、重点、难点

一、引言

城市综合管廊是新型城镇化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是市政工程中与生产、生活高度相关的系统工程。城市综合管廊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的现状实际需求作为前提,应该在全面掌握城市综合管廊的定义与概念的基础上,了解城市地下管网现状,尊重城市综合管廊设计的根本环节,在设计.上需强化城市综合管廊的平面线形设计、断面设计、结构设计、节点设计、附属设施设计,进而做到对城市综合管廊功能的保证。

然而伴随着城市综合管廊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其在形式与数量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设计工作上,受到技术水平、城市发展等各方面的影响进而给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要想城市综合管廊设计工作在城市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那么就必须将城市综合管廊设计工作的开展与实际紧密相连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改进进而使城市综合管廊设计工作的实施变得更加准确、有效。 二、综合管廊设计要点分析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应以综合管廊工程规划为依据建设,综合管廊应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有必要时对城市综合管廊需求做专题分析,客观分析城市对管廊建设需求,对管廊建设做出合理诀策。

(1)平面线形设计要点。综合管廊工程平面设计应结合城市地下管线现状,在城市道路、轨道交通等专项规划以及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的基础上,在确定综合管廊的布局前,必须做好管线普查,做好人廊管线可行性分析,必要时做管线人廊专题报告,分析管线工程跟主体工程同步实施的可行性,确定管线人廊次序。.

平面设计时要结合道路线形进行设计,尽量与道路线形平行,管廊穿越市政道路、铁路时一般垂直穿越,干线综合管廊主要放置于机动车道、绿化带下,支线综合管廊放置在非机动车道、绿化带、人行道下,缆线管廊放置在人行道下,同时考虑与建筑物的净距要求[1]。. (2)断面设计要点。断面设计是综合管廊设计的前提和核心所在,管廊断面主要根据管线需求进行设计,同时应根据施工方法、管线安装敷设作业间距的要求,现阶段我国综合管廊结构设计寿命100年,而我国城市管线容量按照远期进行预测,预测年限最大为20年,因此两者预测期限差异较大,所以管廊断面必须考虑弹性系数。一般来说, 20 年后城市建设基本趋于完成,管线需求虽增加但幅度有限,因此考虑1.20~1.40 弹性系数。

(3)结构设计要点。结构设计应满足工艺设计要求,遵循结构安全可靠,施工方便,造价合理的原则,应根据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资料及施工环境,优化结构设计,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使结构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均能满足承载力、稳定性和抗浮等承载力极限要求。

三、综合管廊的弱电系统组成

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分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系统、预警与报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统-管理信息平台等(见图1\")。各系统建设统-的管廊信息管理平台,设置于综合管廊控制管理中心内,对上述的监控及报警系统进行集成,且具有数据通信和信息采集、综合处理等功能。根据现有的系统架构,行业将基于信息管理平台的对外信息、能源管理、设备控制等整合在一个系统下发展,实际项目中已有采用统-的数据平台来管理同一地区多条管廊的先例。 四、ACU系统

一般设计的综合管廊弱电系统, ACU设备布置在综合管廊设备集中的节点处,如通风口或投料口.的配电间。以某条综合管廊工程的实际案例来看,此条管廊将ACU设置在各通风口节点处,便于管理的维护。

从实际工程中也可以看出,ACU因综合管廊工程的长度较长.故数量较多。传统综合管廊ACU因PLC设备的限制,控制柜体积较大,单个防火分区需多台组合,造成使用可靠性较低。各子系统网络相对独立,除不利于节省投资外,还加大后期维护人员的工作量。虽然传统ACU设备现今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有逐渐被智能集成ACU控制器取代的趋势。智能集成ACU设备体积小,针对管廊内部湿度大、对设备需求防护等级高强电电缆诸多引起抗电磁干扰环境复杂以及设备体积等特殊需求,进行了设计。除采用高集成度、系统级芯片、大规模集成电路模块外,防护性能也高达IP65以上。这已逐步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 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一般综合管廊的集中报警系统需要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应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

(2)系统中的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和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应急广播的控制装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等起集中控制作用的消防设备,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

另外,综合管廊内考虑空间限制一般要求设计为气体灭火系统。气体灭火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联动逻辑关系的首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启动设置在该防护区内的火灾声光警报器,提醒现场人员撤离,且联动触发信号。接收到第二个火灾报警信号后联动控制相关设备,并依照工序开始灭火。设备的首个联动触发信号利用管廊内设置的点型感烟探测器触发,第二个触发信号除手动报警外-般采用感温探测器触发。 通过对诸多现有设计的综合管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了解发现:设计人员一般利用管廊电力电缆托架表层设置的线型感温探测器作为气体灭火的感温探测器触发,但是线型感温探测器的设备生产功能仅针对桥架、托架等敷设导体的火灾探测;而探测区域也可能与第一触发信号的点型感烟探测器不在同一防护区域内,造成延误报警、甚至无法报警进而无法启动气体灭火设备造成危害。所以这种设计方案对判断管廊内是否发生火灾并不可靠,存在隐患。建议设计时管廊内部仍需要设置点型感温探测器作为气体灭火设备的火灾探测器,避免设备误动作、不动作,延误灭火时机。 结束语:

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管廊弱电系统组成应有前瞻性、先进性,采用集成化ACU可减少设备的投资成本和安装成本。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应考虑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的合理性,保证管廊运行安全。管廊的自用电气设备应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参考文献

[1]施亮.城市综合管廊弱电工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J].上海建设科技,2017(06):27-30. [2]王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能弱电系统设计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9(28):80.

[3]田飞.实例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弱电系统的组成及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16(08):208. [4]郭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能弱电系统设计要点[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5(10):68-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