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驱动力思考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驱动力思考

2022-06-09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7年7月 总第32卷第7期 ・社科纵横 SOCIAL SCIENCES REVIEW Jul,2017 VOL.32NO.7 经济管理与改革发展・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驱动力思考 宋圭武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智库工作站甘肃兰州730070) 【内容摘要】笔者认为,新常态产生核心原因是贫富差距。目前,世界贫富差距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对世界经济均衡稳定发展提出 了严重挑战。新常态中国经济需激活内生动力,需要着力练好内功。一是要着力夯实基础。二是要积极培本固元。培本固元,核 心是要大力激活社会创新。三是要大力提振精神。提振精神,核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增长贫富差距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7)07—0059—03 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世界正迎来一个新常 态时代。国际贸易持续低迷,国际投资活动不断减 觉各类技术产品层出不穷,比如计算机和互联网, 的确意义重大而且影响深远,但比照20世纪初期 高速发展所依靠的电、马达、汽车、火车等极大推 动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大变革性科技创新,计算 机和互联网至今没有让所有人受益,更没有成为 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且考恩认为,美国经 济早在1970年代中期开始,就进入停滞阶段。【 美国学者乔治・阿克洛夫和罗伯特・席勒在 少,全球债务水平持续攀升,国际金融市场反复动 荡等,让世界经济在低速中徘徊,难以走出困境。 经济低迷让世界各国陷入不同程度焦虑中。一些 发展中国家国内局势陷入动荡不安,政权不稳或 更替,民众骚乱,暴力事件持续不断甚至有增加趋 势。一些发达国家也开始更多采取自保措施或孤 立主义倾向变得更加浓重。面对新形势,中国经济 发展需要新驱动力。 一《动物精神》一书中认为新常态主要是动物精神所 致。二位学者认为,正是我们不断变化的信心、诱 惑、嫉妒、怨恨、幻觉,特别是对经济本质的认识引 发了危机。 、新常态产生核心原因 为什么世界经济会出现新常态,有不同观点。 美国学者泰勒・考恩在《大停滞》一书中归结为两 个主要原因。一是人类的天性,喜欢采摘“低垂的 果实”。人们喜欢贪图便利,总是挑容易的事先做, 向上爬的苦事一定要等有压力才肯使劲。上百年 来,美国人就是这样,他们受益于大量廉价的土地 资源、成千上万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口红利,进人了 一美国学者埃德蒙・菲尔普斯在《大繁荣》一书 中认为,创新萎缩是美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该 书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新社团主义应负主要责任。 该书指出:这种新社团主义扼杀了经济活力,不利 于培养敬业态度、加快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机遇 和包容性。新社团主义保护那些缺乏生产力却有 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但因忙于收获第一批容易 背景的企业,排挤有活力的新企业和局外人;追求 消费、社会保险、救助等目标,不重视培养敬业、创 造和探索的生活态度。[3]0"274)同时该书进一步认为, 得到的果实,怠于开拓新的果园,最终走到了这一 天——“低垂的果实”摘完、最初的红利耗尽,经济 也就徘徊不前。第二个原因是美国进人了“科技高 原”。考恩认为,虽然我们自认为创新能力很强,感 应该从社会价值观和制度两方面清除制约经济活 力的障碍,以真正复兴现代资本主义。pW279) 作者简介:宋圭武(1964一),国家二级教授,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智库工作站副主任兼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三农问题、中 国发展等方面。 59 澳大利亚学者萨蒂亚吉特・达斯在《大停滞? 全球经济的潜在危机与机遇》一书中将新常态定 义为经济新平庸时代,并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首 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对借贷的依赖越来越严重,第 二个因素是全球消费、投资和储蓄的严重失衡,第 三个因素是金融化,表现为庞大的金融业和以及 对金融工程的依赖,第四个因素是福利计划。I4](P30) 另外,他还认为,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老化、革新 率降低、全球贸易和跨境资本流动增长减弱、不平 等加剧、信任崩溃等对经济增长也产生了严重制 约。[416'234) 笔者认为,新常态产生核心原因是贫富差距。 目前,世界贫富差距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对世界经 济均衡稳定发展提出了严重挑战。法国经济学家 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在《2l世纪资本 论》(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认为,近几 十年来,世界的贫富差距正在严重恶化,而且据预 测将会继续恶化下去。151(P23一 界贫富差距拉大表 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世界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 距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在大多数国家内部贫富差 距也呈扩大趋势。在殖民统治时期,富国与穷国之 间的收入差距从3:1扩大到35:1,部分原因在 于欧洲列强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形式从南方国家 掠夺了大量财富,而现在这个差距已经扩大到将 近80:1。根据乐施会一份研究报告,目前全球最 富有的85人的财富总额,相当于世界上35亿最 贫困人口所拥有的全部财产。在印度,少数精英掌 握的资产在印度全国所占的比例由2003年1.8% 上涨到2008年的26%。世界经济论坛((2014年全 球风险报告》评估了31项全球性风险的严重性、 发生概率和潜在影响力,认为长期的贫富差距扩 大将是未来十年最可能造成严重全球『生危害的风险。 贫富差距扩大会对一个国家发展产生诸多危 害。一是由于资本赚钱更容易,劳动赚钱更困难, 会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二是会进一步固化不合 理的社会结构。贫富差距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容 易通过代际转移形成阶层,导致一些贫者从暂时 贫困走向长期贫困。三是有关研究表明,收入差距 过大,会降低一个国家的平均消费倾向,消费不足 会带来内需不足,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缓慢。有关实 60 证研究数据也表明,收入不平等每增加一个基尼 点,人均GDP的年增长率就会减少约0.2%。l4I(P”8) 一般而言,对不同群体增加收入,高收入阶层即使 继续获得更多的财富,也不会对提振消费带来太 大作用,如果让低收入阶层成为中产收入阶层,则 会对提振消费带来明显的作用。2015年诺贝尔经 济学奖获得者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迪顿的研究结论 也指出:以增加消费行为为例,对高所得的消费者 而言,所得增加对消费行为影响不大,但穷人的消 费行为却会明显提升。由此他认为,刺激有效需求 根本在于解决收入不平等。四是会影响到低收人 人群的人力资本积累,这对促进国家长期经济增 长十分不利。五是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社会成员 之间,特别是穷人和富人之间,难以建立相互信任 的关系。六是由于利益集团的阻挠,可能会使难以 实现机会均等的制度和政策失灵。七是贫富差距 拉大,会导致社会缺乏包容精神。社会缺乏包容精 神,必然创新动力不足。八是贫富差距大,也为恐 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提供了产生的土壤。 二、中国如何有效应对新常态 新常态中国经济需激活内生动力,需要着力 练好内功。首先,要着力夯实基础。夯实基础,主要 是要抓好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大 国,积极发展农业,意义更为重大。一是保障社会 稳定的需要。大国必然对粮食的需求量大,若发生 粮荒,很难靠外部解决好,社会稳定将成大问题。 二是保证经济增长的需要。大国经济需求不可能 完全建立在国外需求的基础上,而依靠国内需求, 就必须要大力发展农业,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另 外,发展农业,也是精准扶贫的需要。因为贫 人 口主要集中在农村,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领域。目 前,中国农业正面临严峻考验。面对农业内部生产 率低下和外部农产品低价格的双重挤压,如何突 围,亟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推进农 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生 产效率,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另外,建设现代 农业,不能产品只有数量,没有质量,要把数量和 质量有机统一起来,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其次,要积极培本同元。培本吲元,核心是要 大力激活社会创新。有创新,发展就有元气和底 气,发展的动力就足。如何促进创新,一是在资本 投入上,要重点投资最有利于创新的领域,让创新 有充足资本支持。二是在人才使用上,要把最优秀 的人才集中到最需要创新的岗位。三是在制度建 设上,要设计出更有利于激活创新的制度体系,要 建设更加公平公正的制度框架。四是在收入分配 方面,要让真正搞科研的人名利双收,要让科研成 为最有利可图的行为,要让教育科研等职业成为 全社会最受尊敬的职业。五是在社会氛围上,要大 力提倡包容精神,为创新提供宽松人文环境。另 外,坚持创新,一定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 享五大发展理念有机统一起来,不能就创新论创 新。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 理念,让五大发展理念真正融入现代经济社会生活。 最后,要大力提振精神。提振精神,核心要大 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 的外在显现,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内在灵魂。精 神文明不仅为物质文明把握方向,而且为物质文 明提供间接发展动力。因为精神文明充裕,建设物 质文明的非生产成本必然大大减少,包括社会运 行的各种监督成本等,都会大大减少。另外,精神 文明充裕,也为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因为社会有精 神文明,社会成员必然会更具奉献精神,社会自私 自利的行为也必然较少,推进改革的利益集团阻 碍也必然较小,有利于社会公正的改革也就容易 得到实现和落实。建设精神文明,诚信建设是最基 础工程。目前,我国诚信缺乏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 题,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亟需 有效治理。如何建设诚信?第一,积极推进社会的 法治建设,对诚信缺乏行为要进行严厉法律制裁。 第二,要发挥好教育等手段在诚信建设中的重要 作用。要教育学生养成一种讲诚信的偏好。要从幼 儿园娃娃教育抓起,要从小培育人的诚信意识。学 校教育应将诚信作为重要的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到 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去。第三,全社会应建立完 善公民诚信档案,对失信行为实现全纪录,要把诚 信作为提拔干部、招考学生、职称晋升等方面的重 要考虑因素。第四,要发挥好电影电视小说等各种 文学艺术对社会诚信建设的正面引导作用。要对 一些鼓励投机行为的垃圾作品进行清扫,要鼓励 作家多出阳光作品。第五,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普 及,要高度重视新媒体在诚信建设中的作用。要进 一步完善网络微信等新媒体的监控机制,要进一 步规范网络微信的运营秩序。要严防各种网络微 信欺诈行为,对网络微信等方面的犯罪,要严厉打 击,决不能姑息迁就和心慈手软。第六,社会精英 人士要发挥好表率作用。包括各级领导干部、各层 次知识分子以及一些新兴社会富裕阶层等,都要 带头讲诚信。社会精英人士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 因为社会精英人士的精神状态是社会精神状态的 风向标,对社会风气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美]泰勒・考恩.大停滞[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5. [2][美]乔治・阿克洛夫,罗伯特・席勒.动物精神[M].北京: 中信出版集团,2016. [3][美]埃德蒙・菲尔普斯.余江译.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 来国家繁荣[M].北京:中信出版卡t,2013. [4][澳]萨蒂亚吉特・达斯.王志欣等译.大停滞?全球经济的 潜在危机与机遇[M].北京:机械2-.. ̄lk出版社,2016. [5][法]托马斯・皮凯蒂.巴曙松等译.21世纪资本论[M].北 京:中信出版社。2014.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