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黄石市大冶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黄石市大冶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21-03-0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黄石市大冶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B .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 . 男子十米台双人项目,今年中国队频频出战的是张雁全和曹缘,国际大奖赛系列赛,他俩几乎每战必胜,世界杯赛也染指金牌。

D .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所著书籍的出版和销售无与伦比。 2. (2分)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_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______。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 . 叱咤时代的风云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B .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唤醒黎明的沉默 C .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叱咤时代的风云 D . 唤醒黎明的沉默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3. (8分) 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________ ,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②________ ,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③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⑤陶渊明《饮酒》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⑥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塑造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三、 字词书写 (共2题;共12分)

4. (8分) 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订正。

丰功伟绩 怒形于色 叱咤风云 中西合璧 枝繁叶茂 栩栩如生 金璧辉煌 风起云涌 富丽唐皇 络译不绝 举世闻名 悠悠岁月 错别字 改 正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 (4分) (2018七下·滨湖期中)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第 1 页 共 11 页

①及次日临政________ ②卒逢暴雨________ ③罔不因势象形________ ④佛印绝类弥勒________

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

6. (10分) 完成下列各题。

(1) 在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上,同学们纷纷表示最想感谢的人是自己的母亲。甲说:“母爱是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我的心灵。”乙说:“母爱是一片宽广的大海,包容我的错误。”你接着说:“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夏洛克是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有名的吝啬鬼,他出自英国剧作家____________(人名)的讽刺性喜剧____________(作品名)。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

7. (10分) (2017·丹东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选自语文出版社《语文》九年级上册)

[乙]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贼③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⑤而敢独止⑥?”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⑦。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荀巨伯:汉桓帝时人。②值:遇到。③胡贼:胡人入侵的军队。④败:毁坏,舍弃。⑤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⑥止:停留。⑦全:保全。

(1) 解释选文中划线的词。

①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 ③不忍委之________ ④遂班军而还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3) [甲] [乙]两文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________的思想。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第 2 页 共 11 页

8. (7分) (2016七下·丹江口期中) 赏析古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描绘了禅院幽静而脱俗、拘谨而自由、烦闷而无忧的景象。

B . 这首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

C . 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D . “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2) 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空”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9. (15分) (2017八上·浏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下列小题。 永不录用

①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着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

②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

③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

④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

⑤“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

⑥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

⑦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

⑧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弃,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呀。

⑨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他插班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

第 3 页 共 11 页

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

⑩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

⑪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

⑫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孩子,这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

⑬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那晚查到了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真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但隐隐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

⑭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过了,让您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必然有道理。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

⑮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

(选自《辽宁青年》,有改动)

(1) 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

沉迷网游,遣返回家→________→________→考上大学,知道真相→省城上学,先访恩师 (2)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 (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文中提到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班主任给孩子一次机会却遭到了班主任的冷漠拒绝,可见班主任是一位冷漠无情的人。

B . 文章第12段“上学前的那个夜晚”,“ 父亲”的“一句话、三件事”突然揭晓“永不录用”背后的真相,成功地实现了故事情节的突转,使故事波澜起伏。

第 4 页 共 11 页

C . 文中写到“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可见主人公得知班主任为了挽救自己而煞费苦心,被深深打动,同时也为自己对班主任的误解而感到内疚。

D . 文章结尾写到:“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含蓄地表达了主人公没有感恩之心,给读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余地。

E . 班主任是个有爱心和责任心,工作耐心细致,对沉迷网络的学生不放弃的好老师。

(4) 你如何看待文中班主任的教育方法?结合文章、链接材料或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链接材料】为人师者,他们的严厉是一种对工作的负责和对学生的爱。在老师的心中,每个学生都是等待雕琢的玉石,而老师的严厉就是用来雕琢的刻刀。每一件玉石在成为旷世名作时,或多或少的都会带有一些细小的瑕疵,而老师的严厉就是剔除瑕疵的最好刻刀。老师的严厉成就了学生的成长,也是他们爱学生的独特方式。

10.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老的故乡记忆 晓风

①又是一个月圆之夜。月光如水,匀匀的,缓缓的,在我心底潺潺流淌;月光如纱,轻轻的,柔柔的,萦绕了我多少乡梦?

②那句“月是故乡明”,该是我们这些漂泊他乡的游子才有的感怀吧?是我们对故乡带有那么一点儿私心的偏爱吧?这句话也将自己说不完道不尽的乡愁全部包含其中了!

③故乡,是我们在那里出生,在那里长大,离别之后又最让人牵肠挂肚的地方!

④儿时的我们,从不去留意时光飞转,任其在童年游戏间、在喧闹中轻轻滑过,悄悄地溜走。可是当有一天,我们忽然感觉自己已强壮得如一匹马儿,便开始不再甘于驯服,不甘于寂寞,于是跃跃欲试,踏蹄出征,离开生活的故土。于是,我们把浓浓的乡情珍藏心底,告别父母,告别乡亲,告别故土,不管千里万里,也要奔赴他乡。

⑤又在不知不觉中,步履已把光阴远远地甩在身后,多少喜悦,多少忧愁,编织了沧桑岁月;多少欢聚,多少离别,汇聚在人生旅途。可是,不管我们奔波了多远的行程,辗转了多少个地方,也不管我们与他乡结下了怎样的情感,只要身在他乡,就有一种漂泊的感觉,仿佛自己是一朵流云,漂浮在途中,却又不知归期,不知归处;不管我们或闲暇或忙碌或贫穷或富有,也不管我们那一脉传承的乡音已经改变了多少,只要身在他乡,那个生你养你的地方总能让你魂牵梦绕,思绪总能牵起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事。

⑥一次又一次,我将思念叠成一只小小的纸船,企图满载着我的乡愁,穿越茫茫烟雾,绕过绵绵群山,驶入我故乡的河弯,驶入我远去的童年……

⑦我仿佛又看见了:绚丽的夕阳,烘托着矮房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夏日的和风,梳理着那一望无际的碧绿麦苗;秋夜的深处,传来收割归来的串串牛铃;还有那冬日的火炉,母亲的一把干柴,将本来的穷日子烘烤得热热乎乎。我还能回想起:那一句句耳熟的乡音依旧让你感到亲切和温暖;那一张张纯朴的面孔仍然让你感到慈祥和信任;那一件件乡间故事至今还让你痴迷和神往。

⑧门前的老槐树下啊,那是乡人劳累一天后傍晚喘歇的地方。月光透过枝叶,如撒碎银,斑斑驳驳地洒在脸上,

第 5 页 共 11 页

印在脊背上。男人们卷起旱烟,夹在嘴角一边有滋有味地深吸着,一边饱有兴致地说“三国”道“西游”,间或也敞开喉咙唱一段“二人转”,也有的会满怀着期望估摸年景,盘算收成;女人们或做着针线,或哄着孩子,聊起因白天忙碌而没有说完的家长里短。而我们一帮淘气鬼则穿梭在大人中间,渲染着热闹,有的竟然猴跃枝丫间,揪一把青叶,伴随着嬉笑故意散落进大人的脖颈里,引一句笑骂责怨,换来恶作剧后的满足。

⑨屋后的小菜园啊,那是父母闲暇的园地,从春到秋,总是把它侍弄得郁郁葱葱,鲜鲜润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几个玩伴聚在一起,趁人没留神的空当,偷偷溜进去,潜藏在葱翠茂密之中,专心致志地玩弄欲滴的露珠儿,玩累了,顺手摘一根比自己手指还细嫩的黄瓜,可是刚刚塞进嘴里,又被父母一声严厉的呼唤声吓跑,顷刻间,松软的田垄上便留下一串慌乱的小脚印,交错掩映的绿叶间荡漾起一串稚嫩的笑声。

⑩还有那东山坡上扑蝴蝶、逮蝈蝈,兴致勃勃,淋漓酣畅;西场院里摔跤、捉迷藏,各显神通,互不相让。又总是优而得意,劣而黯然,尽现在一张张童稚的脸上。

⑪还有村边那条的小河,清澈的河水“哗哗、哗哗”,如拨动的琴弦,沿着两岸绿草黄花,留下一路悦耳的欢歌,那是故乡永不停息的脉搏;村口那座破旧的磨坊,沉重的碾砣“吱吱、吱吱”,似车轮的呼唤,碾进一年一年的收获,碾出一天一天的温饱,碾进的心酸,碾出生活的欢乐。

⑫身在他乡,心却在故乡。不知漂泊的路还有多长,而乡愁却早已填满行囊。

⑬此时,故乡是雨,又一次在我的眼眶里湿润了;故乡是风,又一次载走了我的思绪;故乡就如眼前的这轮明月,是我心中永不衰败的风景。

(1) 细读选文⑦—⑪段,说说故乡的哪些记忆令让作者难以忘怀? (2) 选文第⑥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从结构与内容方面分析。

(3) 选文第⑤段写游子身在他乡漂泊的沧桑岁月,这似乎与“故乡记忆”没有多大联系。请谈谈你的理解。 (4) 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说“故乡是我心中永不衰败的风景”?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9·蒲城模拟) 按要求作文。

一年结束时,媒体总会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总结回顾,这就是年度汉字。中学阶段的最后时光,是汗水和泪水混和,是智慧与激情碰撞,是白天与黑夜共明……于是,有了一个个让我们刻骨铭心的年度汉字,如拼,搏,智,变,闯,笑,趣,忍,累;也可以如感动,诚挚,欣慰,欢乐,激情;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形容词,总之,是我们的心声。亲爱的同学,你的年度汉字(词语)是什么呢?

请以“我的年度汉字—— ”或“我的年度词语——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第 6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3-1、

三、 字词书写 (共2题;共12分)

4-1、

5-1、

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

6-1、6-2、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

7-1、

第 7 页 共 11 页

7-2、7-3、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8-1、 8-2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9-1、9-2

9-3、9-4

10-1

10-2

10-3

第 8 页 共 11 页

10-4、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第 9 页 共 11 页

第 10 页 共 11 页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