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莎士比亚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因素

浅谈莎士比亚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因素

2020-08-1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浅谈莎士比亚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的现实

主义因素

——《哈姆雷特》所反映的对社会现实以及人性的批判

外国文学论文 内蒙古财经学院 会计学院 10级财务管理二班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作。该剧同《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莎士比亚通过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复仇的故事表达了对于颠倒混乱的社会现实所表现出来的深深的忧虑,从而呼唤理性、秩序和新的道德理想、社会理想。该剧以它戏剧场面的不断转化、人物形象及性格的复杂、文体结合的繁复以及思想艺术造诣的高深而成为文艺复兴,乃至世界文学中的一个璀璨的明珠。

众所周知,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鉴古丹麦故事,通过哈姆雷特之口,巧妙地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无情的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批判了人性的丑陋与贪婪。

《哈姆雷特》是一部浪漫主义著作,无论是它的语言结构,还是最终的结局都着实为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悲剧。但是,任何一部剧作都离不开培育它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其势必要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人类心理。更是由于其创作时期的社会背景的复杂性——这个欧洲历史上新旧制度交替更迭的时代——加深了《哈姆雷特》这部剧作的现实主义因素。

以思想特征为例,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显著的思想特征,而主人公哈姆雷特就是一个十足的人文主义思想者。虽然他在剧中一出场就是一个身着黑衣、一脸肃穆的王子,但“剧前期”的哈姆雷特却是一个在人文主义思想策源地的威登堡大学学习的快乐王子,他对人类充满了理性的信念:“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能力!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是他的世界观倏忽改观:哈姆雷特心中理想化的君主——老哈姆雷特突然亡故,猥琐而卑鄙的叔父克劳蒂斯却贱登王位;父母亲的爱情理想有被改嫁的母亲所玷污;盛大的结婚笙乐使哈姆雷特看到了本民族的致命缺陷,而老臣们纷纷向新国王献媚邀宠更使哈姆雷特感受到了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仅仅这些生活的不幸、人世的苦难就已经使哈姆雷特深深地陷入悲凉、忧郁中,谁知道还有更加残酷的谋杀阴谋,使哈姆雷特的信念受到致命一击,巨大的震惊和愤怒,使忧郁的王子从个人的痛苦中转到了更加深广的范围,使他意识到“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由此我们能够意识到:不仅仅哈姆雷特生活的时代是这样的颠倒,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也是同样的混乱不堪。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到处充满着专制腐败、阴谋诡计、阿谀奉承以及“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得冷

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微贱者费尽辛勤换来的鄙视。”无一不是那个交替混乱时代的真实写照。

哈姆雷特在一个和自己理想信念向悖谬的社会里,“生存还是死亡”,这真的是一个难以抉择的人生命题。这也是人文主义理想者所面临的无奈和不幸。时代的颠倒混乱,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所造成的必然的阵痛。居住理想早已破灭,君臣礼仪不复存在,纲纪败坏、伦理崩溃、世风日下。而封建堡垒却更加顽固。人文主义者不是政治家,而是理想家,他们胸怀远大,目标纯正,坚持理想信念,意志坚定。就像哈姆雷特本可以趁机杀死正在忏悔的叔父,但他却犹豫。这不能仅仅归结为哈姆雷特的宗教情结,更不能怪罪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这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文主义者的必然行动,而不再是宫廷权力斗争的血腥。最后,哈姆雷特要好友霍拉旭好好活下去把他“行事的始末根由昭告世人”就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说,哈姆雷特本人乃至整本《哈姆雷特》剧作都蕴含着人文主义的理想信念。同样,其中刻画的人物心理、社会现象同样是英国社会的写实。在这样时代变迁,制度交替,斗争激烈的矛盾社会中孕育了哈姆雷特着一个时代特征鲜明、性格丰富的人物,也诞生了一部千古流芳、永垂不朽的文学名著。而《哈姆雷特》作为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之巅,可以说现实主义因素的背景烘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与批判也着实提高了其社会价值和思想造诣,加深了其历史厚重感。

感谢使用本论文,如果您的使用涉及著作权问题或者对本文有任何意见请发送邮件至zt8616186@163.com,谢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