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篮作业危害识别及控制措施清单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吊簸作业危害识别及控制措施清单 序号 1 存在风险 控制措施 责任人 进行吊喊作业必须办理许可证,未经许可,严禁从事吊蓝作业 吊篮应是国家许可生产制造厂家提供的合格产品,并满足实际使用 要2 求,吊篮作业不超过2人为宜;吊篮必须四点系挂;篮边高度高 于人体承心(大于1.1m),吊耳板探伤合格且焊缝着色合格;篮底 必须铺满,不得有空隙 3 人员高处 坠落 在确认吊篮和起曲机械符合要求后,应先用吊篮作业负荷1.5〜2倍 的物体进行上下吊运和定位等试验,确认操作安全可肥后方可使用 4 吊蓝坠落 伤人 起家机提升钢丝绳必须要有14倍的安全系数 5 人员坠落 吊篮总重(吊篮自重、吊篮跳荷及索具市量)不超过起市机此工况 下题定起重,后的50% 吊篮内的作业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带,并将安全带系挂在单独设置的 安6 全绳上,该安全绳吊绳必须直接系挂在吊车吊询上,特殊原因无 法设安全绳时,应系挂在作业部位可靠的支撑上,严禁挂在吊篮或 铜缠绳t 7 8 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过吊篮上规定的最大允许人数 吊篮底部应设置不少于2根溜绳,控制其稳定,地面上要一直有人 序号 存在风险 控制措施 责任人 控制溜绳 9 能挂吊篮的起重机吊索必须用动力控制我荷下降,不允许通过脱开 制动机构使吊篮自由落下 10 吊篮内作业人员不允许直接离开吊篮进入其他高处位置 使用吊篮进行施工作业时.作业区域下方应设置警戒标志和用栏并 设专11 人监护;吊篮升降必须有专人指挥,吊篮处于三线以上(含三 级)高处作业时,应配有专门的通讯设备 12 在5级及5级以上大风、大雾、雷电和暴风雨或任何可能危害吊篮 作业人员的不利天气条件下,禁止使用吊篮 13 ■物伤人 使用吊篮致送人员时,作业人员携带的小型工具和物M应放在工具 袋内防止其高处监落 14 火灾爆炸 人在吊篮内进行焊割作业时,对吊篮和吊绳应迸行防火和绝缘保护 员唾落 吊篮施工安全风险评价表 作业条件风险评价 工序阶段 序号 危险因索描述 可能发生事故 发生的可 暴露的频 事故的严 能性 1 2 3 4 5 6 等级评定 繁程度 6 3 6 6 3 3 3 6 3 3 6 3 3 重程度 40 15 15 7 7 7 15 15 7 7 7 7 7 风险量 360 135 90 252 21 63 45 270 21 63 ■12 10.5 10.5 安全锁超过标定期限仍安装 钢丝绳有断丝、松股、锈蚀等 限位装置失灵 专用安全绳棱角处未设宜防割措施 配揖未固定或重量不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人员无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 前支架支捏在护栏边缘 前梁伸出距离过长(方案确定) 未设立警戒区且无专人看护 各单位相关责任人旁站不到位 安全钢丝绳未设置悬垂或设置不到位 专项施工方案未通过审批及专家论证 安装前未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或交底不到位 机械伤吉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高处坠落 机械伤害 各种事故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各种事故 高处坠落 3 3 1 6 1 3 1 3 1 3 1 0.5 0.5 ,大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较大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较大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低风险 低风险 安装阶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安装后未经第三方检测及各参建单位验收即开始使用 临边作业未系安全带 的丝绳卡扣未按照方案设置 作业过程中使用控制手柄 将整个吊篮斜拉后作业 作业人员未经培训、交底 进入吊篮内未配备安全带或未挂设安全带 作业人员未从地面进出吊篮或悬空跨越吊篮 吊篮控制箱内私拉乱接 吊篮内存放较多材料 作业过程中未设置工具袋 吊篮作业时未采取防摆动措施 钢丝绳上附着的涂料、水泥、玻璃胶等污物未清理 未按要求进行每日巡杳、每周专项检查、每月定期维保 电焊作业时未对纲丝绳及安全绳采取防护措施 工作钢丝绳与安全钢丝绳打结 开关箱内未对应吊篮编号接线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各种事故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机械伤害 各种事故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触电 3 6 3 3 3 3 6 3 3 3 6 3 3 3 3 3 3 6 3 2 6 3 3 6 1 6 3 1 2 6 2 2 2 3 40 7 7 15 15 7 7 15 7 7 7 7 15 7 15 15 15 360 126 重大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较大风险 一般风险 —•般风险 较大风险 ••般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较大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42 270 135 63 252 45 126 63 63 42 270 42 90 90 135 使用阶段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安全绳自锁器损坏未及时更换 拆除前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或交底不到位 拆除人员未持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 未设立警戒区且无专人看护 临边作业未系安全带 各单位相关贲任人旁站不到位 机械伤害 各种事故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1 1 3 1 6 3 6 3 3 3 3 3 7 15 7 7 7 7 42 45 63 21 126 63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拆除阶段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