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标准

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标准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标准

一、课程代码:

二、适用专业:电子商务专业 三、课程性质

《市场调研与预测》是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基于市场调研工作过程开发的一门集调研业务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市场调研的工作流程,掌握市场调研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较好的开展市场调研、分析、预测和解决企业相关市场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我国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对于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的需要。

先于其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基础与实务》、《经济学基础与实务》、《市场营销》等,同步及后续课程包括《推销技巧》、《营销渠道管理》、《营销策划实务》、《营销综合实训》等课程。

四、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

《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共2学分、64学时,安排在第三学期授课。

表1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

教学时数 学序号 教学项目(各章)名称 小计 教学 项目1 项目2 项目3 项目4 项目5 合计 市场调查方案设计 市场调查的实施 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市场预测 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 12 24 12 8 8 64 6 12 6 4 4 32 教学 6 12 6 4 4 32 理论 实践 分 五、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的思路为:

(1) 本课程教学坚持理论够用原则,注重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发、提示下使其自主地、全面地理解市场调研与预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际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

(2)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启发学生对设定状况积极思考、分析,鼓励多元思维方式并将其表达出来,尊重个体差异。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由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评价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期末评价应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建立以过程培养促进个体发展,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教学过程的双向促进机制,以激发兴趣、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提高素质为基本理念。

(3)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组织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案例法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4)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网络、音像等组织学生学习鲜活的材料,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采用互动式教学使学生得到模拟训练,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总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市场调研的相关概念、市场调研的内容、市场调研方案的构成; 2、理解掌握问卷设计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3、掌握市场调研的四种基本方式:重点调查、普查、典型、抽样;掌握市场调研的方法:文案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网络调查法等;

4、理解掌握对所收集资料做定量、定性分析的整理步骤;掌握几种常见的资料整理技术。 5、理解掌握定性分析(归纳分析、类比分析、推理分析、对应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描述性分析和解析性分析法)等内容。

6、理解掌握市场调研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二)能力目标

1、进行设计市场调研方案的能力; 2、进行问卷设计的能力; 3、进行市场信息收集的能力; 4、进行市场信息整理的能力; 5、进行市场信息分析的能力; 6、撰写市场调研报告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在实际工作中刻苦钻研、实事求是的职业品质和岗位职业道德; 2、培养诚实正直、专业信心等方面的基本品性; 3、培养持之以恒、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向上精神;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应变思维、创新力; 6、培养自我管理、自我培养力。

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包括项目名称、子项目或学习任务、教学时数、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等5项内容。

具体见下表2。

表2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一览表

子项目 项目名称 或学习任务 时数 知识: 项目1 1-1市场调查基础市场调查方案的4 1.市场调查的服务对象 2.市场调查的具体内1.能够为企业确定市场调查目标 2.学会与企业管理人员知识目标: 教学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 设计 容 3.市场调查的类型 4.市场调查的应用类型 技能: 1.市场调查方案设计1-2市场调查方案的8 设计 2、市场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和流程 3.市场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的意义 沟通交流 3.培养市场调查的基本认知 能力目标: 1.具备初步设计市场调查方案的能力 2.能对给出的市场调查方案设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素质目标: 1. 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 2.培养社会责任心、合作意识 3.培养沟通协调能力 知识: 2-1市场调查方法的8 选择 的使用、特点及选择 2-2市场调查的测量技术选择 项目2 市场调查的实施 8 2. 市场调查方法的选择原则 3.设计调查问卷及测量技术 4. 市场调查的一般2-3市场调查现场实8 施 步骤 5. 市场调查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1.掌握各种调研方法知识目标: 1、应用二手资料调查法搜集完整适用的资料 2、应用合理的访问法进行原始资料搜集 3、能应用合适的观察方法和工具进行实地调查技能目标: 1、理解市场调查机构的类型,市场调查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培训方式方法 2、能借助市场调查机构技能: 1、了解问卷设计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问卷设计 2、能利用态度测量表解决实际问题 进行市场调查 3、掌握进行市场调查的程序 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质 2.培养社会责任心、合作意识 3.培养吃苦耐劳、勤于实践的精神 3-1市场调查资料整4 理的内容和程序 3-2市场调查资料的知识: 1.市场调查资料整理的内容 2.市场调查资料整理知识目标: 1.了解市场调查资料整理的基本内容 2.掌握市场调查资料整理的程序 3.理解二手资料加工的程序 技能目标: 1能运用具体方法对原始资料加工整理 2.能对二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素质目标: 1.培养规范严谨的意识 2.培养社会责任心、合作意识 整理 4 的程序 3.原始资料的整理 4.二手资料的整理 项目3 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3市场调查资料基技能: 1、理解统计图和统计表 2、能制作统计图和统础分析 3. 掌握市场调查资料整理的程序 4 计表 3. 具备调研人员基本素质 知识目标: 4-1定性预测法 4 知识: 1.对比类推法 2.综合意见法 3.头脑风暴法 4.德尔菲法 5.主观概率法 6.先行指标预测法 项目4 市场预测 4-2定量预测法 4 7.时间序列预测法 8.回归分析预测法 技能: 1.初步具备使用定性预测法的能力 2. 初步具备使用定量预测法的能力 1、理解对比类推法、综合意见法、主观概率法和先行指标预测法的含义和特点 2. 理解定量预测常用的方法 技能目标: 1. 能运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进行简单的市场预测; 素质目标: 1.培养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 2.培养社会责任心、合作意识 3. 具备较强的社会协调能力与合作意识 知识: 项目5 5-1市场调查报告的市场调查报告的重要性 撰写 2.市场调查报告的重4 式 1.市场调查报告的形知识目标: 1.理解市场调查报告的作用及重要性 2.理解市场调查报告的要性 3.市场调查报告的特点 技能: 1.撰写市场调查报告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5-2市场调查报告的4 撰写 式与基本结构 2.市场调查报告的格种类及特点 技能目标: 1.掌握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能根据特定的调查目标和调查结构撰写市场调查报告 素质目标: 1.培养规范意识、严谨的态度 2.培养社会责任心、合作意识 3. 具备良好的沟通意识 八、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实施方案

表3 教学实施方案表

教学模式与序号 项目名称 学考核与评价方法 时 教学实训条件 教学方法 1.电子阅览室 2.多媒体教室 1.电子阅览室 2.多媒体教室 3.图书馆 1.电子阅览室 2.多媒体教室 3.图书馆 1.电子阅览室 参观法、多媒体演示讲授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引导法 问题引导法、实验教学法 媒体展示法;项目1 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 考核与评价多元化,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老师评价与学12 项目2 市场调查的实施 24 生评价相结合,并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即教学效果分别从职业素养养成(30~40%)、8 12 项目3 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市场预测 项目4 2.多媒体教室 3.图书馆 1.电子阅览室 2.多媒体教室 3.图书馆 现场教学法 项目计划(10%)、项目实施(20~30%)、项目项目5 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 媒体展示法;现场教学法 评审(20~30%)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8 (二)教材及参考书选用(或教材编写)

为实现将学科教学转变为技能培养的高职理念,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采用有利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精品教材。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教材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应该及时对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思考一下教材的使用是否达到了预先制订的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应该在哪些方面做进一步的调整,是否继续使用该教材等。

(三)课程资源建设要求

1、可借助学院图书馆、网络、书报杂志、电视广播等丰富的资源引导学生自学。 2、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营销专业网页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转换转变,由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3、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提供实训场所。 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班级可对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作适当调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