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司车间生产管理规范文件

公司车间生产管理规范文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公司车间生产管理规范文件

一、目的:

规范员工在实际生产操作中的工作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有条不紊地按照工作流程搞好车间生产工作,做到节能增效。 二、 使用范围:

适用于福建中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三、此流程将融入今后绩效考核的范畴。 四、工作流程阐述: 1、生产区员工相关流程

㈠生产区生产前的相关工作流程:

1、生产区员工对生产区、原材料区域在原本干净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清洁卫生;

2、按指示牌的划分,对空桶、原材料摆放整齐; 3、检查加热罐相关阀门、管道、仪表是否正常; 4、检查加热罐是否漏水、漏电现象;如有及时向生产部经理反映,及时处理恢复正常状态。 ㈡生产区正式生产期间的相关工作流程: 1、进入生产工作间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

2、检查传动机构、工作装置是否紧固可靠,确保正常工作; 3、空机运转,检查搅拌筒或搅拌叶的转动方向、各工作装置的检查、确认正常,方可正常操作;

1

4、生产区操作员工严格按研发部的配方,配合研发部准确称料和投料;(称料、投料得到研发部的认可)

5、投料时设备运转中,严禁将头或手伸入、严禁用手或工具等物伸入搅拌筒内扒料出料,严禁用身体接触转动物体; 6、投料中剩下的原材料,按指定的区域存放整齐,严禁快速推拉;

7、生产过程中,如发生故障不能继续运转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将搅拌筒内的原料清除干净,以便维修;

8、生产区操作员工对过滤水重量,按研发部核定的数量操作;

9、生产区操作员工对水加热温度按研发部确定的指数执行; 10、生产区操作员工对投料的搅拌时间、温度、循环工艺流程,按研发部规定的指标系数进行操作;

11、生产区操作员工按搅拌时间、温度搅拌均匀后,送样到研发部检测;

12、各项指标达到后过滤到成品锅,由研发部粘贴检测合格标示。否则,按研发部要求继续搅拌操作,直至达到检测标准。

㈢ 当天生产结束后的相关工作流程:

1、生产区操作员工及时将机内、水箱内、管道内的存料、积水放尽;

2、生产区操作员工清洁保养机械,打扫生产区和原材料

2

区域卫生;

3、生产区操作员工按指定的区域,摆放好生产期间使用的空桶、工具、扫帚、拖把等物品;

4、生产区操作员工切断电源,锁好电闸箱,离开生产区。 2、灌装区员工相关流程

㈠灌装区生产前的相关工作流程:

1、灌装区员工每天打扫一楼至四楼楼梯间的卫生; 2、生产车间负责人接到营销部和总经理签发的订货单; 3、生产车间负责人根据订单要做的产品作生产计划安排;(要有计划安排书,上交总经办、人力资源部)

4、对生产场地在原本干净的基础上再做一次清洁卫生;(准备迎接生产)

5、对纸箱、纸条的标示、原材料进行一次调整摆放;(准备迎接生产)

㈡灌装区正式生产期间的相关工作流程: 1、贴标:按需要领瓶子和标签; 2、检查瓶身是否变形、裂纹、小洞; 3、检查瓶子与标签的粘贴是否相符; 4、标签贴正、平、不得有皱纹、有气泡; 5、将标签两端撕下的封条放在固定的地方;

6、将合格的贴标瓶子要放到指定的区域,便于灌装使用; 7、做好各自区域卫生;

3

8、灌装:每组员工灌装前,根据生产车间负责人安排,进一步检查瓶身、标签粘贴部位是否合格; 9、检查灌装的产品与使用的瓶子是否相符; 10、检查瓶子灌装的计量是否准确;

11、喷码:要求字迹清晰、整齐、均匀、生产日期是否准确,无重复字样;

12、核对灌装的产品批次、型号、配方与灌装日期是否相符; 13、旋盖:检查瓶盖光洁度、是否有裂纹; 14、旋盖时丝口旋平、旋紧度的检查; 15、对有垫圈的瓶盖检查瓶盖里是否有垫圈;

16、瓶身贴标、喷码、灌装、旋盖、生产日期、批次、型号检验合格后,成品取样送研发部检测;

17、装箱:检测成品合格后装箱,再一次检查瓶身、瓶盖是否有异常,标签是否与当时生产日期相符; 18、有箭头的瓶盖朝统一方向存放; 19、其他瓶盖整齐存放;

20、瓶子装箱完成后放合格证、检验时间、检验员代码; 21、打包入库,车间指定员工填开“进仓单”, 开单员签字、仓管员签字;

22、打扫各自区域卫生方可下班。

4

XXX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流程图

营销 总经理 审核批准研发 配方准备 生产 生产计划安排成品商品 下批订单 核 投料 称料投料 检测 贴标示 成品检验 搅拌 投料搅拌 过滤 老化罐 灌装 旋瓶 喷码 入库 打包 5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