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慧、聪明和能力三者之间的区别及相关论述
作者;余景良
(为了使读者阅读时对内容能快速简易明了、有头绪,特把内容分为不同的若干个方面,各设标题,在标题下论述。)
一、写此篇文章的起因
好久未写博文了。因为现实残酷无奈的处境逼得我已心灰意冷,写博文的热情从数年前的一百度现已降到了零度。然而时常想,自己发表的那些博文对世人是振聋发聩的言语、理论观点和建议,世人为何很少知晓很少传播呢?这个问题虽然简单,却引起了我的思维向某些方面延伸,最后落在了以下这个问题上。
作为有别于其它高级动物的人类,因具备了高级的大脑,赢得了统治世界地位。而人类本身,在人与人之间,还是存在着差异,人群中还存在着傻子、愚蠢人。然而他们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都显得很刁精,特别是现代,世人是地地道道的刁精人,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甚至有些愚蠢老实人在百味大染缸社会里也会学得乖巧。所以说世人智力还是可以的。可是,为什么万恶灾难深重的几千年人类社会始终不改变?很多智力可以的刁精人为什么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为什么出现那么多不应该出现的悲剧?……这些都是事实。这说明什么呢?可想而知,归根结底是世人智力还是没有达到高级,如果达到高级,一切都会出现与原先大不相同甚至性质相反的结果。因此这就引出了,人在好智力上又存在着两个不同等级的说法。因为它们对事物状态好
1
- !
坏产生的作用大不相同,分析它们很有价值。
不管怎样,首先对这两个不同等级总要给个名词吧,于是出现了智慧和聪明这两个词。平常人们把智力高的定为智慧或聪明,可总是把这两个词混为一谈。可这毕竟是两个概念。人们有时对智力很高的人,会称赞他有智慧;而对平常精明人会随口说出,这个人聪明。根据这种趋向可以认为,智慧属于高智力,聪明要稍微差一点。但趋向归趋向,人们总是习惯的把它们混为一谈。因为它们之间不明确会涉及到很多方面,所以今天我突发兴趣,想对它们下个准确的定义。然而,这个问题一提起,又引起我的思路延伸发展,又添加了能力一项。对世人负责的心促使我的思路不断膨胀,相关的东西相继出现。于是,我放开了手脚,便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作全面综合论述,进行延伸解释和理解,并借题发挥,达到全面、深入、正确地理解它们。还能从中反映社会这方面的真面目。
我这是在停滞的博文发表中拾起三言两句添上一笔,作为玩耍吧,而对我那些博文发表的宗旨没有多大作用。各位读者,您看完之后,也许对您认清世人真面目(指本文主题这方面的)有一点帮助。 二、智慧、聪明和能力的定义以及延伸解释 (一)智慧和聪明的定义以及延伸解释
智慧和聪明都属于智力方面的概念,都表示智力好。
我对聪明的定义是;对事物表层方面的东西能作活跃、快速、准确地认知,并作相应的抉择,这样的思维能力就为聪明。
我对智慧的定义是;在聪明的基础上(有时也不必看聪明基础),
2
- !
善于对事物作深层地探知,能看到事物的根源、本质,并作相应的抉择,智力上比聪明更高一个层面,这样的思维能力就为智慧。
这二者虽同出一源(智力),在应用不同事情上会有不同结果,甚至某些事情结果会有很大差别。这也就是说一个聪明但没有智慧的人,有时在某个事情上虽做得很漂亮、理由充足、活跃、很精明,好像很有能力,而实际是花拳绣腿。因没有看到事物根本,有时会把事情搞得很糟,不过在外表上却没显示出这糟糕状态。而智慧者会把事情做到最好。这二者相差很大。
也许有时对急需要处理而不重要的事情,聪明人能快速果断地去进行,而智慧者可能不方便做到这一点。但智慧者能把事情做到最好,聪明人却不能,显得浮躁。这是因为二者思维程度高低不一所致。也就是 说,要想做得很好,也要付出代价。所以聪明人和智慧者应选择相应的事情来做。
有人说,照这么说,不管从个人利害得失还是社会进步方面,有智慧总比聪明好。人人也希望有智慧,可有智慧人总是太少,为什么聪明人大都不能成为智慧者?其实是这样,有聪明基础的人想成为智慧者不是不可能,而是在于他有没有积极进取精神。可遗憾的是,事实上聪明人大都不会有这种精神。他们任性,觉得自己聪明而骄傲,满足于自己思维那个状态,坚信正确,从而思维在积极进取上很懒惰,始终不愿向远处向深处去尝试那一步。就是因这始终坚定不移的意志,导致他们很难成为智慧者。智慧者在积极进取上把目标定到最高点上,当然他要越过聪明人那个目标。而聪明人满足停滞在自己那个目标上。
3
- !
聪明人和智慧者的智力形成各自都有特定的多种因素。 聪明人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1.对事物有较好的判断力。
2.对事物有很强的观察力,会对事物积极细致地观察。
3.善于把事物各个元素联系起来,积极地思考,快速地认定,并作出相应地抉择。
4.会对事物作有根有据地推敲。 5.聪明人的思维属于感性思维。
6.思维对象是事物的浅表层和零碎信息。 7.触及不到事物根源。 8.思路不广不深。 9.思考快速,但草率。
10.把思维局限在事物本身,在本身圈子里灵活地绕来绕去,始终不能突破圈子。
智慧者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1.对事物有较好的判断力。
2.着重点放在事物的根源和本质上。
3.思维过程是,先把事物每个元素的来由、真伪、轻重等情况搞清楚。然后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进行逻辑性分析,弄清它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便初步得到了一些真实东西。再把它当作一幅画,对这幅画进行整体认定。然后进行整体透视,问它为什么会这样,看它的总根源究竟是什么。再进行与整体有关联的去广度、深度地联想,以便发
4
- !
现更多东西。最后全盘当作一幅画,进行逻辑性分析,再正确地认定,以便最后作出以总根源、本质为主的相应的抉择。
4.智慧者的思维是以理性为主的综合性思维。
5.思维对象主要是事物总根源、本质、内部、深处和事物整体。 6.善于站在事物之外去看事物本身。 (二)能力的定义以及延伸解释 现在谈谈能力,这是对做事而言。
我对能力的定义是:针对做好某件事所必需的个人身上各种因素组合在一起的动力。
个人因素包括以下这些:智力、性格、口才、身体及功能(包括大脑反应和动作协调灵敏度)、情商、思维习惯模式、知识、习惯、爱好、胆量、对特定事情各方面掌握的基础、努力认真度、道德、利于事情的本人其它条件等。(不同的事情会应用相应的个人部分因素)
通常情况下,评定一个人是否有能力往往以其成绩显示来定,这是片面的。天下万事好坏结果都是以各自特定的各种因素决定。对于某个人做某件事能否做得好,是由个人因素和客观条件等决定的。如果个人本身个性条件都对这个事有利,应该说其本人做这事很有能力,只因其它客观因素对此事不利,这样就不会使事情做得完美,有时会有很大差别,或者根本不成功。人们常说的怀才不遇就说明这个道理。 各人能力侧重点不同。一个人因有自己本身特定的个性特征,只能适合做某种事情,做这种事情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利于成功,而对于另外某种事情,本人的这个特征条件 就不会利于事情,或者无用,甚至
5
- !
有害,当然做不好事情。这就说明一个人在某方面有能力,但不代表在另外一些方面有能力。反之同理。不用多讲,人们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总之,能力是针对某种事情个人身上好的因素,但不一定能把事情做好。很遗憾,人们平常总以成绩显示来定某个人能力。
能力与智慧聪明有一定关系:智慧聪明能促进能力;对于某件事而言,能力不一定能证明智慧聪明。一句话,智慧聪明是人思维好的质量;能力是个人身上多种因素组合在一起利于事情做得好的动力。
三、把道德融进去,作更有意义地解释和理解
以上是对智慧、聪明和能力作本身解释。如果不联系上人类世界天下万事,谈它也没有什么意义,会显得枯燥无味 。它是每个人身上的特性,会每时每刻影响着接触的事物状态、好坏结果。人总是希望一切人为的事情都用上好的方法,而利于事情成功,我认为还应讲究道德,否则,那就是魔鬼统治、恃强凌弱的黑暗世界。就是说,人做事不但要有好的方法,利于本身事情利于本人,还应做到是否利于他人、社会、国家以至于全人类 (当然有些事情与道德无关)。在这里我把智慧、聪明和能力放在为他人、为社会进步这个前提下去解释,这才是本篇文章解释它的意义所在。为了社会进步,需要大量具有高尚道德的智慧聪明和能力的人,或者在某种事情上有这样的人。否则那只是邪恶的智慧、聪明和能力,是严重折磨人类、折磨弱势人的工具。很遗憾,天下有智慧的人太少,有高尚道德的智慧者更少。
为何要把好像与主题无关的道德加进去一起论述呢,是否多此一举?绝对不是。其理由有两条,一条是,上一段已讲到,如果想为人类
6
- !
社会进步,就不应就事论事,要考虑道德,这是最起码好的动机。另一条是,人为的很多事情虽自然地应用智慧、聪明和能力,同时还自然地应用道德。道德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事情性质、状态。一定的道德应用在某种事情上显得能力大,但在另一种事情上也许会小。比如,好的道德在行善上会增加能力,而在惩治坏人坏事上会减少能力。所以,既然论述事情,不能不考虑事情不可缺少的道德因素,这样会更深入地理解事情,也是对智慧、聪明和能力在道德参与下作高层次地解释。
道德这个概念确切地讲应是两方面组成,即道和德。道就是万物万事本身规律;德就是做事是否利于或有害于他人、社会等外界 ,也就是品行。人类社会很多人为的事情都在自然地应用这两项。可以这样讲,道德就是人的行为。要想使社会能健康地运行,就必须在这两方面规范人的行为准则。不过实际在规范上偏重于德。
而通俗的讲,道德就是人的品德,行事为人是否对他人、外界有利或有害 。有时专指在这方面有意的行为。
我对道德的定义是:应该可以预见的,能造成外界(他人、社会等)利害得失,无正当理由的主动的行为,这种行为的性质为道德。
道德分好道德和坏道德。它们的程度以造成外界利害得失的程度来定。
四、通过举例,更好地去深度理解
下面举些例子来说明智慧、聪明和能力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区别,深入理解这三个概念,以及道德参与的论述。并借题发挥,达到全面深入地理解它们。还能启发人们对人类社会进步作有益的思考。
7
- !
(一)对行路人几种帮助方式分别作这方面的评定
有人给一个不识路径但有足够盘缠(食物和钱财)的行路人提供帮助,现在有几种类型的帮助:
A.赠送给行路人一点食物或一点钱财,但这一点食物钱财对行路人来说实在不需要。
B.赠送给行路人大量的食物或钱财,这对行路人来说,不但是多余的用不上,反而是个累赘。
C.尽管不是有意,却随便乱说。或者从他的角度去判断,告诉行路人一个错误的路径,并强求行路人执行。
D.给行路人指明一条正确的路径。
E.不但给行路人指明一条正确的路径,还赠送给行路人在路上特别需要用的物品。另外,结合有关信息经认真思考后,提醒行路人一些须要注意的事情。
F.能迅速准确捕捉到与行路有关的一些信息,然后给行路人提供一些相应的建议。但如果路径选择不对,这些建议就是多余的或有害的。他总是在零碎信息上反复思考,总是忽视给行路人提供正确的路径。
现在对以上几种做法分别评定一下:A种做法属于智慧不足,不太关心别人,讲究一套形式,能力欠缺,这种做法不应提倡,这种人在社会上最多;B没有智慧,却是热心肠,对别人是多此一举,自己却付出代价,能力欠缺,为愚蠢做法,不应提倡,这种人社会上很少;C属于不负责任、欠缺道德的行为,也属智慧不足,不但没有能力,还对事情有害,应十分反对,这种人在社会上有一部分数量;D属于智慧型,算
8
- !
有能力,但力量还不够大,这种做法应提倡,可惜社会上这样的人很少;E为智慧、道德、聪明、能力集于一身,希望世人尽量学习,当然在社会上这样的人极少;F虽聪明,但缺乏智慧,只有一点能力,又可以说不算有能力,希望世人纠正这种做法的不足之处,这种人在社会上有一定数量。
(二)对有文化知识年轻人作这方面评定并借题发挥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人观念中,总是把具有后天得到一定知识(高学历以及从外界权威媒体、媒介获得的零碎说词)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象征着科学、正确、聪明能干,是智慧的化身,这是很大的误解。当然,知识是智慧、聪明和能力的一个基本条件,我们希望有这个条件,但不能凭这一项就决定智慧、聪明和能力。
现时代有很多的年轻人,特别是高学历的年轻人,以为自己有知识,就认为自己做得对。其实,这只是书本上知识,是从各种权威媒体、媒介获得的零碎说词,这些知识说词从本身来说基本上没有错,但不能把它断章取义地拿来胡乱安插、生搬硬套滥用在具体事情上。应用它是有条件的,不能不结合具体事情的其它因素灵活地去做。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会用这些知识科学灵活地应用在具体事情上。要知道,现代社会有很多的年轻人都在任性地坚持这方面的错误。学校各种环境、书本上的世界潜移默化地造成他们顽固的教条主义。还有一些非科学不靠谱的习惯爱好、观念以及其它方式的错误认识。他们因自负、任性,会把这些错误“理直气壮、漂亮”积极地兑现在很多事情上。他们表面上显得聪明能干,实际愚蠢,有时会把事情搞得很糟糕、复杂化,他们真不知“天
9
- !
高地厚”。由于他们在这方面对事情的实施上有得天独厚的决定权(特别在家庭事务上),自然带来很多人和事的不幸。这是外表不易显示的不幸,然而他们却能在“桌面上”打赢。这真是现时代人类的悲哀。这样看来,知识虽好,如果滥用就会害人。
所以说,现代很多年轻人,表面看聪明能干,实际并没有智慧。他们的聪明能干是建立在年轻身体生理功能和客观条件的优越支撑上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年轻人都像上面讲的那样,也有少数年轻人有智慧,这与天赋、性格、环境等因素有关。
(三)对电视剧《水浒传》中的宋江作这方面评定并借题发挥 现在谈谈家喻户晓的《水浒传》与此有关的话题。谈谈里面重要人物宋江在这方面究竟应怎样评定,并借题发挥。(根据电视剧描述的那样来论述,不依据文献记载。为解释本文章主题为目的去论述。)
1.聪明方面
宋江为人做事聪明,这是不争的结论,有时会耍些计谋,剧中很多情节都反映这点。
2.能力方面
在下面几个方面体现他有能力:
(1)在乐善好施上他有能力。这种事主要具备二个条件就能做成,这二个条件是,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助人为乐的精神,而这二个条件宋江都具备十足,所以在这方面他有能力。
(2)做梁山首领上他有能力。梁山好汉行事为人都讲究义德。对人赏识主要标准也是义德。这义德坚定不移信念主导着他们的一切。在梁
10
- !
山首领这个事上也自然而然地看重这个而忽视其它(如武功、相貌等)。而宋江在这方面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宋江在义德方面是天下最闻名的突出代表,绰号及时雨就是有力证明并起着作用,他广交豪杰,是天下人人十分敬仰的对象,因此做梁山首领顺理成章。在做梁山首领这事上他完全具备了所需的主要条件。另外,他在做首领之前也是积极创造这个条件(不管是别有用心还是自然形成),这也是做首领这事上能力的一部分。
(3)在笼络人心、收服将才上他很有能力。他用义德为主独特的攻心战术,不管你是威猛刚强的勇夫,还是三教九流,更不用说普通百姓,都会被这种软式厉害武器彻底打败,心会立马融化。这种武器再加上他的聪明、善用计谋,使笼络人心、收服将才这事稳稳当当、手到擒来。因此说宋江在这种事上很有能力。
(4)在忠君这事上也列为有能力。有人不禁要说,这算屁能力,这叫愚忠无能。这句话本身没错,不过在这里我的目的是要解释并延伸理解能力这个概念。愚忠也是忠,作为宋江目的就是要无条件地忠于皇帝,不管皇帝怎样,都要忠他,不考虑后果。他说到,宁可朝廷负我,我却不负朝廷。这一切他做到了。他一切所作所为都在为这个目标。他坚定意志和实际做法都基本具备了忠君的条件。所以说在忠君这事上他属于有能力。这也就是说,能力是针对某个事是否能成是否有利而言,不考虑事情性质好坏。比如,有专业基础的人从事专业有能力、好道德在做好事上有能力、坏道德在做坏事上有能力、愚蠢的人在做愚蠢事上有能力,不过这能力只是做好整个事情所需条件的一部分。
11
- !
3.道德方面
宋江道德方面的论述有以下几项: (1)好道德
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绰号及时雨充分证明这一点 。 (2)坏道德
宋江的坏道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他把自己意志强加给别人(不顾众头领反对的招安,最后夺走大部分义士生命,以及剧中表现在这方面的一些情节)。
B.为了诓某人上山,不择手段损坏人家利益而达到自己目的。时而也有殃及百姓之嫌疑。
C.攻打方腊。这是义人对义人极不明智地拼杀,是打着忠君旗号,明目张胆地残害好人变相的严重坏道德行为。
D.他实施这些道德,总以他那不合逻辑不公正理由为这些坏行为 作不公正地辩护,这本身又是一项坏道德表现。
E.轰轰烈烈梁山事业不情愿的结束,愚蠢的招安之举、方腊义军不公正的被消灭、梁山众义士没有意义的生命剥夺,这些极严重恶果都是宋江带来的。他罪恶滔天。那么他的作为属于什么呢?我认为,应把他列入坏道德范围。因这最后结局在事先应该可以看到,只因他任性、众人的话听不进去,太重视没有价值的名声和愚忠,使他犯了因小失大严重的战略性错误。这就证明他没把梁山众兄弟放在眼里,没把天下百姓放在眼里,对祸国殃民、残害忠良的奸臣任其肆意狂为,这样的意志产生了作为,才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恶果。这同有意有什么区别,说他有
12
- !
意也不为过,,这不是坏道德又是什么呢 ?!这不但是坏道德,而且是严重的坏道德 。
当此时此刻讲到了宋江所作所为带来的恶果,不由使我想到一个事情,是否要追究他的责任?可又能把他怎样呢!他是无意的啊。可毕竟苦了那些成千上万的无辜者,他们只能自认倒霉了!这一切叫什么呀?莫可名状,叫人难以接受 。哎,老天不公啊!这使我联想到世上有大量的与此类似的事情。在那些损害他人外界利益的人中,有很多人应该能预见不好后果的,只因做事总是不认真、任性、忽视等,好像没看到,只管去做,这种行为我认为就是变相的有意行为。不认真、任性、忽视本身就是有意行为。因为,他首先没把他人外界的利益放在眼里,有了这种意识倾向,自然产生诸如不认真、忽视、任性等与意识倾向相应的行为,这行为也必然产生损坏人利益的结果。虽然这损坏人利益不是直接希望的,好像“无意”,实际还不是一回事么。这种情况也就是我在道德定义里讲到的,应该可以预见的部分含义。这种情况在社会上比比皆是,很多人“无意”中损坏了他人利益,然而他们因有“无意”的理由,就逃过了指责或惩罚。难怪社会不能前进。归根结底,这种“无意”实际就是坏道德的表现。比如:说话随便,损伤他人自尊心;酒驾撞伤了人;对他人不承诺,造成他人利益受损;借东西不还。这些都应属于坏道德行为。遗憾的是,对这样的人和事,法律和道德规范却忽视了这方面。我认为,对那些应该可以预见恶果的“无意”行为,也应该追究责任去处理。只是与有意有区别,要结合具体情况酌情对待。但不管怎样,不能不追究,不能不处理。如果不追究处理,就会引起人们效仿学
13
- !
习,就会引起人们无所顾忌自然而然地去做。这样就会带来社会很多方面的问题。回顾社会历史,不正是这种情况吗。所以,这是不容忽视的事情。
4.智慧方面 宋江没有智慧。
没有智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招安事情上,犯了一个战略性的大原则错误,这是没有智慧的一个主要证明。怎么做都不应招安,非常不明智的选择。理由是,应该可以预见,招安照样是在朝廷奸党弄权控制之下,他们首先会把你关在笼子里,并套上枷锁,任其宰割吧。你再有本事也不行,一切愿望都化为灰影。招安是梁山人马命运走向毁灭的转折点,这关键的一步,就决定了大局已定成。
(2)太重视自己和梁山众义士的名声和出路,实际这是没有价值的名声和出路。却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严重忽视了朝廷奸党弄权,残害忠良,对他们不能抱任何幻想,招安必然把梁山众义士推进任人宰割的绝境,这些事先应该能看到的。宋江因小失大,考虑太差,这是宋江没有智慧最突出体现。
(3)宋江对奸臣高俅竟然有怪念头,还期待他能对梁山承诺,简直是做梦都不应梦到,到手的狼还要放回去,这也是宋江没有智慧表现。
(4)他对朝廷皇帝愚忠。可皇帝是个昏君,他应该知道。忠于他有什么意义!对天下百姓有什么好处!这是帮朝廷做坏事。好像有了名声,可这名声却变成腐败朝廷的鹰犬、爪牙名号,天下百姓会憎恶、会骂你。
14
- !
他不惜用自己生命为代价去承诺愚忠,还把这意志强加给兄弟。为了承诺愚忠,做了大量对不起天下人的事,……这一切到底为了什么?也许就是为了表现他自己就是贱,就想做坏蛋,你管不了。然而还是不对,从他一贯乐善好施、讲义气、广交豪杰、杀了阎婆惜不去自首、题反诗、大规模对抗朝廷官军等事情中能看出他的本性,这就是义德、笼络人心、不真心维护朝廷法度、力保自己、有野心、反抗朝廷。而这种本性与愚忠冲突很大。按正常来讲,搞事业就要维护本性,为什么偏偏心血来潮,搞了个与本性相冲突的愚忠来?最后反而落个臭名远扬。这一切说明什么呢?这明显体现了他智慧不足。宋江在这方面与鲁智深相差甚远,鲁智深不会盲目服从,善明事理,且善恶分明,积极惩恶助弱,并不为功利,具有义、德、智三方面高尚品质。
(5)宋江有忠君、维护朝廷法度意识基础,而在为梁山义士以及社会上又做了很多义举。有不少义举都与他维护朝廷法度互相矛盾对立,有很多事情体现他的忠和义并存而不协调,但有时以忠为主。他的思想很复杂,是“脚踩两只船”的人。凡这样的人终究不会使事业成功。这也证明他智慧不足。
现在总结一下: 宋江是一个聪明的人;在乐善好施上有能力,,在做梁山首领位置上有能力,在笼络人心、收服将才上有能力,但从招安开始,大部分都显得能力不足;基本上属于忽视道德的人(不能单一从乐善好施上认定他道德骨架);思想很复杂;属于没有真正智慧的人。
从他的乐善好施上看有好道德基础,但由于没有智慧,这就引起了大的坏道德产生。他身在做而心不明。直接说就是无意,间接说就是有
15
- !
意。联想世上有智慧者大都有好道德,无智慧的大都粗鲁莽撞,容易激发坏道德产生。这就是智慧与道德关系。
附带说一下。智慧者毕竟是人,不可能使智慧达到顶峰。老天都不完美,何况是人。在招安这事上,智多星军师吴用凭他的智慧和职务,应对这事也有一定的决定权,为什么大错特错的招安能做成?显然智慧者都不能达到顶峰。何况招安一事有很多无法解决不得已而为之的客观因素。可见智慧也不是万能的。
(四)对社会一些人和事以三言两句作这方面评定
1.万恶悲惨的几千年人类社会始终不能改变,人类总是麻木地去忍受,去胡乱应付,却总是不去想或想不到它真正根源是什么,更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这是人类整体没有真正智慧最突出体现。
2.国家传统统治制度属于缺乏智慧的统治。 3.全球和平统一是整个人类智慧性的出路。
4.市场经济模式在当时是聪明之举,是正确的。要想人类社会向高级文明发展,必须改为计划经济模式,这是智慧的选择。
5.大部分传统风俗习惯都体现缺乏智慧。
6.在传统宗教方面,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徒和活动属于愚昧;有极个别人从某个角度上讲有智慧举动。
7,在人们观念中,总是抱着本是错的或已不适应时代旧的东西不放,而反对改革,这是缺少智慧的体现。
8.现在很多人互相攀比意志及行为是无奈之举,是受缺智慧传统观念的控制。
16
- !
9.现代一些奇形怪状赶时髦现象和一些竟争性活动是没有智慧体现。
10.现代人们过分追求物质,做金钱的奴隶,却忽视精神心灵,这体现缺乏智慧。
11.对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无用功大肆泛滥,这是人类没有智慧造成的。
12.传统教育人的方式是没有智慧的方式。
13.人们在认识和处理事情上,总是不去追究根源,而就事论事,这体现缺乏智慧。
14.把自己意志强加给别人,多数情况下是没有智慧、没有道德的体现。
15.用任何方式干涉、压制正常成年人自由的意志和做法(指在不损害他人、社会等外界利益前提下的意志、做法选择的自由权)属于严重不道德、缺智慧的行为。
16.传统抚育婴幼儿方法以及接触婴幼儿传统做法,在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缺智慧做法,有时也体现不够道德。
17.传统婚姻制度及有关方面,里面有很多体现没智慧。在旧时代情有可原,但要实现高级文明社会,必须要脱胎换骨地改,这才是最智慧做法 。
18.真正有智慧者如果把他的真理放到“桌面上”,多数情况下大家不会认同。因为社会上高智慧者很少,表面聪明人太多,这聪明人往往总是站在自己角度上去判定高智慧者的真理,当然不能认同。高智慧真
17
- !
理必然与众不同,否则就不算高智慧。高智慧者用自己的一套无法说服众人,实际这是在“对牛弹琴”。正因为表面聪明人自以为自己聪明,自然把与自己不同的高智慧误认为愚钝。这样引起高智慧者在众人面前要么保持沉默,要么必要时出现众人不能理解的一套,所以很多大智慧者不会显露在大众面前,这就是大智若愚。其实,那些被公认显明的聪明人,很多都是花拳绣腿。
19.智慧人、聪明人和愚蠢人,他们之间在很多情况下无共同语言。智慧人与聪明人在对原则问题看法和处理上,出现矛盾互不理解是常有的事。他们有时会叹息愚蠢人为什么简单的问题却不明白。而愚蠢人对智慧人当然不理解,对智慧人的思维好似“天书”。但愚蠢人有一法宝,如果他善用武力(不是专指打架、拳头类)和坏道德,往往能打赢有道德文弱的聪明智慧者。俗话说“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大家细察一下,人类社会不正是这样吗。对于愚蠢人,如果有好道德,应同情他帮助他,不能鄙视他,因这是老天不公造成的。
20.现代很多年轻人只是聪明能干有知识,但缺智慧。相比之下,老年人却有智慧。只因老年人身体生理功能衰竭和其它原因,没有机会展示智慧举动。
21.对于很多年轻人造成智慧不足的因素中,有一条就是,不以事情实际需要去做,而是非科学、画蛇添足的习惯爱好以及怪异的观念、认识占主导地位,而盲目地去做,这样,因小失大,严重影响他们的智慧发挥。还有一条,正因为他们年轻,不可能具备一定的智慧。他们从学
18
- !
校学得的知识只是形成智慧其中一个条件,但不代表智慧。他们必须走向社会,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才能获得真理,这真理是形成智慧的重要条件。当他们智慧成熟之时,也就越过了年轻时代,所以说年轻人不可能有智慧。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智慧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在这里是针对年轻人与中老年人相对而言的。
22.在父母无大原则性错误情况下,儿女对父母不孝,即无礼貌、顶撞、发脾气、不关心、争吵、不理解、把自己意志强加给父母,这是没有道德表现,也体现智慧不足。
23.“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观点显示没有智慧。 24.老实人不见得智慧差;聪明人不见得就是对的。
25.社会上很多人的刁精,虽算聪明,但不一定算智慧,也算欠缺道德。
26.对自己和对方都有利买卖风格的经商,表现有智慧;恃强凌弱,只考虑眼前自身利益,却不考虑长远,这样商贩属于没有道德、缺智慧。
27.社会上很多人一贯嘴舌随便、不讲礼貌,这是明显没有道德的表现,属于没有智慧的人。
28.形形色色的弱势人(弱势人定义见本人其它有关文章)在其相应事情上会无能力;强势人在其相应事情上会有能力。
29.军事参谋、军师都是体现智慧的职务。
30.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冒险尝试特殊场合的赌博。国家不能制止长期盛行的赌博活动,除了经济因素外,主要是没有注重人们的精神娱乐生活,没有创新,没有加大投入。人们只能在单调不变的娱乐形式中去
19
- !
打发时间。这些都体现国家在这方面缺乏智慧。
31.科学发明家代表智慧。当然其成果形成还有天赋、灵感、能力、顽强拼搏等因素。
32.社会上层人物以运气、智慧、道德形象及其它条件获得社会地位,以聪明战术应付眼前的事,这些也是获得地位的能力,在程度上与地位高低成正比;社会下层百姓以运气、势力争得处境,以聪明战术应付眼前的事,这运气、势力、聪明是争得处境的能力。
33.整个社会就是两种力量并存——强势和弱势。它们的关系总是以强势控制弱势的形式进行,不论群体之间还是个人之间,或者还是群体与个人之间,都遵循着这个规律。社会一切人为的活动,时刻显示着智慧、聪明、愚蠢、道德和势力交织在一起的作用,最后以强势压倒弱势定夺,它们是看不见的战争。虽然智慧、聪明和道德是人做事的基本条件,可在这方面好像“英雄无用武之地”。我这样讲不是否定智慧、聪明和道德的价值,它们是两码事。也就是说不论强势还是弱势,在各自本身范围内,都受智慧、聪明和道德的影响。所谓强势或弱势,是本身内智慧、聪明、道德、势力和愚蠢综合效应形成的整体之力。如果这种整体能克制住对方,就为强势;被对方克制住就为弱势。不能否定智慧聪明和道德在做事中的作用,更不能否定强势控制弱势的这种现象。这种现象是社会传统制度造成的。如果为了人类社会进步,就须要改善这种制度,就须要在智慧、聪明和道德上进行提高。
……
五、智慧、聪明、能力、道德、愚蠢和势力的作用对象以及它们之
20
- !
间的关系
必须强调一下,上面讲到智慧或聪明对做事很重要,又强调强势总是控制弱势,究竟哪个重要,以哪个为主?道德又重不重要?这些好像不明确,究竟怎样呢?另外,智慧、聪明、能力、道德、愚蠢和势力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下面分两方面谈。
(一)究竟谁重要?
这要看针对是什么事, 是哪个起主要作用来主导进行这个事的。 比如,几千年人类社会是愚蛮悲惨的,可始终不改变,这是人类整体没有智慧体现。但从形式上直接看,是以坏道德为主的体现,聪明、智慧、好道德不会产生这样情况。这种情况是以战争、犯罪、人事矛盾多、改朝换代、人与人之间不公平、坏人当道好人受气等形式表现的。虽然直接从各自本身看是坏道德体现,然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智慧决定的。比如战争,战争有什么好呢,谁愿意战争,但毕竟发生,这是因多种因素引起,而多种因素源头就是没有用智慧处理好有关事情,最后引起了战争,所以说战争是没有智慧造成的。犯罪同样道理,犯罪要坐牢的,谁愿意呢,虽然有坏道德成份,用坏道德去换坐牢实在不划算,只是因为没有智慧去处理事情而错用上了坏道德,没有智慧去处理好有关方面,才导致坐牢,归根结底犯罪是没有智慧造成的。再谈改朝换代,改朝换代主要以战争形式靠势力去定夺而达到目的。有句名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这本身看确实是真理。回顾社会历史,不正是这样吗。这就是在改朝换代上势力(武力)起了主要作用,也就是重要作用。但如果把它放到为了人类社会进步这方面,就属于人类整体严重的没有智
21
- !
慧,因为打来打去,还是没有打出一个光明的世界。同时,改朝换代也属于严重的没有道德,因为它直接使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当然主要责任属于引起战争的非正义一方。再从另一方面讲,为什么要改朝换代呢?是因为原先统治者没把国家治理好,政府腐败,引起官逼民反;或者当权者软弱无能,引起野心家篡权夺位。国家没治理好、软弱无能并不是有意的,而是缺少智慧造成的。所以说改朝换代从手段本身看,是显示势力的重要性和展示疯狂坏道德行为的表现形式,而从根源上看是统治者或人类整体没有智慧造成的,这就显示智慧的重要性。
又例如,历史上有太多的战例,就是以智慧战胜比自己强大数倍的敌人。
人类因有高级大脑赢得统治世界地位,那些凶猛力大的野兽也在控制之中,使牠没有机会大肆攻击人类。不过可以设想一下,一个聪明智慧的人在空旷无人地带,突然遇到一只凶猛饥饿的老虎向自己迎面扑来,那么一切智慧、聪明和道德都用不上,惨剧自然难免。这就是势力(在这里专指老虎的凶势力大)的作用,是事情唯一的决定因素。这类事情就显示强势压倒一切的道理。
(二)它们之间的扶抑、主次关系,智慧最重要。
一切人事都在人类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这个大环境由什么主导,就决定天下一切事的好坏。因为智慧从某个角度讲就是道,道就是万物万事的根源,主导着一切,所以智慧应列为这几项之首,很重要。人类整体这个大环境或者说统治者没有智慧参入主导,可想而知,万恶多灾多
22
- !
难的人类社会理所当然。
人类社会愚蛮悲惨的总根子是人类没有智慧造成。由于没有智慧,便产生了这样那样不好的事情,就会引起坏道德产生。这也是智慧与道德的促进关系。有智慧能产生好道德;缺智慧能产生坏道德。(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这正如本文中讲到《水浒传》中的宋江那样,因缺少智慧产生了坏道德行为,而带来极其严重后果。
请看历史,开明的皇帝首先具备了一定的智慧,至少也有点道德基础。那么他在事业上就会利用智慧更好地发扬道德,以来笼络人心。得人心者就会使势力大。势力大再加智慧和道德就会形成大能力而得天下。建立政权后自然会用这些治理国家,天下百姓走向太平幸福自然不在话下。
这些就体现了起重要作用的智慧,会促进道德、势力、能力和其它很多方面。身居要位的有智慧者会促进天下光明;身居要位的无智慧者会使天下万恶、混混沌沌。
六、题外话,为了社会走向真正的光明,国家应打破常规,设法搜索并积极启用高智慧能人。
实在遗憾,天下优秀高智者(指对社会进步有根本性帮助的优秀高智者)太少,而且总是怀才不遇,有很多高智者命运坎坷,阻碍太多。这就是老天造化弄人,上帝不公平。假如不是这样,人类社会早已光明。作为统治者,应积极创新、多多开发、大胆开放各种选拔人才渠道,完善能不漏一个地搜索到优秀人才的保障制度。优秀智者不一定要多。如果有使传统旧社会脱胎换骨,走向全面光明的有道德的特高智者,一个
23
- !
足够矣(当然多更好)。如果启用了这样的救世奇才,在获得足够绝对权力的前提下,他会配合有智慧有道德的明君去认真地治理国家。首先第一步,要建设好中央大臣队伍,要保障很高的质量,一个奸臣一个无能人都不要启用,要毫不吝惜毫不留情地去除。每一位大臣要道德、智慧、能力集于一身。这样的明君和这样的大臣并肩奋斗,不愁天下不光明。总之,一切为了社会进步、人人真正平等、个个真正幸福。为了社会各方面向高级文明发展,特别要注重人的心灵净化和提升,这是发展一切的前提。我们应相信这样的救世奇才,不应有任何的担心,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么。相信他定能改天换地,让旧社会脱胎换骨,迎来崭新光明世界。现在的问题是,能否搜索到并愿意去请救世高人,以及能否给他绝对权力。
哎呀,这段题外话我是多此一举了。天下大事都是上帝安排的,好也罢坏也罢,那是上帝的意愿。谁能扭转乾坤?!再好也是白费心思,谁能听你的?!不过没有关系,本来也只是随便谈谈而已。然而也不一定,这个愿望将来也许能实现。
好了,就写到此吧,因原本只想随便谈谈,就不必再叙。文中难免出现啰嗦废话的地方,见解难免有错误之处,请谅解。谢谢有缘人阅读到此!
(附,声明:在本文中,如果某些语句、理论观点在外界任何媒体、媒介上以任何形式曾出现过,此语句、理论观点可作非本人产权对待。)
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