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今唯识学中第八识的比较

古今唯识学中第八识的比较

2022-06-1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必有二相。”

其原因也在于将“唯识无境”解释为“只有识而无外境”。

今学中,陈那提出“三分说”,护法提出“四分说”。陈那在《观所缘缘论》里认为能为识所缘的应具备两个条件:(1)“有实体,令能缘识,托彼而生。”也即是所缘的境必须是有实体的。(2)“能缘识,带彼相起”。

3.心所与心关系的区别。古学认为心所与心同一本体,而今学认为心所离心别有自性:“应说离心有别自性,以心胜故说唯识等。心所依心,势力生故说似彼现,非彼即心。又识心言亦摄心所,恒相应故。唯识等言及现似彼皆无有失。此依世俗,若依胜义心所与心非离非即,诸识相望应知亦然,是谓大乘真俗妙理。”

2.关于第八识“了别”的区别。古学中,难陀提出“二分说”,

而安慧提出“三分说”,但两人都认为第八识的相分是遍计执性所摄的。难陀的观点在《成唯识论》中的叙述是:

“此中了者谓异熟识于自所缘有了别用,此了别用见分所摄。然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现,彼相应法应知亦尔。似所缘相说名相分,似能缘相说名见分。若心心所无所缘相,应不能缘自所缘境;或应一一能缘一切,自境如余余如自故。若心心所无能缘相应不能缘,如虚空等,或虚空等亦是能缘。故心心所

菩提留支.摄大乘论.大正藏No.15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