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企业文化中心法则构建机制研究

企业文化中心法则构建机制研究

2022-05-19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2年第7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

2012No.7

doi:10.3969/j.issn.1000-7695.2012.07.053

企业文化中心法则构建机制研究

马晓苗,石冠峰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2)

——核心价值观、制度/技术文化以摘要:结合生物中心法则,提出了企业文化中心法则。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

及行为/形象文化分别对应于生物大分子DNA、RNA和蛋白质。企业文化三层次间也存在着信息复制、转录和转译的过程。企业文化中心法则的构建,为我们探讨企业文化层次要素间的信息传递、企业文化的运行演化规律以及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企业文化中心法则;企业文化DNA;企业文化RNA;企业文化蛋白质中图分类号:F2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95(2012)07-0227-04

TheCentralDogmaofCorporateCulture

MAXiaomiao,SHIGuanfeng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hiHeziUniversity,ShiHezi832002,China)

Abstract:Basedonthecentraldogmaofmolecularbiologytheory,thepaperputsforwardthecentraldogmaofcorporateculturemodle.Corevalue,system/technologycultureandactivity/vanityculturearecorrespondingtobiologicalmacro-moleculesofDNA,RANandproteinrespectively.Andthereareprocessofreproduce,transcription,andtranslationbe-tweenthethreephasesofcorporateculture.Thecentraldogmaofcorporatecultureprovidesafreshviewtoinvestigatetheinformationtransformationprinciplebetweenthethreephasesandthefunctionandevolutionmechanismofcorporatecul-ture,andatheoreticalframetomodifyandreconstructcorporateculture.

Keywords:centraldogmaofcorporateculture;corporatecultureDNA;corporatecultureRNA;corporateculturepro-tein

随着对企业/组织研究的深入,可以发现它们与生物体有许多相似点,企业/组织与生物体一样,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机体构造、代谢机理。组织的特征、性状在很大程度上是传承于自己的前一阶段(前一代),因此,许多学者将企业管理的研究和生命科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生命科学理论,将企业理论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借鉴生命科学,将其发展规律用于现代企业理论研究,形成了企业生命理论以及研究企业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企业遗传理论,包括企业DNA、企业遗传规律、企业变异、企业遗传工程等,而企业遗传理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理论也没有真正深入到企业遗传学各层次开展,其内容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企业文化培育的共同价值观和凝聚力,在于使员工关心企业而全力服务于企业及其所形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结合生命科学理论可以发现,企业文化所具有的稳定性、复制性、控制性和变异性等特征,与生命理论中的“基因”具有极其类似的特点,如一些成功的组织虽然历经上百年的历史,但却保留着一些自身所特有的、稳定不变的东西,使企业在不同的时代和阶段仍然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气质。因此,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借鉴生物遗传学的相关理论,可以为我们研究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理论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与视角。

分子生物学中的中心法则(TheCentralDogmaofMolecularBiology)揭示了遗传信息复制、转录和转译的全过程,是现代生物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律之一。该法则自其产生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得到丰富和修正。较之于单纯探讨企业基因、企业DNA的构成与运行规律,生物中心法则从系统、动态的角度揭示了生命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以及生命/组织的发展演化路径,为我们探讨企业生命理论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鉴于企业文化对组织的重要意义及其所具有的“基

收稿日期:2011-08-02,修回日期:2011-10-11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企业文化5S构建机制与推广策略”(RCSX200909);石河子大学哲社规项目来源:石河子大学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

:‘和合’视阈下的探讨”(RWSK10-Y35)划项目“新疆和谐绿洲文化的构建机制与策略

228

马晓苗等:企业文化中心法则构建机制研究

因”特性,本文将结合生命科学理论中的生物中心法则,从企业文化的构建角度出发,通过构建企业文化中心法则来探讨企业文化的运行演化规律,为组织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提供思路。1

生物中心法则

生物遗传中心法则最早是由Crick于1958年提出的[1]

,用以表示生命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或传递规律,它是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的生命规律研究的标尺法则,是人类破解一切生命活动遵循的总路线。

中心法则表示了三大类生物大分子—

——DNA、RNA和蛋白质之间信息传递或流动的方向(如图1)。其中,DNA双链先拆开,以每条单链为模版合成新的DNA,即DNA的复制,以DNA双链中的一条为模版转录成RNA,再以RNA为模版翻译成蛋白质,某些生物也可以RNA为模版逆转录成DNA,遗传信息也可从DNA直接传递给蛋白质。生物中心法则的中心思想是:DNA通过RNA流向蛋白质,蛋白质决定生物性状。中心法则是现代生物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其在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及普遍规律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生物科学发展过程中占

有重要地位[2]

图1生物中心法则

经典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从核酸到蛋白质的共线性传递模式,它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70年代后,中心法则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人们对遗传信息流的认识开始由单程性向多维的非共线性方向发展。1982年Prusiner提出的Prion蛋白质假说(朊病毒)促使人们进一步怀疑核酸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垄断性。如果朊病毒的遗传信息存在于蛋白质自身,那么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贮存着信息(即蛋

白质空间密码),指导新的肽链的合成

[3-4]

;二是翻译的遗传信息倒流,这一逆转译过程即在阮病毒蛋白质指导下合成mRNA,再指导合成朊病毒蛋白质。朊病毒的发现,表明自然界中存在着以蛋白质为遗传信息的可能性,即在蛋白质的指导下合成蛋白质。虽然以上的假说尚未完全被证实,但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我们可以大胆预测中心法则将丰富为如图2所示的扩展模式。总之,中心

法则理论的核心思想并非简单的线形传递关系,而是核酸与蛋白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人类必将揭开生命遗传信息更多的奥秘,中心法则的外延和内涵都将极大地拓展和充实,中心法则将发展成为延续的、开放的、广

义的中心法则—

——一种揭示核酸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密切合作,共同完成遗传信息的

复制、传递、加工和修饰等生命活动的规律[5]

图2生物中心法则的扩展模型

2企业文化中心法则构建机制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企业文化具有稳定性、传递性、控制性的特征,并会随着时间与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当的变异”,使企业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变化,因此,企业文化具有企业遗传因子的特征,构成了企业基因。

企业文化的“同心圆学说”将企业文化从内到外划分成三个层次:(1)理念层,主要指组织的领导者和成员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2)制度层,指对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企业文化对组织中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要求。(3)物质层,是企业中凝聚着本企业精神文化的生产经营过程和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文化层面。另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自生秩序不能够主观塑造,而文化理念的灌输、制度的创建、技术的应用三个创生秩序间的蕴含互动是文化形成

的正确途径[6]

。因此,技术可以作为文化形成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我们将企业文化同心圆的中间层次

归纳为“制度/技术层”

。为了便于称谓,本文将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分别称为理念文化、制度/技术文化以及物质文化。2.1企业文化DNA

DNA是生物体内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决定一个生物物种所有生命现象的基本单位。DNA分子是由两条相互缠绕成双螺旋结构的多聚核苷酸链组成,构成三维空间结构,具有稳定性。组成上

“马晓苗等:企业文化中心法则构建机制研究

229

DNA含有四种碱基,由成千上万的碱基对组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表达的遗传信息不同,最终的形成个体也是不同的;同时在DNA复制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偶然差错,使个别碱基发生缺失、增添、代换而改变遗传信息,外界环境影响也会使生物发育的某一个阶段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使子代和亲代的表现性状产生很大差异。

企业核心理念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决策者及成员的价值观念受社会文化背景等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企业价值体系,包括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价值观、道德观、社会观等,它是生产经营过程活动和企业人员行为的价值认可,会随着企业的成长一代代传递下去,同时企业核心理念建立后改变较难,所以它具有遗传性与稳定性。由于企业环境、价值观、人员、技术、制度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有的核心理念,因此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也具有独特性,当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时,如技术变迁、制度环境变化、市场结构改变等,企业文化也会发生突变,特别是当企业发生合并、兼并等,甚至需要进行文化整合,改变企业的核心理念。综上所述,理念文化具有类似DNA的稳定性、遗传性、独特性和变异性,核心理念通过这些特性从本质上影响着企业文化,所以本文将理念文化定义为企业文化DNA。2.2企业文化RNA

生物体内三类生物大分子化合物中,遗传物质DNA携带遗传信息,蛋白质是生物功能分子,而RNA则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在这二者间起传递遗传信息功能。在一些病毒中,没有DNA,只有RNA。RNA携带遗传信息,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根据结构功能的不同,RNA主要分三类,即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核糖体RNA(rRNA)。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内容按照细胞核中的DNA所转录;tRNA是mRNA上碱基序列(即遗传密码子)的识别者和氨基酸的转运者;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组分,是蛋白质合成的工作场所。

制度文化是具有本企业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职工行为准则的总和,技术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制度和技术是文化形成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制度/技术文化主要作为连接企业价值观文化与行为/形象文化的桥梁,在二者之间起信息传递功能;另一方面,制度/技术文化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信息的自我复制以及传递功能。制度/技术文化可以通过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影响企业行为/形象文化,同时也可反作用于企业核心价值观,继而决定企业行为/形象文化。综上,制度/技术文化具有类似RNA的性质,以此我们将制度/技术文化定义为企业文化RNA。

2.3

企业文化蛋白质

经过DNA、RNA遗传信息表达过程,氨基酸序列最终被合成一个具有一定顺序的、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分子,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性状。总之,蛋白质在生物体内起着这样的作用:由基因控制的,以一种可视的外部形态将生物的性状表现出来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总和。

物质文化是企业中凝聚着本企业精神文化的生产经营过程和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文化层面,也是企业行为整体体现,物质文化是理念文化以及制度/技术文化的物质载体,表达和体现着企业的性状,因此它具有生物大分子中蛋白质的特征。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将物质文化定义为企业文化蛋白质。

2.4企业文化中心法则构建

企业文化也有类似生物遗传中心法则(如图3),企业文化中心法则表示了三大类“企业生物大

分子”—

——理念文化、制度/技术文化、物质文化三者之间信息传递或流动的方向,同时也揭示了企业文化的运行演化规律。在企业文化的运行和演化过程中,以企业文化DNA(理念文化)为模版,继而转录成企业文化RNA(制度/技术文化),再以企业文化RNA为模版翻译出企业文化的性状来表征企业文化蛋白质(物质文化),整个过程即理念文化决定制度/技术文化,制度/技术文化又决定物质文化,这是企业文化运行演化的信息传递的主流。另一方面,企业文化RNA也可以进行自我复制,直接影响或决定企业文化蛋白质,同时还存在着对企业文化RNA的逆转录过程,即制度/技术文化反作用于理念文化,理念文化再进一步作用于物质文化。类似于生物中心法则的扩展模型,企业文化DNA以及企业文化RNA在信息的传递中并不存在着垄断性,物质文化中也存在着遗传信息,它自身可以直接指导新的物质文化的形成;同时,翻译的遗传信息也存在倒流,即物质文化可以指导合成制度/技术文化,制度/技术文化再指导物质文化的形成。通过与生物中心法则的对比,我们将企业文化系统信息传递方式概括如表1所示。

图3企业文化中心法则

230

马晓苗等:企业文化中心法则构建机制研究

表1

企业文化系统信息传递方式

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企业文化系统信息传递生物DNA→RNA→蛋白质(复制→转录→翻译)理念文化→制度/技术文化→物质文化中心RNA→蛋白质制度/技术文化→物质文化法则RNA→DNA→蛋白质(逆转录)制度/技术文化→理念文化→物质文化DNA→蛋白质理念文化→物质文化扩展蛋白质→RNA→蛋白质(逆转译)物质文化→制度/技术文化→物质文化形式蛋白质→蛋白质物质文化→物质文化类似于生物中心法则,企业文化中心法则理论的核心思想并非理念文化、制度/技术文化以及物质文化之间简单的线形传递关系,而是三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密切合作,形成了一个三位一体的超循环系统,共同完成企业文化“遗传信息”的复制、加工和传递,在三者相互催化的螺旋上升过程中,实现着企业文化的运行演化。3

结论与展望

鉴于企业文化对组织的重要意义及其所具有的基因”特性,本文结合生命科学理论中的生物中心法则,从企业文化的构建角度出发构建了企业文

化中心法则。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

——理念文化、制度/技术文化以及物质文化分别对应于企业文化DNA、企业文化RNA和企业文化蛋白质,同时理念文化、制度/技术文化以及物质文化之间也存在着遗传信息复制、转录和转译的全过程,这为我们探讨企业文化的运行演化规律以及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框架。

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借鉴生物遗传学的相关理

论,可以为我们研究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理论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与视角,而企业遗传理论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理论也没有真正深入到企业遗传学各层次开展,其内容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进一步的研究可以结合生物遗传规律中转录、翻译、遗传密码、肽链折叠等遗传机制的具体作用原理,以及DNA、RNA、蛋白质的具体构成,从一

个较微观的视角探索实现生物遗传效应的“精确”

、“完美”路径为企业文化建设与重塑提供启示。另一研究思路是以企业文化中心法则模型为研究框架,结合企业文化的遗传信息的传导机制,建立具体的指标体系,结合企业的实践寻找实际案例支撑,进行更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FCRICK.Onproteinsynthesis[J].Symp.Soc.Exp.Biol,

1958(12):650[2]李贤柏.企业中心法则研究[J].商业研究,2006(24):20

-22[3]刁生富.简论中心法则的发展[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0(9):75-80[4]屈艾,汪承润,蒋继宏.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发展过程

[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3(1):33-36[5]汪承润,屈艾,蒋继宏.中心法则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J].

生物教学,2003(1):4-8[6]李全喜,邵传斌,王丹.基于文化创生秩序的TPS推广模式

[J].科学学研究,2006(6):945-948作者简介:马晓苗(1979—),女,新疆阿克苏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管理。石冠峰(1969—),男,新疆石河子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