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四面关及朱阳关考
2023-01-1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4年6月 第13卷第2期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anmenxia Polytechnic Jun.,2014 Vo1.1 3.No.2 古都名城研究 卢氏四面关及朱阳关考 陈习刚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郑州450002) 摘要:古代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域关隘四布,朱阳关、杜关等古关隘名沿用至今。朱阳关极可能与朱阳郡、 县的设立在同一年代或稍后,即北魏太和十四年(490)或稍后。朱阳关得名于朱阳山,因山而名。朱阳关自北魏设立 后,沿用至清代,时有兴废。朱阳关在今卢氏县西南的朱阳山上,距县城约130里。今天的朱阳关镇是古朱阳郡、县 治所发展而来,并非历史上的朱阳关传承而来,只是历史上朱阳关名称的传承。朱阳关是一处重要的关塞,具有重 要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卢氏;关隘;朱阳关;演变;地望;历史地位 中图分类号:K928.77 收稿日期:2013—1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23(2014)02一()(】13—05 作者简介:陈习刚(1967一),男,湖北黄冈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 史、中国古代关津史、河南地方史研究。 卢氏县属河南省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 《河南通志》卷八《山川下.关津桥梁附》河南府条, 卢氏县东有栾川镇关,西有白华关、青石关,西南有 朱阳关,北有杜馆镇关: 栾川镇关,在卢氏县东四十五里;朱阳关,在 卢氏县西南;白华关,在卢氏县西;杜馆镇关,在卢 氏县北六十里;青石关.在卢氏县西沙窝社,路通 陕西。[21 据《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八《河南三》河南府卢 氏县条所载,清代社管镇关、栾川镇关、朱阳关都设 洛河上游.豫、陕交界处。北邻灵宝县,东连洛宁、栾 川县,南接两峡县,两和西南与陕西省的洛南、丹凤、 商南i县接壤 地处深山区,北有崤山,南有熊耳 山、伏牛山..最高峰玉皇尖海拔近2060米,为黄河、 长江的分水岭地带。主要河流有洛河、老灌河、淇 河。卢氏县历史悠久.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 建县 卢氏县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其在历史上具有重 要的战略地位 光绪十八年(1892)《卢氏县志》卷二 《地理》载: 有巡司,白华关也有兵戍守;铁岭处关外,卢氏县东 南土划处也有故关;县西有葭芦戍。[31据《(光绪)卢 氏县志》卷二《地理・关津》所载,杜馆镇关又称杜 卢邑四塞之地.严险甲于诸邑。东据高门,西隘 白华,熊山峙其南,铁岭镇其北。外而群山环绕。内 而洛水中流,此一邑之形胜也。但地处全省西偏,南 通襄、郧,西接关陕,虽日弹丸,实系秦豫楚三省之 咽喉,其于河洛亦犹秦之子午、蜀之阴平、赵之井 陉。故口口以来修城置戍,诚以斗城之关一邑者,小 而关全省者.重耳。Ill “卢邑四塞之地”的确名副其实 下面在简述卢氏 关,县西青石关似为故关,县东还有虎豹关:据同书 卷一三《古迹》所载,县东虎豹关也是故关,铁岭处 关即铁关。I11由上亦知,《读史方舆纪要》所云“社管 镇关”应是《河南通志》所说的“杜馆镇关”,《卢氏县 志》所云“杜关”为其简称。 据《水经注疏》,早在三国魏时,卢氏县就有蒯 县四面关的基础上,拟对仍存至今的朱阳关的时代、 关名、置废易徙、地望及其历史地位等做一系统而简 要梳理与考证.其他诸关另具专文详考,此不赘论 一关,北魏时有隅渠关。该书卷四《河水四》云: 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然 《通典》于新安县下云,魏明帝景初元年(237),河南 尹卢延请却函谷关于崤下 宏农守杜恕议以东徙潼 、卢氏四面关 古代卢氏县域关隘四布。据雍正八年(1730) 关著郡下,省函谷关,徙蒯关于卢氏。[41 13 卢氏四面关及朱阳关考 蒯关似在卢氏西北。同书卷十五《洛水》“东北过卢 氏县南”注云: 今河南卢氏县东南朱阳关 旧置.并置朱阳郡,北周郡废 魏书地形志:析 州朱阳郡.领黄水、朱阳二县。隋书地理志:朱阳,旧 置朱阳郡,后周郡废。元和郡县志:朱阳县、本汉卢 洛水迳隔渠关北……守敬按:隅渠关虽无考, 然蠡城有坞水,有金门坞:宜阳有一全坞;偃师有 桥.有谷阳,是洛水左右以坞名者甚多,隔渠关及山 水当因之立关……洛水出其间,是亦总名矣。其一 水东北迳隰渠城西.故关城也。其水东北流注于洛。 会贞按:二水俱在今卢氏县西 [41 氏县。后魏太和十四年(490)。蛮人樊磨背梁归魏, 魏立朱阳郡并朱阳县,令樊磨为太守。(西魏)大统 三年(537),属东义州。周武帝保定二年(562),又省 郡。宣帝大象元年(579).割卢氏西界以益朱阳县 寰宇记:朱阳.本汉卢氏县地 按十三州记。卢氏有 朱阳山,因别立县。后魏太和十四年(490)。蛮人樊 隅渠关则在卢氏县西 据上所述,卢氏县东有栾川镇关、虎豹关;东南 “土划”附近也有关隘。西有白华关、青石关,还有隰 磨背梁归魏.魏于今卢氏县南百五十里立朱阳郡. 以樊磨为太守。孝昌二年(526)省郡。(西魏)大统二 年(536)又立,属东义州,仍于理所置朱阳县以属 焉。后周保定二年(562)省郡。大象二年(580),移县 于今卢氏县西南邬渠谷中 [91 渠关、葭芦戍;西南有朱阳关;西北有蒯关(?)。北除 杜关、铁关外,还有柳关。《(光绪)卢氏县志》卷首 《城池山川全图》里铁岭处标注有“柳关”,同书卷 二《地理.驿铺》载有“柳关铺”。I1]可见,古代卢氏县 至少有以上十余处关戍①.卢氏关隘四布的确名不 《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弘农郡朱阳县条亦 注云: 虚传 今卢氏县北仍有杜关镇,东南仍有朱阳关 镇.这是古关隘名在当今的延续,其关隘之影响不 可谓不深远 今灵宝县西南一百里。元和志:后魏太和十四 年(490),蛮人樊磨背梁归魏,魏立朱阳郡并朱阳 二、朱阳关出现的时代与得名 朱阳关设立的年代,前引《读史方舆纪要》有 县,令樊磨为太守。周大象元年(579),割卢氏西界 以益朱阳县。隋开皇四年(584)属陕州,大象三年 (581)属虢州。寰宇记:周大象二年(580),自今卢氏 县南一百五十里移于今卢氏县西南渠谷中.隋开皇 载,说是在北魏时期(386—534)。该书卷四八《河南 三》河南府卢氏县: 白华关……朱阳关,在县西南五十里。县有朱 阳山.后魏时置关于此。唐武德八年(625)废,后复 置 今亦有朱阳关巡司。f3j 朱阳关最早记载见于《新唐书》,但没有具体设 立的年代。阁《玉海》卷二四《地理・关塞》沿袭了《新 唐书》之记载 [61 四年(584)移理洛水北,大业二年(606)移理于芹池 川.即今县也 嘲 据上引《太平寰宇记》,到隋代,朱阳县理所已 有三次迁移.从县南150里处先后移至县西南渠 谷、洛水北、芹池川。检《元和郡县志》卷六《河南道 二》虢州朱阳县条,卢氏县西界的割让,也为朱阳县 治所的迁移提供了条件。Mol卢氏县朱阳山,北宋时 唐初废朱阳关,说明唐前已经有朱阳关。《隋 书》卷三o《地理志中》弘农郡卢氏县条载“有关 官”f7】.说明隋代有朱阳关应该没有疑问的。清代地 理学家杨守敬在《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弘农郡 卢氏县“有关官”条亦推测指朱阳关 181 北魏未见朱阳关记载.但有朱阳郡、朱阳县的 设立 朱阳关最初的设立是否与朱阳郡、县的设立 《太平寰宇记》有记载外,《元丰九域志》亦有记载…】, 《金史》卷二六《地理志下》京兆府路虢州卢氏县亦 载有朱阳山 ㈦ 据北魏地理学家阚驷《十三州记》,朱阳郡、朱 阳县因卢氏县之地而设.也因朱阳山而名,因此,北 魏时卢氏朱阳山应划归了新设立的朱阳郡、朱阳县 有关呢?据前引《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八《河南三》河 南府卢氏县条所载,朱阳关置于卢氏县朱阳山。因 此.朱阳关应该得名于朱阳山,因山而名。 境内,朱阳郡、县理所距朱阳山应不甚远,朱阳山应 是朱阳郡、县辖域。因理所的迁移,隋代以后,朱阳 县与朱阳山已无关涉了.朱阳山又在卢氏县境。这 朱阳山早期见于北魏地理学家阚驷《十三州 记》.与之有关的地名还有朱阳郡、朱阳县。《北周地 理志》卷七《河南上》义川郡朱阳县条: 从上述隋代以后地志所载可知。因此,笔者认为朱 阳关的设立.极可能与朱阳郡、县的设立在同一年 代或稍后一点.即北魏太和十四年(490)或稍后。 ①李啸东主编《卢氏文物》,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7页提及卢氏县西之“铁索关”,不知何据。 l4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三、朱阳关的演变 朱阳关自北魏太和十四年(490)或稍后设立以 后,直至隋代.这期间是否有所废置.史籍无明确记 载 但从当时南北相争之形势来看.南北朝时朱阳 关应该说仍存在。唐武德时,朱阳关废.但武则天 时,应该又两度复置。据《玉海》卷二四《地理・关 塞》:唐代河南关津十五座,原注云:“《张知泰传》: 武后时奏置东都诸关十七所,讥敛出入 ”荆《新唐 书》卷一百《张知謇传》:“武后革命,(张)知泰奏置 东都诸关十七所,讥敛出入。百姓惊骇.樵米踊贵. 卒罢不用.议者羞薄之 ”【51可见当时神都附近置建 关防规模很大.高达17座。所置关防应当多是前朝 及武德、贞观时期所废弃的关防。因关卡过多,且 “讥敛出入”.致使物价上涨,百姓不安,这些关防很 快停罢。到圣历元年(698).神都四面复置关防。圣 历元年五月十九日《却置潼关制》云:“其神都四面 应须置关之处.宜令检校文昌虞部郎中王玄畦即往 检行,详择要害,务在省功,斟酌古今,必令折衷,还 日具图样奏闻 ”1131这次复置关防.据其强调“详择要 害,务在省功.斟酌古今”原则,应主要恢复、修缮旧 关 从实施情况来看,这项制令得到迅速有效的落 实。如潼关、风陵关的恢复,表明神都洛阳四面的关 防得到加强。这两次神都洛阳四周旧关的恢复、修 缮.当包括朱阳关 宋元时期.朱阳关的废置情况,史籍缺载。明代 朱阳关是一处重要关隘。《胜朝殉节诸臣录》卷五 《通谥烈愍诸臣(下)》载有明崇祯八年(1635)起义 军高献忠部攻杀朱阳关守将徐来臣之事 v41((明史》 卷二六九《尤世威传》载有“以世威部下皆劲旅.令 与参将徐来朝分驻永宁、卢氏山中,以扼雒南兰草 川、朱阳关之险”。[151清代,朱阳关的地位得到进一步 提升。据《(光绪)卢氏县志》卷二《地理・署廨》、《地 理・营汛》,清代朱阳关处还设有千总署、巡检署、陕 州通判署等重要军事机构:除卢氏县城关外.在该 县正南路、东南路、正北路、正西路等设防中,朱阳 关所置兵马又为最多(详后) [11 四、朱阳关的地望 关于朱阳关的具体地望.有不同的观点 一是 认为朱阳关在今卢氏县东南的朱阳关镇。《河南大 辞典》所载朱阳县、朱阳郡条,都说其治所均在今卢 氏县东南朱阳关(详后)。1161((河南大辞典》所说的“朱 阳关”即是“朱阳关镇”.朱阳郡、县初期的治所就是 在今天的朱阳关镇。如前所述.朱阳关设置于朱阳 山.朱阳县因朱阳山而名.朱阳关镇应因朱阳关而 得名 这里没有说今天的朱阳关是否就是古代的朱 阳关 如果有这层意思,就说明历史上的朱阳关应 在今天县东南的朱阳关镇。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朱阳关即标注在今卢氏县 东南。【17】《卢氏文物》“朱阳关遗址”云: 位于朱阳关镇朱阳关街西南,唐、清时期遗址, 县文物保护单位。据《唐书・地理志》载,朱阳关唐武 德元年(618年)设。清道光元年(1821年)宋之睿筑 关门、寨墙、驻兵以控襄樊。现存数段残石寨墙及关 口遗址 [1 8】 这里也是说朱阳关在今县东南的朱阳关镇。至 于说《唐书.地理志》载“朱阳关唐武德元年(618年) 设”,通检两唐书《地理志》,未见有此记载;宋之睿 筑关门等事.也不知何据? 二是认为朱阳关在今卢氏县南。《(光绪)卢氏县 志》卷二《地理.驿铺》载朱阳关在卢氏县南120里: 南路通朱阳关州判署:桐树店铺,五十里:汤河 铺店铺,八十里;朱阳关铺,一百二十里。[11 志中南路与西南路分开来说.也说明南路与西 南路应该也是不同的。同书同卷《地理・营汛》载:“正 南路分防朱阳关千总一员,马守兵丁四十名(原注: 内马兵四名,嘉庆七年(1802)三月添设)。”Ⅲ同书卷 一三《古迹》载县南路朱阳关有关帝庙、栖林寺、万 安寺。f ] 三是认为朱阳关在今卢氏县西南 前引雍正八 年(1730)《河南通志》卷八《山川下・关津桥梁附》河 南府条载朱阳关在卢氏县西南 顾祖禹说得更为明 确,前引《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八《河南三》河南府卢 氏县条载朱阳关在卢氏县西南50里 【3 】笔者认为.朱阳关与朱阳关镇的地望应该不一 样.今人往往混淆为一处。朱阳关与朱阳山相关.置 于朱阳山.而朱阳山在卢氏县西南.朱阳关亦应该在 卢氏县西南。检《太平寰宇记》卷六虢州卢氏县条: 夔牛山自商州洛南界逦迤向县西却入朱阳山. 去县一百四十里,山形似夔牛。朱阳山,自夔牛山逦 迤向县西南经县界入西石门山.去县一百里.出檀 木为弓材 119J 从《十三州记》和《太平寰宇记》记载可知,朱阳 县治从卢氏县南先后移向西南、西、西=l匕,朱阳山在 卢氏县西南县界。《明史》卷四二《地理志三》河南府 卢氏县条载“西南有朱阳镇”,校勘记:“朱阳镇。原 作‘南朱阳镇’.据明史稿志一九地理志、明会典卷 一三九删。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八作‘朱阳关’.无 ‘南’字。”[151据前引《明史》卷二六九《尤世威传》、《钦 15 卢氏四面关及朱阳关考 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卷五《通谥烈愍诸臣(下)》等 载.有明一代设有朱阳关。无论是朱阳镇还是朱阳 关,方位都在卢氏县西南应该无误。《明史》卷二七 三《左良玉传》还具体指出朱阳关在焦村。[151 《(光绪)卢氏县志》虽说朱阳关在县南,但也记 载有在县西南.有矛盾之处。该志卷首《城池山川全 图》里.朱阳里下朱阳关、汤河店、五里JiI、毛坪、温 口、桐树等,都在县南偏西处。{ll同书卷一四《艺文・ 记》所载刘栋模《创修卢氏县砖城记》:同治三年 (1864)卢氏县砖城,“朱阳里居西南”。Ill朱阳里在西 南.朱阳里下的朱阳关也应在西南。该志卷八《人 物》载:“贺铨,朱阳关人。楚匪至,率乡勇守清关岭 隘El。战败,被牍。”Ⅲ该志卷一一《职官》载有宋之睿 “在朱阳关创建书院”。I1]这时的朱阳关不仅是一处 关隘.似乎还是一个行政村落,属朱阳里。 顾祖禹说朱阳关在卢氏县西南5O里似有误。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六六五《兵部・邮政・设铺 七 载河南省陕州卢氏县额设朱阳关铺东距县城只 70余里。I2o]但据《(光绪)卢氏县志》卷一四《艺文・ 记》所载李炻乾隆十二年(1747)六月朔日《山行锁 记 .朱阳关在县西南130里的卢氏与内乡两县交 界处.关为上下关: 余赴官卢氏,闻卢在万山中……而县西南入 横涧川,过七寸沟、桐树坡,夹山而行,石路嵌盔。 至元帝庙.双峰对峙于庙之左右,其形若耳,故号 熊耳……由此而下石蹬……十里蛮子营.汤河由东 涧出.折而南流.傍水茅蘑数家,汤河店也。过此历 小岭……前路循水涯傍山行.宛转二十里,越岭,魏 王坪.隋魏先生隐居兹山,千载下想见高风。再十余 里马儿崖……又数里为温口川,与汤河交流。前过 岭渡河行.书家营城子村。再渡河即朱阳,越上下 关.界岭下则五渡河,去县百三十里,南通襄、郧,为 卢氏、内乡壤界.每岁道宪会巡于此。[11 此为李4彳亍在卢氏为官实地勘察卢氏辖域山川 形势之记载,应该可信。李炻西南之行,先后经过七 寸沟、桐树坡、元帝庙、汤河店、魏王坪、马儿崖、温 口川、书家营城子村.最后到朱阳关。关在界岭之 上.一关置上下关口.关下有河。关卡地形险要,又 靠近水源.的确是置关理想之所。 这在《仁宗睿皇帝实录(二)》卷八七嘉庆六年 (1801)九月己亥条所载也得到印证,该实录亦云朱 阳关距卢氏县城130里。f21】这与前引《太平寰宇记》 卷六卢氏县所载朱阳山方位与距县城里距也相当, 朱阳山在县西南县界迤逦蜿蜒。距离也在100—140 16 里范围.朱阳关距县130里也正好在此范围之内 由上可知.今天的朱阳关镇并非历史上的朱阳 关传承而来.只是历史上朱阳关名称的传承.就地 址来说,一在东南.一在西南.相去甚远 今天的朱 阳关镇应该是古朱阳县城演变而来 如上所述.朱 阳郡、县至隋代已有几次废省与迁移,其郡、县初始 治所应该是今天的朱阳关镇之源。《河南大辞典》所 说的“朱阳关”即是“朱阳关镇”.朱阳县初期的治所 就是在今天的朱阳关镇。《卢氏文物》所说的“朱阳 古城”可能是历史上朱阳郡、县城之遗迹 朱阳郡、县、关均因朱阳山而得名,而朱阳关镇 应因朱阳关而得名.由废省和迁移后的朱阳郡、县 古城发展而来 名称的相同也导致了古代朱阳关与 今天的朱阳关镇地望的混同,如上引《卢氏文物》 “朱阳古城”、“朱阳关遗址”的解释。 :if-、朱阳关的历史地位 如前引光绪十八年《卢氏县志》卷二《地理》所 载,“卢邑四塞之地”,“南通襄、郧,西接关陕,虽曰 弹丸.实系秦豫楚三省之咽喉”.其关隘之险具有重 要地位。南北对峙时,卢氏为四战之地,当时用兵乃 利用卢氏这种地利“据险自固”。如《宋书》卷七七 《柳元景传》载南朝宋军北伐,以卢氏为进军的基 地 后来卢氏辖域设置的重要关隘朱阳关,其重要 战略地位.从中也可窥知一斑 明代.朱阳关是明末农民起义军与官军攻防的 重要军事要地。《明史》卷三百九《李自成传》载崇祯 八年(1635)起义军高献忠部攻破官军朱阳关守军, 向东进军:李自成部亦出朱阳关,两部会合 向洛阳 进军。 《明史》卷二六九《尤世威传》、卷二七二《曹 变蛟传》均具体提及朱阳关之险。[151清人李天根辑 《爝火录》卷一顺治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条对明 末农民军白北南、东西、西东进出卢氏抗击官军亦 有详细记载 清代.朱阳关的地位进一步加强。清代朱阳关 设有千总署、巡检署、陕州通判署等重要军事、行政 等机构,除城关外,在正南路、东南路、正北路、正西 路等设防中,朱阳关所置兵马又为最多。《高宗纯皇 帝实录(二)》卷一二二载:乾隆五年(1740)七月己 卯.“陕州所属卢氏县之朱阳关,亦系要区,请将陕 州州判移驻朱阳关”。 《(光绪)卢氏县志》卷二《地 理.署廨》记载更为详细:“千总署在朱阳关……巡 检署在朱阳关.康熙口口年奉文改移栾川镇。陕州通 判署.乾隆八年奉文在朱阳关旧巡检署址创建……式 同县署 ”[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朱阳关的官兵配备、设施,《仁宗睿皇帝实录 (二)》卷八七嘉庆六年(1801)九月己亥条载:“军机 大臣议覆河南巡抚颜检请添设营员一摺……其县 属朱阳关,距城一百三十里,只有州判,并无武职, 请添千总一员 ”l2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对朱阳关的 官兵配备、设施亦有记载。《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 一四八《吏部.各省吏额》载河南卢氏县典吏l2人, 其中朱阳关巡检、典史、儒学、攒典各一人。i2Ol同书卷 五四八《兵部.官制》河南绿营条载嘉庆六年(1801) 增设“朱阳关千总一人”。[2Ol同书卷六六五《兵部.邮 政.设铺七》河南省陕州卢氏县额设朱阳关等十三 铺,“铺司铺兵共五十八名”。[201同书卷八七三《工部. 营房.各省营房二》载嘉庆十六年(1811)。河南省卢 氏营朱阳关汛“添建兵房一百五十闲” 【20]《(光绪)卢 氏县志》卷二《地理.营汛》亦载:“正南路分防朱阳 关千总一员.马守兵丁四十名(内马兵四名。嘉庆七 年(1802)三月添设) ”【” 清代朱阳关也是农民起义军与清朝官兵攻防 的重要关隘。如嘉庆元年(1796).川I楚陕白莲教大 起义爆发。次年.襄阳起义军王聪儿等率军分j三路 攻入河南,转战陕西,又渡过汉水,进入四川I。《清史 稿》卷j五八《陆有仁传》:(嘉庆)二年,“匪由河南 窜朱阳关,逼雒南 疏请偕西宁镇总兵富尔赛驰赴 潼、商.又调甘凉镇兵会剿”。 又如嘉庆十一年(1806)的宁陕镇新兵起义.朱 阳关也是清军围剿的重要据点。 《仁宗睿皇帝实录 (三)》卷一六六嘉庆十一年(1806)九月己酉:“谕军 机大臣等:前因德楞泰奏逆贼仍折回宁陕.有向东 奔窜之势……恐该匪等窜往东北.随密札田永桐、 蔡鼎各挑兵八百名前赴西坪镇及朱阳关、官坡各处 驻扎堵截.所奏俱与前次谕旨相合 ” 朱阳关的重要军事地位也体现在太平军与捻 军的反清斗争中。《穆宗毅皇帝实录(一)》卷四一同 治元年(1862)闰八月癸卯,“又谕:郑元善奏,粤逆纷 窜唐邓.捻股纷驶内乡……其捻匪姜台凌等股.经 多隆阿于商南击败后,窜及内乡:另股窜过卢氏朱 阳关,杨长春督队进剿”。I2】 《穆宗毅皇帝实录(一)》 卷四七同治元年(1862)十月癸卯、丙午等条_2】】,《穆 宗毅皇帝实录(三)》卷九七同治三年(1864)三月 己未条l21】,《穆宗毅皇帝实录(四)》卷一二六同治四 年(1865)正月辛丑条1 “,《(光绪)卢氏县志》卷一二 《详异・附事变》l1l等亦有记载。 可见.朱阳关是清朝官兵围追堵截太平军与捻 军的重要关防.也是太平军与捻军抗击清朝官兵的 重要关隘,在义军与官兵的争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Ⅱ清】郭光澍,李旭春.(光绪)卢氏县志【0】.台北:成文出版社 有限公司据清光绪十八年(1892) ̄'1本. 【2]田文镜,孙灏纂修.河南通志【0】.河南教育司长史宝安1914 年5月督工重印:27. 【3Ⅱ清】顾祖禹著.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M].北 京:中华书局.2000. [4liar魏]郦道元注.杨守敬纂疏.熊会贞参疏.水经注疏【0】.科 学出版社影印线装本.1957. [5】【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Ⅱ南宋】王应麟.玉海【0】.文渊阎四库全书本. [7Ⅱ唐]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8][清】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C1//二十五史刊行委员 会.二十五史补编(四).北京:中华书局,1955. f9]Y-仲荦.北周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Ⅱ唐1李吉甫著.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志[M].北京:中华书 局.1983. 【l1Ⅱ宋】王存著.王更楚,魏嵩山点校.元丰九域志【M].北京:中 华书局.1984 【12Ⅱ元]脱脱,金史【Mj.北京:q-华书局,1975. 【13lI北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4Ⅱ清]舒赫德,--y- ̄中撰.胜朝殉节诸臣录【0].文渊阁四库全 书本. 【15】【清]张延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6】邵文杰主编.河南大辞典[Z】.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17]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中国历史地图集・五册[Z】.北京: 中华地图学社.1975. 【18] ̄N东主编.卢氏文物[Z】. 【1 9][宋1乐史.k..4-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01I清】会典馆编纂.钦定大清会典事例[0].上海:商务印书馆 线装本.光绪三十四年. [21】清实录:册二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2Ⅱ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3][清】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责任编辑卞建宁)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