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和谮校园.素质教育 试论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王燕燕 (河北沧州体育运动学校.河北沧州061000)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应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舍理的组织教学,正确灵 活的运用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目标;身心发展;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21—0171-02 毛泽东同志早在1917年《体育之研究》中就认为 “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这说明身体是知 识与道德的载体。对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来讲。身体 从学生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可选择带有明确规则的 游戏或竞赛活动,以发展学生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品 质;可选择娱乐性、集体性的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 情感、性格、人际关系以及团结互助的品质;选择韵律 强、节奏鲜明的练习,发展学生的美感和情操;还可选 择时间、难度较大或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练习,以发展学 健康是第一位的,没有健康的身体,德、智、体、美就 没有了载体,就难以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所以 应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引导他们积极参加体育 锻炼,培养终身体育观,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生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等。 三、.体育教学的组织实施应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制定体育教学目标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又是体育教学 的归宿,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起着导向与制约作用,制 体育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是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 是直接影响学生发展的过程。体育教学的组织实施工作 基本上由教学组织工作.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等部分 组成。 订体育教学目标既要符合教育方针的规定,又要符合学 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学生全面发展含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两大部分,所 以体育教学目标系也应包括这两个基本部分,在自然发 展方面,要顾及到学生身体各部分正常,匀速地发展, 还要注意到学生各器官系统生理功能、各项身体素质及 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内容。在社会发展方面,首先顾 及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其次要考虑促 进学生认知因素的发展(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记忆能 力、判断能力、人际关系、意志、情感等)。育身又育 心,体育教学目标体现两重性,才能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二、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出发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师要教的,学生要学的客体,是教师 和学生都要研究与考察的对象,是体育教学活动信息的 1.体育教学的组织工作。体育教学的组织水平是体 育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技巧和教学智慧的综合体现,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需要考察以下几点:首先,体 育教学工作的组织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年龄不 同,发育成熟程度不同,因而要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 方法及安排不同的运动负荷,教学可能收到更大的效果, 也就更有利于学生发展。其次,教师应经常及时地评价 学习状况,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反馈信息。对于强化学生 优良的行为、激发动机和提高动作技能等起着积极的作 用;从而使学生更积极、有效地继续参加体育学习,提 高运动技能水平,发展各种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个性。 再次,体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组织工作是安排适宜的运 动负荷,它包含量与强度两个基本部分。量指负荷数量 载体。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服从并服务于教学目标的 需要 也应为学生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服务。 从学生自然发展需要出发,可选择力量性练习或某些 器械体操练习等.以塑造学生匀称和健壮的体型;选择田 指标,例如做几次,跑多少米,跳几次,练习几分钟等 等;强度指做动作的时候机体的紧张程度、用力大小和 受刺激的强弱等,例如用最大的力量去做,用15S跑完 100M.跳过1.3M等。量与强度共同作用产生负荷效应, 如果量一定,那么就应考虑多大强度才适宜;反之如果 径、球类、游泳、健美操等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以促 进学生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及运动能力的发展。 谭雅西免 EW CUR嚣ICUt M tlESEA瓤 Jf{ 先确定强度,那么就应考虑多大量才适宜。最后,编班、 于教师与学生,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才 分组以及学生练习的形式是体育教学又一项基本的组织 工作。主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需要进行安排,防止干 能形成有效地“合力”。提高教学效益。这就要求教师上 课时尽职尽责,严肃、认真、紧张地工作,也要求学生 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注意听、看、顾、想、练习,争 取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发现学生注意 力不集中或动作不积极主动.教师应及时采取措施,使 学生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学习活动中。 篇一律、固定不变的模式。例如学生编班,可以以原自 然行政班为单位,也可以以同年级平行混班}昆合编班; 学生组有男女分组,也有男女合组;有按技能水平高低 分组的,也有按身材高低分组的,有升降分组式,也有 固定组式,等等。 (3)身与心结合。例如运用讲解法时,除讲解练习 目的、动作要领及保护帮助方法外。还要讲解体育的价 值,端正学生的体育态度,使其更加积极地锻炼身体。 2.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当代体育教学方法, 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完全可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为实现发展学生耐力素质 的目标,可选择连续重复练习法、间歇重复练习法等, 学生耐力提高了,也就促进了自然发展。再如,为实现 学生遵守规则的目标,可选择比赛法。比赛有明确的规 则,学生严格按规则进行比赛,从而培养了遵守规则的 行为习惯。 前者影响到社会发展,后者影响到自然发展。再运用练 习时,直觉上是促进自然发展,但潜在的也促进社会发 展。如中长跑练习,直觉上是发展耐力素质,但潜在的 是培养坚毅、顽强、拼搏等品质。 (4)点与面结合。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个体与群体也 存在差异,只有促进每个个体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群体 的发艟,所以体育教学应特别重视区别对待,防止大家 一体育教学方法起中介作用.沟通师生双方的联系, 形成双方的同步活动.因而能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 成。运用体育教学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师与生结合。联结师生双方的活动,形成同步 协调的双边活动,是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职能。运用任 个模式,一个标准,一种方法,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 需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也就实现了学生整体的发 展。 (5)前与后结合。学生的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是 一种潜在的、微观的量变过程。所以运用体育教学方法 何一种体育教学方法,都要实现其联结师生双方活动的 纽带作用。例如教师运用示范法,做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动作示范。整个动作连、协调、正确,但是由于学生不 知道观察什么,怎么样观察,于是该获得的视觉信息没 有得到,就没有形成该动作的清晰的运动表象,这不利 于学生掌握动作。原因是教师运用示范时没有紧密联结 学生,示范与观察脱节,教与学脱节。如果在示范之前, 教师指示学生看什么,怎样看,那么学生就有可能充分 应能保证教学的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由小 到大,前面的教学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创造条件。 后面的教学是前面教学的继续、巩固与发展,保证学生 发展的有序性和系统性。 总之,体育教学中,学生全面发展是个复杂的问题, 不仅需要做理论上的研究,而且还需要在实践中去创造 与总结 地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与 学的结合。 参考文献: 【l】荣高堂.、当代体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外与内结合。无论教师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 都是以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方式出现的。对 【2】关文明.当代体育思想史[MI.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 (上接第185页) 学生树立“我手写我心”的自由写作意识。这不仅利于 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还利于保护其创造力。 教创新导刊,2009,(12). 【3】何彩萍.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啊. 教师,2009,(12). 参考文献: 【4ltfY..N.细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叨.教育艺术研究,2009,(2). 【5】郑济广.指导小学生写好作;;qNl冲国教师报,2003—12. [6】周三英_,J、学作文教学误区及对策研究 .中国科教创新导 【11夏长江.作文教学突破点在哪儿【N】.中国教育报,2001—82 【2】欧淑霞.小学作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 刊,2009,(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