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电子备课(含教学反思)-图

2022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电子备课(含教学反思)-图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22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电子备课(含教学

反思)-图

第八单元整体分析

教材分析:第八单元(课文9—11课),是本册书最后一个单元,教学会写16字,会认39字。课文包括《12.雪地里的小画家》、《13.乌鸦喝水》、《14.小蜗牛》及语文园地八:小兔运南瓜。小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如何利用这个特点,帮助学生保持注意力?教师可以借助声音、图片、动画等形式去吸引学生,同时别忘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意识。新课标对低年级段的朗读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什么是正确?仅仅是读音正确吗?不仅字音读正确,而且要求读准轻声、儿化、变调,不读地方音,不加字减字,不错字、不回读,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和语感。

教法与学法:1.运用好插图,借图引文,重在知道学生朗读,读的正确、流利。

2.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记忆生字词语。3.师生合作学习语句和儿歌,自主识字,记忆字形。 教学目标: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课题12.雪地里的小画家备课人⒈认识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教学目标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并知道还有哪些冬眠的动物。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教学重点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⒉让孩子领悟看图读文、个性化读背文的妙处,并加以巩固。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雪的世界里感知生活,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的热教学难点情。⒉使学生在情境的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训练学生个性化朗读。课时安排21.布置学生收集竹叶、梅花、枫叶的图画或实物;观察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蹄,教具准备看看他们的脚印是什么样的。2.准备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放大的插图及朗读课文的录音带。准备竹叶、梅花、枫叶的图片或实物。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出示小雪花模型,(用小雪花的语气说话)我是小雪花,小朋友们好,秋去冬来,我又回到你们身边了,你们高兴吗?那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到雪地里去玩吗?快看,我们到了!(出示情境图)二次备课谁能说说你眼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学生看图描述):猜猜他们来干什么?(板(师用小雪花在图中飞舞演示)小雪花飘呀飘呀,飘(补)在房子上,房子白了;飘在树枝上,树枝白了;飘在大地书课题)上,大地像铺白色的地毯。在这白茫茫的世界里,走来了几位小动物,大家看是谁来了?(师在情境图上贴上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的图片。)补二、自主识字:(1)比一比,谁是“火眼金睛”,借1、想知道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吗?打开书,看课文。说找出藏在课文中的认读生字,说,在读课文时,遇见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2、借助拼音,试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3、自学生字:4、检测自学情况:小黑板出示不注音的字,开火车°三、朗读感悟: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2、指导读,评价。(1)师范读课文,同桌

练读。(2)指名读.齐读课文。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1、读第一句⑴看图,想象下雪时什么样?⑵下雪了,小朋友们高兴吗?小动物们要在雪地里画画,看到下雪,心情怎样?(非常高兴)⑶再读第一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来。补2、读第二句说说谁来到雪地里?\\一群\\是什么意思?过渡:一群小画家都有谁呀?他们画了些什么呢?(自己读一读第三句,小组讨论答案)3、读第三句⑴提问:一群小画家都有谁?他们画了些什么?助拼音读准字音。(2)同桌互相读字,纠正字音。(3)请你们来当小老师,提出容易读错的字,请同学们注意。(4)想办法把你不认识的字记下来,同桌间互相交流。(5)汇报记字方法,提出不好记的字。补:⑷小动物们画了什么?(教师引读,男女生对读)反复练习记住?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⑵出示小动物在雪地上跑来跑去的投影片,再观察插图,看看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里画的是不是与图片上的画很相像?⑶谁再把第三句读一读?要读清楚谁画的是什么?4、我们平时用什么画画?这群小画家是怎么画画的呀?谁来读第四句话?⑴指读第四句。⑵小画家们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小结:原来这是幅美丽的图画,就是小动物们走在雪地上,爪子或蹄子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呀!(3)你们夸夸他们吧!(4)齐读第四句话。5、师生分谈五、六句话(补)6、练读全文(配乐朗读,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四、指导背诵1、填空背课文2、独立背诵,同桌互背3、指名背,集体背五、小结六、想象思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冬眠的?)读了这篇文,我们知道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趾形状不一样,还知道了青蛙冬天在洞里冬眠。七.指导写字(补)师:青蛙为什么没参加?生:他在洞里睡着啦⑴提问:青蛙为什么不到雪地里和小动物们一起画画呢?(他在洞里睡着了)⑵青蛙为什么躲在洞里睡觉呢?(学生讨论交流-青蛙是冬眠的动物)⑶最后两

句话一问一答,你能读几:第一笔是竖撇,写在竖中线的左边,第二笔\\乙\\出问答的语气吗?起笔与\\起笔相连,两笔的底部要摆平。用:外连接的\\冂\\不能写得太大,也不能写得太小,最后一笔竖要压在竖中线上。鱼:中间的\\田\\不能写得太大,\\田\\的第二笔\\\\要横压在横中线上,第四笔\\压在竖中线上,最后为长横。八、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连连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题2、集体背诵第三句话自己连线,老师集体纠正指名读(指导)板书设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计教学运用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关注儿童的经验世界,尊重学反生主体,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就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思

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4)那他看到了什么?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并评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2.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3.小蜗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找找吧!二、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1.自然过渡,学习第二次对话。(补)(补)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1)这部分是谁说的?请你读一读。你能用妈妈对孩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子说话的语气来读一读这部分吗?(2)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预设: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已经吃完早饭了。(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注意重读“已经”这个词。)(3)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预设: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快去摘几颗草

莓。(4)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它又看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到了什么?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预设:小蜗牛没摘到草莓,因为草莓没有了,它看到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了树叶黄了,地上长着蘑菇。(5)指名全班交流。(6)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注意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语气。①自由练读。②指名朗读。③分角色朗读。2.自主学习第三次对话。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第三次对话。(1)出示自学提示:①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这次对话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②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干什么的句子。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③用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多读几遍,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④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2)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3)指名交流。(补)三、仿照课文,练习对话(补)三、角色朗读,情境再现1.三人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提示:注意角色分配(一人旁白、导语: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三一人小蜗牛、一人蜗牛妈妈)。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对话的方式来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吗?小黑板提示:________对________说:

“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春天了!”2.指名分角色朗读。3.评选出最佳选手。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夏天了!”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秋天了!”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冬天了!”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2.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四、指导书写板书设计教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学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故事讲的是小

蜗牛的什么事呢”为引子,激发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随课文题目识记、学写“牛”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思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具准备1PPT教学过程一、歌谣导入,激发兴趣。老师出示小白兔的投影,边念歌谣(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2、看图听歌。师生交际:“这是一只_______的小白兔。”3、揭题说话。“这只可爱的小白兔真能干,它还会运大南瓜呢!”4、出示课题:二、整体看图,启发想像。1、看一看。教师出示连续的三幅图,告诉学生从第一幅仔细观察到第三幅。2、想一想。整体观察后,启发学生想一想:这三幅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3、议一议。(补)想好后可离开座位,跟你的好伙伴合为一组,议一义小兔运南瓜(口语交际)备课人学习按顺序观察几幅连续的图画,培养观察力。能用普通话讲小兔运南瓜的故事讲故事时态度大方,声音响亮二次备课1、歌谣导入。上面这个问题。4、说一说。三、分图观察,启迪思维。(补):A、小组交际:这三幅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交谈1、观察图一,直观比较。A、出示大南瓜图片,交际:南瓜很_________。B、出示小兔子图片,交际:兔子很__________。C、对比总结:南瓜很大,兔子很小,小兔子运南瓜的确很困难。时,可以你问他说,也可以他问你说,要做到大方有礼貌。)B、师生交际:老师问学生答上面这个问题。D、出示图一,探究问题:小兔子看见了什么?它是怎么想的?(先想一想,然后跟小组里的同学说,再上台说。)2、表演图二,形象比较。A、比一比,说一说。教师出示一辆儿童自行车和一个大南瓜,介绍自行车的轱辘,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大南瓜和自行车的轱辘有什么关系。B、演一演,说一说。请一位会骑自行车的同学饰大熊猫,请一位同学饰小兔子上台表演,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骑自行车和运南瓜有什么

相似的地方。3、情景对话,创造练习。A、师生互动。教师饰兔子妈妈,学生饰小兔子。兔妈妈:你是怎么把南瓜运回家的?小兔子:……(当小兔子说不清楚时,兔妈妈可以用问话提示小兔子,帮助小兔子把话说明白。)兔妈妈:你真是个又聪明、又能干的好孩子!B、“生生”互动。小组合作,一个饰兔妈妈,另外几人饰小兔子,“生生”交际。四。比讲故事,选“演讲家”。1、宣布比赛规则:好,接下来我们要进行讲故事比赛,题目就是“小兔子运南瓜”。讲故事时要态度大方,声音响亮。(补):3、小组代表上台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