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文电影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他山之石 LI论英文电影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颜少兰 【摘要】英文电影以其丰富的语言输入和真实的语境有效地辅助英语教学,并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本文 论述了英文电影在听力教学运用的优越性,并重点对电影的选择与运用英文电影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英文电影 听力教学 建构主义 真实语境教学设计 引言 近年来,英语教学的投入与产出的反差一直是困扰着学 术界与英语教育界的问题。学生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 学英语,一直学到大学,可大部分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只是 听不懂说不出的‘聋哑英语’’,这使得大学英语的改革势在必 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 要求》就体现了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重要性。但目前的高校 听说课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听力教材内容以测试为主, 应试成为主要的教学目的,学生整堂课地听材料做题目,基 本上没有说的机会。其次,听力材料的呈现方式单一,主要 是固定的男女声把文字材料朗读出来,语音语调缺乏变化和 多样性,而且听力材料无法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语言情景,增 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那么如何弥补听力教学上的不足呢。通过笔者的教学实 践发现,英文电影具有传统的听力教材所没有的优点,且具 有较强的直观性。同时,英文电影源于生活,内容丰富多 彩,语言地道通俗,将其运用在听力教学能起到意想不到的 效果。 2008年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院士在大学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总 体思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改革就是用来自电视节目或实际 生活的视频为基础进行考试。由此可见,引入英文电影辅助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也符合四六级考试总体改革方向。 英文电影在听力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 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而不是 教师的传授。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 去构建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 师讲授内容的能力(何克抗,1998 o这对传统教学理念提 出了挑战。 隋景”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的其中 两大要素。建构主义强调真实情景的必要性,认为学习者只 有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才能重组原有知识结构,积 极有效地建构知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各种学 习资源,使学习者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完成意义建构。英文 电影通过图象,文字,动画等直观形象的手段,构建了真实 的语言交际情景,创造了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能在多感官 综合刺激中实现知识重构。 英文电影的优越性 1.英文电影真实的情景语言有利于开展语境化教学,提 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情景教学法强调语言学习在真实的语景中呈现和练习, 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语境是指人们运用自 然语言进行交际的言语环境,它对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 确理解起到重要的作用。就英语学习者来说,最理想的语境 无疑是生活在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但这对大多数人来说 是不实际的。而英文电影至少提供了半真实或者虚拟真实的 语境,是有效辅助英语课堂的教学手段。 英语教学除了传授语言知识,还应该发展学生的运用英 语进行交流的语言技能。电影语言的情景教学真实而直观地 展现了语言使用的背景和环境,提供了语言的交际情景,使 学生不由自主地摆脱母语的羁绊,克服胆怯心理,更多地运 用英语思维,自然地进入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状态,从而有 效地提高语言技能。 2.英文电影的运用能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 研究表明,以声像形式出现的语言呈现方式能显著提高 外语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声像资料丰富的语境有助于听力的 多方面提高。同时,心理学对人类记忆特点的研究表明:单 靠视觉记忆的效率为27%;单靠听觉记忆的效率为16%;视 听觉并用为66%,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为43%(戴正南, 黄光正,1988) 传统的听力材料只有声音的元素,而很多场景的转换只 能通过文字来说明,听者往往容易将文字说明与听力材料的 正文混合在一起,引起了理解上的错误。英文电影将画面与 声音有机地结合起来,语言信息更加完整具体,含义更为明 确,有助与清晰的理解和长久的记忆。 3.英文电影能较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效地激 发学习兴趣 英文电影往往能反映时代的思想,题材丰富,故事情节 曲折动人,能自然地把语言、认知和学生的情感态度联结在 一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是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个 重要因素,声像并茂的影视材料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笔者曾对所任课班级学生的听力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 做了一次调查:对于课本听力题目,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普遍在15分钟左右,一些听力基础差的学生甚至是3到5分 钟;对于英文影片则多在3O分钟左右,听力基础好的学生达 到一个小时以上。由此可见,英文电影能让学生较长时间地 集中注意力,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好材料。 著名语言教学专家Stempleski和Tomalin(1990)认为, 音像结合的教学手段比任何一种教学媒体都能更加全面而真 实地展示语言信息。同时,英文影片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能 刺激学习者的语言模仿的愿望,有效地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 而兴趣是对学习起着催化剂作用的积极的心理因素,英文电 影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丰富的故事内容以及富有生活气息的 他山之石 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而 是一种享受,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4.英文电影培养了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也是学习文化,它们是不 能截然分开的,在教学中应坚持语言与文化并重的原则。因 此,学习语言不光是学习词汇和结构,它还包括了解目标语 国家和任何一目标语为共同语的国际交流场合的文化(Toma— lin,1990) 而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忽视了跨文化的重要性,只注重 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操练。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薄弱和缺失往往 造成语言交际上的误解甚至是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 会议上的讲话中,其中的一个流程图最能说明四六级改革的 总体思路。主要程序有8个,除阅读外,听力、语法、翻译、 写作等都与视频材料有关。因此,引人视频是考试改革的最 主要手段,体现四六级考试也开始注重真实语言情景的呈现。 教师可以根据考试改革的思路,运用英文电影进行教学设计 以培养学生在听力、会话、语法、翻译和写作方面的应试能 力。比如,根据影片情节与主题,设计相关的问题或选择题; 节选词汇短语丰富的片段设计填空题;精选语言经典的片段 进行段落听写,使学生通过影片的观看和学习能掌握新的词 汇句型;要求学生翻译影片中的经典对白,或只看中文字幕 说出英文句子,并与原声进行对比;关于写作能力的训练, 可以写观后感、影评等。 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英语电影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 英语民族的文化(龙千红,2003 o从电影中感受文化能理解 得更为深刻记忆也更长久。比如在《六天七夜》这部英文影 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男女主角在酒吧里相遇一番礼节性的 问好后男主角说:1 will buy you a drink.(我请你喝饮料),女 主角很惊奇且略带生气地说:hey,I am here with somebody. (喂,我是和别人一起来的),女主角的言外之意是,我有男 朋友了,别来打搅我。女主角的反应在中国人看来有点过大, 男士请女士不是应该的吗?不接受也不必要生气呀。在英语 国家却不是这样,女士接受陌生或交往不深的男士的请客, 也就暗示着关系会更进一步。 英文电影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很多英语教师喜欢在听力课堂上播放英文电影,但缺乏 计划性和目的性。通常是想放什么电影就放什么电影,而且 是通篇播放,没有对影片播放的目的和要求进行交代。学生 得不到有效的引导,看电影也只能成为娱乐和消遣,也就达 不到教学的效果,浪费了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使学生对看 电影产生抵触情绪。 那如何让英文电影发挥其优势,辅助英语听说课达到有 效的教学效果呢? 1.合理选择英文电影 英文电影的选择应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是语言。 影片的语言应该规范清晰。语速过快,俚语过多的影片回影 响学生的理解,也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其次是主题,作为教 学材料,影片的主题必须积极健康,切忌暴力低俗的内容。 最后是影片的长度。如果是通篇播放的影片,长度应在90分 钟左右。鉴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主要还是以片段播放 为主,选择与听力课文有关的影视片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 呈现给学生。 2.运用英文电影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由于英文电影的内容广泛语言丰富,可以根据不同的教 学目的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1)培养听说能力的教学设计 传统的听力课堂只注重听,而忽视了说的训练。听和说 是两种密不可分的语言技能。听是语言的输入而说是语言是 输出,外语教学应遵循输入与输出并重的原则,如果只有输 入而没有输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就很难内化成为自己的知 识。 英文电影有引人如胜的故事情节使学生有很多的感想, 这就激发了他们表达思想的渴望,这时候可以进行一些口语 活动,比如师生问答,小组讨论,角色表演等等,经过英文 电影视听的语言输入,学生的口语表达会更加自然流畅,大 大提高了语言输出的质量。 (2)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教学设计 教育司司长张尧学院士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工作 曼曼曼I !: 塑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电影语言情景教学设计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英文电影的播放又十分耗时,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外学习任务的设计,这样既节省 时间提高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教 师推荐一些好的影片让学生课外观看,并选出两三部影片来 写影评或观后感;或者每周安排一两个学习小组负责一两部 影片,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任务,一些成员对影片的背景 和故事梗概进行介绍、一些成员就影片中反映的问题说出自 己的感想,部分或全部成员选定某个片段进行表演等等。这 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也节省了宝贵 的课堂时间。 3.教师在电影教学中的作用 在运用英文电影进行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教 师则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的作用。首先,教师对影片进 行整理和分类,使之与课本内容相联系,能系统化地辅助课 堂教学。其次,教师对所选的电影材料应尽量熟悉,这样才 能重点突出,节省时间,更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同时教 师还应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对电 影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使之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突 出教学的重点。 结束语 英文电影为英语教学提供了真实自然的电影语言情景教 学,它弥补了传统听力课本的不足,正确地运用英文电影能 对听力教学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 教学目的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使英文电影能更好地为教学 服务,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Stempleski,S.&B.Tomalin 1990.Video in Action:Recipes for Using Video in Language Teaching.Hemel Hempstead:Prentice Hall In- ternational(UK)Limited. [2]Tomalin,B.1990.Video in the English Class:Techniques for Suc— cessful Teaching.London: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 [3]戴正南,黄光远.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 学出版社,1998. [4】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理论的基础[J】.教育技术 研究.1997. [5]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8. [6]龙千红电影与英语听说教学【Jll外语电化教学.2003.6. [7]张尧学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外语界 2008 5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广西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