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爷爷一定有办法》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爷爷一定有办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爷爷一定有办法》1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能根据画面进行初步的推理想象,并乐意大胆讲述。
2.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及给小约瑟带来的快乐。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激发幼儿欣赏关注故事书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图画书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好看的图画书,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关于谁的故事?你觉得他们是什么关系呢?
2.引导幼儿观察封面。
师:图上的这个外国小男孩叫约瑟,旁边的老爷爷就是约瑟的爷爷,你们觉得约瑟和他的爷爷开心吗?怎么看出来的?
二、幼儿观赏投影画面,感受故事,根据故事画面的内容推理。 1.播放课件,初步感受故事。
(1)看看,爷爷在干什么呀?爷爷手里的毯子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小毯子是送给谁的呢?
(2)小约瑟盖着爷爷逢的毯子看上去怎么样?
(3)小毯子变得怎么样了?妈妈在对约瑟说什么?约瑟愿意把毯子扔掉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约瑟去找了爷爷帮忙,猜猜看,爷爷会有什么好办法?
(4)小毯子变成什么啦?约瑟的心情看起来怎么样?
(5)约瑟低着头在干什么呀?妈妈在和约瑟说什么?约瑟会去找谁帮忙?爷爷会把外套做成什么呢?
(6)约瑟每天都穿着奇妙的背心去上学。咦?看看图上的妈妈和约瑟眼睛怎么样呀?为什么会瞪的大大的?约瑟又找到了爷爷帮忙。爷爷把小背心做成了什么?
2.根据故事情节,想象故事情节。
约瑟高兴极了,每个星期五都带着奇妙的领带去爷爷家。那你觉得接下来约瑟会发生什么事情?小领带只有那么点大了,还能做成什么呢,他会不会把领带丢掉呢?他会找谁来帮忙,可是现在爷爷不在家,所以约瑟想请小朋友们帮帮他,可以把领带变成什么东西呢?
3.继续观看课件,感受故事。
师:爷爷回家了,我们去看看爷爷把小领带变成了什么了好吗? 三、讨论故事,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
1.请幼儿说说听完故事的感受,讨论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2.完整欣赏故事。 附:爷爷一定有办法
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爷爷为他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毯子又舒服又保暖,还可以恶梦通通赶跑。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件奇妙的外套”。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外套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缩水了、变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件奇妙的外套。第二天,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了。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上面沾了胶,又粘着颜料,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背心,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条奇妙的领带。”每个礼拜五,约瑟都戴着这条奇妙的领带去爷爷奶奶家。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领带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领带!沾到汤,脏了一大块,弄得它都变形了,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领带,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颗奇妙的纽扣。约瑟把这颗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这样,裤子就不会滑下来了。
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你的纽扣呢?”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他找遍了所有的地方,就是找不到纽扣。约瑟嚷着:“我的纽扣!我的奇妙纽扣不见了!”他的妈妈跟着跑来说:“约瑟,听我说。”“那颗纽扣是没有了,不在了、消失了。即使是爷爷也没办法无中生有呀!”爷爷难过地摇摇头说:“约瑟啊,你妈妈说得没错。”
第二天,约瑟去上学,他拿起了笔,在纸上刷刷刷地写着:“这些材料还够做……”
活动反思:
在本次的活动中,我利用“猜”故事,“说”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在观察封面认识故事主人公猜故事
时,孩子兴趣浓厚。接着,我点击电子书籍,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情节。孩子们学得很投入,小手都学着我的样子做成剪刀状“喀吱喀吱”地剪着,学说着描写爷爷有办法的句子。特别是第一次问他们,你们猜爷爷会给约瑟做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范围比较窄,后来慢慢进入情景,展开想象,象“裤子、帽子”的答案都很不错。再次预设问题,激起幼儿独立阅读的欲望。通过独立阅读,后面的故事发展情节,幼儿能迅速地理解掌握并讲一讲。最后在问题“为什么爷爷每次都有办法”?体会爷爷对约瑟的爱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好。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阅读时只关注到故事情节的发展,由于PPT的限制,幼儿不能细致地去观察妈妈、约瑟表情、动作的变化,需老师及时地启发引导,如有幼儿用书为最佳。最后再增强爷爷与约瑟间的角色互动,就更加能生动地体会爷爷对约瑟深切地爱。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爷爷一定有办法》2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读、排图的方法,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发展的线索,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巩固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合作阅读中发展孩子的协作能力。
3、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鼓励幼儿在面临难题时要多动脑。 活动准备:
1、幼儿两人一份图书; 2、电脑;课件(书本内容);
3、教具图片(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4、黑板(上面做好箭头和数字标志)。
5、家园互动表(见附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书,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图画书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图画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封面上有谁?这两个人可能是什么关系呢?(原来是爷爷和孙子)
师:这位外国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约瑟,你觉得他和爷爷之间可能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幼儿猜想)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约瑟和他爷爷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吧。
二、幼儿观赏投影画面,感受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1、教师讲述故事,请孩子观看画面,念到关键的地方让学生猜,然后翻页印证孩子的想法。
◎故事中一共有五次“变”,第一、第二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可以做什么;(潜在提问:约瑟得到这件奇妙的外套时,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第三次变时引导幼儿重复约瑟和爷爷的.对话,从中体会爷爷的节约和智慧;(爷爷真是太聪明了!破损的布料都剪掉了,剩下的布料越来越少了,爷爷还会做出什么奇妙的东西呢!)
◎第四次时增加难度,将爷爷的话和妈妈的话进行对比,设置提问:听了妈妈的话,约瑟会丢吗?
◎最后一次用问题“啊哟!手帕有多大,剪去破的和脏的地方还剩多大?爷爷会不会把它扔掉呢?他还能为约瑟变出什么奇妙的东西呢!我们来猜猜?”来引导幼儿思考,从而更进一步显出爷爷的聪明与节约(约瑟喜欢这颗奇妙的纽扣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把手帕变成奇妙的纽扣,爷爷真是心灵手巧呀!)。
◎师:纽扣都没有了,爷爷就是手再巧,再聪明也不可能无中生有了,那么已经长大了的约瑟会怎么办呢?让我们继续看故事。师提问:长大了的约瑟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哇!约瑟好棒呀!我们一起为约瑟的长大鼓掌吧!
2、阅读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师:爷爷的巧手,分别为小约瑟制作了什么东西?(幼儿说,教师随机出示物品)
师:爷爷为约瑟缝制了一条毯子,最后变成了什么?请小朋友上来把爷爷制作的东西按故事里的顺序摆一摆。
师:你喜欢有这样子的一个爷爷吗?你会怎么夸奖爷爷? 3、第二次欣赏故事后提问:
师:刚才小朋友发现在这个大故事里面还藏着一个小故事,最后纽扣不见了,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这颗纽扣从大故事中掉到了小故事里了,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本图画书吧!让我们边看边找这颗纽扣掉到哪里去了?
师:好,我们先来看封面,封面会告诉你故事的题目,我们一起来说说故事的题目叫《爷爷一定有办法》,打开书本,我们看到了扉页,扉页上有什么图案,这个图案在故事里经常地出现一直到故事的结尾,你们发现了吗?看谁发现的问题最多,看的最仔细。
师:你发现那颗丢失的纽扣了吗?变成了什么(变成老鼠的椅垫了)
师:你们发现什么了吗?故事中掉下来的布料被小老鼠利用了起来,他们用这些布料打扮自己的家,装扮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延伸活动:
请幼儿将小图书内的内容创编故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