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镇幼儿园
一、 概念的界定
故事是一种真实的或者虚构的事件,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跌宕起伏,具有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幼儿故事篇幅简短精巧、情节曲折有趣、语言生动形象,适应幼儿的接受能力,为幼儿所喜爱。
本文所指故事泛指适于幼儿讲述的所有叙事性文学作品,包括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历史故事、儿童科学文艺作品及儿童生活故事等。
故事活动是幼儿通过听说、表演等方式对故事进行欣赏、理解、讲述和表达、表现的一种活动。
幼儿园开展的故事活动主要是指创设故事活动的环境、提供适宜幼儿学习的故事内容,运用多种、有效的指导方法,幼儿通过听说、表演等方式对故事进行欣赏、理解、讲述和表达、表现的一种活动。 二、研究依据
1、幼儿园开展故事活动符合《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的精神。《纲要》在语言领域也强调“发展幼儿语言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故事中有生动、优美的语言,有变化无穷的情节内容,有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在欣赏、模仿、学讲、学演、创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锻炼自己大胆、肯讲,愿表演的积极态度。 2、幼儿园开展故事活动符合幼儿语言素养发展的需要。故事作为一种最受幼儿喜欢的文学形式,蕴涵着丰富的认知、情感、审美等方面的价值,有利 。
计专门的故事活动和渗透的故事活动两种基本形式。专门的故事活动主要包括故事教学活动、故事阅读活动、故事欣赏活动、故事表演活动和故事创编活动。渗透的故事活动主要是在其它领域活动中的渗透、在主题活动中渗透、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和在环境创设中渗透。
4、故事活动策略的研究
幼儿园开展故事活动的策略主要有情境熏陶策略、因材施教策略、实践锻炼策略、循序渐进策略和互动发展策略,并在实践中对这些策略不断反思、分析和总结。 五、课题实施
1、加强理论学习,深化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课题意识和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素质有很大关系。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更有效的进行课研,我们组织教师收集情报资料,采用教师自主学习和课题组集体研讨学习的形式,学习《课题研究方案》、《幼儿园故事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幼儿故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等有关内容,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故事活动概念的界定、故事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和组织指导策略。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把学习过程之中的探究、发现、猜想、质疑等显现出来,每位教师撰写学习心得。
2、开展课题论坛,组织专题研讨,增强教师对课题的认识能力。
我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题研究能力相对较弱,有一部分教师害怕做课题,有一部分教师不会做课题,为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有效开展课题研究 ,我们围绕课题开展了“我对故事活动的看法”、“故事活动怎样分类”的论坛。论坛中,老师们收集资料,制作ppt,阐述自己
的观点和看法,同时,有老师根据论坛要点作总结和评价。通过开展论坛活动,让教师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共同提高教科研的研究能力。从中感悟到:
(1)从不参与到重在参与。过去不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缺乏主动性,听听即过。现在人人是课题研讨的主体,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在听——说——评的互动过程中,既提升了课题的质量,自身得到了锻炼,体验到团队智慧的力量,群体研究的氛围浓了。
(2)从注重结果到重视过程。论坛的开展,对课题组成员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大家更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有信心挖掘课题研究的深度,从注重两头热(立项、结题),过程环节问津较少,到现在课题骨干组大研讨、多形式的研究课、论坛、辩析沙龙等研究活动。资料丰富了,课题充实了、研究有效了。
(3)从关注个别到整体辐射。过去我们较关注对立项课题人员的培训指导,使教师课题研究的水平差异日趋明显。现在建立了课题资料经验共享,每个人随时都可借阅,学习借鉴他人经验,教师们获得了有效的帮助。
3、多途径开展故事活动,激发幼儿对故事活动的兴趣。 (1)开展餐前、餐后故事会活动
教师利用餐前零星时间,组织幼儿听讲故事活动(听老师、听同伴、听录音);餐后组织幼儿听“小喇叭故事”,请大班的哥哥姐姐在小喇叭里讲故事,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听故事。 (2)创设幼儿故事表演区——小舞台
小舞台是幼儿自编、自导、自演的一种游戏形式,提供给幼儿自我表现相互同化的机会。我园班班开展小舞台活动,在这种开放式的活动中,幼儿自由结伴、自己选择合适的角色、自己设计节目,自己决定当演员还是观众。他们自我表现、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还常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爱好进行创编、设计,满足了游戏的心理需求,表现和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3)引导幼儿积极进行故事创编活动
幼儿在对故事情境、故事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创编故事内容。它的基本形式也可以分成三种,首先是通过理解故事上半段,让幼儿创编故事下半段;第二种是通过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创编故事的结尾;第三种是为幼儿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提供相应的故事人物,让幼儿创编故事内容。 (4)创设故事表演角
教师在班级中设置表演角,表演角中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年龄和实际水平投放道具和材料,有木偶、纸偶、头饰、音乐(故事)磁带以及各种辅助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经验、能力和水平选择或自制道具、自主表演。
(5)组织幼儿积极参加园内外各类讲故事比赛、故事表演比赛
我园积极参加了小青蛙故事比赛、浦东新区看图编故事比赛、镇童话剧比赛,在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六、成果
一年来,我们结合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开展了学习、设计、实践、研讨等方面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实践、反思、优化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逐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不断加深对课题的认识,同时对研究的目标和方式作了必要的调整。
第一,通过研究讨论,制定出了适合小、中、大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故事表演评价体系。 小班:
个体表演:1)喜欢听故事,愿意讲故事。2)学会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讲述。3)学习用手势、动作表现故事内容。4)讲故事时声音清楚、响亮。
合作表演:1)愿意与同伴一起讲故事。2)初步具有合作表演故事的意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