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
名词解释(戏剧概论)
1. 戏剧动作:戏剧艺术基本手段。在表演艺术中,又称舞台动作。
2. 戏剧情境:戏剧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一,戏剧中用以表现主题的情节及情况。
3. 戏剧冲突: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
4. 戏剧性:戏剧的特性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主要指在假定情境中人物心理的直观外观。 从广义角度讲,它是美学的一般范畴。
5. 假定性:在戏剧艺术中,则指戏剧艺术形象与它所反映的生活自然形态不相符的审美原 理,即艺术家根据认识原则与审美原则对生活的自然形态所作的程度不同的变形和改造。艺术形象决不是生活自然形态的机械复制,艺术并不要求把它的作品当做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假定性乃是所有艺术固有的本性。
6. 戏剧风格:由戏剧家的创作个性所表现出来的戏剧作品的艺术特色。戏剧风格的形式和显现,是戏剧家和戏剧作品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7. 戏剧流派:戏剧风格群体化现象。通常以一两个风格鲜明的戏剧家为标帜,一群风格相近的戏剧家自觉地以组织形式进行艺术性、学术性聚合,或者由于受某一历史时期社会风尚和艺术风尚影响,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共同的创作倾向,互相呼应,从而构成有社会影响的戏剧流派。戏剧流派大多产生于戏剧思想比较自由,戏剧事业比较繁荣的时期。
8. 现实主义戏剧:戏剧主要流派之一。它强调在舞台上客观地、精细地再现生活,塑造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
9. 浪漫主义戏剧:戏剧主要流派之一。作为特定的历史现象,它是19世纪前期在欧洲(主要在法、德、英等国)兴起的戏剧流派。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但有3条基本特征大致相同:(1)从产生背景来看,它坚决反对、冲破一切古典主义的既定规则,作为一种公然反叛的力量而崛起的;(2)从创作思想来看,它崇尚主观,强调艺术家的激情、想象与灵感,既无视艺术艺术程式的束缚,也不受生活真实的局限:(3)从艺术形式上看,它常用强烈的对比和夸张,使舞台上色彩斑斓,自由多变,充满机巧和突转,处处出奇制胜。在历史上,浪漫主义戏剧在各国先后经历时间不长,然而,给它以影响及受它影响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戏剧却源远流长,情况十分复杂。
10. 古典主义戏剧:戏剧主要流派之一。欧洲17世纪盛行的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影响下形成;17世纪法国发展得最为完备,在欧洲戏剧界曾占支配地位,19世纪浪漫主义戏剧兴起后逐渐消失。
11. 表现主义戏剧: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之一,19世纪末出现于德国、瑞典、随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极盛于20世纪初至20年代前后。
12. 象征主义戏剧: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之一。作为一个流派,它首先兴起于诗歌。
13. 未来主义戏剧:现代戏剧流派之一。1909年由意大利诗人、剧作家马里内蒂创立,因他发表《未来主义文学宣言》、《未来主义戏剧宣言》等而得名。
14. 超现实主义戏剧: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之一。
15. 存在主义戏剧:现代戏剧流派之一。20世纪30年代末在法国兴起,40年代,尤其在战后发展到顶峰。存在主义戏剧的思想哲学基础是广泛流行于欧洲的存在主义学说。
16. 先锋派戏剧: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之一。“先锋派”一词出自法语,原被用来泛指所有背离传统、
17. 荒诞派戏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