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论语》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
怎样对待别人的优缺点呢?孔子是这样说的:______。那么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又是这样安慰我们的:______。
7. 《呼兰河传》中,拉磨的那个邻居叫( )。
A .有二伯 B .冯歪嘴子 C .小团圆媳妇 8. 按要求写词语。
①形容人物精神品质的成语:______、______ ②表示思考的成语:______、______
③写出含有反义词的成语:______、______ 9. 加上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变成一句话。
1. (1)王老师年近六十。精力还很旺盛。
2. (2)小红文化课成绩好。体育成绩也很优秀。
10. 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入下列句子中。
虽然……但…… 既然……就…… 既……又……
除了……还有…… 因为……所以…… 尽管……还是……
①第二天,我们背着书包在东河边聚齐了,______我和二牛,______二兰和石花。
②______尼尔斯想回家,______已经完全不可能了。
③我______腼腆______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
的。
④______如此,鲁本______穿着用面粉改做的衬衫和洗的发白的裤子,推开商店的门走了进去。
11. 读句子,选填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写在横线上。(填序号) 潜水员官东是伟大的,在______的时刻,他将生死______ ,______地将自己的潜水装备让给了遇险人员。可以说官东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官东______的伟大壮举感动了无数人。
①生死攸关 ②生死与共 ③置之不理 ④置之度外
⑤毫不犹豫 ⑥毫不足怪 ⑦舍己为公 ⑧舍己救人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为爱掩藏
女儿细心地为母亲梳理着头发,①________(竟然 猛然 果然)发现母亲的青丝中有一星闪亮的白。母亲老了?女儿的心中涌起一阵伤感。
母亲从小就领着她去晨跑,她拼命地追,可怎么也追不上母亲轻快的步伐,她赌气停住了。这时,母亲回转身子,在前方伸开手臂笑着:“来,到妈妈这儿来。”于是,她咯咯地笑着,迈开小步子向妈妈温暖的怀抱跑去。她渐渐懂事.明白了“母亲”这一角色的艰难,然而在她的记忆中,母亲总是笑对一切,以充沛的精力和活力直面人生,难怪邻居阿姨总羡慕地说:“你妈妈
2 / 3
呀,好像永远不会老。”女儿也坚信,母亲永远不会老,可眼前那星白分外刺眼。女儿拔下那根白发,悄悄地藏起来,对着镜子里的母亲笑着:“妈,您的头发多好啊,您永远那么年轻。”母亲笑了,女儿的小伎俩怎么能瞒得过妈妈的眼呢?多年来,从“哇哇”啼哭的娃娃到青春勃发的少女,女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印在母亲的眼里。这孩子,这么傻,白发能藏得住吗?你都这么大了,妈能不老吗?其实从你不再需要妈妈为你扎辫子时,从那天你跑步超过了妈妈,从你在作文中写下“青春无悔”的字样,妈妈就知道你长大了。你就是妈妈的延续,妈妈有了白发又有什么关系呢?可母亲没有说,她②________(安慰 抚慰 欣慰)地看着镜子里的女儿:“有女儿给妈梳头,真舒服!”镜子里两张美丽的笑脸,令人羡慕。
原来人世间有许多深沉的爱,就藏在彼此的掩饰中。
1. (1)在文中的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①______(竟然 猛然 果然)发现 ②______(安慰 抚慰 欣慰)地看着
2. (2)女儿伤感的是______。邻居阿姨羡慕的是______,
产生这种羡慕的原因是______。
3. (3)女儿藏白发体现了女儿对母亲的爱,母亲对此不露声色体现了母亲对女儿的爱,文中揭示这一中心的句子是______。
4. (4)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13. 给多音字组词。
圈:juàn______quān______钻:zuān______zuàn______ 结:jié______ jiē______
14. 判断下面句子说法是否正确“鼎”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D”,再查音节“ding”。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目”字旁,再查7画。( )
三、写作(30分)
15. 下面这篇文章是一个四年级学生所写的日记,请仔细阅读这篇习作,然后完成后面的题目。今天是个阳光灿烂的一天,这一天即将迎来的是期末考试和春节。昨天我们考了科学和英语,今天考语文和数学,其实,只要不紧张正常发挥就一定能考好的,你别说我不还真觉得这张试卷和平常做得卷试差不多,也不是很难。还有,自己要给自己加油,也要自信,如果,你没了自信,就会考不好,如果你有自信,就会考好。如果,你仔细的话一定会发现这两个字“检查”。今天考试,我就用到了这两个字,我细心的检查发现了许多写错的地方,比如:每年迅期,山洪爆发,溪水猛张。叫我们从这句话里找出三个错别字,改过来,把正确的写在三个空格里,我写了“讯”“暴”和“涨”,可我在检查时发现了,不是通讯的讯,于是我就改成了三点水的讯——汛。
1. (1)写一篇短文,对这篇习作进行比较全面的评析。 2. (2)为这篇习作拟写一则简短的作文评语。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