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2020学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线…………○………… ………线…………○…………

绝密·启用前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汉字。

qiān xū chuàng jǔ wēi wǔ xùn sù jiāo ruò ___ ___ ___ ___ ___ 2.比一比,再组词。

溪______ 建______ 梅______ 付______ 希______ 剑______ 煤______ 负______ 3.按课文原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焉得虎子。_______________为实,_______________为虚。过而能_________,_______莫大焉。改过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凌晨四点,牵牛花_______________;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_______________;七点,睡莲_______________;中午十二点左右,_______________;下午三点,万寿菊_______________;下午五点,紫茉莉_______________;月光花在七点左右_______________…… 4.根据名著回答问题。

(1)《昆虫记》作者是__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_______(人名),该书被誉为“________”。你读这本书的时候,采用了哪些方法?(至少3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伊索寓言》中和山羊有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等。你喜欢寓言中“山羊”的形象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解释加点的字) 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页,总8页

从诗句中你仿佛看到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二、信息匹配

6.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呕吐(tù tǔ) 模(mú mó)样 朝鲜(xiān xiǎn) 夹(jiā jiá)袄 ………线…………○…………………线…………○…………评卷人 得分 三、语言表达

7.照例子,仿写句子。

(1)例: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仿写:爸爸爱好广泛,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仿写:操场上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同学:有的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 8.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1)文中的“我”被称为带引号的“剃头大师”,加上引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作者为了把“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的意思写清楚,采用了很多的方法。你能说清楚这些方法的好处吗?

①列数字:从“四米”“几十千米”这两个数字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比较:把“梭子鱼”的______________和普通火车作比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它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③最后一句话,采用了_____________的写法,好处是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古诗阅读

第2页,总8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阅读下面的课文片段,回答有关问题。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0.第一句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生动写出了溪水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1.溪边的人在干什么?__________。你从哪个词知道的?______________。 12.联系上下文,说说“人影给溪水染绿了”的意思。(判断对错)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①人影被溪水染绿了。______ ②人影把溪水染绿了。______

13.要理解难懂的句子,除了“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外,你还知道哪些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评卷人 得分 五、书面表达

14.习作。

如果教室能自动清洁,如果文具能自动“工作”,如果黑板能随着老师的讲课变换内容,如果……我们上课一定会变得更有趣。请选择一种教学用具当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第3页,总8页

参考答案

1. 谦虚 创举 威武 迅速 娇弱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谦、威、娇”容易………线…………○…………………线…………○…………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 溪水 建立 梅花 付出 希望 宝剑 煤炭 负责 【解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形近字辨识和组词能力。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每个字,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区别,怎么组词。此外,教师应强调常见字组词是考试的必拿分点,要重视起来。学生应注意“煤”的组词。 3. 不入虎穴 眼见 耳听 改 善 吝 从善如流 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绽开了笑脸 从梦中醒来 午时花开花了 欣然怒放 苏醒过来 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解析】

(1)本题考查名人名言的识记和掌握能力。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摘自《幼学琼林·卷四·鸟兽》。意思是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摘自《左传·宣公二年》。指一个人犯了错误后,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就是最好的事情。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的意思是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2)本题考查了课文的背诵,根据课文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写。

选自《花钟》是一篇具有浓厚科学性的阅读文章,说明不同的花儿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熟读文章可知,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

第4页,总8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4. 法国 法布尔 昆虫的史诗 一看封面,阅读前言、序言、内容提要 读目录 读正文 野山羊和牧人 小山羊和狼 不喜欢。因为寓言中的山羊育目地帮助别人,太善良,容易被骗。 【解析】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做这种题,需要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多读课外的有教益的书藉,多背诵和默写,这样才可以扩大知识面,遇到同类型的知识点要做到归类记忆,这样更有利于加深记忆,以免混淆。考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重点考查了对内容的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在认真阅读,了解读物内容的基础上即可解答。

(1)《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本书被雨果誉为“昆虫的史诗”。 泛读,顾名思义,是指广泛地阅读,泛泛地阅读。也就是进行大量的原版阅读。一般可以从分级阅读入手,再进阶到章节书。这个阶段需要看各种不同的书。要从量变到质变,是需要大量的积累。 精读,是区别与泛读而言的概念,指深入细致地研读。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 (2)《伊索寓言》中内容大多与动物有关,故事简短精练,蕴含哲理。例如《野山羊和牧人》、《小山羊和狼》、《被剪毛的绵羊》。

伊索寓言山羊特点:盲目的乐于助人,容易被骗,太善良。

5. 尽头 再,又 仿佛看到了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诗人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的景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句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认真听讲,做好相关笔记。“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意思是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因而,“尽”意思是尽头,“却”意思是再、又。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句的理解能力。这首记游小诗出自曾几的《三衢道中》,写初夏时节诗人在三衢山中旅行的情景。第三句和第四句介绍沿途景象,有山有水,有声有色,色彩鲜明,节奏轻快。

第5页,总8页

三衢道中 曾几 (宋)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6.tù mú xiǎn jiá ………线…………○…………………线…………○…………【解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字词读音的辨析能力,需要学生能够正确拼读,尤其需要注意平舌翘舌、前后鼻音等。学生需要注意“吐”和“模”的读音。

7. 爱好唱歌 爱好书法 爱好下棋 爱好读书 蹦蹦跳跳 体力充沛 跑步 跳绳 打篮球 打排球 打羽毛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1)例句是用排比句写出表弟的胆小,仿写句要用排比表现爸爸爱好广泛。 (2)仿写句子,用上五个“有的”。

8. 是一种自嘲,“我”并没有剃头的经验,所以加上引号。 因为小沙完全相信“我”,剃头时只要不剪破耳朵,他就满意了。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剃头大师”是作者对自己的称呼。作者本是一个不会剃头的孩子,却自认为自己可以,艺高胆大,给自己的表弟剃头,结果把头剃得一团糟。“剃头大师”尽显作者语言的幽默风趣,并不是作者的自吹自擂。

(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A选项是错误的,因为此时小沙并没有看到自己的头发被剪得乱七八糟。联系下文我们知道,最后小沙是接受不了的。从“我”的角度看,小沙觉得只要耳朵没被剪掉,其他的也就无所谓了。

第6页,总8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9. 具体准确地说明海里的动物运动的速度。 速度 活动速度快 拟人 把某些贝类的活动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解析】

①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意义的掌握,要求学生准确分析列数字对应的作用。“四米”“几十千米”都是数据,所以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海里的动物运动的速度。

②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意义的掌握,要求学生准确分析作比较对应的作用。先来分析题目中……○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要说明的事物的特点,是要说明梭子鱼游动的速度快。那么把梭子鱼与熟知的事物作比较,可以选择我们熟悉的人奔跑的速度、飞机飞行的速度、汽车行驶的速度等。

③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修辞手法的分类和运用。“旅行”是人的动作,用在贝类身上,属于拟人,能把某些贝类的活动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10. 溪水 梳妆的镜子 山溪 绿玉带 静 11. 钓鱼 钓竿 12. √ ×

13. 查资料 抓关键词 结合生活经验 【解析】 (1)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片段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溪水比作梳妆的镜子,把山溪比作玉带,生动形象写出了溪水的静。 (2)

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从“钓竿”、“扑腾”、“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可以看出溪边的人在钓鱼。 (3)

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点明是“山溪”,就是说小溪两边都是山,山是青翠的,溪水如镜,那么青翠的山倒映在平静的小溪里,山溪就如“绿玉带”了,所以有了“人影被溪水染绿了”。所以①正确,②错误。 (4)

第7页,总8页

此题考查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句子的能力。遇到难懂的句子时,我们可以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可以根据句子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14.示例:

神奇黑板擦

一天下午,我和杨晚等人正在教室里扫地,当我扫到讲台上的黑板的正下方时,我发现这里全是擦下来的粉笔灰和老师上课时写断的粉笔头。

………线…………○…………………线…………○…………于是,我突发奇想,如果我可以发明一种与众不同的粉笔擦,它可以吸进那些擦下来的粉笔灰,并从后面一个凸起的地方吐出一支支粉笔。经过我的刻苦钻研,第一款有着神奇功能的黑板擦终于诞生了!而且我还发明了魔药。“这个发明太好了!”我高兴地说。这时,电视新闻节目播出了一则消息,说四川四百多名教师和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名学生因吸入大量粉笔灰而生病了。“哈哈!我的神奇黑板擦可要大派用场了!”我说。于是,我带着这魔药和黑板擦,乘坐直升机来到了四川。“呀!”我刚到就吓了一大跳,这里到处都是来看病的学生和老师。于是,我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魔药,给那些人吃下,吃了一天,所有的人都恢复了健康。然后,我又把它们平时用的黑板擦换成换成我的神奇黑板擦。我在心里默默祝福他们,以后一定要远离凡尘啊!我终于离开了四川,回到了我的故乡——海盐。

周六,我正在看电视,这时新闻频道又播出一条新闻,说云南因多人身上有许多粉笔灰,造成许多交通事故。于是,我又带着神奇的黑板擦,坐直升机来到了云南。我一看,原来是人们身上粉笔灰太多,所以看起来想一块大石头。我用黑板擦一檫一吸,人们又变回了原样…… 【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习作要求选一种教学用具作为主角,编一个童话故事。注意发挥丰富的想象,将故事写清楚。写童话故事要注意进行合理而丰富的想象,不能天马行空,胡编乱造,要符合生活实际。想象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结合现实生活,再发挥自己的想象。注意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选取一个教学用具作为主角,为故事发生设定一个背景。 开头:点明背景。

正文:运用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个关于教学用具的故事。 结尾:升华主题。

第8页,总8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