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开放经济的背景下,当一国进口倾向扩大时,IS曲线变得( B )。
A.平缓 C.不变
B.陡峭 D.不确定
2.BP曲线是用以考察国际收支平衡时,( D )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A.国民收入与价格 C.国民收入与净出口额
B.国民收入与政府购买 D.国民收入与利率水平
3.在BP曲线右方的任一点,均表明( B )。
A.国际收支逆差
C.资本净流出小于净出口
B.国际收支顺差
D.资本净流出大于净出口
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国内物价水平上升,那么BP曲线将向( B )移动。
A.左方 C.不确定
B.右方 D.保持不变
5.在国内和国外价格都不变的情况下,本币升值BP曲线将向( A )移动。
A.左方 C.保持不变
B.右方 D.不确定
6.短期内,( B )对内部均衡的影响大于对外部均衡的影响。
A.货币政策 C.价格政策
B.就业政策 D.财政政策
7.在开放经济中,下列( B )项不是政府宏观政策的最终目标。 27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A.国际收支平衡 C.经济均衡增长
B.不存在贸易逆差或顺差 D.消除通货膨胀
8.如果一国处于内部均衡,但国际收支有赤字的状况,这时最适宜的政策选择将是 C )。
A.扩张的财政政策 B.紧缩的货币政策 C.促使本币贬值
D.扩张的货币政策与紧缩的财政政策混合使用
9.在固定汇率制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 A )。
A.有效 B.无效 C.无限大
D.不确定
10.在固定汇率制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 B )。
A.有效 B.无效 C.无限大
D.不确定
11.与封闭经济体系相比,在开放体系中,政府的财政政策的作用将(A.变小,因为总需求加入净出口后使支出乘数变小 B.变大,因为总需求加入净出口后使支出乘数变大 C.不变,因为总需求加入净出口后对支出乘数没有影响 D.无法确定
276
A )。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二、判断题
1.BP曲线表示的是国际收支平衡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关系。( √ ) 2.一国支出的变动对他国收入的影响,是国际经济活动的溢出效应。( √ ) 3.国际收支顺差将同时降低国内的产出水平和物价水平。( × )
4.浮动汇率制度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效应被净出口下降所抵消。( × ) 5.在一国出现内外部不均衡时,宏观经济政策完全无效。( × ) 6.汇率的变化将会对BP曲线的位置产生影响。( √ )
7.一国收入和支出的变化,只影响本国经济,对他国经济没有影响。( × ) 8.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条件下,财政政策是有效的。( √ ) 三、问答题
1.用图形分析法说明净出口曲线越平坦,BP曲线越平缓,其斜率越小。
解答:根据四象图法推导BP曲线,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净出口曲线NX(y)b比NX(y)a
平坦,而对应净出口曲线NX(y)b的BP曲线为BPb,对应净出口曲线NX(y)a的BP曲线为BPa。而从图形上可以看出,曲线BPb比曲线BPb平坦。所以总结出如下结论:净出口曲线越平坦,BP曲线越平缓,其斜率越小。
277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r r2 r1 F(r) F(r)
F1 F2 NX2 NX1 y1 y2 y3 y NX(y)b
BPa BPb NX(y)a 450 NX(y)
BP曲线的推导
2.试说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IS曲线斜率大于封闭条件下的IS曲线斜率。
解答:根据四象图法推导IS曲线,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总需求为c+i+g+x,总供给为
c+s+t+m;而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总需求为c+i+g,总供给为c+s+t。根据四象图推导的
结果可以看出,对应开放经济条件下的IS曲线斜率明显大于封闭条件下的IS曲线斜率。
278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i+g+x
r i+g IS(封) IS(开)
i+g+x O
y
s+t 450
s+t+m
s+t+m
开放经济中IS曲线与封闭经济中IS曲线的区别
3.试述固定汇率制度下如何利用财政政策实现内部经济的均衡。
解答: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资本完全不流动时,财政政策无效;只有当资本完全流动或不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才能用来调节内部经济的失衡。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如果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利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使得收入水平增加,利率保持不变;反之则反之。当资本不完全流动时,如果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利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使得国民收入与利率均增加;反之则反之。
4.试述浮动汇率制度下如何利用财政政策实现内部经济的均衡。
解答: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当资本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无效;只有当资本完全不流动或不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才能用来调节内部经济的失衡。在资本完全不流动或不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如果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利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使得收入水平增加,利率
279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保持不变;反之则反之。
5.试述固定汇率制度下如何利用货币政策实现内部经济的均衡。
解答: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资金完全不流动或不完全流动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短期内会引起利率下降与国民收入的上升,并伴随着经常账户收支的恶化,在长期内则会导致收入、利率、国际收支状况恢复到期初水平,但基础货币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因此,如果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只能在短期内利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以使得国民收入与利率水平上升,否则应在短期内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长期内无法利用货币政策调节内部经济失衡。当资本完全流动时,货币政策无效,无法使用货币政策实现内部经济的均衡。
6.试述浮动汇率制度下如何利用货币政策实现内部经济的均衡。
解答: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当资本完全流动时,如果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利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以使得国民收入水平增加,利率水平不变;如果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出现通货膨胀倾向时,利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使得国民收入下降,利率水平也不变。在资本完全不流动或不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如果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利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以使得国民收入水平增加,利率水平下降;如果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出现通货膨胀倾向时,利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使得国民收入下降,利率水平上升。
7.当一国经济既存在通货膨胀又有国际收支赤字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政策配合? 解答:在开放经济中,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和车外均衡,即使宏观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并且没有通货膨胀的压力,经济均衡增长,国
28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际收支平衡。如果一国经济出现国内非均衡或国外非均衡,则可以采取相应的财政、货币、对外贸易政策的组合,使宏观经济趋向既定的目标。
当一国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状况时,政府应当采取如下的政策组合: (1)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如出售债券、回笼货币、提高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等等。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国内利息率上升,一方面可以使投资下降,压缩总需求,有利于物价水平下降,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另一方面进口量亦随收人水平的下降而减少,使国际收支赤字减少。同时,较高的利息率可以减少国内资本的外流,并吸收更多的国外资本流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2)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如削减财政支出,提高税率等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总需求,以配合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
(3) 贸易保护性政策,如提高进口关税、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非关税壁垒等;外汇管制政策,如制定限制外汇流出,促进外汇流入的政策等。贸易保护性政策和外汇管制政策可以进口,促进资本流入,有效地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会影响与本国经济往来密切的国家的利益,因此,需要考虑对方的反映,以免采取报复措施。
总之,一国处于国内、外均衡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将各种经济政策加以适当的配合。一般来说,财政政策的作用对国内经济活动的调节效果比较直接;外贸、外汇调节国际收支效果比较显著。但同时又会影响多边贸易关系,而货币政策是通过利息率来间接地调节国内总需求水平及国际收支状况的。在实际运用中,应考虑各种政策对经济总量的不同影响,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以有利于宏观经济,同时实现国内、外的均衡。
28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8.在一个实行浮动汇率制,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开放经济中,如果政府的目标是增加本国的净出口,那么
(1)减少政府购买性支出是否有助于此目标的实现?
(2)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增加货币供给是否有助于此目标的实现?
解答:(1)一个实行浮动汇率制,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开放经济,减少政府购买性支出有助于增加本国的净出口。因为减少政府购买性支出会导致本国的利率下降,从而导致外国资金的流出而使本币贬值,本币的贬值则导致本国商品的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即增加本国的净出口。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国民收入总量没有变化,但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减少政府购买性支出这种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本币贬值对出口产生了完全的挤入效应。
(2)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增加货币供给则导致利率下降,造成本国资金外流从而使本币贬值,进而导致净出口增加。因此可知,此举有助于增加本国的净出口这一目标的实现。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有IS与LM曲线的同时右移直至利率恢复到世界利率水平为止,国民收入上升。
28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