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试卷 留意事项:
1.答题前在答题卡、答案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纸上。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后院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
祀祖先的地方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祠堂。这种现象
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 )
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与王权的
结合
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
2.唐代,皇帝诏书由中书省详拟定稿,皇帝批览后降出奉行。宋初,则先草拟,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这一变化使得( )
A.决策机制更加完善 B.政务处理更为快捷 C.皇帝权威有所加强 D.官僚机构急剧膨胀
3.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淌分布。其意惟恐一个中心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据此可知“行中书省”是( )
A. 中心的派出机构 B. 皇帝的顾问机构 C. 地方的自治机构 D. 中心的直属机构
4.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权三分,相互牵制 B.中心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独立施政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5.“国初沿五代之制。量使以总国计,应四方供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宋史》)文中的“……”应为( ) A.通判 B.中书门下 C.枢密院 D.三司
6.史料记载,公元1384年9月14~28日皇宫共收到奏章1160件,“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行无辅臣”。于是皇帝下令( ) A.令六部尚书辅佐全国政务
B.建中书门下处理军国要务
C.设置殿阁高校士以备顾问
D.设军机处参与机要事务
7.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一书中描述:“公元前594年,他被选为首席执政官,就任以后第一件重大的改革就是拔除在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作为债务抵押品的土地无偿归还原主,保障小块农地的水源;禁止人身奴役和买卖奴隶。因债务流落异邦的人,也都回来了。”材料中的“他”是指 ( ) A.苏格拉底 B.梭伦 C.伯利克里 D.克利斯提尼
8.伯利克里曾骄傲地说:“我们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公平的。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
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由于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这表明雅典
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
A.轮番而治 B.直接民主 C.法律至上 D.主权在民
9.《十二铜表法》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该法令说明古罗马 ( )
A.利用法律调解公民之间的纠纷 B.不能通过法律爱护公民私有财产 C.用法律维护市容市貌 D.用法律维护平民的利益
10.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进展 B.孕育了现代西方文明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瓦解 D.维护了西欧统治秩序
11.内容丰富、体系完备,为后世法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被尊称为“法律圣经”的古代法律文献是 ( ) A.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英国《权利法案》 D.美国1787年宪法
12.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打算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13.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的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从上述现象中可以显示出的是 ( )
①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 ②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③英王仍旧是国家权力中心之一 ④英王已经“统而不治”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权利法案》全称为《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由威廉三世于1689年签署。威廉三世被确立为“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国王的前提,就是必需接受由议会提出的这部《权利法案》。这部法案 ( ) A.以明确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利 B.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C.安静了长期以来国王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D.标志着君主“统而不治”
15.四名高一同学参观上海世博会的英国馆时,争辩英国与上海世博会,你觉得他们的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 )
A.《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 B.在英国,首相把握立法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C.英国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统而不治’
D.英国发动了鸦片战斗,签订《南京条约》,对上海的进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16.“大贵族的全部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英国的这种状况被根本转变是在 ( )
A.君主立宪制开头形成时期 B.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 C.责任内阁制形成时期 D.其次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 17.美国独立之初,富兰克林作了一幅漫画(图三),寓意是 ( )
A . 期望13州联合起来,防止英国新的侵略 B . 转变松散的邦联政体,建立强有力的中心政府 C .恳求南北各州统一政见,废除奴隶制度 D .憧憬一种权力相互制衡的政治模式
18.美国总统是国家机器的中坚,政府权力的中心,身兼国家元首、行政首领、三军总司令等职,并拥有肯定
程度上影响立法和司法的权力。总统制是美国民主政治的特色。美国总统拥有的大权包括:( ) ①立法权 ②行政权 ③统帅军队权 ④立法拒绝权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假如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假如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把握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 )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气的把握 C.美国应建立开明的君主制国家 D.应实行相应的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消灭
20.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选项中史实与推论之间规律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推论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A 王的权利 制逐步形成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首相只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深厚的专B 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制主义颜色 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确C 1789年8月,法国制宪议会颁布《法兰西》 立了三权分立原则 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北美国取得了成功,建立了第一D 美13个殖民地独立 个联邦制共和国 21.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部分内容:“其次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代表帝国……;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上述材料最能表明 ( )
A.德国本质上仍旧是封建专制国家 B.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德意志确立 C.帝国宪法的立法依据是普鲁士宪法 D.帝国宪法巩固了德意志统一的成果
22.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假如不让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到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斗,这是可
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次战斗,除了爱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 ) 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地 B.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C.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公平的贸易关系 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23.据统计,19世纪40年月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确定值消灭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消灭的主要缘由是 ( ) A.鸦片战斗后中外贸易缩减 B.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C.《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24.协定关税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赐予对方以优待待遇的关税制度。 假如一方患病对方的胁迫,非自愿地赐予对方以优待待遇又不能享受对方赐予的对等优待,就是片面协定关税。中国的片面协定关税开头于 ( )
A.中英《北京条约》 B.中法《天津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英《南京条约》 25.其次次鸦片战斗是鸦片战斗的连续,这主要表现在( )
A.背景方面 B.侵略方式方 C.目的方面 D.发动战斗的国家方面 第II卷(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26题25分,27题25分,共50分。) 26.(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内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在当时雅典40多万人口中,只有4.2万人享有公民权,其中经常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只占公民总数的1/6左右,其余9/10的居民,包括11.5万奴隶、2.85万外邦人和占人口一半的妇女,都被剥夺了民主权利,据此,该观点认定雅典民主仅仅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从而赐予了否定和批判。
很明显,这种以现代普选制民主为参照系的结论是有悖于历史主义原则的。从人类文明的进展历程看,民主本是一个逐步扩大的长期缓慢的过程,即使作为民主宪政先行国的英国,晚至1831年时也只有土地贵族和商业贵族才拥有选举权,人数仅占全国人口的4.4%。选民比率还不及古代雅典的一半。因此客观地说,在2500年前能有1/10以上的居民享有民主权利已经难能贵重了,……确信雅典是19世纪以前世界上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
——程汉大《雅典宪政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材料二 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是一部简洁、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进展,生活愈益简单,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遇上这种状况,适用什么法律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概括材料一中关于雅典民主政治两种不同的观点(4分)。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写出一种观
点的理由即可)(6分)
(2) 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十二铜表法》制定的缘由。(4分)罗马人怎样解决“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
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的问题?(3分)简述罗马法对近代的影响。(8分)
27.(25分)政治文明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制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模糊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 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需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洁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三 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状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乐观影响。(1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4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比较该国皇帝与英国的国王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8分)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A A D C B C A B B B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B B C D B D A C D C
26.(25分)
(1)观点一:雅典民主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2分)
观点二:雅典是民主19世纪以前世界上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2分)
观点一理由:公民参政乐观性低(经常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只占公民总数的六分之一左右);(3分) 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外邦人等,不享有民主权利;(3分)
观点二的理由:以现代民主制为标准来评价雅典民主有悖历史主义原则;(3分) 民主是一个逐步扩大的长期缓慢的进展过程。(3分) (写出一种观点的理由即可) (2)缘由:在制定《十二铜表法》之前,罗马贵族按习惯法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损害平民的利益;(2分)引起平民的猛烈不满和不断斗争。(2分)
措施:制定万民法; (3分)
影响: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4分)
近代时期,资产阶级利用罗马法作为反封建的有力武器。(4分)
27. (25分)(1)政体:确立君主立宪制。(1分)
制度:议会制度(代议制)、内阁制度、政党制度等。(6分)
影响:保证了英国社会长期稳定;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展,特殊是工业革命的产生与进展;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文明建设影响深远。(6分)
(2)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立,又相互制约;实行两党制。(4分) (3)政体: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2分)
特点:保留了深厚的封建残余(或答君主是实,立宪为虚)和军国主义颜色。(2分) 比较: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