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帝王故事:兄弟争王位

帝王故事:兄弟争王位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公元1185年,在拜占廷帝国的⾸都君⼠坦丁堡的⼀场*中,⾃称为“农民皇帝”的安德洛尼卡⼀世被*。他的远⽀亲戚伊萨克·安吉烈在⾸都群众的拥戴下登上了王位,称为伊萨克⼆世。

  伊萨克·安吉烈的家族在皇族中地位并不显赫,但他却抓住了安德洛尼卡⼀世政策失败丧失民⼼的⼤好时机,煽动平民*,从⽽达到黄袍加⾝的⽬的。可是,他并不是⼀个治国之才,⼀上台就恣意享乐,废除了安德洛尼卡时期的所有改⾰,⼀个劲地增加赋税,⼤肆挥霍,搞得国库空虚,甚⾄连军饷都发不出。拿不到军饷的军⼈便横⾏乡⾥,骚扰百姓。地⽅豪强纷纷各占⼀⽅,国家控制不了,外部的敌⼈也开始乘虚⽽⼊,进犯边界。

  到了1195年,伊萨克⼆世的弟弟阿列克修斯⼜发动了⼀场政变,将他的兄长双眼刺瞎,关⼊⼤牢。皇⼦⼩阿列克修斯也⼀同被囚。他取⽽代之,登上了拜占廷帝国皇帝的宝座,称为阿列克修斯三世。

  这个政变上台的皇帝与他的兄长⼀个样,篡权有术,治国⽆⽅,当⾂僚向他呈递奏章时,他根本没有耐⼼看,闭着眼签字照发。在他的统治下,宫中侍⾂和地主官僚更加肆⽆忌惮地盗窃国库,勒索民财,贪污⾏贿违法乱纪更是屡见不鲜。海军长官甚⾄⽤军舰从事个⼈贸易活动。这样⼀来,本来实⼒虚弱的帝国海军就彻底毁了。政府只好把许多特权让给威尼斯⼈,以求得威尼斯⼈在必要的时候替他门维护海疆安定。

  曾经强⼤的拜占廷帝国实际上已成了⼀个徒有外表的空壳。

  与⽗亲⼀起被关在牢⾥的皇⼦⼩阿列克修斯设法买通看守,居然逃出了囚笼,躲在⼀条商船上逃离君⼠坦丁堡。

  他来到意⼤利,晋见教皇英诺森三世,想请他帮助夺回皇位。教皇不想管闲事,拒绝了。⼩阿列克修斯⼜去德意志找他的姐夫腓利普亲王。这位亲王正纠缠于本国的帝位争夺战中,⽆暇帮助内弟。

  恰巧,腓利普的好友、⼗字军的领队蒙菲拉侯爵正在这⾥度假。腓利普介绍他与⼩阿列克修斯认识,3⼈共同商定了借⼗字军之⼒帮助⼩阿列克修斯⽗⼦恢复帝位的计划。

  ⼗字军是基督教在欧洲的⼀⽀武装⼒量,⼤本营在法国,领袖是罗马教皇。⼗字军曾多次发动对异教国家的远征,借“圣战”之名掠夺东⽅的财宝,⼀度威震世界。当⼩阿列克修斯来求援的时候,正当⼗字军准备发动征讨埃及的第4次远征。征讨埃及困难重重,上⼀次,他们在近东与苏丹的军队交⼿打了败仗,丢失了圣城耶路撒冷,这次远征是为了报仇。对于拜占廷这个古⽼富庶的东⽅帝国,他们早有垂涎之意,只是畏于它的富强,⼀直没敢轻易动⼿。现在,它已经⽼朽了,⼩阿列克修斯要求他们出兵帮助夺回王位,这正是⼀个很好的机会。

  蒙菲拉侯爵回到意⼤利,将这⼀计划呈报教皇,并带去了腓利普的暗⽰:只要教皇⽀持这⼀⾏动,帮助⼩阿列克修斯恢复帝位,德国将会给予教会相应的好处。  教皇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却默许了。

  不久之后,当⼗字军在威尼斯海岸集结准备渡海时,腓利普派专使护送⼩阿列克修斯来到⼗字军营中,正式向他们求援。⼩阿列克修斯向各路将领表⽰:如果能帮助他们⽗⼦恢复帝位,不仅可以得到⼀笔巨额酬⾦,他和他的⽗亲还将参加⼗字军,与他们⼀起渡海去攻打埃及。同时,他还保证:他和他的⽗亲将使希腊教会归属于拉丁教会,也就是说,使君⼠坦丁堡主教服从于罗马教皇。

  这是⾃1054年东、西⽅教会分裂后,教皇⼀直千⽅百计想达到的⽬的。

  ⼩阿列克修斯的建议也引起威尼斯⼈的兴趣,因为,这样⼀来,将有利于他们获得地中海和⿊海地区的贸易霸权。10多年前,威尼斯商⼈在君⼠坦丁堡惨遭希腊⼈杀戮,这正是⼀个报复的好机会。

  于是,⼗字军与⼩阿列克修斯签署了⼀项协议,这个协议是以出卖民族利益为条件,换取⾃⼰失去的王冠,使得他们⽗⼦成了历史的罪⼈。

  公元1203年6⽉,⼗字军和威尼斯舰队在⼩阿列克修斯引导下,驶近了君⼠坦丁堡。欧洲的骑⼠们第⼀次看到那雄伟的城墙和城楼,豪华的宫殿和⾼⼤的教堂。他们为世间竟有这样的都市感到震惊。

  的确,君⼟坦丁堡⾃从建成以来,经历了多少个世纪,还从来没有被任何⼀⽀外来的军队征服过。

  这座城市的防御体系⼏乎是⽆懈可击的。⾼⼤的城墙沿⾊雷斯地区的丘陵连绵起伏,城墙上有⾼耸的塔楼;城外有壕沟加强防护。沿海⼀⾯是峻峭的陡壁,只有⾦⾓湾海港⽐较平缓。但是,只要在海港⼊⼝处拉上铁索,纵是铁甲舰船也难以进⼊。依靠这易守难攻的防御体系,君⼠坦丁堡曾打退了⽆数次外族的进攻,连阿拉伯的强⼤舰队也对它⽆可奈何。所以尽管⼗字军兵临城下,城⾥篡位的皇帝却并不⼗分惊慌。

  陆地上的进攻被打退了。⼗字军加强了海上的进攻。威尼斯海军⼀向训练有素,⽽且,威尼斯⼈因长期在这⼀带经商,对君⼠坦丁堡的海上防御了如指掌,他们没有直接攻打⾦⾓湾,⽽是绕到博斯普鲁斯海峡,从⾦⾓湾北侧攻取了热亚那⼈移民区的加拉泰。然后,沿着铁索进⼊⾦⾓湾港⼝内。

  拜占廷海军猝不及防,被烧毁了⼤批船只,港⼝岸上的防御⼒量⽐较薄弱,很快就被打开⼀个缺⼝。⼗字军和威尼斯⼈⽤船上的投⽯机和云梯攻打君⼠坦丁堡城墙,夺取了沿海⼀⾯城上25座塔楼,⼜纵⽕烧了城内靠近城墙的建筑。

  拜占廷军队⼈数虽然不少,但装备差,⽽且多数是雇佣军,本来⽃志就不⾼,⼀见城已被攻破,没⼈愿意卖命,纷纷逃命。

  阿列克修斯三世见⼤事不妙,将细软财物和国库资财⼀卷⽽去,逃亡⾊雷斯地区避难。

  城内居民和贵族、官僚得知皇帝逃跑的消息,⼗分惊慌。为了保全⾃⼰家⾝性命,他们从牢⾥放出前皇帝伊萨克⼆世,承认他和他的⼉⼦为“共治皇帝”。但要他保证不让⼗字军进城。

  伊萨克⼆世派专使通知⼗字军将领,请求他们停⽌进攻,他承认⼩阿列克修斯的许诺,请他们暂时在城外扎营,他将尽快筹措应付给他们“⾟苦费”,帮助⼗字军重登“圣战”之途。

  然⽽,由于他那位篡位的弟弟阿列克修斯三世逃跑时带⾛了国库的所有财富,伊萨克重新上台后,只是⼀个两⼿空空的穷皇帝,根本拿不出的酬⾦。他只好命令没收王室贵族的财产,并搜掠君⼠坦丁堡各教堂中的⾦银器⽫,⽤以充抵钱财。但是即使这样,到最后也仅筹到⼗字军所需款的⼀半,另⼀半,则⽆从搜刮了。

  伊萨克⽤教会财产偿付他个⼈对⼗字军的⽋款,这⾏为触动了城⾥居民的民族情感与宗教情感,在君⼠坦丁堡的希腊⼈对拉丁⼈的旧恨新仇像⽕药⼀样被点燃了,他们纷纷袭击拉丁⼈区域,造成⼤量冲突和流⾎事件。其中⼀次严重的冲突竟导致东城区失⼈,⼤⽕燃烧了两天两夜,⽕场宽达2000多⽶。这是⾃公元5世纪以来,君⼠坦丁堡所遭受的⼀次⽕灾,⼤量民房和公共建筑、古典艺术遗产都被焚为灰烬。拉丁侨民不敢再留在君⼟坦丁

堡,他们逃出城去,投奔⼗字军营房。全城陷⼊⼀⽚混乱。

  希腊居民最终是将愤怒集中到伊萨克⽗⼦⾝上。他们认为,所有的灾难都是这个倒霉的瞎⼦皇帝和他的⼉⼦造成的。  1204年2⽉,愤怒的群众集中起来,把僧侣和贵族们从家⾥驱赶到圣索菲亚⼤教堂中,他们宣布废黜伊萨克⽗⼦,另⽴阿列克修斯三世的⼥婿阿列克修斯·杜卡斯为新皇帝。

  然后,*的群众冲进皇宫,把伊萨克⽗⼦俩都赶出了宫殿,⼩皇帝被处以绞刑。⽼皇帝再次被投⼊囚牢,最后死在牢⾥。  驻扎城外的⼗字军将领们得知伊萨克⽗⼦完蛋了,这也就意味着应该付给他们的另⼀半“⾟苦费”整个泡汤,拜占廷的新政府是不可能为出卖民族利益的伊萨克⽗⼦还债的,他们的懊丧和愤怒可想⽽知。于是,他们⽴刻⼤举进攻,像洪⽔⼀样冲进君⼠坦丁堡城,展开⼀场⾎腥*,并⼤肆劫掠,以补偿他们的“损失”。

  之后,占领者建⽴了由拉丁⼈统治的“拉丁帝国”,这是7个世纪以来,君⼠坦丁堡第⼀次由外族⼈统治。

  虽然拉丁帝国的寿命也只有57年,希腊⼈于1261年实现“光复”,但古⽼的拜占廷帝国却已经很难恢复元⽓了,这场兄弟争夺王位的恶⽃,是帝国⾛向衰落的重要转折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