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年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

2021年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21年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计算(-2)1999+(-2)2000等于( )

A.-23999 B.-2 C.-21999 D.21999 2.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垂足为E,BF∥AC交ED的延长线于点F,若BC恰好平分∠ABF,AE=2BF,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DE=DF;②DB=DC;③AD⊥BC;④AC=3BF,其中正确的结论共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m的值为( )

A.180

B.182

C.184

D.186

4.4的算术平方根是( ) A.-2

B.2

C.2

D.2

5.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1,3,-9.27,-81,…,从中取出三个相邻的数,若三个数的和为a,则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的差为( )

8A.a

7B.

8|a| 7C.

12|a| 7D.

12a 76.如下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的是( )

1 / 7

A.∠1=∠3 B.∠2=∠3 C.∠1=∠4 D.∠3=∠4

11x(4a2)427.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a,且关于y的

3x1x22分式方程

2yay41有非负整数解,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的和为y11y( ) A.0

B.1

C.4

D.6

8.(xn1)2(x2)n1( ) A.x4n

B.x4n+3

C.x4n+1

D.x4n-1

9.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c+b>a+b B.cb<ab C.﹣c+a>﹣b+a

D.ac>ab

10.一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12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0%,另一件亏损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 A.不盈不亏

B.盈利20元

C.亏损10元

D.亏损30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27的立方根是________.

2.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DE平分∠ADC,∠BAD=70°,∠BCD=40°,则∠BED的度数为________.

2 / 7

3.已知x,y都是实数,且y=x3+3x+4,则yx=________. 4.已知x,y为实数,且yx299x24,则xy________.

5.如图所示,在△ABC中,∠B=90°,AB=3,AC=5,将△ABC折叠,使点C与

点A重合,折痕为DE,则△ABE的周长为________.

5.若x的相反数是3,y5,则xy的值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

1.解下列方程组:

xy2xy53(1) (2)43

2y3x43x2(y1)11

2x0①2.解不等式组{5x12x1②,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

123来.

3.如图是一块长方形的空地,长为x米,宽为120米,现在它分成甲、乙、丙三部分,其中甲和乙是正方形形状.

(1)乙地的边长为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若设丙地的面积为S平方米,求出S与x的关系式; (3)当x200时,求S的值.

3 / 7

4.如图,一伞状图形,已知AOB120,点P是AOB角平分线上一点,且

OP2,MPN60,PM与OB交于点F,PN与OA交于点E. (1)如图一,当PN与PO重合时,探索PE,PF的数量关系

(2)如图二,将MPN在(1)的情形下绕点P逆时针旋转度060,继续探索PE,PF的数量关系,并求四边形OEPF的面积.

5.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某市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组织市民义务献血.献血时要对献血者的血型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有“A型”、“B型”、“AB型”、“O型”4种类型.在献血者人群中,随机抽取了部分献血者的血型结果进行统计,并根据这个统计结果制作了两幅不完整的图表: 血型 人数 A B AB 5 O 10 (1)这次随机抽取的献血者人数为 人,m= ; (2)补全上表中的数据;

4 / 7

(3)若这次活动中该市有3000人义务献血,请你根据抽样结果回答: 从献血者人群中任抽取一人,其血型是A型的概率是多少?并估计这3000人中大约有多少人是A型血?

6.小明某天上午9时骑自行车离开家,15时回家,他有意描绘了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

(1)图象表示了哪两个变量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10时和13时,他分别离家多远?

(3)他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 (4)11时到12时他行驶了多少千米? (5)他可能在哪段时间内休息,并吃午餐? (6)他由离家最远的地方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5 / 7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D 2、A 3、C 4、B 5、C 6、C 7、B 8、A 9、C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 2、55° 3、64 4、1或7. 5、7 6、2或-8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

x6x29yy12. 1、(1);(2)2、﹣1≤x<2.

3、(1)(x120)米 (2)S(x120)(240x) (3)3200

4、(1)PE=PF,证明详略;(2)PE=PF,3

6 / 7

5、(1)50,20;(2)12,23;见图;(3)大约有720人是A型血. 6、(1) 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距离;(2) 10时他距家10千米,13时他距家30千米;

(3) 12:00时他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离家30千米;(4)13千米; (5) 12:00~13:00休息并吃午餐;(6) 15千米/时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