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考模拟卷六 (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一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18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鹊桥”中继卫星。该卫星保障年底登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与地球之间的通信,且附带探测月球背面的功能。如图为“鹊桥”运行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鹊桥”中继卫星正常运行后( ) A.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探测月球 B.位于地心与月心的延长线上 C.与日地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D.与地球的通信易受磁暴影响
2.科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来源于月球的尘埃比地球上的尖锐,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 )
A.侵蚀和搬运作用弱 B.搬运和沉积作用强 C.风化和侵蚀作用弱 D.沉积和内力作用强
解析:1.D 2.A 第1题,“鹊桥”中继卫星正常运行后利用遥感技术探测月球;“鹊桥”中继卫星轨道是三维非规则曲线,轨道控制非常复杂;与地球的通信为无线电短波通信,易受磁暴影响,D项正确。第2题,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和流水,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弱,尘埃比地球上的尖锐,A项正确;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风化作
用强。
3.公元1138年,南宋定都临安(杭州),大批北方移民南迁。影响人口南迁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解析:C 由于北宋灭亡,南宋定都杭州,导致大量北方移民南迁,属于政治因素,故选C。
我国人社部表示:将适时出台渐进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下图为我国2012~2017年人口增量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示反映出当前我国人口( )
A.处在高速增长的阶段 B.总数超过人口警戒线 C.15~59岁人口比重降低 D.总数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5.我国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 ) A.缓解人口老龄化 B.增加青壮年人口 C.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D.降低社会养老负担
解析:4.C 5.D 第4题,从图中可看出我国60岁及以上和0~14岁人口数量在增加,而15~59岁人口数量减少,反映出当前我国人口15~59岁人口比重降低,C项正确;从图中看出0~14岁人口增长数量较少,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减缓;图示不能反映出总数与人口警戒线的关系;从图中看人口总数并没有下降。第5题,我国
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降低社会养老负担,D项正确;延迟退休年龄不会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不会缓解人口老龄化和增加青壮年人口;人口老龄化是推进养老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与延迟退休年龄无关。
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6~7题。
6.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 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7.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 ) 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
解析:6.C 7.B 第6题,由两幅图对比可以读出甲地带在0:00时人口较密集,而10:00时人口非常稀疏;且中心城区10:00时人口变得更为密集,因此推测甲地带为住宅区,上午10:00绝大部分居民由住宅区转移到中心城区工作。故选C。第7题,由图读出该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是集中紧凑布局,路网密集,因此推断该城市故选B。
2018年5月26日,我国宣布在松辽盆地成功实施深度为7 018米的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下图为我国松辽盆地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位
于
平
原
地
区
。
8.此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钻探到( ) A.地壳 B.地幔 C.内核 D.外核
9.松辽盆地形成的各阶段主要地质作用顺序正确的是( ) A.①阶段:板块挤压—岩层褶皱—风力侵蚀—流水沉积 B.②阶段:板块挤压—岩层褶皱—岩层上升—流水沉积 C.③阶段:板块张裂—岩层下沉—岩层断裂—岩浆喷发 D.④阶段:板块张裂—岩层下沉—流水沉积—岩浆冷凝
解析:8.A 9.C 第8题,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钻探到的深度约为7千米,应位于地壳,A正确。第9题,从图中可看出①阶段板块挤压;②阶段板块挤压—岩层褶皱—岩层上升;③阶段板块张裂—岩层下沉—岩层断裂—岩浆喷发。④阶段板块张裂—岩层下沉—流水沉积,C项正确。
2017年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小镇突然成了拥挤的旅游景点。据此回答第10题:
10.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冰山的主要动力是洋流,则借助的洋流属于( )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C 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出现的冰山主要来自于北冰洋,主要动力是北冰洋南下的洋流,如拉布拉多寒流,②正确;且位于中高纬大洋环流,即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正确,故C项符合题意。
读“某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11~12题:
11.此时乙地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12.与北京相比,此时甲地( ) A.风力较小 B.大气逆辐射强 C.气温较高 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多
解析:11.D 12.B 第11题,读图,乙地西北方向有风向图,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说明此时乙地西北方向的闭合等压线为低压中心,则乙地南部气压高北部气压低,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南向北,再根据北半球右偏,形成西南风,D项正确。第12题,与北京相比,此时甲地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A错误;图中甲与北京之间的虚线为低压向外延伸出来的低压槽,该处形成锋面气旋天气系统,甲位于冷锋的后方,多阴雨天气,所以大气逆辐射强,B项正确;气温较低,C项错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较少,D项错误。
下表为我国浙江、湖北、吉林、西藏等四个省级行政区2016年统计数据表。据此回答13~14题: 省区 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人均国内生GDP增速
GDP(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48.01 44.14 37.38 44.51 第三产业 41.92 51.63 53.49 44.66 产 总值(元) 54 066 83 923 35 499 55 196 (%) 甲 乙 丙 丁 14 886.23 46 464.98 1 150.07 32 297.91 10.07 4.23 9.13 10.83 6.9 7.5 10.0 8.1 13.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代表浙江和西藏的分别是( ) A.乙 丙 B.丁 甲 C.乙 丁 D.丁 丙 14.关于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发展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省工业结构以轻型或综合型产业为主 B.高科技成为乙省发展的主导力量 C.丙省已进入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丁省区处在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
解析:13.A 14.B 第13题,表中甲、乙、丙、丁为浙江、湖北、吉林、西藏等四个省级行政区,丙的国内生产总值最低,可知丙为西藏,结合选项A正确。第14题,据表中数据可知,甲为吉林、乙为浙江、丙为西藏、丁为湖北。甲省工业结构以重型或综合型为主,A错;高科技成为乙省发展的主导力量,B正确;丙自治区经济较落后,但GDP增速快,处于初期发展阶段,C错;丁省区已进入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D错。
15.图甲为某国一家庭农场的土地利用配置图。该农场的经营特征与图乙中最匹配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D 由图可知,该农场内既种植了面积相差不大的小麦、牧草,又有休耕轮作,既发展了种植业,又发展了畜牧业,为典型的混合农业,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为: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故与d相符。
2017年2月,多名地质学家撰文宣称在澳大利亚东部发现了世界第八大洲Zealandia,该大洲的94%面积都浸没在海水中,只有新西兰等少部分地区露出海面。据此回答16~17题:
16.依板块构造学说观点,Zealandia跨越了( )
①板块生长边界 ②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③板块消亡边界 ④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关于新西兰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温泉 B.终年盛行西南风,降水季节长 C.河流短小落差大,结冰期长
D.草类茂密面积广,草地多红壤
解析:16.B 17.A 第16题,图中图例反映该地区位于新西兰南北二岛附近;根据六大板块的分布,该地区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处,②正确;多火山地震,该板块边界为消亡边界,③正确,所以正确答案选B。第17题,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示信息推断,新西兰地处板块边界,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温泉,A项正确;南半球中纬度终年盛行西北风,降水季节长,B错误;河流短小,落差大,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无冰期,C错误;草类茂密面积广,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地带性土壤为棕壤,D错误。
VANCL(凡客诚品)是我国最大的自有品牌服装电子商务企业之一,它采用网络直销模式,即无生产厂房、无生产设备、无销售店面。下图为VANCL运营模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VANCL采用网络直销模式,主要目的是( )
A.降低企业成本 B.提升产品设计 C.完善售后服务 D.加强产业协作
19.在物流配送过程中,消费者想了解运输车辆所处位置,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RS ②GPS ③GIS ④GPR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18.A 19.B 第18题,VANCL采用网络直销模式,可以减少实体店的成本,其主要目的是降低企业成本,故A项正确。第19题,运输车辆位置的定位及分析,需要用到GPS和GIS技术,故B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2017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结构分析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A.火电、核电、水电、风电 B.核电、风电、火电、水电 C.风电、核电、水电、火电 D.水电、风电、核电、火电
21.由图可知,目前我国消费比重最大的能源是( ) ①可再生能源 ②清洁能源 ③化石能源 ④来自太阳辐射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20.C 21.B 第20题,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重最大的是煤炭,④表示火电,A、B项错误。其他占比重较大的是水能,③表示水电,D项错误。风电、核电所占比重小,①②③④分别代表风电、核电、水电、火电,C项正确。第21题,由图可知,目前我国消费比重最大的能源是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①错。煤炭能源的环境污染严重,②错。煤炭属于化石能源,是地质历史时期转化的太阳辐射能,③④对,B项正确。
绍兴市柯桥区是全国纺织生产能力最大的产业集群基地。近年来,柯桥政府
将区内各地的印染厂逐渐搬迁至滨海工业区,并对污染物集中处理。如图为绍兴市局部地区简图。据此回答22~23题:
22.柯桥区吸引大量印染厂进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集聚 B.地价 C.水运 D.技术
23.柯桥区调整印染厂布局的积极影响有( )
①优化产业布局 ②增加农业用地 ③推动城市郊区化 ④减少工业污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22.A 23.B 第22题,印染厂和纺织厂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柯桥区是全国纺织生产能力最大的产业集群基地,吸引大量印染厂进驻的主要因素是集聚,A项正确。第23题,印染厂有水污染,调整印染厂布局有利于减少工业污染,优化产业布局,B项正确。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5.“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解析:24.C 25.D 第24题,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的形成是由于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附近交错带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地下水由交错带流向绿洲区,C项正确。“生态裂谷”为环境退化现象,自然植被会恶化、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第25题,本题考查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的出现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即水资源利用不当所致,故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20分)
26.读“世界局部简图及勃朗峰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甲 海峡为亚、欧两大洲分界线。目前,乙国处于区域发展的 阶段。(2分)
(2)丙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其特征是 ,有利于乳畜业的发展。(2分)
(3)图中,自然带①是 ,M坡是 (填“阳”或“阴”)坡,该山坡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域分异是因为随着海拔升高 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3
分)
(4)指出早期鲁尔区与法国洛林的主要产业的地域联系方式,并简述形成这种联系的有利条件。(3分)
解析:第(1)题,图中甲为土耳其海峡,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乙国是英国,处于区域发展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第(2)题,丙地处于40°N~60°N的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全年温和湿润。第(3)题,图中自然带①位于落叶林之上,为针叶林带;同一自然带如高寒荒漠带在M坡分布海拔高,为阳坡;山地垂直分异的原因是随着海拔升高水热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4)题,早期鲁尔区发展钢铁工业用的是法国洛林铁矿的铁矿石资源,两者主要产业的地域联系方式是生产协作联系,这种联系的有利条件是洛林铁矿资源丰富;两地距离近,交通便利。
答案:(1)土耳其 高效益综合发展(2分) (2)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2分) (3)(山地)针叶林带 阳 气候(水热)(3分)
(4)生产协作联系 洛林铁矿资源丰富;两地距离近,交通便利。(3分) 27.读“中国某区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1月均温0℃等温线大体经过 (填“甲”或“乙”)山脉,图中资源调配线路属于我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的 线工程。(2分)
(2)正常年份,每年7、8月江淮地区受 (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影响形成伏旱天气,同时期图示地区西南部受 (填风向)季风影响,时降暴雨。(2分)
(3)四川盆地气候 (填“干燥”或“湿润”),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从而使 辐射较弱。(3分) (4)简述古代汉中的形成与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3分)
解析:第(1)题,图中甲是秦岭、乙是大巴山,我国1月均温0℃等温线大体经过甲秦岭;图中资源调配线路为从西南调往华东地区,属于西电东送工程的中线工程。第(2)题,正常年份,每年7、8月江淮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形成伏旱天气,同期图示地区西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时降暴雨。第(3)题,四川盆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从而使地面辐射较弱。第(4)题,从图中看汉中位于大巴山和秦岭之间,扼守交通要道;位于河流谷地,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农业发达,水运 便利。 答案:(1)甲 中(2分)
(2)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南(2分) (3)湿润 削弱 地面(3分)
(4)扼守交通要道(军事要道);农业发达;水运便利。(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