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药茶

药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茶叶营养与保健课程论文

题目名称 药茶 课题组成员 李敏江

组员所学专业 09中药学(中药现在化技术方向) (1)班 填表日期 2010-12-18

广东药学院生科院 制

药 茶

药茶同气功、针灸一样,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药茶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的结晶,并屡经验证,行之有效。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贡献。药茶,既可以作为人们工余、饭后的饮料,又可以防病治病,缓衰抗老,延年益寿。所以,受到广泛的欢迎,并经久不衰。据初步考证,历代医籍所记载的药茶方,至少有二百多方。有单味的,也有复方;有用于治疗疾病的,又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品种繁多,的确称得上祖国医学一萃。

茶属于中药。在茶叶利用的四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就有三千多年主要作为药用。茶叶作为药用在古医书上早有记载,很多方剂中都把茶叶作为一味药,做成散剂、汤剂、丸剂,用以治疗感冒头痛、痢疾、霍乱、伤寒、咳喘、疖肿、便血、眼疾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茶叶作为药用,在我国很多古书上就有很多记载。例如:《神农本草》这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着,对茶的功用,就有明确的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并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三国时名医华佗在《食论》中写下了“苦茶久食益意思”,指出饮茶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唐《本草拾遗》上就有说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它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安神明目,消食,醒酒,利尿,祛痰,抗癌,抗突变,降血压,降血脂等功能。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述有“茶治便脓血甚效”的验证。梁代名医陶弘景云:“久喝茶可以轻身换骨”。这虽有夸张之嫌,但也说明了茶叶有强身保健和延年益寿的作用。盛唐时期,在朝廷命苏敬等编写的《唐本草》中云:“茶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主下气,消宿食。⋯⋯下气消食,作饮,加茱萸、葱、姜良。”陈藏器《本草拾遗》中也记有“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附录药茶方十余个、如茅根茶、萱草根茶等,并对药茶的功效作了全面的论述,并促进了后世对药茶的研究。《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的清热茶方中,就有清热理气茶、清热化湿茶、清热养阴茶、清热止咳茶等。这些茶方,都是中医宝贵的文献资料。 近代,药茶方在群众中已广泛流行并受重视。1963年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附录有药茶的一般制法和要求,为药茶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临床上,除茶叶外,还制成了不少成品药茶,如建曲茶、午时茶、甘露茶、感冒茶、减肥茶、天中茶、乌龙茶等。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出现了袋泡茶、香料茶、速溶茶、冰茶、混合饮料茶、中药茶等。充分发挥着药茶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茶与人类健康紧紧相连。许多著名老中医用药茶方防治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近年来,不少专家出版了不少著作,收纳大量有效茶方,如丹参茶、山楂茶、荷叶茶、玉米须茶、三宝茶、葛根茶等,颇受群众欢迎。

药茶之所以颇受群众欢迎并受重视是因为茶有以下作用 : (1)提神醒脑。“北窗高卧鼾如雷,谁遣香草换梦回”,这是陆游《试茶》诗中雅句,说明茶叶有提神醒脑作用。茶叶之所以提神,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而咖啡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 (2)利尿强心。俗话说:“茶叶浓,小便通。三杯落肚,一利轻松。”这

是指茶的利尿作用,故饮茶可以治疗多种泌尿系统的疾病,如水肿、膀胱炎、尿道炎等;对于泌尿系统结石,茶叶也有一定的排石作用。这是因为茶叶中所含的咖啡因和茶碱,可直接兴奋心脏,扩张冠状动脉,使血液充分地输入心脏,提高心脏本身的功能。 (3)生津止渴。《本草纲目》中说:“茶苦味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唐《本草拾遗》亦云:“止渴除疫,贵哉茶也。”尤其是在夏天,茶是防暑、降温、除疾的好饮料。

(4)消食解酒。饮茶能去油腻,助消化,逢年过节,加菜食荤,泡饮一杯浓茶,便容易化腻消食。这是由于茶中含有一些芳香族化合物,它们能溶解脂肪,帮助消化肉类食物。茶之所以解酒,是因为茶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肝脏对物质的代谢能力,增强血液循环,有利于把血液中的酒精排出体外,缓和与消除由酒精所引起的刺激。因此,在酒后泡饮好茶一杯,有助于醒酒和解除酒毒。

(5)杀菌消炎。实验证明,茶叶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以及病毒等都有抑制作用,这是因为茶叶中的儿茶素和茶黄素等多酚类物质会与病毒蛋白相结合,从而降低病毒的活性。茶叶浸剂或煎剂,对各型痢疾杆菌皆有抗菌作用,其抑菌效果与黄连不相上下。

(6)降压、抗老防衰。茶多酚、维生素C和维生素PP,都是茶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这些有效成分能降脂、降血压和改善血管功能。据《国外茶叶动态》报道,有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饮茶治疗临床实验,能在5天之内使血压恢复平常者有50例。一般认为:从降血压说,绿茶疗效优于红茶。茶的抗老防衰作用,是茶叶中含有的维生素E和各种氨基酸等化学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日本,据说“茶道”人士多长寿,而且气色好、皮肤润,这与他们经常饮茶有密切关系,故日本有人称“茶叶是长生不老的仙药”。

茶虽好,但是也有副作用。不宜饮茶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当治疗胃肠病变时,尤其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服药期间不宜饮茶,更不宜饮浓茶。因为浓茶中咖啡因含量高,而咖啡因能增强胃分泌,影响溃疡的愈合。

2、服宁心安神药时不宜饮茶,因为茶中的咖啡因能兴奋大脑皮层,从而拮抗安神药的疗效,达不到治疗目的。

3、服滋补中药时不宜饮茶,茶叶中的鞣酸具有收敛作用,会妨碍人体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茶中的鞣质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作用,会减弱补益作用。因而在服用党参、黄芪、山药等补养药时,饮用茶水,特别是饮用浓茶会降低药效。

4、茶叶中所含的大量鞣酸很容易与生物碱发生不溶的沉淀,从而使药不能吸收发挥不了作用。而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都是生物碱,如麻黄含有麻黄碱和伪麻黄碱,黄连与黄柏都含有小檗碱,曼陀罗等的有效成分也主要是生物碱。因此,这些药的煎液和茶水同服,就会发生沉淀而影响药效的发挥。 5、茶叶因性苦寒,老年人喝茶时,只宜饮热茶,不能喝凉茶,饮凉茶能伤脾胃。老年人因脾胃功能趋于衰退,故宜饮淡茶,选择茶叶应以红茶和花茶为宜。

下面,我用我所学的专业简单介绍一下麻黄解表茶。它主治伤风咳喘鼻塞不通。

原料:麻黄 1 g 绿茶 3g 用法:用150ml 开水泡饮

功能:发汗解表,平喘,利水;对支气管平滑肌解痉作用。 用途:外感风寒无汗咳喘;风水浮肿;鼻窍闭塞不通

麻黄的功能与主治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营养与保健。茶,无论找我一种饮料还是一种药剂,一定会备受喜爱。学习中药的学生,我们可以学以致用,用茶与其他中药制成药茶,为周围的朋友选择一种适合他们的药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