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的二次污染及预防措施研究
摘要本文对城市供水水质污染情况及原因进行客观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治措施。旨在通过解决水质污染,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和社会稳定,达到树立自来水公司形象,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
城市供水的安全,是保证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重要保障。水质安全是指供水水质能够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限值,这些指标主要有有机毒害物、无机毒害物、放射性物质和生物安全性等的含量,以及供水城市管网运行状况和管网对水质影响。本文对城市供水中存在的二次污染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保证饮用水各项指标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1城市供水二次污染因素分析
1.1给水管材的影响
1)金属管道。原来城市管网大多采用铸铁管、钢管或镀锌管,以往的资料数据显示,若管材没有做内衬,那么再其使用5年后,100%的会被锈蚀。对于普通铸铁管材来说,锈蚀更为严重,可以结出很高的锈瘤,足以堵塞管道。对于冷镀锌钢管来说,其防腐主要为镀锌,但是其镀锌层很薄并且附着力差,很容易造成局部脱落。镀锌层脱落后,会造成水中锌铁含量增高,造成金属污染。我国早期自来水公司开发的管网以此两种钢管为主,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了管线管线腐蚀严重,成为自来水公司供水水质的最大污染源。另外,管道和设备的损坏灯都会造成城市水质的二次污染。管道纵横交错的深埋在地下,如果出现闸门渗漏、管道破裂或腐蚀成孔、接口不严漏水等情况,并且没有得到及时修复的话,当供水系统停水时或者压力过小,就有可能被吸入污水,造成城市供水二次污染。
2)混凝土供水管。混凝土水管大多数用于排水工程,但也有少量用于给水管网。虽然该类管道强度高、抗腐蚀性强、不需要专门的防腐处理,但是这类管材也有自身的缺点。在供水管网架设中,有很多连接部位,包括三通处、弯头弯管等,这些配件,混凝土材料目前还无法生产,只好用其他材质来代替,这些特殊的部位,由于材质的差异,更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3)复合管。该类管材在具有系列优点的同时,由于其与水接触的层面为化学类物质,因此易与水发生反应,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
1.2死水区与管道施工污染
在设计城市供水管网设计时,往往要考虑后期扩建的需要等多种因素。基于这种考虑,管网很多地方都设有预留口。这些预留口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往往会形成死水段,由于水流的不循环和环境的影响等因素,这些地方的质比较容易滋
生细菌,微生物泛滥导致水质变黑、变红、发臭,对管网造成很大程度的污染。
另外,供水管网的管道施工也会造成水质的二次污染。管道施工包括新装管道并网、老管网维护修理、供水事故抢修和以及新铺装水管的施工等等。管道施工多数情况下都需将管道停水断开,这样会很容易就造成供水二次污染。特别是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大的爆管现象,爆管时涌水造成大量地面积水,止水后部分积水回流到管道造成污染。
1.3附属设施造成的污染
为了能够保证管网功能的正常发挥,在管网中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控制水路的阀门,泄水阀、消防栓等及其它附属设施,管道附属设施和管道设计施工也会影响到水质。控制水路的阀门,泄水阀、消防栓等长期直接露天设置或者在地下井室内,时间长了会发生滴漏现象或者腐蚀损坏。如果管道在穿越已污染的地下水或污水地段时,出现阀门渗漏、管道穿孔等问题,又没有得到及时修复时,管网内一旦失去压力,就会导致附近的污水或者地下水被吸入管道。如果管道发生爆裂,在关闸后管网会形成负压,吸入脏水,管道修复后脏水不能及时排清也会造成污染。现代高层建筑中大多设有蓄水池供水,但生活用水量所占比例一般为蓄水池容积的20%以下,剩余80%以上水体长期不用,这样靠生活用水量将蓄水池内水全部更新一次需要较长时间,导致池内水流动性很差,形成所谓的“死水”,等到水体内余氯耗尽后,就会产生微生物滋生现象,直接导致水质下降、水质腐败等二次水质污染。
2对于城市供水二次污染的防治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供水水压一时难于适应。人们以二次供水适应生活需要,要确保水龙头终端水质安全,供水设计、安装、管理应合理、科学。
1)对供水管网进行及时冲洗。供水管网如果得不到及时清洗,那么对管网水质、管道通水能力、腐蚀及其管网正常运行等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加强供水管网的清洗,会消除以上影响。及时有效的供水管路冲洗,可降低颗粒物在管道内壁的净积累量,将管网内水的浊度控制在标准值内。通过冲洗管道内壁的沉积和锈垢,可提高管网通水能力,降低供水成本,避免供水二次污染。
2)提高出厂水水质。强化出厂水水质的稳定性,严格控制出厂水水质。水质二次污染的根本原因,与出厂水水质稳定性差有极大关系。提高出厂水的稳定性的措施,一般采用调整pH值法。在水出厂前投加稳定剂,把水的pH值调整到合理的范围内。数据显示,当水体浊度降低到0.1NTU时,水中大多数致癌微生物及有机物含量会大大降低,水内绝大多数有机物可去除,因此在供水出厂前应严格控制其浊度。余氯也会随停留时间增长而消减,给菌类及藻类提供繁殖机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高层建筑曰益增多,供水水压一时难以适应。根据用水保证率确定调节,合理设计水池(箱)的容积,流水不腐,水停留时间不宣超过12小时,达到充分循环。
3)加强新型供水管材的应用。在供水管网管材筛选过程中,应做水质析出试验,充分考虑管网材质对水质的影响。同时,可以对管网材质等进行经济技术分析,以此来确定管网的建设规模,保证管网的合理运行。目前,国内已铺设的供水管网主要管材集中在球墨铸铁管和铸铁管两类。近年来,给水PE管逐步得到推广应用。该类管管材性能不断改进,具有连接可靠、水头损失小、重量轻、安装方便、不易发生渗漏、内壁光滑、管道水力条件好、卫生性能良好以及抗应力开裂性能好等系列优点,适合了城市供水防止污染的要求,得到广泛应用。可以说,新材质供水管的广泛应用,是未来消除城市供水二次污染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97.
[2]陈东洋,张新政.管网水水质预测及其二次污染研究.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
[3]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2006.
[4]陈明吉.城市供水管网水质二次污染与防治对策.净水技术,200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