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代城市遗址文物保护用地可利用途径探究--以邯郸市赵王城遗址区为例

古代城市遗址文物保护用地可利用途径探究--以邯郸市赵王城遗址区为例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Vol.32 No.4Journal of Handan Polytechnic CollegeDec.2019

古代城市遗址文物保护用地可利用途径探究

以邯郸市赵王城遗址区为例

杨超

(邯郸市赵王城文物管理处,河北邯郸056001)

摘要:古代城市遗址保护用地是城市用地类型中比较重要的一类,依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 定,不可移动文物的土地用途受到诸多限制。位于邯郸市城郊的赵王城遗址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 经济发展落后,以赵王城遗址保护区界为边界,形成了鲜明城市内部经济发展差距。通过全面剖 析赵王城遗址保护用地的使用现状成因,提出古代城市遗址保护用地的使用功能要进行合理拓展 与管理制度创新,并探讨相应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赵王城遗址;城市土地开发;文物保护用地;遗址区经济发展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62 (2019) 04-0010-04

2018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 赵王城遗址北部,紧挨赵王城遗址。随着近几年邯 *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 郸市城市建设的逐步加快,从邯郸市卫星地图上观 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 察邯郸市西南城郊,基本以赵王城遗址保护区内的 的若干意见》。其中关于文物保护用地方面做了如 邯郸市洗选厂一古城路为界,以南的遗址保护区内 下阐述,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应充分考 仍然以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发展停滞不前, 虑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需要。完善基本建设考古 是城郊农业区。以北赵王城遗址的小北城和东城区 制度,地方政府在土地储备时,对于可能存在文物 周边出现了大量新建社区,并且围绕邯郸钢铁厂周 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 边也出现了许多民办小型工业企业,居民生活水平 不得入库。”可见,现阶段我国随着文物保护工作 较高,是新兴工业区。位于邯郸市城郊的赵王城遗 的发展,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 址区内外形成巨大的发展落差与区域分化,不仅产 同时,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空间布局逐渐合 生了城市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而且是国 理化,土地使用逐渐集约化。而城市内可利用土地 内拥有城郊大遗址的城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共性问 资源利用思路也在拓展,城市文物保护用地作为古 题,有着典型意义。

代城市遗址的重要载体,也占据了城市土地中一席 之地,城市文物保护用地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是未来 二、赵王城遗址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城市空间发展重要思考方向。

赵王城在完成其历史使命,经过多年的废弃 一

赵王城遗址区经济发展现状

后,遗址的延续性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较 大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是古代赵国诸侯王城 自然力的影响。赵王城遗址在千年的自然风化 邑所在地,赵邯郸故城遗址是华北地区战国时期重 中,对城市遗址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的表现。首先是 要古代城市遗址,距离市中心4公里,占地面积约 四季日常的温差变化造成了部分土层塌落、载体失 5.12平方公里,整体占地面积广大,且位于邯郸市 稳的现象,尤其以类城墙的建筑遗址为主,不少遗 城郊,邯郸市内最大的工业企业邯郸钢铁集团位于

址周围的土筑城墙发生了部分崩塌。同时,风雨风

收稿日期:2019—11—20

作者简介:杨超,男,河北邯郸人,邯郸市赵王城文物管理处文博助理馆员。

.10.

第32卷第4期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12月

力侵蚀冲刷也使得夯土台基的局部侵蚀。其次是生 者使用权的改变而改变”。赵王城遗址区的土地在 长在遗址上的各种类型的草类与小灌木,其根系对 法理上本应属于城市国有土地中的文物保护用地, 夯土层与地下岩体的稳定性具有破化作用,蚁穴和 但现实情况是赵王城遗址区的大部分土地都被所属 穴居动物的巢穴也会对赵王城遗址本体造成坑洞类 村集体承包出去作为农耕地或其他使用,文物管理 型的破坏。

机构已经失去了对赵王城遗址区土地本应所有的实 但是我们要看到,无论自然环境如何改变,赵 际控制权,在管理机构文物管理和承包土地的权能 王城遗址经过上千年的风化,遗址本体内部结构总 上产生了土地使用冲突,这种用地冲突也是城市文 体趋向于稳定,短期内自然因素也不会对遗址本体 物保护用地问题产生的核心因素,下面对产生问题 造成根本性的影响,如果不存在大规模自然灾害, 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

通过现代文物保护技术和适当的文物保护工程能够 一是生产因素。在赵王城遗址区的几个自然村, 基本解决自然对遗址本体的不利影响,自然力已经 距离邯郸市城区较近,多数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基本 不是造成赵王城遗址深度破坏的决定性因素。

已经放弃务农,在市内就业较多,赵王城遗址区内 人为破坏的影响。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或叠压 的大片农田无人耕种,水利基础设施早已荒废,土 或紧邻,特别是进人现代化工业社会以来,对古代 地生产力几近枯竭,缺水易旱的自然条件粮食收成 城市遗址的干扰十分突出。(1)农业生产,赵王城 基本是“望天收”,根据近年来粮食的行情,多数 遗址大部分位于城市郊区,本来在平原上的小型夯 农户种植大田作物已不可能回收成本,而经济利润 土台基被削平不少,遗址中原有的基址柱础被填埋、 高的经济作物又对土地条件要求较高,无法种植。 起移。尤其是在一号夯土基址上经过了梯田式的改 农户为了让所承包的土地利益最大化,继续发挥土 造,许多原有的层次被新开垦田打乱,大型夯土 地生产功能,将占用的赵王城遗址区文物保护用地 台原有的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的破坏。(2)工业生产, 向外出租给小工厂主、养狗场、私营汽车驾训场等 厂矿企业在古代城市遗址区内的大量存在本身就与 比传统种植业获利更高的其他行业,赚取地租。农 遗址原有风貌不相容,加上这类厂矿企业产生的大 户强烈的经济需要成为导致整个赵王城遗址区保护 气污染、土地污染、震动、噪音等工业性污染直接 状况整体逐渐恶化,靠近邯钢的东城北部和整个小 加快了遗址本体的风化与塌毁,甚至在周边厂矿形 北城保护程度较差的重要原因。

成的酸雨会对赵王城遗址本体造成溶蚀性破坏,造 二是地价因素。邯郸市现在城区面积已经不断 成更不利的影响。(3)城乡建设,现代城市扩张速 扩大,随着二环路开始兴建,未来整个赵王城遗址 度加快,2018年我国平均城市化率已近60%,邯郸 将位于城区核心位置,邯钢主要厂区在邯郸市近期 市城内人口已达526万人,人口膨胀对住房需求激 规划中也要进行搬迁,邯钢所位于的复兴区建设用 增,新建大量居民高层建筑的深地基,造成对地下 地的平均市价每亩已达到500余万元,紧临邯钢赵 扰动的烈度加大,产生了赵王城遗址文化层的深度 王城遗址区的农用地,每亩年租费约1500元,按照 破坏,这方面在赵王城遗址区东城显得尤为突出。

农用地等级估价市价每亩仅为5万元左右。以赵王 通过上述对赵王城遗址的人为破坏问题的梳理 城重点保护区为界,遗址保护区内外的每亩土地价 总结,可见现阶段的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存在着十 格差距竟达到惊人的1〇〇倍!赵王城遗址区的土地 分突出的矛盾,在古代城市遗址保护中是关键性因 在《邯郸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有关赵王城 素。赵王城遗址区内遗址风貌破坏、工农业开发混 遗址的核心保护区土地的使用功能已经受到了严格 乱、大量文物保护用地被侵占的事实也反应了遗址 限制,仅可作为农用地。遗址区内大多数农户认为 区内村民和其他利益主体对文物保护用地处置上的 是政府对承包土地不合理的规划导致了贫困,所以 随意性,因此,赵王城遗址保护问题实质上就是要 农用地转租为他用就成了遗址区内农户获得利润的 解决好城市文物保护用地问题。

普遍现象。又因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在对农 三、赵王城保护用地问题产生原因分析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相关法律规定上,政府给 予了充分的自由,文物保护机构是无权干涉农户土 根据《文物保护法》第五条之规定,“国有不 地承包、转租、流转的。遗址区土地低廉的地租价 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

格加上位于城市近郊,诱使遗址区大量农用地转为

• 11 •

Vol.32 No.4Journal of Handan Polytechnic CollegeDec.2019

其他非法用途而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这种土地经济 活动,仍然会积极主动地寻找市场,城市文物保护 用地土地资源的使用只能趋向于经济功能,而不是 继续承载不可移动文物和传承遗址价值。

三是管理因素。赵王城遗址由于占地面积广大, 区域内所涉及人口较多,所以在行政区划上,赵王 城遗址区分划为邯郸市的邯山区、复兴区两个区级 行政单位管辖,赵王城遗址土地实际使用情况更是 涉及到了多达三个乡镇,七个自然村。赵王城文物 管理处是在这一区域内唯一的专职从事赵王城遗址 区保护的政府机构。在赵王城周边的各自然村在遗 址区内的土地权属划分地界错综相连,实际占用情 况更是极其复杂。出现各类土地使用违法现象,管 理处的执法也只能依靠向违法者送达行政执法通知 书,制止对文物的破坏,并没有行政强制措施的权 限来强力制止遗址保护区内违法用地、租地情况的 发生。遇见违法较为严重的情况,通常是先按照程 序上报邯郸市文物局,再经由邯郸市公安局协调各 个辖区内各派出所进行联合执法行动。在联合执法 过程中,遗址所处区、乡镇的基层管理部门都会对 文物执法行动加以干涉,往往是行动结束后,遗址 区周边的小工厂、小业主生产经营一切如常。可以 说,赵王城遗址区的文物行政执法活动经常陷于被 动状态。

四、城市文物保护用地问题的应对策略与思考随着邯郸市主城区规模不断扩大,赵王城遗址 保护区的土地利用问题在近几年邯郸市建设的规划 工作中也日益突出,思考解决文物保护用地问题行 之有效的方法,也成为探索城市发展道路的重要内 容。同时,在我国提倡树立文化自信,实现城市经 济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背景下,赵王城遗址的文物 保护用地问题就直接影响邯郸市发展战略的提出与 实践,也是邯郸市文物保护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课 题。

一要重新认识文物保护用地对历史遗产的保存 与城市文化脉络传承功能。在传统学术上,我们一 直认为土地主要具有生产、承载、仓储、提供资源、 储蓄和增值五大功能。具体到赵王城遗址区,该片 区的土地正位于邯郸市向外拓展的最前沿,工业化 和城市化在该区域内体现得十分明显,农户承包的 农用地转租为他用,正反映出土地在城市化进程中 传统生产功能地位的下降,土地功能的多样化也是

12-

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一种表现。因此,我们就需要 拓展对城市土地功能的认识。没有土地,万物自无 容身之地,正如古人所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对于不可移动文物更是如此,土地是保存历史遗产 的物质基础,只有充分重视文物保护用地资源的宝 贵与不可替代性,才能将文物保护用地提升到战略 位置上来。其次,赵王城遗址奠定了邯郸市作为城 市聚落的基础定位,也是邯郸城市文化脉络之基。 历史地看,没有古人对赵王城的建设,邯郸市就不 可能具备后世丰富的文化传承与旅游资源,保证文 物保护用地周边历史风貌不发生剧变就是对邯郸市 历史文脉的保护。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战略决策 者应把文物保护用地视为一种城市战略资源,进而 理性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才可以开辟邯郸 市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的现实途径。

二要充分重视古代城市遗址对城市周边土地 价值的提升作用。多年来通过邯郸市政府相关部门 的不断努力,对赵王城遗址的重要性和《文物保护 法》进行宣传,遗址区内的居民已经对保护赵王城 遗址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市政府也通过 建设赵王城遗址公园对赵王城遗址的周边环境进行 优化,然而赵王城遗址周边城市土地的利用上也确 实存在着空间布局混乱,小工厂、民宅、仓储物流 园呈高密度分布,这种高强度的开发利用城市周边 土地模式,导致周边环境与赵王城遗址风貌格格不 人,赵文化历史文脉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出现了阻断, 周边土地没有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

对于这种现状,我们要意识到赵王城遗址现在 已经完全进人了邯郸市城市建设范围之中,邯钢厂 区搬迁也已提上了议事日程,遗址周边产业和人居 环境将面临着重大变迁和城市土地利用空间重组。 赵王城遗址区周边城市土地利用需要与时俱进进行 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应参考西安市大明宫遗 址,减少遗址周边的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增加文 化娱乐业和商业用地,结合好邯郸市城市经济发展 现实情况,以城市周边传统工业产业链升级为出发 点,有序合理开发赵王城遗址的城市周边土地。要 充分利用好赵王城遗址的城市文化底蕴,发展遗址 观光和休闲体验旅游为中心的旅游服务业,并带动 相关以春秋战国文化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利用。待邯 钢搬迁完成后,建议以赵王城遗址小北城为核心, 规划为遗址改造示范区,进行古代城市遗址风貌还 原绿化,扩容改造原有城市基础设施,改善遗址区

第32卷第4期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五、结语

2019年12月

内居民居住环境。同时,要严格控制遗址区周边新 增城市建筑高度,形成以赵王城遗址为核心的城市 天际线,构建起健康的城市周边土地空间机理布局, 最终达到赵王城遗址城市周边土地价值提升与文物 保护有机结合,延续邯郸城市文脉。

三要从管理制度上结合区域现实情况、社会 经济发展,统筹赵王城遗址的保护工作。赵王城遗 址面临城市周边复杂的土地权属关系和行政管辖权 限,单一、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已不能完全解决好 遗址环境风貌保护与遗址周边产业发展产生的各类 新问题,建立统一的基层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文物保 护特区机构已经很有必要。就赵王城遗址文物执法 情况而言,打击文物土地随意占用违法行为最终还 是需要由多部门联合才能有效处理,赵王城日常文 物保护管理工作上,地跨两区的赵王城遗址,实际 上是两区文保所、市管理处三方共同负责;随着未 来遗址周边土地开发工作的进展,随之产生土地补 偿划转、利用调整、居民异地搬迁,也都需要结合 各区、乡政府各相关职能局通力合作。这些核心工 作将在执行过程中加大行政成本,会降低文物保护 用地的开发效率。成立一个专业全面、职能健全、 政令统一的文物保护特区管理机构,组建起采用扁 平化管理模式的综合管理部门,在处理城市文物保 护用地等多种重要问题上,能够形成强大合力,缓 解遗址区内土地随意占用,加快赵王城遗址周边土 地的开发工作,相关配套措施可以参考邯郸市“冀 南新区”战略发展新区正在执行的产业发展策略和 政府相关土地、财税优惠政策,土地开发战略定位 可以确定为打造成有影响力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综上所述,当前古代城市遗址文物保护用地问 题还应多立足于现实情况作为制定具体文物保护用 地政策的先行策略。重视城市遗址对历史遗产的保 存与城市文化脉络传承的功能,多角度、多渠道提 升古代城市遗址周边土地价值,理顺遗址区内部及 周边的土地权属关系,使城市和市民在赵王城遗址 保护工作中受惠。通过赵王城文物保护用地工作, 调动起遗址区周边各类生产要素,拓宽城市周边经 济转型升级的新渠道,选择适合古代城市遗址土地 开发的合理途径,最终实践好新时代邯郸市“人文 立市”的发展新思路。参考文献

[1] 余洁,唐龙.城郊区大遗址保护用地流转的制度分

析一

以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

究,2008,⑶:128—134.

[2] 孙华.我国大型遗址保护问题的思考[J].中国文化遗

产,2015, (6): 61-70.

[3] 胡苑.论我国现行土地用途分类中应增加受保护地

域用地[A]. 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C]. 2004: 974—976.

[4] 岳屹岩.城市中心区文物保护区划与土地利用调整策略

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6.

[5] 张广海,李苗苗.中国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研究综述 [J].风景名胜与遗产保护,2015, (12): 113-116.

[责任编校:张勇]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