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未知 文章作者:萤火虫
小辉是三年级的一个学生。因为他在家听不进父母教导,懒散,学习又不认真,整天弄得脏兮兮,所以经常被父母打得鼻青眼肿,说是“熊猫眼”一点也不过份,脖子上伤痕累累,常常是旧伤没好新伤又有了,我看了,才知道什么是“恨铁不成钢”,什么是“心痛”。也因为他经常在课堂上捣乱,所以任课老师都不喜欢他。小辉平时喜欢在班上充当小丑的角色,经常做一些怪动作,吸引同学们的眼球,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这不,正在上课,同学们安静地做作业,他突然“哇哇”的古怪声音,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虽然我多次对他这种行为制止过,但几乎没有得到满意的效果,反而有时还会因为教育他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有时我索性也不理他,说实在的,一天课上下来,找1、2个人谈谈话再加上两个班116位同学的作业本、口算批改、订正、个别辅导好,已经是力不从心了。说来这人也真怪,课堂上同学们都在做作业本,有时我们一边做,一边分析,可他就是喜欢上课做自己的事,不做作业,等到放学没办法了,才拿出作业本一边做,一边嘴里不停地嘀咕:“又要被我老爸、老妈骂了,又要打了。”不管什么作业经常如此。跟他讲道理,其余同学至少短时间都会奏效,就是他这儿“抵抗力”特好,你说你的,他干他的,“有个性”啊!
说真的,孩子有表现的欲望,这非常正常。一个孩子充当小丑角色,也许是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也许是感到无聊时的取乐方式,不管怎么样,能够引人发笑也是孩子的一种能力。也许我们更应该在课堂上或其他场合多给他表现的机会,以满足他的表现欲望,在这过程中教育他要注意时间与场合,同时还应该教育其他学生对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决不能放纵,大家都要冷处理。没人喝彩,他就失去了做怪动作的兴致。但话说回来,三年级的孩子大都很难控制自己做到“不理他”、“不笑”。对这样的学生,我也希望用真情去感化他,但真有点无奈,或许还需要时间、时机和策略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