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晶体管单极共射放大电路
(总5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实验三 晶体管单极共射放大电路
实验目的:
1、学习单极共射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2、通过实验掌握共射单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和测试方法 3、学习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电压增益Av,输入电阻Ri,输出
电阻Ro,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以及频率特性
4、进一步熟悉示波器,万用表以及模拟电路实验箱的使用 实验仪器:
RTMD-2模拟电路实验箱
双踪数字示波器 数字万用表
带着问题作实验:
1、 三极管在电路中一般具有什么功能? 2、 三极管的工作条件是什么? 3、 放大电路实现什么功能?
4、 放大电路有哪些性能指标,各代表什么意义?
实验原理:
1、 三极管在模拟电电路中具有放大作用,即将微弱信号进行放大,以驱动负载工作
2、 三极管的工作条件是:a、极电结反偏 b、发射结正偏。(为什么)
2
3、放大电路设计时的原则:a、使信号放大满足实际需求即可,过大则会造成功耗大
b、输出信号不失真
放大电路设计方法:
数字示波 问题:
1、
Rb的作用:为三极管提供偏置工作电流。
3
Rb过大,则基极电流过小,导致发射结不能导通,出现截至(对应后面的输出信号截至失真),若过小,致使基极电流过大,影响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为什么,从三极管工作原理考虑)
对于选定三极管,其电流分配关系β一定,是由器件材料及结构决定,属于器件的属性。β一般在几十~几百量级。考虑到二极管特性测试实验时,正常工作时经过二极管的电流为数mA量级,即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电流为mA量级,则根据Ic=β*Ib,所以,基极电流控制在微安量级。所以,Rb的选值大小应在数十千~百千欧姆量级。 2、
Rc的作用:将电流转换为电压输出,即输出为Vo=Vcc-VRc, 所
以,输出波形与输入波形反相。
对于Rc的阻值选择:过大,分担电压过大,则不能保证集电极反偏,过小,则减小电压增益。考虑到电源电压为V量级,集电极电流为mA量级,则Rc一般选择千欧姆量级。
一旦选择好电源电压及各阻值参数,电路即固定,此时工作时未加入输入信号Vi,电路的工作状态就称为静态工作点,包括一下参数:Vb,Vc,Ib,Ic。
问题:但此时的工作点是否合适若不合适会造成什么结果 造成输出波形失真:截至失真和饱和失真 需要调节静态工作点。如下电路图:
4
电路改进:
电路工作时,器件温度升高,致使三极管电流分配关系改变,即β改变,因此会改变电路工作点,造成电路不稳定,因此需要进行改进,使电路能够自动调整
措施:利用负反馈,使工作点稳定。电路图为:
通道Uo Ui 通道
实验内容:
1、静态工作点调试-使输出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即使工作点在动态负载线的中点
5
a、连接电路,输入为1KHz的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输出幅值由最小逐渐增大,并调节Rw,使输出达到最大不失真状态,并记录中间过程中输入和输出的有效值,观测静态工作点对电压放大的倍数的影响。
b、关闭函数发生器,记录此时电路的工作状态,完成下表,即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UE(V) 2、动态指标:
(1)电压放大倍数Av的测量
在直流工作点调节中,当达到输出波形不失真时,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有效值,并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V= Uo / Ui,填入下表:
Ui(V) Uo(V) AV
(2)输入电阻:在信号输入端接入采样电阻Rs。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分别测量A,B点的对地电位分别为Us和Ui,则输入电阻:
Ri=(Ui/(Us-Ui))*Rs
所以只要测量A,B两点的对地电位即可测出输入电阻:
UB(V) UC(V) IE(mA) 6
A B
(3)、输出电阻的测量
接上负载RL=1K,在B点加f=1KHz正弦信号Ui,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测空载输出电压Uo,有负载时输出电压UL,填入下表。输出电阻计算公式为:
Ro=(Uo/UL-1)*RL Uo(V) UL(V) Ro(KΩ)
(4)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opp:
7
调节输入和Rw,使输出达到最大不失真时,输出信号的峰峰值即为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测量并记录结果。 (5)测试频率响应特性
保持输入信号Ui幅度不变,改变信号源频率,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测量不同频率下的输出电压Uo值,记入表。
f(KHz) Uo(V) 预习
复习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复习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特点及性能参数
了解特点及实验目的,带着问题,抱着验证和探索的态度开展实验。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