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web2.0时代的发展与思考

web2.0时代的发展与思考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学 年 论 文

题 目: Web 2.0时代的发展与思考

院 系: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起止时间: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 1. 引言 ....................................... 1

结束语 ....................................................................................................................................... 11 参考文献 ................................................................................................................................... 12

Web 2.0时代的发展与思考

I

摘 要

Web时代不知不觉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一处有互联网的地方,我们每一天在互联网上的交流、分享、浏览信息都是建立在web之上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就是web的时代。而在本文中重点讲述web时代应用在网络上人与人交流合作的一种新的互联网方式的时期——Web 2.0时代。本文将在个人开发经历、与日常应用的基础上给出Web 2.0时代的定义,并试图将其看作二十一世纪一种伟大的互联网方式对其进行深度剖析,从而得出隐藏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流行之后的不断满足使用需求的根本原因。自此,它所创造的价值,它对互联网世界的贡献,以及它天生的和后天不断适应的能力也将一一解开。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在它每一项新的体验或是贡献之外的内容——Web 2.0劣势。也就是我们最后探讨的话题,即Web 2.0的命运。

关键词

Web 1.0 ;Web 2.0 ;Web 3.0

Abstract

Web era is already integrated into our lives unknowingly have the internet every place on the Internet every day in the exchange, sharing, web browsing information is based on theabove. We now live in an era that is web-era. I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era of webapplications on the network peopl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in a new way of the Internetera - Web 2.0 era. This experience in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everyday applications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given in the Web 2.0 era, and trying to be regarded a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 great way

I

Web 2.0时代的发展与思考

II

to its Internet-depth analysis, so as to arrive hidden in the Internettimes continue to meet after the use of the popular demand for the underlying causes. Since then, it creates value,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 the Internet, and its innate and acquiredthe ability to constantly adapt to undo. Finally, I must mention is that in it a new experienceeach, or the content of outside contributions - Web 2.0 disadvantage. That is, we finallydiscuss the subject, that the fate of Web 2.0.

Keywords:

Web 1.0 ;Web 2.0 ;Web 3.0

II

Web 2.0时代的发展与思考

1

1. 引言

几年前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叫做网上冲浪,意即在Internet互联网上获取各种信息,进行工作、娱乐 。这就是Web 1.0时代的典型写照。但现在大家在互联网上却很少提及到,而取而代之的则是微博,人人,qq空间等。这不仅是我们使用互联网习惯的改变,隐藏在其后的是Web时代的变迁。我们把这种新型的互联网时代称之为Web 2.0时代。但虽然随处可见人们或是媒体对这个词的引用,但可能只有少数人知道Web 2.0的含义。就算是问计算机专业的人可能也很少有人能回答上来。当然这也和Web 2.0本身给出的定义的多义性有关。Blogger Don在他的“WEB2.0概念诠释”文章开头总结出“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对于这个定义我认为是比较权威的,但并不是一个定义或是一段说明就能讲清楚Web 2.0究竟是什么,它的特性,它的优势等。所以在下文中我将对web 2.0 做详细介绍与分析。[1]

2. Web和 Web 2.0概述

2.1 Web和 Web 2.0的定义、特征

2.1.1 Web介绍

Web原意是指蜘蛛网等网状物。但由于计算机的出现以及随之诞生的互联网,实现了两台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多种形式的互相联系。因其结构上与蜘蛛网相似,故而称之为Web。并且被广泛定义为网络、互联网等技术领域。它实际上的意义和万维网(亦作“Web”、“WWW”、“W3”,英文全称为“World Wide Web”)是一致的,因此它也

1

Web 2.0时代的发展与思考

2

被认为是万维网的缩写。并且我们目前所说的和本文中的Web即指的是后者。

Web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蒂姆·伯纳斯-李构建的ENQUIRE项目。这是一个类似维基百科的超文本在线编辑数据库。尽管这与我们现在使用的万维网大不相同,但是它们有许多相同的核心思想,甚至还包括一些伯纳斯-李的万维网之后的下一个项目语义网中的构想。[2]

2.1.2 Web 2.0的定义、特征

Web 2.0是相对于Web 1.0来说的,Web 1.0指的是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Web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信息。这就像是在电视上收看节目,我们只能被动的接受,而不能参与其中。而Web 2.0则把建设互联网这种以前只有程序员做的事转变向普通用户去发展。

Web 2.0概念起源于O’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国际公司的会议中。之后有关Web 2.0的话题便如火如荼的展开。

Web 2.0是一种新的互联网方式,它本身并没有特别的标准来进行描述,一般指的是通过网络应用促进网络上人与人间的信息交换和协同合作,其模式是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伴随着Web2.0的诞生,互联网进入了一个更加开放、交互性更强、有用户决定内容并参与共同建设的可读写网络阶段。当然伴随着Web 2.0的诞生同样带动了技术和社会的新变革。

这里引用O'Reilly和Battelle总结他们认为的表现了Web 2.0应用特色的一些关键原则做阐释Web 2.0主要特征,总结如下:

2

Web 2.0时代的发展与思考

3

1) 将Web作为平台

2) 驾驭群体智能

3) 数据将变成未来的“Intel Inside”

4) 软件不断发行与升级的循环将会终结(“永久的测试版”)

5) 轻量型程序设计模型

6) 通过内容和服务的联合使轻量的业务模型可行

7) 软件运行将跨越单一设备

8) 丰富的用户体验

9) 分享和参与的架构 所驱动的网络效应

10) 通过带动分散的、独立的开发者把各个系统和网站组合形成大汇集的改革

11) 快速的反应与功能新增 [3]

2.2 Web 2.0产生背景

2001年秋天互联网公司(dot-com)泡沫的破灭标志着互联网的一个转折点。许多真正有实力的公司在这场危机后存活下来。这无形中为Web2.0的出现提供契机。网络泡沫

3

Web 2.0时代的发展与思考

4

和股市的衰退预示这新的技术力量开始注入互联网,并且将迎来互联网的又一个春天。

Web 2.0的概念开始于2001年的一个会议中,展开于O'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国际公司之间的头脑风暴部分。互联网先驱和O'Reilly公司副总裁的戴尔·多尔蒂(Dale Dougherty)注意到,和盛传的危机相反,互联网此刻比其他任何时候更有活力,新的网络应用程序和网站正在恰似一股吹向互联网世界的春风。更为关键的是,那些幸免于当初网络泡沫的公司,看起来有一些共同之处。他们很有可能就是互联网时代转折的标志那。那么Web 2.0顺利应当跨上历史舞台。因此,Web 2.0由此诞生。

2.3 Web 2.0相关技术

正如引言中引用Blogger Don所概括的定义,其中也包含了Web 2.0技术的归纳。主要包括:博客(BLOG)、RSS、wiki百科全书(Wiki)、网摘 、社会网络(SNS)、P2P、即时信息(IM)、基于地理信息服务(LBS)等。

Web2.0主要特点和基于这些特点产生的具有代表性的服务:

博客(Blog):是比较早期的Web2.0代表服务,时至今日仍然经久不衰,

内容源(RSS): 这是新闻阅读方面的革新,它拥有极强的定制性以及便利性。

Wiki: 这是最典型的或者说是最纯洁的Web 2.0技术的体现,即全名共同参与。每个人都可以是作者。

网摘(Delicious):这是一种由用户提供信息的聚合发散的典型应用技术。

4

Web 2.0时代的发展与思考

5

社会化网络(SNS): 将网络中心转移到每一个用户,或者说成是去中心化。

微博(Twitter):当前最流行的网络服务,便捷高效的信息交流使其成为当今最热门的技术。

地理信息签到服务(LBS):一个大杂烩,集地理信息系统(GIS)、微博(Twitter)和移动设备(Mobile)以及A-GPS定位服务于一身的增强型微博系统,其主导思想是每一条信息不仅利用时间为索引、同时也加入了地理经纬度的索引,从而不仅可通过时间对信息进行筛选、亦可利用地理坐标对信息进行合理的筛选。

2.4 Web 2.0时代的精髓——以人为本

Web 2.0这个时代的到来是有使命的,它是要将互联网用新型的模式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这不仅是两种时代的转变,具体引用中国博客教、博客中国创始人 Web 2.0倡导者,方兴东的观点,与Web1.0最大的不同就是Web2.0所提倡的个性化在其中,个人不是作为被动的客体而是作为一种主体参与到了互联网中,个人在作为互联网的使用者之外,还同时成为了互联网主动的传播者、作者和生产者 。[4]

不管我们以何种方式去思考这种新型的互联网模式,我们都不难发现,这个Web2.0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从技术创新角度出发的,或者说与技术没有很大的相关性。如果从应用的角度看,Web2.0或许更好理解一些,它就像一个带着光芒的大筐,凡是于以往集中式互联网不同的模式或者技术,都可以框在其中。 而这个时代的改变从模式上是从读向写、信息共同创造的一个改变;从基本结构上说,则是是由网页向发表/展示工具演变;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运行机制上,则是自“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的转变;由此,互联网内容的缔造者也由专业人士

5

Web 2.0时代的发展与思考

6

向普通用户拓展。换句话说,Web2.0的精髓就是以人为本,提升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体验。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范畴或者说是理想。当然,这也是Web 2.0时代精髓。

3. Web 2.0的成就和现状

3.1 Web 2.0的典型产品

依靠着Web 2.0先进的技术手段,产生出了一批代表Web 2.0最前沿的技术应用,最典型的国内有:百度百科、、豆瓣网、互动百科、百度贴吧、人人网、新浪微博、优酷网等;国外有:维基百科、Flickr、Twitter、Facebook、YouTube、Skype等。

3.2 Web 2.0时代的网络公司

如若说Netscape是Web 1.0的鼓手,那Google就是Web 2.0时代的旗帜。

这是一个Web 2.0时代产生的网络公司,在它身上看不到Web 1.0的任何影子。已经出现Google就用一种新型的方式来提供服务,而不依赖与平台或是应用程序接口。有互联网的地方就可以享受到它的服务,而用户却不用去下载他的软件或是购买。这是一跟我们操作系统或是桌面软件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提供服务。它依赖于浏览器却又不是浏览器,它是被用户通过浏览器体验到的。Google的旗舰产品——搜索服务。 而它本身却更像一个搬运工,根据用户的请求在各处资源站点获取信息并展示给用户,而它本身并没有这些数据的存储。这些应用在这前的Web 1.0时代是不敢想象的。

当然不止谷歌一家公司,eBay,Amazon,Napster,及DoubleClick和Akamai 还有国内的百度等等比比皆是。

6

Web 2.0时代的发展与思考

7

3.3 Web 2.0的的现状

3.3.1 Web 2.0时代发展现状

虽然Web 2.0应用无处不在,Web 2.0的产品也层出不穷,根据《中国Web2.0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等资料的调查报告我把Web 2.0现状作如下总结:

(1)普通互联网用户对Web2.0知者甚少。

(2)微博成为Web 2.0发展中的佼佼者。

(3)RSS的使用逐渐转向为在线。

(4)SNS收费模式能以实行。

(5)调研发现用户使用网摘收藏文章比较频繁。

(6)博客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由于微博的影响)[5]

3.3.2 Web 2.0存在的问题

虽然Web 2.0如今风光无限,但并不代表它毫无瑕眦,甚至相反,Web 2.0存在很多缺陷,折现缺陷甚至会影响到它的发展以及最终命运,主要有、存在问题有:Web 2.0同质化竞争、对广告的过度依赖、web2.0企业的运营能力较弱、定向网络广告传递效率低、对Web2.0技术的忽略,以及相关法律、规范的空白,都成为Web2.0发展将遭遇的问题。

7

Web 2.0时代的发展与思考

8

一下是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问题:

其中Web2.0类网站近几年风光无限,但又是有苦难言,没有一种好的赢利模式.而是不断的烧钱,长此以往,必定走向穷途末路。Web2.0类网站的致命伤在于免费,免费的好处是迅速发展和聚集人气、流量,但也为网站的发展埋下致命的伤害,没有一种有效的盈利模式,Web 2.0类网站前景堪忧。

在Web 2.0安全方面。Web 2.0本身的领先技术和自身发展所需的信息建设等不仅为广用户提供了便利,同时不得不面对的是安全方面带来的问题,信息垃圾、电脑病毒、网络木马、网上犯罪等越来越威胁到网民的切实利益,其中黑客问题已成为威胁网络安全的大隐患。并且随着Web 2.0的快速发展安全方面将变得越来越严峻。

经济方面,互联网泡沫的产生源于风投家、有志之士的大胆投资和探索。他们均是以营利或是创造财富为最终目的而进行的泡沫创造者,而如今在风险投资商眼中,Web2.0又代表了新的商业机会和行业游戏规则。

社会方面,Web 2.0提出了潜在的一种可能性——在完全不同的在线社区之间创建一个更加紧密的社会构造。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术语来集合性地代表这些共同的社团。这种虚拟网络中产生的类现实社会的模拟导致人们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可能会影响到现实生活。

4. Web 2.0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及其发展分析

4.1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8

Web 2.0时代的发展与思考

9

Web 2.0类的网站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是盈利难,解决的关键是找出一种可靠的盈利模式,在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尝试建立自己的商业运作模式,在运营的时候逐步完善;服务特定人群,切勿眉毛胡子一把抓;引入新型广告,这一点可以以google为例:Google一改以往广告商寻找消费者的思考模式,而改以消费者自行查询广告的思维模式来经营。 Google将首页保持干净,但在关键词搜寻的时候提供你想要查找信息的相关广告,不但确保每一个点选进网站的浏览者都是对该信息有兴趣的潜在消费者,也一并解决了消费者对广告窗口扰人的困扰;最后一点就是不断创新。

Web 2.0安全方面和所有互联网应用一样不得不面对,随着Web发展,普及用户的安全意识是关键,这比什么都有效,还有就是建立完善的互联网体制,尽量避免让黑客有机可乘。

Web 2.0经济领域还是需要客观对待,在快速发展的趋势之下,避免发展过热也是厄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为了不让Web 2.0在网络化的过程中影响到现实世界中的社会生活这也是Web建设者们一直要面对的问题。

4.2 Web 2.0时代的发展分析

4.2.1 Web 2.0的流行是必然

经过上面的长篇大论相信读者对Web 2.0有了一个概念性的了解,但并不定是好的互联网应用就能流行开来,可是Web 2.0却流行到现在,而且仍然在持续走高。这不得不当作一个现象去分析。

9

Web 2.0时代的发展与思考

10

WEB 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WEB 2.0 内在的动力来源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发掘个人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到体系中来,广大个人所贡献的影响和智慧和个人联系形成的社群的影响,替代原来少数人所控制和制造的影响,从而极大解放个人的创作和贡献的潜能,使得互联网的创造力上升到新的量级。

由于web2.0的网络交互性,信息的快速传播性,以及透明性。在不久的将来,网络也可以作为推动国家民主的一种有效的工具,作为吸取广泛民众意见的参考。 正如同创新2.0所倡导的以人为本、草根创新、开放创新、共同创新理念,Web 2.0的核心概念是互动、分享与关系,所有的网络行为,都可用“互动、分享、关系”的概念来作诠释 。

4.2.2 Web 2.0的潜力与未来

回顾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每一次社会变革都包含着新理念、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任何一个新理念、新技术要想充分发挥其价值就必须首先赢得大众的认可,其后通过商业的形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首先是影响旧的生产消费方式,然后是逐步替换旧的生活用品,在使用中逐渐改变旧的生活工作习惯,通过组织效率的竞争淘汰逐渐形成一套新的社会生活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整个社会生产力基础的变革,同时形成新的生产关系和分配方式。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是这样,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阶段也将如此。

Web2.0是相对于以往的互联网发展状况提出的,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划分是互联网行业本身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而不同的阶段有其不同的发展任务。1.0的阶段是在通过资本的介入、概念的炒作、门户的发展、人气的聚合完成一个互联网被大众认可的过程;而

10

Web 2.0时代的发展与思考

11

2.0阶段则将是一个互联网改变旧有结构模式,逐渐丰富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的过程。

Web 2.0今后的发展就是不断实现它当初被设计的目的。这样看来Web 2.0才刚刚起步。未来Web 2.0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4.3 Web 3.0的提出

Web 3.0是针对Web 2.0提出的,较有名的首次提及是在2006年初Jeffrey Zeldman的博客中一篇批评Web 2.0的文章中。

目前,互联网在Web2.0还在热炒并且还款降温的同时,对于Web3.0的讨论已经也在不断地被提出。那么,到底什么是Web3.0呢?Web3.0定义被引用最多的是\"网站内的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网站相关信息进行交互,能通过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时对多家网站的信息进行整合使用;用户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数据,并能在不同网站上使用;完全基于Web,用浏览器即可以实现复杂的系统程序才具有的功能。\"

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时,Web 3.0的时代还停留在概念设想阶段。

在这个所谓的Web3.0时代到来之前,作为普通的互联网用户,我们并不用等着迎接Web 3.0时代的到来,我们只要继续享受现在的互联网服务就好,也就是享受Web 2.0时代。

结束语

11

Web 2.0时代的发展与思考

12

每一个新的时代诞生都意味人类史上的进步,互联网时代尤为如此。从Web 1.0到Web 2.0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体验就能看出。当然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该发扬Web 2.0核心精神——共同建设。这不仅限于互联网世界,而我们在互联网上的尝试也证明了这个精神无比正确性。或许未来Web时代瞬息万变,但核心精神必将永恒。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抓住互联网时代创造的机遇,让我们未来的生活更精彩!

参考文献

1. Tim O'Reilly. Web 2.0 Compact Definition: Trying Again . 2006-12-10

2. eveloperWorks Interviews: Tim Berners-Lee . 7-28-2006

3. Nate Anderson. Tim Berners-Lee on Web 2.0: \"nobody even knows what it means\" . arstechnica.com. 2006-09-01

4. Dario de Judicibus. World 2.0 . 2008-01-02

5. mGov Lab China. \"Innovation 2.0 in a Knowledge-based Society\" Seminar at Peking University . mgov.cn. 2008-11-23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