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
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
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人兽(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
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二布病的传染源
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他们都能从不同途径向外排出布氏菌
从奶、尿、便、精液、阴道分泌物
尤为重要的是怀孕母畜在生产时或流产时可排出大量布氏菌。人接触
从而增加了人类感染的
到这些带菌物质时就可能被感染。家畜与畜产品与人类接触密切机会。
患者也可以从粪、尿、乳向外排菌但人传人的实例很少见到。在一般情况下布病病人不会将布病传染给他人或家畜。
三布病传播途径
在一般情况下布氏菌可以从呼吸系统从鼻、咽、气管、肺化系统经口、食道、胃肠
进入体内
进入机体也能从消
布氏菌也能从皮肤、粘膜直接侵入机体。所以
可发生呼吸道感染。食用被病菌
布氏菌可从多种途径传播。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
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
四、人群易感性
各类人群不同年龄、性别、人种、民族、地区等对布氏菌都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不同种布鲁氏菌间有交叉免疫,再次感染发者有27%疫区居民可因隐性染病而获免疫。就是说不同类别人群都可能得布病,不同类别人群对布氏菌易感性无何区别。但是确实看到在不同人群中布氏菌感染率
患病率等有很大差别。如在兽医、牧工、家畜饲养
员、挤奶工、屠宰工、皮毛收购员、毛纺工、制革工等患布病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这个现象不是人群对布氏菌易感性差别。而是不同职业与牲畜及其产品接触机会不同。所以布病有一定职业性。
五、布病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临床表现】
㈠ 潜伏期在一情况下其潜伏期为1-3周平均为2周。也有个别病例潜伏期可达一年之久。潜伏期的长短与病原菌的菌型、毒力、菌量及机体抵抗力等诸因素有关。
㈡ 发病及前驱期症状目前多数病例发病缓慢少数病发病较为急骤。在发病缓慢
者中有些布病患者可以看到所谓的前驱期症状。一般诉说全身不适乏力感,有时失眠,食欲不振,劳动力减弱,头痛、多汗。与一般感冒有类似。有些病例可见便秘
腰及各部位
傍晚
肌肉和关节有轻度风湿样疼痛,傍晚有轻度畏寒等症状。体征可以发现患者有微热
为重淋巴结轻度肿大。偶见肝脾和扁桃体肿大。前驱期持续时间变动甚大,短者几天长者数周。起病急剧者一般没有前驱期症状或者易被忽略,发病一开始就表现为恶寒、发热、出汗等急性期症状。
㈢ 主要症状和体征
1、 主要症状
⑴ 发热发热是布病患者最常见而且是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之一。可见于布病的各个
期。热型不一变化多样,观察体温傍晚升高。根据我国布病患者热型分析,主要有以下五种型 低热型、波状热型、不规则热型、间歇热型、驰张热型。而稽留热罕见。 在抗生素普遍应用之前波状发热曾被认为是典型的热型,因此曾把布氏菌病称为“波状热”。热波
的数量、持续时间和强度等差异很大。波与波之间的间隔不一,短者3~5天,长者数周。波状发热多见于羊种布氏菌感染。近年来波状热型已属少见。 布病患者在高烧时一般仍然是神志清醒甚至自觉尚好
但在体温下降时自觉症状增多并加剧
体温可能出现波动症状
这种高热与病况相波与波之间的间
矛盾的现象为布病所持有。迁延性的布病患者隔不一。短者3-5天
长者数周。
⑵ 多汗多汗为布病主要症状之一,尤以急性期患者为甚。特别是晚上增多,是其
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
常可湿透衣裤,使
特征。与一般发热疾病不同的是出汗相当严重
患者感到紧张、烦燥,甚至影响睡眠。大量出汗可以导致虚脱。
⑶ 疼痛急、慢性期布病患者都可以发生骨关节与肌肉疼痛。在急性关节与肌肉疼
疼痛十分剧烈。慢性期的关节疼痛一般局限
常因过
痛呈游走性与风湿颇为相似。主要在大关节
于某一部位并以骶、髂、膝、肩、肘、踝等大关节最为常见。多为持续性纯痛劳或气候变化而使疼痛加重。其他部位的疼痛
如部分病人脑膜受到侵犯有相当剧烈的头
痛和脑膜刺激症状眼眶内疼痛的眼球胀痛等。 神经痛多因神经干或神经根受累所致。根性神经痛多发生于病后2~3日以腰骶神经根居多患者腰部及两下肢剧痛。神经干病变多发生于肋间神经坐骨神经。
⑷ 乏力 几乎全部病人都具有此症状。患者自觉疲乏不力。
⑸ 其他症状急性期患者可以产生极度的毒血症血小板减少、心内膜炎或其他更
严重的合并症状。并且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便秘顽固性咳嗽。少数女性患者可有
易于激动、畏寒
流产。慢性期患者常表现为精神抑郁不振、表情淡漠、失眠、烦燥不安喜暖四肢发冷、阳萎、遗精、自觉手足发烧等。
2、主要体征
⑴ 皮疹急性期患者出现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持续时间短。还可以见到出血疹、水泡疹、类似开花的脓疱疹等。少数患者可出现皮下出血性紫斑。
⑵ 淋巴结肿大有些患者可以出现淋巴结肿大。不仅有局限性淋巴结炎而且还可以
发生多发性淋巴结炎。个别患者淋巴结化脓形成瘘管在脓汁中可分离到布氏菌。
⑶ 骨关节变化骨关节系统的损害是布病的主要体征之一可发生于布病的各个
期,但慢性者多见。关节肿大多数由滑膜炎、关节周围炎、关节旁组织炎、关节炎、骨
可以发生部分的或完患者被迫处于固定
关节炎和滑囊腱鞘炎症性变化引起。 关节粘连。在个别病例中全的关节粘连。使关节呈屈曲畸型或强直以及肌肉萎缩等。脊椎受累弯曲状态。 形成脓肿。它仅偶见于个别病例。
⑷ 肝脾肿大国内资料急性期肝脾肿大占21.31%脾肿大占10.13%慢性期
肝脾肿大占4.26%。肿大的肝脾质软,中等硬。由于肝脏损害,可出现黄疸。
⑸ 软组织肿胀各期布病患者均可发生软组织的损害又如筋膜、腱膜、关节囊、
关节周围组织及肌肉等。形成蜂窝组织炎和纤维组织炎浸润。慢性期患者较为常见。
出现大小不同的结缔组织结节及
3、临床分期
⑴ 急性期发病3个月以内凡有高热者有明显其他症状体征(包括慢性患者急
性发作)并出现较高的血清学阳性反应者。
⑵ 亚急性期发病3-6个月凡有低热和有其他症状体征(即慢性炎症存在)并出现血清学阳性反应或皮肤变态试验阳性者。
⑷ 慢性期发病6个月以上体温正常应或皮肤变态试验阳性者。
有布病症状或体征并出现血清学阳性反
如果在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已确诊的病人阳性也应视为慢性期病人。
体温正常但仍有症状或体征血清学检查
⑸ 残余期加重
体温正常症状、体征较固定或功能障碍往往因气候变化劳累过度而
者。
4、临床分型
⑴ 内脏型心脏血管型、肺型、肝脾型。
⑵ 骨关节型关节损害骨损害软骨损害综合性损害。
⑶ 神经型周围神经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⑷ 精神型出现精神病症状者。
⑸ 泌尿生殖型睾丸、附睾损害子宫、卵巢、输卵管损害乳房损害肾脏损害。
⑹ 外科型即有固定的隐性病灶需要外科手术切除者。
5、临床代偿状态
⑴ 代偿精神状态良好主要脏器功能正常能照常参加劳动。
⑵ 亚代偿感。
精神状态及主要脏器功能有轻度失调参加劳动易出现疲劳或有衰弱
⑶ 失代偿精神状态不佳器官功能失调被迫卧床休息或需他人护理。
【布病诊断】
1、诊断人的布病主要根据三个方面第一是布病的流行病学接触史第二是病人临
床表现第三是对布病的特异性的试验检查。
布病流行病学接触史就是指病 是什么职业、与牲畜接触机会如何
到布病疫区去过否
所接触的牲畜
与牲畜皮
有无流产或拐子畜、睾丸肿大否如果去过停留多长时间
毛接触机会多少有无喝生奶吃生习惯等。
2、布病表现参照上述的症状体征。
3、特异性试验检查
1血清凝集试验Wright试验 试管法较灵敏。患者多在第二周出现阳性反
应,1:100以上有诊断价值。病程中效价递增4倍及以上意义更大。
2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结合抗体主要为IgG出现较迟持续较久,一般1:
20以上即为阳性。对慢性患者有较高特异性。
以上三个方面综合一起方可诊断史问
一般说缺一不可。但在个别情况下流行病学接触
不清此时布病临床表现和特异性实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求医者只有布病流
无临床表现
不能诊断为布病
只能说此求医者是布氏
行病学接触史和特异性检查阳性菌感染者。
【布病治疗】
1、抗生素治疗
⑴ 四环素类抗生素并用链霉素治疗
一般应用四环素抗生素类药物有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最常用的是四环素。三种抗生素用法大致相同每日2克分四次口服
21日为一个疗程,可再重复1
2个疗
程一般疗程间隔5-7天。第一疗程时并用链霉素。成人每日1克,分两次肌肉注射。
⑵ 利福平:并用强力霉素治疗,利福平成人毎天600-900mg分两次口服并且
每天早晨口服强力霉素200mg,连续给药最短6周。应用此治疗复发罕见。
2、磺胺治疗
复方新诺明每片含磺胺甲基异恶唑400mg,甲氧苄胺嘧啶80mg成人每次2片、
甲氧
每日 三次连续2周,以后每天两次。儿童按每日公斤体重磺胺甲基异恶唑50mg
苄胺嘧啶10mg计算。三周为一疗程可治2-3个疗程。 单独用复方新诺明治疗复发率较高,甚至延长治疗时间。有引起皮疹和消化不良的副作用停药。
如果发现副作用时应立即
3、孕妇治疗
妇女在怀孕期,患者急性或亚急性布病时可以引起胎儿死亡因此更要给予及时的妥善治疗。
治疗方法:首选药物是利福平如果利福平无效只给四环素或甲氧苄胺嘧啶。禁忌用链霉素。
六、怎样控制和预防布病
我国对布病防治制原则是:因地制宜、分类管理、采取以检疫、淘汰疫畜和免疫健康家畜为主的综合措施。
1、淘汰疫畜或阳性畜控制布病疫情或预防布病发生都必须执行淘汰措施。
在防制布病中淘汰疫畜不同于口蹄疫不必将疫畜或阳性畜活埋或焚烧。可将应淘汰畜集中一处由专人屠宰
加强个人防护,皮毛经适当处理可以制革或纺线等
其肉经煮也可食
沸或腌制也可出售、食用、屠宰场地要严格消毒,其内脏经高压、充分煮沸处理用。
2、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措施既是预防措施又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措施。在防制布病
中预防接种主要对象是健康家畜对于发生严重疫情的高危人群也可接种疫苗进行防护。
不同种类家畜和人群使用的接种疫苗有所不同。
3、其他措施在综合性措施中还包括宣传教育群众牲畜检疫
、加强个人防护
海关、各类牲畜市
场、牲畜出入运输、屠宰前等做好食品、动物皮毛、畜围和牲畜排泄
物及流产物的消毒处理等布氏菌抵抗力并不强常用消毒剂合理使用皆可达消毒目的。
控制和预防布病需要多部门的合作尤其是兽医部门与卫生部门的相互配合、互通信息、协调一致、统一措施方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人畜布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