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下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 基于全面风险管理 理念下银行信用风险 管理问题分析 孟妍 摘要: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一些商业银行被迫宣布破产。监管部门开始制定或完善补救规则,并推动商业 银行执行全面和科学风险管理的监管要求。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 不足,找到改进方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关键词: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 一、全面风险管理及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标、全面风险管理构成要素和企业的各个层级。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 以下方面: 美国COSO委员会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 架》指出,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由企业法人,管理层和各 部门人员共同参与,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 的风险管理过程。其目标是通过识别潜在的企业风险, 将企业整体风险保持在风险偏好之内,并合理保证企业 既定目标的实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八个关联的要 素,分别是:风险管理环境、风险管理目标设定、事项识 1.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不仅是指对商业银行主要风 险的管理,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此外 声誉、流动性所带来的风险也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日常 管理,因此,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也囊括这些风险。 2.银行战略应当包含全面风险管理。为了合理保证 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 全面风险管理办法。 ”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并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分为的i个维度,包括企业的目 发展。其核心还是对GDP的过度崇拜,对税收、财富、数 字过于看重,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环境社会可持续发 展。政府必须扭转这样的观念,鄂尔多斯政府除了出手 拯救楼市,给予其建设资金帮其走出困境。还要从根本 上认清形势。中央政府对楼市的调控政策不可能松动。 为此,鄂尔多斯政府要先进行自身改革和制度创新 (二)推进利率改革 +一+”+“+”+一+”+”— 一+”+“—— “—+r“+”+”+ 资本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和市场的调控下自发转入正 在发展的高新科技、环保性质企业,以活跃市场,促进经 济均衡稳定发展。要根据新的市场需求与市场形势,对 目前从事民间借贷的机构进行包括机构准人、业务范围 与形式、退出等在内的政策性规范。 四、结论 推进利率改革最重要的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民间借 贷形成的基础性因素是利率缺乏市场化形成机制。利率 市场化政策推进后将很大程度上发挥利率平衡资金市 场的作用。从而能引导资源最佳配置和提高整个银行业 的资金运用效率,维护好银行正规资金的供需关系即可 缩小民间借贷的不良生存空间。 (三)民间借贷资本需要规范化 民间借贷既然可以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由于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垄断市场,借贷款利率得不到 市场化,民间金融资金没有办法得到充分的配置。但是 鄂尔多斯的民间资本具有机构多、数量大、业务发展迅 速、规模大的特点。但是民间借贷一直处于灰色边缘,政 府的货币政策的变动会对其产生很巨大的影响,波动性 民间借贷由来已久,在鄂尔多斯市这个民间资本迅 速累积而又缺乏正确引导的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危机。由 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对民间资本进行风险管 理。这些政策现在还处于试运行阶段或还未开始运行。 但是这一列政策都是起导向作用,也许会在一段时间内 起到作用。但是要彻底对此次危机进行扭转,必须从转 变地区经济增长方式、金融行业的改革、和对民间借贷 阳光化三方面进行改革。相信在政府和民众的努力下, 这次危机尽量缩小范围,减少不良影响,使得鄂尔多斯 民间借贷和金融市场尽快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庄文敏.中国民间借贷的监管制度建构.西南财经大学 硕士毕业论文,2005年4月. [2]邱兆祥,史明坤.关于民间借贷合法化的思考.《金融理论 与实践》,2009年第3期. 大。如此,政府在鄂尔多斯民间借贷盛行的时候需要顺 势而为使其纳入阳光化、规范化轨道。使得巨大的民间 (作者单位:内蒙古宾悦大酒店) ≯ 3.全面风险管理强调“全面性”,应体现在商业银行 各项的经营、管理的活动和行为中。并自上而下地贯穿 于各分支机构、管理部门。 二、信用风险管理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关键 (一)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商业银行风险的独特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是 经营的高负债性,即自有资本金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例 行信用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风险的识别、风 险的度量、风险的缓释、风险的评估与处理等方面。在风 险识别和度量方面,我国定量化管理技术大多数是借鉴 国外已有模型,如KMV模型、基于风险价值VaR的 Credit Metrics模型。而借鉴这些模型会带来一个问题, 如果只是简单的学习和照搬西方已有的理论和模型,模型 执行基础并不一定符合我国国情而直接应用于实践中。 三、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很低;二是经营对象是货币,具有信用创造功能;三是商 业银行风险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 通过对许多国外银行破产原因的分析,许多破产的 原因可以归结于信用风险的不当管理。信用风险无疑也 是我国商业银行最应关注的。信用风险是指债权人因债 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 量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损失。商业银行的业务包括贷款、 债券投资传统业务以及信用担保、贷款承诺等其他业 务,信用风险几乎存在于以上的各项业务中。 在信用风险的管理流程中,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尤其 重要。通过2004年开始的不良贷款剥离,我国商业银行 逐渐的摆脱了大量不良贷款或逾期贷款带来的压力。风 险识别评估应对的一系列指标和模型开始被逐步建立。 指标和模型主要包括非现场指标监管,以及在此基础上 建立的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与此同时,各大商业银 行开始从我国基本国情和自身状况出发,尝试建立具体 的风险预警措施和管理机制,促进自身风险识别、评估、 应对和管控能力的提高。 (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业务发展快,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较低。信用风险 具有滞后性和长期隐蔽性,一旦因忽视而被长期积累, 就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严重后果。因此,高水平的风险管 理就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取得了 长远的发展,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不断增加,信用风险 管理水平也有所提高。但依然无法满足业务发展水平的 需求。 2.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由 三大部分构成,分别是:数据仓库、数据处理和数据分 析。由于我国开始重视信用风险的时间较晚,许多商业 银行没有完整的搜集和存储客户信息,导致数据仓库中 数据的可用性偏低,不能为信用风险管理T作提供一个 强大的基础。此外,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面,我们不仅 缺乏具有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和管理经济学的综合 性人才,现存的平台和模型也存在着问题,无法为风险 管理提供支撑。因此,我国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所存在的 上述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 理水平。 3.信用风险评估技术与我国实务相对脱节。商业银 (一)积极培育全面风险的意识和文化 全面风险管理强调将风险理念扩展到企业各项活 动和领域中,并认为企业每个员工在风险管理的过程都 有自己的职责。对于商业银行来讲,除了建立利于风险 管理的管理政策和制度,员工作为政策和制度执行的载 体,企业应培养员工的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在企业中营 造出以全面风险为导向自上而下的风险文化,将风险意 识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全面风险文化不仅有利于风 险管理中管理活动的推进,更有利于各商业银行经营发 展,避免企业目标的短期化,追求片面的资产规模和盈 利的增多。 (二)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缺乏是信用风险增高的主要原因。首先加 强信用的意识和教育,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氛围,为社 会信用管理提供优质的外部环境;再次,健全信用法律 法规,完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政策,为信用管理提供可 靠的法律基础;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应当完善对客户 信用信息的统计,建立全面的数据库。为商业银行合理 规避信用风险,风险定量分析提供信息。 (三)开发使用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定量模型 从国际趋势来看,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 既包括传统的财务指标分析法,也包括模型分析法。其 中模型分析法是主要的分析法,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提出的以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来计提信用风险资本从 而评价风险的方法。我国商业银行不仅要做到与国际风 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接轨,在学习和应用西方先进评价 模型的同时,更应当注意模型与我国国情的适用性,对 引进的模型进行改进。并注重对精通风险理论和风险计 量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我国定量模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平.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构建fJ]|金融发 展研究。2009.1 2. [2]钟齐.浅谈美国次贷危机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J】.经营管 理者,2012.2. 【3]巴曙松.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III:进展与趋势[J].金融 与保险,2012.3.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会计学院)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