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BIM工程项目论文造价管理论文

BIM工程项目论文造价管理论文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BIM工程项目论文造价管理论文

摘要:目前,中国BIM标准正在积极筹划中,面向BIM技术的造价管理信息化也在不断的尝试摸索,BIM时代已经到来,我们要紧随时代步伐,勇于探索,不断创新,逐步提升管理水平和行业地位,有必要着力推进BIM技术的应用,以促进我国造价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

基于BIM 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有利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对建筑业的要求,是我国今后造价管理的主要流行模式。而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要求尽快建立针对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以支持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BIM作为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基础,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充分利用BIM的强大功能,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个性化功能需要,建立纵向连接各阶段横向集成各参与方,实现系统和软件集成的信息系统则是当今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当务之急。

1概述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建筑业正沿着市场化方向飞速的发展,建设项目规模的扩大,对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提高造价管理质量以及实现信息共享,是工程造价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和精细化程度不够、水平不高严重制约着我国工程造价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具有参数化建模、可视化和虚拟施工等强大功能,并通过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促进了建筑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进程,BIM技术的应用给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国内外研究现状2002年,行业分析家Jerry Laiserin和Wang Xin第一次完整的提出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概念,从此,BIM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开始在工程建设行业被广泛使用。如今BI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被公认为继CAD技术之后建筑业的二次科技革命,不再停留在个人或者个别公司研究的层面,各个国家已经将其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之上。而美国在这条道路上领先已久。目前美国在大多新建建筑项目中已经开始应用BIM,BIM的应用种类繁多,从设计到施工以及后期的管理与维护都有BIM的应用。而且美国还存在各种BIM协会,由他们出台了各种BIM标准。根据麦格劳· 希尔的调研,2012年工程建设行业采用BIM的比例从2007年的28%增长至2009年的49% 直至2012年的71%。其中74%的承包商已经在实施BIM,超过了建筑师(70%)及机电工程师(67%)。2004年,随着Autodesk( 欧特克) 在中国发布Autodesk Revita 5.1,BIM概念开始随之引入中国。随着概念的不断完善与发展,BIM技术不仅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用于绘制完工图纸,而且可以创建与施工现场完全一致的完整三维工程数字模型。可以管理工具完成管线与结构之间,管线之间碰撞等。同时能够基于BIM模型进行结构及建筑绿色性能分析,进一步使复杂空间结构、绿色建筑成为可能。2010年上海世博会带给世人的建筑盛宴中,世博演艺中心、德国馆、上海案例馆、国家电力馆等多个项目均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得以顺利完成。与此同时基于BIM的造价管理软件业运营而生如广联达、清华斯维尔、鲁班,以上海鲁班软件(集团)公司为例:对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BIM应用进行详细的研究与探讨,并陆续推出了鲁班BIM浏览器、鲁班造价、LubanPDS系统等一系列软件,实现工程基础信息网络化共享以及协同工作。

2我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现状

2.1造价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模式,由各地区的主管部门统一编制工程预算定额,分阶段的调整市场价格,定期公布指导性系数并将指

导价和指定价结合,再由各地区的工程造价机构编制、审查和确定工程项目的造价。多年以来,这种管理办法基本适应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制约着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2.2计价工具

在未普及计算机之前,造价人员根据图纸结合预算定额和市场行情手工计算工程量,然后根据计算规则手工编制填写预算报表,形成工程造价文档资料,这样的工作方式效率较低且劳动强度较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推广,Excel表格、广联达、神机妙算等计价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推动了工程造价的发展。套价软件的普及,使造价人员在工程量计算上所花费的时间大大减少。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施工工艺越来越复杂,令传统的手工算量难以胜任。因此,专业技术人员开始进行三维算量软件的研发与应用,使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进信息化时代。

3基于BIM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

3.1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

在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移交阶段,都可应用BIM技术来确定和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在项目立项决策的过程中,造价人员利用工程师建立的初步BIM 模型或以往类似项目的BIM模型,获取工程量数据并结合一定的指标型数据,估算出拟建项目的造价信息。

在设计阶段,确定与控制造价最有效方式就是限额设计,应用BIM技术后,设计人员

可从BIM模型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中提取相关设计指标,快速的进行限额设计,以保证设计的经济性、合理性。在招投标阶段,建设单位或造价咨询单位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包含丰富数据信息的BIM模型,快速的获取工程量信息,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编制工程量清单,有效避免漏项和错算等情况的发生。在招标时,建设单位可以将拟建工程项目的BIM 模型以招标文件的形式发放给投标单位,方便其核对工程量。在施工阶段,BIM可以进行施工模拟,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减少施工变更,更好的控制建设成本。根据工程项目信息,施工单位可以将BIM模型与施工进度和材料采购计划进行5D集成,建立材料统计资料库,从而减少材料浪费,有效的控制建设成本。在竣工移交阶段,BIM模型在经过前几个阶段的补充和完善,信息量已完全能够表达竣工工程实体,BIM模型的完整性、准确性保证了工程结算的效率,成为节约成本的有效手段。

3.2造价信息的共享

在传统的成本控制模式下,项目经理或者工程师基本上凭借以往经验来分配资源,安排工程的进度计划。然而,现代的工程项目建筑结构复杂,施工周期长,凭借工程师的经验已经无法适应项目管理工作,不仅容易导致延误工期,甚至会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利用BIM三维模型,加入时间维度和成本维度组建5D建筑模型,能够更加合理的安排资金计划、材料计划、人员计划和机械计划等,以实现动态实时监控。在5D模型中,工程人员可以掌握任意时间段的各项工作量,从而核算该时间段内的造价,可以更加准确的制定用工计划和资金计划。

3.4不同维度的多算对比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的多算对比对于及时发现问题并纠偏工程费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算对比通常上从时间、工序和空间三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大量的实物消

耗量和造价数据需要被拆分、汇总,仅靠造价人员人工计算是很难完成的。要实现快速、精准的多维度多算对比,只有使用BIM 软件才可以实现。此外,对BIM-3D模型的各个构件进行统一编码以及赋予工序、时间和空间等信息,以最少的时间实现4D和5D任意条件的统计、拆分、分析,保证了不同维度成本分析的高效性、精准性。

4结语

目前,中国BIM标准正在积极筹划中,面向BIM技术的造价管理信息化也在不断的尝试摸索,BIM时代已经到来,我们要紧随时代步伐,勇于探索,不断创新,逐步提升管理水平和行业地位,有必要着力推进BIM技术的应用,以促进我国造价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孟森,刘欣,张世洋.浅谈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J].工程建设,2012(05)

[2]黄华.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新方式-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3]曹祥军.基于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研究[J].安徽建筑,2012(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