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无痛分娩在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无痛分娩在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无痛分娩在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摘要:目的 研究无痛分娩技术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共收治的产妇80例。采用随机分组模型,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技术,观察组在常规分娩基础上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主要对比的内容有:1.产妇疼痛情况2.②产妇分娩时间;3.产妇转剖宫产占比。结果 采用了无痛分娩技术的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等级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的分娩时间小于比对照组产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产妇由顺产转为剖宫产的占比与对照组产妇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 分娩过程中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可有效减少产妇在分娩中的疼痛,缩短分娩的时间,并且能够减少由顺产转为剖宫产的风险,使分娩过程更加顺利,产妇痛苦降低,极具临床推广价值[1]。

关键词:无痛分娩技术;产科;效果分析;评价

分娩是许多女性一生中都要经历的重要过程。分娩的过程是否顺利,产城的时间长短,产妇的疼痛及心理能力等许多因素都对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有着重要的影响[2]。无痛分娩技术可让产妇在分娩时疼痛减轻甚至消失,从而降低分娩痛苦,使分娩过程更加顺利。本文主要研究无痛分娩技术在分娩过程中对是否减轻产妇痛苦、是否缩短分娩时间,以及对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顺产转剖宫产的比例是否有影响等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产科共收治有80例产妇。通过随机分组模型将8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的年龄范围在20-30岁,平均(24.5±1.2)岁,妊娠 39-41 周;观察组年龄21-31岁,平均(25.6±1.5)岁,妊娠39-41 周。两组年龄、妊娠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产妇

对照组产妇分娩采用常规分娩方式,在分娩过程中对分娩进行指导和帮助,医护人员采用常规分娩操作,帮助产妇顺利分娩。 1.2.2观察组产妇

观察组产妇进行分娩中除采用常规分娩指导的基础上,加用无痛分娩技术。具体无痛分娩技术措施如下:1.在产妇分娩时宫口开到2cm左右的情况时即可由麻醉医师行硬膜外穿刺;2.穿刺时产妇体位通常呈左侧卧位,穿刺部位应于L2-3 椎间隙进行穿刺,硬膜外导管注入1%利多卡因3-5ml镇痛。也可将导管与电子镇痛泵连接,对产妇进行持续麻醉药物镇痛;3.产妇恢复仰卧位,连接电子胎心监护,观察宫缩时的胎心和宫缩指数;4.对产妇的宫缩痛进行疼痛分级,让患者对无痛分娩和镇痛程度有大概了解,把疼痛控制在可忍受的范围内。产妇的疼痛分为 0-4 级,具体可分为:0 级:无痛感;1 级:轻微痛感;2 级:中度痛感;3 级:重度痛感;4 级:剧烈痛感。产科医师和麻醉医师应对产妇的疼痛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及时根据情况进行麻醉药量的调整,保证分娩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①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在分娩中的疼痛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比;②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分娩时间进行记录和对比;③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顺产转入剖宫产的占比进行统计并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 SPSS22.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中疼痛情况的比较,见表1 2.2 两组产妇分娩时间的比较,见表2

3 讨论与总结

通常情况下顺利的自然分娩对母子都有益处,能够有助于新生儿成长发育,使产妇产后恢复更快,但自然分娩的产程较长,且分娩中的剧烈疼痛使许多产妇有恐惧和紧张的心理,在产程中身心都承受较为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在分娩的过程中,产妇最大的主观感受就是疼痛,剧烈的宫缩痛可导致产妇产生畏惧的情绪,不能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呼吸心率等可能因为疼痛而紊乱,过分不当的消耗体力,可能使产程延长,增加难产的风险,严重影响分娩的结局。近年来,无痛分娩技术不断进步,在临床诊疗中不断推广,许多研究也表明了无痛分娩在产科中的价值。有研究发现[3],被实施无痛分娩技术的产妇有近四成能够达到完全镇痛的效果,而超过一半的产妇疼痛减轻为间歇性的轻微疼痛,因此无痛分娩技术在改善分娩疼痛方面是非常有效且突出的。许多研究结果发现,接受了无痛分娩技术的产妇与常规阴道分娩的产妇相比,前者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时间明显缩短。同时有大量实践研究表明,实施无痛分娩可有效降低无剖宫指征的剖宫产率,提升自然分娩率。因此,综上所述,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可极大缓解产妇在分娩中的疼痛情况,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使自然分娩顺利进行,提高妊娠结局,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定翠 . 无痛分娩措施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142-143.

[2]张华 .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分析 [J]. 基层医学论坛,2014,(8):958-959. [3]吴雅琴,殷灯明 . 无痛分娩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 [J]. 当代临床医刊,2017,30(2):2965-2966.

作者简介:田乙岚(1998.05),女,四川巴中,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在读,临床医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