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摘 要: 制定项目施工质量的标准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项目质量的管理工作要对工作的效果进行监督,重视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满足工程合同、设计文件和规范标准。建筑项目工程的质量与居民的居住关系非常密切,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对产业的发展能够产生非常大的作用,与居民的生活也有紧密的联系,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关系要居民的生命安全,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不好就会对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就会对居民产生非常大的威胁,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程中,一定要加强质量的管理来保证居民生存的安全。
关键词: 工程管理; 质量管理; 施工企业;施工技术
无论是民用住宅、工业厂房, 还是公共建筑, 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从关系社会公众安全的建筑工程, 如体育馆、剧院、学校等, 到政府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 如办公楼, 再到各类商品住宅工程, 所有这些都是人们日常工作、学习以及娱乐和生活的重要场所。那么,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就成为影响和决定其能否发挥正常使用功能的关键因素。因此, 在工程管理的众多方面中, 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作为实现产品质量最后一个关键环节的建筑施工企业, 如何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科学管理来确保工程产品的优良质量, 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一、 国内外目前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
1.施工质量的管理分类。(1)承包商的质量自检管理.国外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统一看法是要保证工程或产品质量, 靠外部检查只是一个方面的措施, 但更重要的还是依靠
企业内部的质量自检管理与质量保证, 企业的自检管理体系一般较健全, 要求较严格。(2)建设单位进行的质量监督管理。建设单位进行的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按FIDIC 合同条件中的规定进行。建设单位代表或建设单位指定的设计工程师或业主授权的其他机构及人员进行监督管理。(3)政府的监督管理.一些国家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在特定的时间内需要对建筑工地进行检查.其检查的时间为开工、基础完工、承重结构和高耸构筑物完工后以及项目竣工后;检查的目的是确保工程项目按照规划正确选址, 而且符合现行法规中关于公共安全和健康的有关规定。
2。国内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现状。(1)在组织体系上, 实行了政府监督、第三方认证、企业自控的体制, 并建立了相应的省、地市、县级管理机构。(2)在管理制度上, 建立和完善了以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质量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法规和规章.(3)推行了建设监理制。
二、 建筑工程中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1.违背建设程序。如不经可行性论证,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无证设计,无图施工;任意修改设计,不按图纸施工;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现象, 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房屋倒塌事故也常有发生.2。工程地质勘察原因.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自然条件影响。3.未加固处理好地基。对软弱土、冲填土、杂填士、湿陷性黄土、膨胀士、岩层出露、溶岩、土洞等不均匀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均是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因。
三、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1.从施工技术方面分析
由于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多, 同时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 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充分全面考虑, 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 如果考虑不周, 则极易产生问题。
(1)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设备的安装要符合有关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在安装过程中, 要对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在设备安装检验合格后, 必须进行试压和试运转, 这是确保配套投产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机械设备的选择, 应本着因地制宜, 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性能上可靠、使用上安全、操作和维修上方便等原则。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是选择机械设备的依据, 要能满足施工需要和保证质量的要求。如起重机的性能参数, 必须满足构件吊装中的起重量、起重高度和起重半径的要求, 才能保证正常施工。
(2)施工方法的质量控制。在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 做到“方案先行, 样板先行”.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方案审完后, 做出样板, 反复对样板中新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 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对于技术交底, 应将其分成两个部分: 一般性的分部工程技术交底和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技术交底。在工程实施过程中, 要进行连续的监控, 并应有实施记录。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 必须要制定程序化的制度文件, 使施工方案的实施处于受控状态.
(3)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在施工中要建立严格的交接班检查制度, 根据“下道工
序就是用户“的观点, 在工序交接时进行签证, 如果质量不符合标准, 可以拒签, 并向质监员或项目经理反映, 在做出仲裁后方可施工。质监员应严格依据国家现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对分部分项及单位工程进行质量检验。班级实行自检互检制, 并执行按质量标准施工的操作纪律和班组分项工程质量不合格便返修的制度。对于那些质量容易波动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影响比较大的关键工序检测手段或检测技术比较复杂而靠班组自检互检不能保证质量的工序, 最后交工前的检查更要严格把好质量检验关。
2。从施工管理方面分析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 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 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 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 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 人为地带来一些问题, 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此外, 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 存在着人员责任不明确, 或者是专业人员思想麻痹, 认为这么大的工程项目, 出现一些小问题, 返返工是正常的, 没什么大不了, 反正以后总有办法补救处理; 加之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 都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 这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由于各专业的分工协调不尽人意, 每一个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 对其他专业的工作、工序以及技术、质量要求很难全面了解和掌握, 这也给协调工作带来更多的问题。
四、结语
制定项目施工质量的标准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项目质量的管理工作要对工作的效果进行监督,重视项目质量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满足工程合同、设计文件和规范标准。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一定要加强管理,在质量管理意识方面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建筑施工人员不重视职工的质量,正是施工人员的不重视导致了职工质
量管理和控制的不足,因此,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造成了很多的工程事故,所以,要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让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得到提高,进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有良. 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J] . 中国西部科技, 2006(10) :89- 90.
[2] 宋智平.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模式[J] 。 经济师, 2004(8) : 36—37。
[3] 梁绍宏。 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J] 。 中国西部科技, 2006(10) :123— 124。
[4] 周保国, 王玉格. 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 .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3) : 66— 67。
[5] 刘新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建设信息, 2006(6) : 35— 36。
[6] 陈柳强.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 D] 。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