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介绍了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填充墙施工中存在的几种质量通病。针对通病作出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与治理措施。

标签: 砂加气混凝土砌块;通病;防治;措施

砂加气混凝土砌块(以下简称“砌块”)具有重量轻、施工便捷、保温效果好等特点,在框架、短脚剪力墙等结构的填充墙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砌块在施工过程中受人员素质、组织管理、材料属性、施工工艺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质量通病:

一、填充墙与混凝土柱、梁、墙连接不良

1、现象

填充墙与柱、梁、墙连接处出现裂缝,严重的受冲撞时倒塌。

2、原因分析

⑴混凝土柱、墙、梁未按规定预埋拉结筋,或拉结筋偏位、规格不符。

⑵砌填充墙时未将拉结筋调直或未放在灰缝中,影响钢筋的拉结能力。

⑶钢筋混凝土梁、板与填充墙之间未楔紧,或没有用砂浆嵌填密实。

3、预防措施

⑴填充墙与柱和承重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1m设置2Ф6拉结筋,伸入墙内不得小于700mm。

⑵填充墙砌至拉结筋部位时,将拉结筋调直,平铺在墙身上,然后铺灰、砌墙;严禁把拉结筋折断或拉结筋未进入墙体灰缝中。

⑶填充墙砌完后,砌体还将有一定的变形,因此要求填充墙砌到梁、板底留一定的空隙,在砌完间隔7d后再用侧砖、立砖或预制混凝土块斜砌挤紧,砌筑砂浆要饱满。另外,在填充墙与柱、梁、板结合处须用砂浆嵌缝,这样使填充墙与梁、板、柱结合紧密,不易开裂。

4、治理方法

⑴柱或承重墙内漏放拉结筋时,可在拉结筋部位将混凝土保护层凿除,将拉结筋按规范要求焊接在柱或承重墙钢筋上。

⑵柱、梁、板或承重墙与填充墙之间出现裂缝,可凿除原有嵌缝砂浆,重新嵌缝。裂缝严重的要拆除重砌。

二、墙片整体性差

1、现象

墙体沿灰缝产生裂缝或在外力作用下造成墙片损坏,影响墙片的整体性。

2、原因分析

⑴砌块含水率过大,砌上墙后,砌块逐渐干燥而收缩,容易在灰缝中产生裂缝。

⑵砌筑用砂浆质量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⑶砌块搭接长度不符合要求,引起沿灰缝产生裂缝。

⑷砌块灰缝大,竖缝砂浆不易饱满,受剪力能力差,在温差、干缩等因素影响下,容易沿灰缝产生裂缝。

⑸因砌块的强度低,承重剧烈碰撞能力差,墙底部容易损坏,影响墙片的整体性。

⑹在抗震设防区,未按抗震要求对墙体采取加强措施,遇地震出现裂缝,甚至倒塌。

⑺随意凿墙破坏墙片整体性。

3、预防措施

⑴砌块龄期应超过28d,上墙含水率应小于15%。砌筑前,块材应提前2d浇水湿润。砌筑时,砌筑面上应适量洒水,使块料与砌筑砂浆有较好的粘结,不应将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的砌块混砌。

⑵砌筑时应采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砂浆强度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⑶砌筑前应绘制砌块排列图,并设皮数杆,砌筑时应上下错缝搭接,砌块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并不小于150mm;如不能满足时,应在水平灰缝中设置2Ф6钢筋或Ф4钢筋网片加强,加强筋长度不应小于700mm。

⑷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不得有亮眼。砌块高度较大,竖缝砂浆不易

饱满,影响砌体的整体性,因此,竖缝宜支临时夹板灌缝。

水平灰缝和垂直灰缝的厚度应均匀,分别宜为15mm、20mm。采用专用粘合剂砌筑时,灰缝厚度应为3~5mm。

⑸填充墙底部应砌筑烧结普通砖、多孔砖、预制混凝土块或现浇混凝土,其高度不小于200mm。

⑹在抗震设防地区应按照规范要求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当填充墙长度不小于5m时,墙顶部与梁应有拉结措施,如在梁上预留短钢筋,以后砌入墙的垂直灰缝内。当墙高度超过4m时,宜在墙高的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通长钢。

⑺不可随意凿墙。

4、治理方法

⑴粉刷前,发现灰缝中有细裂缝时,可将灰缝砂浆表面清理干净后,重新用水泥砂浆嵌缝。裂缝严重的要拆除重砌。

⑵压碎和损坏的墙体,应拆除重砌。

三、墙面抹灰裂缝、起壳

1、现象

室内外抹面随砌体灰缝中裂缝和柱、梁、板、承重墙结合处裂缝而出现相应的裂缝;墙面抹灰出现干缩裂缝和起壳,严重的引起墙面渗漏。

2、原因分析

⑴填充墙面灰缝不密实或有空头缝,减少了砌体灰缝对抹灰层的嵌固作用,增加了起壳的可能性。

⑵砌块的吸水率较大,干燥的砌块容易吸收抹灰砂浆中的水分,降低砂浆强度。

⑶抹灰砂浆材料不符合要求,如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石灰膏消化不透、砂子偏细,以及砂浆配合比不准、和易性不好等原因,或砂浆拌制后停放时间过长。

⑷装饰、抹灰材料选用不合理。抹面使用软底硬面,如水泥砂浆抹在石灰砂浆基层、混合砂浆或珍珠岩砂浆的抹灰层上,使粉刷起壳。

⑸墙体抹灰层太薄,成为墙体防水的薄弱环节。

⑹由于墙面不平整、凹凸过大,或砌块缺损等原因,造成抹灰层过厚,或抹灰时底层、面层同时进行,影响了砂浆与墙面、砂浆层之间的粘接,并由此引起表、里收水快慢不同,造成收水裂缝,容易产生起鼓、开裂。

⑺与柱、梁、板及门窗洞口连接处未嵌密实或未采取加强措施,由于各种材料的干收缩和温度收缩不一致,容易在连接处产生裂缝。

⑻门窗框与填充墙连接不牢,或施工质量不好,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门窗扇碰撞振动,使门窗框周围抹灰出现裂缝或起壳脱落。3、预防措施

⑴砌块经就位、校正、灌筑垂直缝后,应随即进行水平灰缝和垂直灰缝的勾缝,勾缝深度一般为3~5mm,可起到嵌固抹灰层的作用。

⑵砌筑时,可在门窗洞口适当位置直接镶砌木砖、标准砖,以便固定门窗框,不允许用薄木板代替木砖,更不能用铁钉等物直接打入灰缝。

⑶填充墙与梁、柱、板和承重墙连接处要用砂浆嵌缝,并且骑缝加钉200~300mm宽的钢丝网片。

⑷抹灰前,对砌块墙面的污斑、油渍、尘土等污物,应用钢丝刷、竹扫帚或其他工具清理干净。检查墙面平整度,把凸出墙面较大处铲平;凹进墙面较大处、砌块缺损部位或深度过大的缝隙,应提前用水泥砂浆分层修补平整,以免局部抹灰过厚,造成干缩裂缝或局部起壳。

⑸抹灰前应对基层表面进行处理,刷一道108胶溶液(胶水:水=1:3)或其他界面剂。处理后应随即进行底层刮糙。

⑹抹灰砂浆及其原材料应符合要求,宜用1:3石灰砂浆或1:1:6混合砂浆抹灰,不宜做大面积水泥砂浆抹灰。抹灰时,应留出踢脚板、墙裙、勒脚或其他水泥砂浆抹灰层的位置,以防水泥砂浆因基层粘有白灰砂浆而起壳。

⑺控制抹灰层厚度。底层刮糙不宜太厚,一般控制在10mm以内。中层厚度控制在5mm左右,并尽量做到厚度均匀、表面平整。面层视材料而定,一般厚度控制在2~5mm内。

⑻砌块墙面不宜贴挂重量较大的饰面材料。

⑼在同一墙身两面,不得同时满做不透气饰面。

4、治理方法

⑴对于因结构问题引起墙面抹灰起壳、裂缝和渗水的,应先对结构采取措施后,再对抹灰进行处理。处理时,一般应铲除起壳部分,清理、湿润后重新分层

抹灰。对于抹灰层裂缝一般应沿裂缝凿成V形槽,清洗后用水泥砂浆分层嵌补,然后分层修补抹灰层。

⑵因砌块本身材料问题而引起的渗漏,应铲除该部位抹灰层,然后将砌块酥松或裂缝部分凿除,用水泥砂浆修补,达到一定强度后重新抹灰。

⑶因抹灰层太薄而造成渗水的墙面,可在表面凿毛,认真清理、湿润以后,加做一层抹灰。有条件时,可在抹灰层外涂防水层,如憎水剂等。

四、小结

随着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填充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工程质量问题也层出不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该提高质量意识、劳把质量关,注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做到“方案指导、样板引路、成熟施工”,从而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投资,提升企业形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