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校安全工作总结

学校安全工作总结

2022-09-15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学校安全能力工作总结 2013年12月24日

学校安全能力工作总结

校园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能力建设的意见》和《在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珍爱生命,规避危险”安全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切实将学校安全能力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统一领导下,以确保校园安全为目的,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校教职员工关心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的局面,增强师生安全意识。从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牢固树立“珍爱生命,规避危险”的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教育课程化、安全演练常态化、安全职责全员化”,建设“校园安全保障体系、家校共管体系、安全工作考核体系”,有效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切实防范和减少中小学安全事故。为能够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而狠抓学校安全工作,从而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具体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扎实加强 “珍爱生命,规避危险”安全能力建设工作,我校成立领导组,对活动的开展进行指导、督查等相关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学校办公室、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信息宣传等工作,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根据学校的实际特点,把全校安全管理主要划分为四大块,并明确了相应的责任部门:一是交通安全,由校办公室负责;二是电器和各项安全防护设施建设、饮食安全、寝室安全学校总务处负责;三是教学过程安全(包括体育运动、学科实验室操作等)由校教务处负责;四是教室安全和学生安全教育,由校政教处和各年级组长负责。对每一大块安全管理工作,又进行了纵向的层层分解,如教室安全由政教处负责,再由政教处到年级,年级分解到教学班,各班再分解每个同学,层层明确责任,实行目标管理。实现了校园安全的全方位设防。

2

二、目标任务

围绕 “三化三建设”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强安全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安全保障能力、安全教育能力、安全防护能力,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认知能力、规避危险能力和逃生自救能力。

(一)安全教育课程化

1.统筹安排课时计划。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编写了中小学生安全教材,并从今年秋季起开始在指定地区和年级免费试行,我校根据国务院《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安全教育课列入课程计划,做到“进计划、进课堂、进课表”,保证每两周1课时,整体实现教学计划、教材、课时、教师、教研和考核“六到位”。

2.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我校配备安全学科专业教研员,并制定落实不同学段的安全课程方案。结合本校实际,任命刘老师为安全学校教师,参照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课程标准进行备课、授课,组织开展教研活动。

3.严格开展评价考核。学校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考评体系,对安全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评价,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年度工作业绩之中。

4.拓展安全教育载体。在实施以安全课程主渠道教育的同时,利用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多种形式,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内容丰富广泛的安全教育,促使学生系统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二)安全演练常态化

3

1.加强专业技能指导。学校要主动与公安、卫生、消防等部门联系,确定一批专业人员对学校安全演练进行技术指导。

2.构建演练活动序列。学校将安全演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到常态化、制度化、系列化,从本校实际出发,定期组织开展以防交通事故、防拥挤踩踏、防地震、防校园伤害、等为主要内容的演练活动。

3.强化实践体验教育。将安全演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贯穿于每个学期的教育活动中,覆盖到全体教职员工、所有学生。学校本学期安全演练的次数为2次。

(三)安全职责全员化

1.落实岗位安全职责。学校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要求,明确每个工作岗位担负的安全责任,职责细化分解到所有工作岗位,形成“全方位、全天候、全员参与”的学校安全管理格局,构建学校岗位安全工作全覆盖的责任体系。

2.积极参加专题培训。我校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食堂、安保门卫等特殊岗位人员都接受了专业部门的规范培训。

3.落实全员培训制度。学校以校本培训为主体,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各种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培训,使全校教职员工熟悉安全规章,掌握安全救护常识,学会指导学生预防事故、紧急避险、自救互救和科学施救的方法。

(四)建设校园安全保障体系

1.加强校园“三防”建设。学校主动争取所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学校安全

4

设施基础建设,落实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控措施。

2.建立健全校园安全保障制度。认真落实《省学校安全管理日志》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等,规范校园安全管理行为,提升安全管理科学化水平。

3.建立校园安全责任公示制度。在校门口等醒目位置设置校园安全责任公示牌,公示学校安全管理岗位人员名单、工作责任和联系电话,便于隐患排查和责任倒查,接受社会监督,实现校园安全责任“空间、时间、人员”全覆盖、全公开。

4.完善校园警示标识标志。在校园内醒目位置设立安全紧急疏散示意图,统一设置各类安全警示标识和标牌。

(五)建设家校共管体系

1.落实家长监管责任。及时提醒和有效落实家长对学生的监管责任,加强对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的看护,明确其监护人应履行的安全责任,全力保障少年儿童校外特别是双休日和假期活动安全。

2.强化对学生监护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学校指导家长委员会成立安全教育专委会,统筹安排安全教育家校合作事宜,签订家校联系安全责任书。注重加强家庭安全教育,定期召开安全专题家长会,及时向家长介绍学校安全工作形势及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宣传安全教育知识,将安全教育和培训延伸至学生家庭。

3.营造保障学生安全的良好氛围。学校主动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协助做好学生安全工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工作合力,全力保障学生安全。

5

(六)建设安全工作考核体系

1.严格落实学校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学校与年级组、班主任签订年度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2.严格安全工作考核。学校制定详实的安全工作考核办法,建立评价体系,强化考核措施,确保考核到岗,考核到人。

3.严格责任追究。严格执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如果学校发生师生重大伤亡责任事故的,要追究相关的责任。对学校存在安全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及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督促其全面整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的打算

我们在校园安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安全工作得到加强,学校无责任事故发生,安全事故为零,但是我们感觉安全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学校安全工作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1、社会育人环境存在不利于师生安全的因素。近几年来,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有关职能部门的集中综合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有明显的好转。但是,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和不良文化对师生安全的影响还比较大,试图干扰学校及学生的社会闲杂人员还存在,例如:我校位于城乡交界处,常有社会闲杂人员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虽然与派出所多次联系,也派警员驱赶,但不能彻底杜绝,另学校周边的饮食摊点较多,还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2、学校安全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受保护较多,而缺乏生活经验。学生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多数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低,大大增加了学校安全工作的难度。

6

3、学校大门面对的是社区主要交通道路,交通流量非常大。为确保学生安全,我们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上学时,将学生及时放进校内。 放学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在校门口对车辆进行指挥疏导。在学校大门口外设置安全标志、铺设学生上下学专用安全通道,保证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总之,我们一定尽最大的努力把安全工作做好,我们将进一步重视安全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不断提高我校安全工作水平。同时希望上级及相关部门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确保全校安全万无一失。

2013年12月24日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