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2020-10-12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姓名: 班级: 班主任:

评价 要素 评 价 内 容 对师长有礼貌,与同学友好相处,言行文明。 学生 自评 家长 意见 教师 评价 道 德 品 质 热爱生活,兴趣广泛,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守则》。 珍视集体荣誉,维护集体利益。 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公 民 素 养 牢记“八荣八耻”,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 观念。谦恭礼让,为人正直。 举止文明,爱护环境,自理自立,敢于大胆 提出新奇独特的见解。 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 难。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能够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自主合作学习意识。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有一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 乐于参加集体活动,能够为实现集体目标付出努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完任务。 尊重并理解他人,能够合理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积极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坚持上好“两操两课”。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 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择食,尽量少吃零食 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语 文 学习 成绩 数 学 英 语 学 习 能 力 交流 与 合作 运动 与 健康 说 明: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学校管理 2010-01-18 13:25:29 阅读13795 评论6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表 学校 姓名 性别 学期 年 级班级 项目 评价基本标准 自教家小综我 评师 评长 组评价 合 价 价 评价 认识国旗、国徽,会唱国热爱祖国 歌、行队礼。 知规范:《小学生日常行遵纪守法 为规范》,了解法律,自觉遵 守校规校纪。 课堂上注意听讲,多想、勤奋学习 多问、大胆提问题,考试不作 弊、卷面干净。 行 为 与 习 惯 评 价 标 准 待人接物讲礼貌,不随地文明礼貌 吐痰,不打架骂人,尊重老师 和长辈。 在校做好值日工作,爱护关心集体 公物,在家里学做简单的家务。 合理花钱,学会储蓄,爱勤劳俭朴 惜物品,不浪费,生活学会自 理。 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参加锻炼 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有一定的 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 公共场所中行为规范,即社会公德 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 与邻居、同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 主动关心他人,帮助有困难的 同学。 积极广泛地参加各种公益勇于实践 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家 乡的变化。 语文 数学 考英试科目 语 科学 科 学 文 化 素 质 术 书法 乐 美品德 音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写 话)、基础知识 实践操作、计算、应用题、 概念 单词、听、说、读、写 基础知识、实践或制作 基础知识、思想认识 器乐或舞蹈、唱歌或视唱 工艺、绘画、美术字 读写姿势、作品 考体查科目 育 电脑 实践 地方 运动能力、技能技巧。 基础知识、操作 动脑动手能力、作品独自 完成。 认真完成作业,生活自理,在活动中爱动脑筋,有自己的独立性 看法,面对困难能自己想办法 解决。 情感与态度评价标准 坚韧性 有始有终,持之以恒,正 确对待挫折。 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在和谐性 活动中善于和同学、老师交流 合作。 创造性 认真制作小发明或完成小 实验。 班级 个性特长素质(获奖情况) 级 学校级 市县级 省、国家 老师,请您听我说 家长寄语 老师,您眼中的我 注:1、考试科目考查科目均按优秀(A)、良好(B)、及格(C)、待及格(D)等级评价。

2、行为与习惯、情感与态度,按“棒极了!☆☆☆”“好样的!☆☆”、“加油啊!☆”、“拼搏!★”评价。

3、按“等级+特长+评语”的方式按优秀、良好、合格、一般综合评价学生。 4、每学期进行两次(期中、期末)评比并存入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

贵州省小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表

(低段1—2年级)

学校 学生 测评教师 等级

测评形式 填写一份表格 展示一项特长 进行一项运动 测评内容 评价标准及办法 分值 10 评分 基本情况+课程填写工整、规范,内容符合表格栏好恶、兴趣爱目要求,侧重考核学生收集处理信好、课外活动、息、书写、表达、评价辨析等方面唱歌、绘画、跳侧重考核学生听、说、唱、跳、吹、10 舞、演讲、书法、拉、弹、画、做、算等方面能力,《国家学生体根据评价标准评分 质健康标准》评10 朗读一篇作品 设计一张贺卡 介绍一次活动 解决一个选自课内外的朗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侧重儿歌、童话、寓考核学生朗读、表达、审美等方面所设计的贺卡体现时间主题,符合节日、生日、特定纪念日…… 称谓特点,侧重考核学生设计、操作、写作、运用、表达、审美等方游戏、主题班自然大方,口齿清楚,简要讲述自15 15 20 会、公益劳动、己感兴趣的见闻,侧重考核学生表猜谜、脑筋急转正确,有价值,符合品行规范,侧弯、生活中的数重考核学生观察、问题意识、思维、问题 说明:1、评价的具体内容抽签决定。

2、先分项评分,计算总分以后确定等级。90分以上为特优,80-89分优秀,70-79分为良好,60-69为及格,60分以下确定为待及格。

20 贵州省小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表

(中段3—4年级)

学校 学生 测评教师 等级

测评形式 测评要求 评价标准及办法 分评值 分 10 在3-5分钟内展示考察学生的听、说、唱、跳、画、特长展示 自己的1-2项特做等能力,以相关学科的具体要求长。 《国家学生体质体育运动 健康标准》评价项根据评价标准评分 目 10 为标准评分。 乡镇中心校学生用电脑制作,至少制作贺卡 用上三个英语单词;其余学校学生手工制作。 制定一个家庭或班级活动计划,要制定计划 对经费、行程、工具等方面进行科学安排。 操作并描述一个实践探究 探究活动或实验的全过程。 出示材料、创设情景,在描述、制作、综合运用 拼画、实验、提问、解决问题等项目中选择进行。 考察学生思维、操作、表达、审美交际等能力,以语文、品德、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的相应要求为标准评分。 考察学生策划、预算、逻辑思维、社会实践等能力,以语文、数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品德等学科的相应要求为标准评分。 考察学生动手操作、逻辑思维、表达、探究、创新等能力,以语文、数学、科学、品德等学科的相应要求为标准评分。 考察学生的观察、表达、创新、动手操作、设计、质疑、独立思考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能力,以各学科的相应要求为标准评分。 20 20 20 20 说明:1、评价的具体内容抽签决定。

2、先分项评分,计算总分以后确定等级。90分以上为特优,80-89分优秀,70-79分为良好,60-69为及格,60分以下确定为待及格。

贵州省小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表

(高段5—6年级)

学校 学生 测评教师 等级

测评形式 测评要求 评价标准及办法 分评值 分 现场作文(片作文符合习作要求,朗读正确、流利,段),并朗读,回有感情,侧重考核学生作文、朗读、表作文朗读 答评委的现场提达、审美、应变等方面能力,按作文、问。 朗读、回答要求和评分意见评定。 15 在3-5分钟内展考察学生的听、说、唱、跳、画、做等特长展示 示自己的1-2项能力,以相关学科的具体要求为标准评10 特长。 《国家学生体质体育运动 健康标准》评价根据评价标准评分 项目 乡镇中心校学生考察学生思维、操作、表达、审美交际用电脑制作,至等能力,以语文、品德、信息技术、综制作贺卡 少用上三个英语15 合实践、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的相单词;其余学校学生手工制作。 应要求为标准评分。 制定一个家庭或考察学生策划、预算、逻辑思维、社会班级活动计划,实践等能力,以语文、数学、信息技术、行程、制定计划 要对经费、15 综合实践、品德等学科的相应要求为标工具等方面进行准评分。 科学安排。 考察学生动手操作、逻辑思维、表达、操作并描述一个探究、创新等能力,以语文、数学、科实践探究 探究活动或实验15 学、品德等学科的相应要求为标准评的全过程。 分。 出示材料、创设考察学生的观察、表达、创新、动手操综合运用 情景,在描述、作、设计、质疑、独立思考和运用知识制作、拼画、实解决问题等能力,以各学科的相应要求验、提问、解决为标准评分。 15 15 分。 问题等项目中选择进行。 说明:1、评价的具体内容抽签决定。

2、先分项评分,计算总分以后确定等级。90分以上为特优,80-89分优秀,70-79分为良好,60-69为及格,60分以下确定为待及格。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2008年度第2学期

学生姓名: 班级:

评价 要素 评 价 内 容 对师长有礼貌 , 与同学友好相处,言行文 明。 热爱生活,兴趣广泛,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学生 自评 家长 意见 教师 评价 道 德 品 质 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守则》。 珍视集体荣誉,维护集体利益。 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公 民 素 养 学 习 能 力 牢记“八荣八耻”,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 观念。谦恭礼让,为人正直。 举止文明,爱护环境,自理自立,敢于大胆 提出新奇独特的见解。 有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独立完成学习 任务,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能够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有自主合作学习意识。 交流 与 合作 运动 与 健康 审美 与 表现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有一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 乐于参加集体活动,能够为实现集体目标付出努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完任务。 尊重并理解他人,能够合理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积极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坚持上好“两操两课”。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 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择食,尽量少吃零食 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衣着整洁得体,言谈举止文明,诚实守信,能感受、发现、欣赏艺术与自然生活中的美,并形成自己的情感判断。 对音乐、美术感兴趣,课堂表现突出,积 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且有一定艺术特长。 说明:评定分为A、B、C、D四个等级或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德育导师制

目录

德育导师制含义 德育导师的优点 德育导师制理念 德育导师的职责 第一、传统德育模式下的班主任忙于班级事务,如班级纪律卫生、学生安全教育等。繁杂的班级事务挤掉了做细致有效的思想工作的时间,德育工作缺乏与学生的交流,疏远了师生感情,淡化了师生关系。

第二、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导致德育工作渠道单一,方法

机械,德育工作常常是班主任在班内发布学校命令,“学校规定……”、“统一要求……”、“严禁……”,德育工作出现了“管、卡、压、罚”的现象,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甚至扼杀了学生个性。

第三、任课教师“只管教,不管导”。比如我们常会在教师办公室看到任课教师将课本一扔便向班主任抱怨:某某班主任,你这班的课我是……。任课教师对自己的定位有偏差,不知道教书育人的统一性。

第四、缺乏有力的评价机制。学生的品行表现出表面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而教师却往往以这种表象来评价学生的品德,比如我们常会听到或看到“好学生犯罪”、“坏学生救人”等现象。

由于以上现象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存在,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较差。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永远的痕迹。”德育也是如此,“亲其师,信其道”,可亲可敬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才是有效持久的。再者由于每个人受先天禀赋、后天环境的影响,接受教育后的内化过程中呈现千差万别,反映在脑力与体力,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方面也千差万别,这就造就了个性。个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价值,正是因为人各有其特点,才使人类千姿百态,世界丰富多彩。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的基本

特点,是我们制定教育目标的前提。当今倡导的素质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教育”,所以有效的德育必须是亲情化和个性化的。德育导师制是德育亲情化、个性化的载体。

德育导师制含义

德育导师制,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是全员导师制的育人模式,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要求每名导师,带5至10名学生,每周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袋,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每月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建立导师工作记录袋,记录师生活动的全过程。 德育导师制不仅是一种良好育人模式,而且是一种学校德育管理模式,同时也是学校进行学生思想工作的一种模式。

德育导师的优点

1、学校为满足学生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希望得到教师帮助的需要,选择一批教学水平高、乐于奉献、在

师生中较高威信的教师或能贴近学生,与学生没有代沟的年轻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以达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目的。

2、 “德育导师制”的重点是动员多方面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一对一”的指导。

3、“德育导师制”旨在改变以往任课老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形成学校“全员育人”的局面;“德育导师制”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校安排导师将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在导师和学生间实行双向选择。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选择导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在导师和学生间实行双向选择。还融入亲情,进行换位思考,架起了师生间的“心灵桥梁”。 4、 德育导师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指导者,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培育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是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辅导员,是把学生造就成新型人才的“工程师”。

5、德育导师制,把需要更多关心的学生的思想教育任务分解给德育导师,让更多的老师关心、指导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和学习,形成了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学生思想工作新模式。 6、德育导师关注到每个学生思想和心理的细微变化,并以学生的朋友、顾问身份作为其成长的指导者,学生们觉得与导师在一起,少了一份拘束,多了一份轻松。还可以确定党员对子型、科目薄弱型、后进生自律管理型、问题学生转化型等不同类别的

导师,一个老师可以兼任几种导师身份,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还需要建立一整套制度,如导师评价制度、导师考核制度、规范建档制度、谈心与汇报制度、特殊案例会诊制度等

德育导师制理念

(1)教师既是学业上的指导者,知识上的传播者,更是德育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的研究者,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服务,即充分体现学校“教育就是服务”的教育理念。

(2)学校尽可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内德育环境,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3)不断拓展校外德育渠道,发挥校外德育基地的作用,聘请校外辅导员担任学生导师。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成为孩子们的终身导师。 导师的基本条件:

(1)热爱学生,有强烈育人责任感;

(2)热心学生工作,具有一定的学生工作经验和较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经验;

(3)某一学科领域具有专长,在学生中有一定威望; (4)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的知识,学会倾听,重在引导,不包办代替。

德育导师的职责

(1)充分了解学生性格、兴趣、思想动态和生活、学习情况。 (2)帮助学生制定品德发展、行为养成、学习及个人发展计划,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3)经常与学生进行座谈沟通,及时解决学生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困难。

(4)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

(5)直接与学生家长建立有机的联系,有效地实现对学生的个别教育。

(6)学生出现适应欠佳、行为偏差或其他特殊事件时,可约请有关人员实施辅导,并与其家长及时联系,必要时由政教处协助辅导。

(7)因实施辅导所获得的学生个人或家庭资料,非依法律规定或辅导需要,不得对外公开或泄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