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2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练习卷X

2012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练习卷X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1.填空。(14分) ①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②,。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__________,微微露出点粉色。 ⑥子曰: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⑦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 ⑧子曰:“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⑨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⑩子曰:“______________,学而不厌,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2.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关诗文。(10分,每空2分) ①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③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其中“比邻”的意思是________,这句诗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14分) 死亡之湖——罗布泊

①罗布泊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部,是中国第二大盐湖,又名罗布卓尔,古称黝泽、盐泽、蒲昌海、牢兰海、辅日海和洛普池等。 ②公元前403~221年,《山海经》就有记载:“不周之山,东望黝泽,河水所潜也”。《史记·大宛列传》载:“于田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罗布泊卓尔系蒙古语音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在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县东北部,塔里木地块东部。长轴呈东—西方向延伸,长300.0千米,宽125.0千米,面积5350平方千米;它是一块神秘的土地,古今中外无数史地学者的探索,使这块土地充满着神秘感。 ③清代,阿弥达深入湖区考察,在其撰写的《河源纪略》卷九中记载:“罗布卓尔为西域巨泽,合受偏西众山水,共六十支,绵地五千,经流四千五百里„„

④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俄国探险家H·M·普尔热瓦尔斯基、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美国人哥丁顿、英国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和法国人邦瓦洛等,都考察过罗布泊,并留下精彩的描写。

⑤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工作者对罗布泊地区进行了两次规模较大的考察,一次是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新疆综合考察队,另一次是1980~1981年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组织的罗布泊考察队。取得了罗布泊洼地的形成和演变,湖区地貌、水文、生物、地球化学、土壤以及楼兰古城和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等的丰硕科研成果。1980年5~7月彭加木同志为寻找水源,在考察途中于库木库都克地区遇难,为罗布泊地区的科研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⑥湖区集水面积144.0×104平方千米,补给系数为150.58。主要入湖河流有孔雀河、塔里木河、米兰河、若羌河、瓦石峡河等,汇集高山冰雪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分界线甚不明显,常常发生相互袭夺,导致罗布泊的所谓“游移”和湖面萎缩。建国后,上游农垦迅速发展,并兴建了大量水利工程,拦截水源,使两河入湖

水量大为减少,乃至断流。 ⑦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曾几何时,繁华兴盛的楼兰,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盛极一时的丝路南道,黄沙满途,行旅裹足;烟波浩淼的罗布泊,也变成了一片干涸的盐泽。

⑧那里曾经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现已成为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如今,从卫星像片上反映出来的罗布泊是一圈一圈的盐壳组成的荒漠!

⑨是活生生的湖泊消亡的实例,警告人们在西部生态脆弱地带进行开发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

【小题1】说说文题“死亡之海”中“死亡”的含义。(4分) 【小题2】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罗布泊断流的原因有哪些。(4分)

【小题3】文章第⑦、⑧两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第⑥段中加点词语“常常”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

1.阅读《右溪记》选段,完成下题。(共6分)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即标题所指之“右溪”),南流数十步,合(汇入)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倾斜)嵌盘屈(形容怪石的样子。),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小题1】根据文意,画出道州城、右溪与营溪三者之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2分) 道州

【小题2】本文与《小石潭记》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有什么异同处。各举一例简要说明。(4分)

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4分)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小题1】“夹岸桃花蘸水开”这句诗,给人无限的美感,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这一美景。(2分)

【小题2】诗歌的最后一句“小舟撑出柳阴来”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1.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1)这里也有乐趣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课堂上,老师问:“为什么人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摔倒呢?”一生说:“因为冰面太光滑,鞋面与冰面的摩擦力太小。”另一生说:“因为冰面太平坦,脚一打滑,便没有什么不平的东西阻止脚滑下去。”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道:“所以,人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摔倒,一是因为冰面光滑,缺少阻力;二是因为冰面平坦,缺少坎坷。阻力和坎坷,这些看似有碍于我们前进的东西,却反过来成就了我们。”

要求:(1)立意自定,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2)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正确鲜明。(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