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道德经上善若水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上善若水全文及译文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道德经上善若水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善若水篇: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以慈相助,以俟眾人:以儉相損,以適其所居:以不敢為天下先,而應乎天之道。

詩云;「善之與惡,以鈞輻別。」。

是故君子篤於善,而慎於惡。善之與惡,通乎天地;善之與惡,肇始於聖人。

善者,其為善而得善;惡者,其為惡而得惡。 仁者,其惡不利他人;不仁者,其惡殃乎其身。

眾人皆有不知,而君子能行之:聖人之所以致道者,以其不爭故也。 译文:

天下人都說我的道德很大,似乎不同凡俗;其實只是因為它的大,所以看起來才與眾不同。但如果降低它的尺度,久而久之,它便會變得乏味了。

我擁有三寶,並把它們好好守護著:一寶是慈;二寶是儉;三寶是不敢做為天下先。

以慈去幫助人,等待眾人;以儉去切身損失,適合自己的所在環境;以不敢做為天下先,以從和天道。

詩經說:「善與惡,以鈞輻別。」。

因此,賢人堅定地行善,而謹慎於行惡。善與惡,是普遍於天地的;善與惡,是聖人所致的。

善人為善而得善;惡人為惡而得惡。

仁者,其所為惡不會傷害他人;不仁者,其惡必自取其辱。眾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