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检验的应用
感官评价的两类不同的目的为,1、为区分两种或多种产品之间的差别,2、对产品进行感官描述。当检验目的确定后, 还要考虑到置信度、样品的性质以及评价员等因素来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
食品感官分析常用的检验方法有差别检验、标度和类别检验、 分析或描述性检验三类。
差别检验主要是用以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 其类型有5种。
1成对比较检验 主要用于确定两种样品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差别,判别的方向如何, 确定是否偏爱两种样品中的某一种。也可作为选择和培训评价员用。这种检验方法的优点是简单且不易产生感官疲劳; 缺点是当比较的样品增多时, 要求比较的数目立刻就会变得极大以至无法比较。
2三点检验 主要适用于确定两种样品之间细微的差别, 当可能参加检验的评价员数量不多时可以选择此方法。也可作为选择和培训评价员用。 该法的优点是简单;缺点是用这种方法评价大量样品不经济, 评价风味强烈的样品比成对比较检验更容易受到感官疲劳的影响, 另外要保证两个样品完全一样是很困难的
3二—三点检验 主要适用于确定被检样品与对照样品之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该法尤其适用于评价员很熟悉对照样品的情形。 其优点是对某些特定产品具有较高的精度;缺点是如果被测样品有后味, 这种检验方法就不如成对比较检验适宜。
4五中取二检验 适用于仅有少数优选评价员时的情形。该法的优点是在统计学上功
效高; 缺点是更容易受到感官疲劳和记忆效果的影响。 在利用视觉、 听觉和触觉的感官分析中可使用该方法。
5“ A” - “ 非 A” 检验 主要适用于评价那些具有各种不同外观或留有持久后味的样品。该法特别适用于无法取得完全类似样品的差别检验。其操作要点是, 首先将对照样品 “ A” 反复提供给评价员, 直到评价员可以识别它为止, 然后每次随机给出一个可能是 “ A” 或 “ 非 A” 的样品, 要求评价员辨别。 提供样品应有适当的时间间隔, 并且一次评价的样品不宜过多。该法也可用于评价员的记忆培训。
实例应用:在乳制品开发中的应用一种新产品在批量投放市场之前 ,必须进行消费群体的接受调查。在乳制品研发过程中适当合理运用差别检验可以快速分析各实验样品间及与标准样品间的差异和差异大小,为产品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下面以婴幼儿配方奶粉为例介绍一下产品差异的比较和分析方法。
A问题的提出:比较4个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滋气味、奶香味和甜度的差异性,并根据喜好程度(由大到小)对这4个样品进行排序。
B根据评价员的打分情况进行统计。(注:27个优秀评价员,女性12人,男性15人。)
采用5点标度法对各个指标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说明该样品的滋气味、奶香味越好,而甜度为5表示太高,3表示甜度正好,1表示甜度偏低。
依据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其差异性进行了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显著性水平α=0.05)。结果如下表: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四个样品的滋气味、甜度和被喜好程度存在显著性整体差异;四个样品的奶香味不存在显著性整体差异。将存在差异的样品以不同字母标注出来(如下图2、3、4、5),四个实验样品的感官特性的差异就比较清晰的反映到了柱形图上。根据每个指标的差异可以对产品配方进行相应调整。最后根据喜好度的排序可知,789明显受偏爱程度低,而925、416、282三个样品无显著性差异。由此研发人员在以后的实验中应优先选择925、416、282配方,而789样品由于其滋气味和奶香较差应舍去或对其调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