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对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对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10月第20期总第170期China's rural health,October 2019,No.20,Total No.17063

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对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刘 娟(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肿瘤科 274000)

【摘要】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对生活质量影响进行系统化探究。方法:以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性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根据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分析,实验组临床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乳腺癌护理中的价值明显,能够不断优化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乳腺癌护理;应用价值;生活质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10-0063-02近年来,伴随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空气与气候条件也随之变化,乳腺癌发病几率也不断提高,使得乳腺癌患者群体规模扩大[1]。乳腺癌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位居首位,且患者长时间受到疾病折磨,疼痛感明显,负性情绪较为严重。为确保患者疼痛感得到缓解并优化生存质量,有必要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年龄38-84岁,平均年龄(48.34±3.21)岁。对照组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48.22±3.25)岁。纳入依据:①年龄不低于32岁;②临床检查结果与病症诊断标准一致;③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依据:①精神病;②肝肾功能障碍;③对此次研究持反对意见者。对比两组患者年龄资料,组间差异不存在,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性护理措施,集中表现为药物干预与生活指导等。实验组以此为基础,加行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

①入院宣教。护理工作人员应向患者与家属讲解有关乳腺癌的知识,以保证对乳腺癌疾病形成正确认知。

②保健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接受化疗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叮嘱,积极采取必要的保暖措施,以免感冒。日常要积极参与到户外运动中,保证新陈代谢的有效性。而在放疗的时候,要求患者高度重视放疗区域皮肤清洁与护理。尽量穿着柔然且宽松的棉质性衣物。另外,不应使用较强刺激性的沐浴露或其他的清洁用品。若放疗区域的皮肤有红肿与瘙痒的症状,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处理措施,坚决不允许随意抓挠,以免出现破损感染的情况。

③饮食护理。患者在接受化疗与放疗的时候,作为护理工作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指导。尽量摄入高蛋白质与维生素的食物,要多吃水果与蔬菜,不摄入脂肪含量高且油腻的食物。患者饮食要保证均衡,才能够尽快恢复身体机能。

1.3评价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临床康复效果可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与进展四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是以SF-36量表为参考,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14统计学分析

以上所研究的乳腺癌患者全部数据都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效果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X2检验,p<0.05为数值判定标准,对统计学意义加以证明。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效果对比

实验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

表1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效果对比(n/%)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X2P

例数4040

完全缓解2815

部分缓解68

稳定47

进展210

总康复效率95756.27450.0122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健康状况、精神健康、生理机能、社会功能与情感职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表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组别(n=40)实验组对照组X2P健康状况(分)41.23±4.8933.62±2.149.01680.0000精神健康(分)54.37±5.1231.29±4.0122.44520.0000生理机能(分)72.27±4.7658.45±6.1111.28490.0000社会功能(分)68.34±3.2147.26±5.4421.10700.0000情感职能(分)68.19±6.9655.23±2.4511.10860.00003 讨论

乳腺癌会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发病率与病死几率都相对较高[2]。伴随医疗水平的提高,乳腺癌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的疗效不明显。为不断优化临床治疗[下转第66页]

[上接第62页]用百分比体现,χ2检验;统计结果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6.15%VS 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组别研究组参照组χ2P值

例数6567

发生例数

413

发生率(%)

6.15%19.40%10.116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统计护理评价调查96.92%满意度,与参照组88.06%的满意度评价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研究组参照组χ2P值

例数6567

满意4330

一般2029

不满意28

总满意率(%)63(96.92%)59(88.06%)

11.284P<0.05

3讨论

近几年由于空气质量受到严重的污染,造成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儿童和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低,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本次研究筛选的老年患者,本身抵抗力差,加之部分患者需要插管等呼吸维持容易发生医院内感染,所以加强护理,做好预见性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预见性护理工作的开展通过以往临床护理经验总结,提前做出预判和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预案和实施策略;首先加强护理人员自身技能以及防范意识的提高,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建立完整的考核制度。临床用药中,针对抗生素的使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使用,禁止抗生素滥用。基础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及家属讲解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危害,药物治疗严格遵医嘱,针对患者饮食、运动、作息等做出科学的指导。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做好预防性护理,有效的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辉,侯燕,王秀丽等.预防性护理在预防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4):2004-2006.

(收稿时间:2019-07-15)

(收稿编辑:李增辉)

66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10月第20期总第170期China's rural health,October 2019,No.20,Total No.170

社区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

石海燕 李 丽(西南大学医院 400700)

【摘要】目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中社会延续性护理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8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患者均于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分为实验组(n=40)和常规组(n=40)。常规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同时接受延续性社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社区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提升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脑卒中;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10-0066-01脑卒中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发生率,其特点包括致残率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等。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过程中,脑卒中患者生存率大大提升,但是患者多因此而致残,进而严重影响正常生活[1]。而患者、患者家属通常对康复护理知识缺乏了解,进而导致患者出院后难以系统性接受康复训练,最终对康复产生影响。为进一步提升脑卒中患者康复水平,本研究选择某社区脑卒中患者80例,对其中部分患者实施社区延续性护理,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收治8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患者均于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分为实验组(n=40)和常规组(n=40)。患者均满足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并且不存在认知障碍、肿瘤、重要脏器衰竭[2]。常规组男女比例17:23;年龄范围43~75岁;平均(65.5±13.6)岁;其中出血性脑卒中5例,缺血性脑卒中35例。实验组男女比例18:22;年龄范围45~76岁;平均(65.3±13.6)岁;其中出血性脑卒中4例,缺血性脑卒中36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同时接受社区延续性护理干预,内容包括:①健康教育:每周通过电话对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并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让其全面认识和了解疾病,

组别实验组常规组Pn4040

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干预前干预后41.6±4.413.6±3.840.9±3.019.8±4.1>0.05<0.05充分掌握脑卒中自我护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饮食禁忌、血压

控制要求、适度运动等。并结合患者情况开展康复指导,保证患者能够有效进行康复训练。②心理支持:通过电话或微信对患者康复训练执行状况进行了解,及时掌握训练中患者心理状况,并通过沟通、鼓励、介绍康复训练作用等措施,让患者按照医嘱和要求完成康复训练。③肢体功能康复指导:每月进行一次家庭访视,监督患者康复训练过程,应当传授患者正确的关节主被动训练、步态训练、体位训练方法,对患者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保证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④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每月进行一次家庭访视,上门指导患者开展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使用碗筷、刷牙、洗脸、穿衣物等。⑤纠正不良行为:严格要求患者戒烟戒酒,指导患者坚持合理的作息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1.3观察指标

应用QOL量表对患者生存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评价,总分0~120分,患者生存质量越差则评分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干预后相对于常规组,实验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QOL总分更低(P<0.05)。见表1。

心理功能干预前干预后15.6±4.28.3±1.816.2±3.013.5±2.8>0.05<0.05物质功能干预前干预后21.5±4.37.3±2.422.1±4.112.6±3.5>0.05<0.05总分表1:干预前后两组QOL评分对比(x±s)

干预前19.3±3.118.9±3.3>0.05干预后6.2±2.910.9±2.6<0.05干预前96.6±3.397.2±3.5>0.05干预后34.7±3.154.9±3.2<0.053讨论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提升。该疾病具有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患者会因此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最终对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所以临床中一项重要课题就是怎样提升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这对于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2]显示针对脑卒中患者开展系统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但是很多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后直接回到社区,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康复训练难以有效开展,最终对其康复产生影响。

本研究针实验组实施社区延续性护理,包括功能康复训练指导、生活能力训练、心理疏导、健康宣教、纠正不良行为等[3]。其中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训练,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尽快回归家庭和

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对疾病形成全面认识,社会生活[4]。

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康复训练和指标。纠正不良行为则能力引导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疾病的康复[5]。

本研究中,干预后相对于常规组,实验组QOL评分更低(P<0.05)。

在脑卒中患者中开展社区延续性护理,可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改善,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席静文,张莹,董凤娇.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8(7):26-28.

[2]许继晗,苏永静,黄贤丽.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6,11(6):83-86.

[3]米雪,于宏丽,张婷婷.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11(20):1860-1863.

[4]张小燕,许继晗,苏永静.初发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6,09(7):294-296.

[5]张敏,汪友兰,刘蕾.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效果评估[J].护理学杂志,2015,30(5):30-32.

(收稿时间:2019-06-11)

(收稿编辑:胡明)

[上接第63页]果与生活质量,最关键的就是要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采用基础性护理的同时,行综合护理干预,临床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健康状况、精神健康、生理机能、社会功能与情感职能)评分均超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乳腺癌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能够更好地优化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余伟冰,马雪玲.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吉林医学,2015(17):3955-3956.[2]曾小荣.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0):479-479,480.(收稿时间:2019-06-11)(收稿编辑:沙福东)作者简介:石海燕(1976.6-),女,汉族,重庆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