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育游戏化的组织策略分析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为他们创设一个想说、敢说、会说的良好语言环境,这样才能够促进幼儿语言能力不断提升。而游戏化教学的方式能夠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游戏化的组织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标签:幼儿园;语言教学;游戏化;组织策略
一、及时更新游戏观念,做好游戏教学工作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游戏化教学的目标,教师必须正确运用游戏教学的方式,给幼儿提供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突显出幼儿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享受游戏所带来的乐趣,同时让他们在游戏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当幼儿置身于游戏中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愉悦幼儿的身心,促进幼儿的发展[1]。因此,在开展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放手,不要过多干预幼儿游戏的过程,避免对幼儿的思想产生影响,教师应当为幼儿创设平等、民主的游戏环境,从而促进幼儿独立自主人格的发展,实现有效的教学。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森林故事大会”的游戏,为学生创设森林晚会的游戏情境,然后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说一说自己所扮演动物的有趣故事。这样的游戏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尊重幼儿,适当对游戏进行指导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游戏化教学中,教师不论是为幼儿设计游戏,还是在游戏的过程中指导幼儿进行游戏,都需要为幼儿提供一定的发挥空间,避免将游戏作为“脚本”,要求幼儿必须按照游戏的设定来进行游戏,这样不仅会给幼儿增加学习压力,还会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出现拘谨、放不开的现象,这非常不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且一旦幼儿无法真正参与到游戏活动中,那么游戏教学的效率也会降低,使游戏教学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游戏教学不仅具有教育功能,还具有一定的游戏性。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游戏时,一定要把握好介入和退出的时机,做到松弛有度。教师在介入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度,避免对游戏进行过多的设计和组织,同时还需要避免在游戏中替幼儿作出决定,应让幼儿自己真正参与到游戏中,这样才能够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2]。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谁躲起来了”的游戏,教师可以请一位幼儿上前进行自我介绍“我叫XXX,今年X岁”。讲完之后,教师让全班幼儿闭上眼睛,然后请这位同学藏起来,之后再让大家睁开眼睛,这时教师可以请一位幼儿站起来问“刚刚是谁躲起来了?”,当幼儿回答之后,教师可以请躲起来的幼儿站出来给大家看,然后引导全体幼儿说:“是XXX躲起来了。”这样的方式既可以让全体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又可以促进学生自我表
达能力的提高。
三、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游戏化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以幼儿为活动的主体,让他们的身心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改变传统的游戏教学的模式,通过游戏引导来让幼儿积极的参与到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多为幼儿提供动手和动脑的机会。同时教师需要多和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和情感态度,并积极听取幼儿对于游戏的真实想法,不断调整和改进游戏活动,多设置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游戏环节,从而满足幼儿发展的需求,更好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
四、结语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教师应采取符合幼儿身心特征的游戏化教学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语言教学的效率,还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另外,幼儿教师还应当引导幼儿从自身的兴趣出发,不断积累语言经验,从而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 蕾.游戏化中的游戏“话”——幼儿园语言教育游戏化的组织策略探微[J].课程教育研究,2017(25):77-78.
[2]张雪婷.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