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健康成长》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每个儿童有固有的生命权,各国应最大限度的确保儿童的生存和发展。”是( )中的内容。 A.《儿童权利公约》
B.《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公约》 C.《消除一切形式的种族歧视公约》
2.张明上街购物时,被人偷走钱包,建议他依据( )向公安局报案。 A.《劳动法》
B.《治安管理处罚法》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广告法》
3.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应该( )。 A.欺负他们 B.关心帮助他们 C.不和他们玩儿 D.嘲笑他们
4.1992年( ),《儿童权利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 A.4月1日 B.5月7日 C.8月6日
5.下列不属于家庭暴力的是( )。
A.经常性谩骂 B.限制人身自由 C.进行心理疏导 D.恐吓、殴打
6.王小聪家楼上的高叔叔这几个月装修房子。高叔叔让工人早上六点就开工,晚上十点才收工。装修噪声搞得楼上楼下的邻居睡不好觉。王小聪的爸爸多次找高叔叔协商,请他妥善解决问题。高叔叔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是我的权利,你无权干涉!”高叔叔的观点( )。 A.正确。因为我国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B.错误。因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不能滥用权利。 C.正确。因为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具有广泛性。 二.填空题(共6题,共30分)
1.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权利的监督,以保证权利的行使符合体现人民的( ),体现人民的( )。
2.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身体( )部位不能被人随意触摸。一旦有人侵犯我们的身体,应当设法尽快( )并告知
( )或( )。我们应加强( )能力,提高警惕,预防性侵害。
3.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当遭遇侵害时,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 ),设法( )现场,及时( )求救,以保证自身安全。
4.( )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这部法律于( )年通过,2012年修正。该法明确了各级教育、行政、司法部门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教育、防范和矫治等职责。 5.( )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强调教育( )、教育( )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未成年人不满十六周岁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 )
2.殴打残害属于家庭暴力,限制人身自由不算家庭暴力。( ) 3.网吧门口张贴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警告牌,这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
4.未成年人禁止进入营业性网吧。( )
5.世界上所国家和地区都将遏制家庭暴力纳入法律程序。( ) 6.小李家附近的广场每晚从七点到十点都跳广场舞,吵得张彤都不能写作业,她晚上在广场丢了很多垃圾。( )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
1.放学回家时,陈某被几个高年级的男生拦住,不仅被打,身上的零花钱也被
抢走。下面的应对措施是否正确?请连线。
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
1.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你知道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还有哪些吗? 2.如何预防性侵害?
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有关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日趋严峻。
(1)留守几童这一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
(2)就如何更好地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4.依法维权靠证据,那么什么是证据?证据包括哪些? 5.什么是法律援助? 六.材料题(共1题,共8分)
1.李乐的叔叔刚刚开了一家饭馆,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检查时,认为饭馆的厨房不符合卫生标准,吊销了饭馆的许可证。李乐的叔叔不服,要去告他们,李乐的婶婶却说:“认罚吧!老百姓哪能告政府?就是告也告不赢。”
李乐的叔叔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认定: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法予以撤销。
(1)你赞成李乐婶婶的观点吗?
(2)你知道法院是依据哪部法律作出的判决吗? 七.综合题(共1题,共12分)
1.我叫张果,一个月前刚刚从异地转学到新学校,转学第一天,两个身材高大的男生就逼我叫他们大哥,还威胁说:“不老实,就揍你”。我当时吓坏了,到家就哭泣,爸爸知道后说:“你要勇敢,不要怕他们,如果下次他们再欺负你,你就大胆地说“我不怕你们’ 。
(1)故事中的张果遭遇了什么事情?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2)身材高大的男生为什么欺负同学?你能接受他欺负同学的理由吗? (3)如果爸爸教的办法不管用,他们还是欺负张果,那么张果该怎么做? (4)如果你恰好看到他们欺负张果,你又该怎样做?请你告诉该同学校园欺凌的危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B 4.A 5.C 6.B 二.填空题 1.意愿;价值
2.隐私;远离;父母;老师;自我保护 3.危险;逃离;报警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5.家庭 6.公平;均衡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下:
1999
五.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首先我们要正确区分正常的身体接触和不当的身体接触;其次是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远离侵害,学会自卫;若出现性侵害事件,应立即向家长、学校报告,由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3.(1)父母不在身边、生活缺少照料、学习缺乏引导、心事无人诉说等等; (2)家庭方面:家长应该多关心,负起做家长的责任; 学校方面:学校可以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
社会方面: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
4.一切能够证明案情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例如合同、书信、指纹、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
5.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未成年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 六.材料题
1.(1)答:不赞成。因为对于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纠正,防止因国家机关违法行为行使职权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因此,老百姓也能告政府。
(2)答:法院审理此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作出的判决。 七.综合题
1.(1)校园欺凌;害怕。(2)新转学来的,不能接受。(3)告诉老师或者家长,必要时也可以报警。(4)立即上前制止,并和他说清楚校园欺凌的危害,不仅严重侵害他人的权利,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也破坏了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