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2020-2021学年七(下)语文期末模拟卷(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1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城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根据课文默写。(8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2)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5)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6)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7)《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最近几年,华为内外交困,处于①bīn( )临崩溃的边缘。面对外国公司的咄咄逼人,任正非②zhēn( )酌许久,指挥了一场绝地大反击。从内忧外患,到奋起反击,愈挫愈强,华为只用短短两年。此后华为开始了不屈不③ náo( )、势不可挡的成长,并一路发展至今天中国最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科技公司。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面对不期而至的期末考试,同学们积极准备,认真复习。 ....B.对于青年见义勇为的行为,大庭广众纷纷表示支持。 ....C.不良商贩呕心沥血经营的口罩制假窝点被工商局一举查获。 ....
D.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4.填入下面文字空白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我深深自信:破碎的东西南北比完整的东西南北更为真实,更为深刻。 。破碎的事物就这样印满了重重叠叠的生命的影迹,那么沉厚,那么卓越。 A.我喜欢断树残枝败叶,也喜欢雾冷星陨月斜 B.我喜欢庭院深深一蓬秋草,也喜欢旧寺幽幽半口锈钟
C.我喜欢银色的礼花开满节日的夜空,也喜欢缤纷的彩蝶飞舞在油菜花丛
D.我喜欢看一个沉默的老人穿着褪色的衣裳走街串巷捡拾破烂,也喜欢看一个小女孩瘦弱的双肩背着花布块拼成的旧书包去上学
5.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虽写于诗人被流放的日子里,但诗中却传达出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B.“昨夜春风才入户,今朝杨柳半垂堤”是一副对联,上下联顺序正确。 C.《望岳》的作者是杜甫,字子美。浪漫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D.“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道理,如《爱莲说》。 6.下列关于名著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人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B.《骆驼祥子》小说结尾,祥子已经放弃自己的理想,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英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凡尔纳,他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D.《海底两万里》讲述了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神奇故事,反对殖民压迫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5分)
在鼓楼前,他在灯下抢着个座儿,往东城拉。连大棉袍也没脱,就那么稀里胡芦的小跑着。他知道这不象样儿,可是,不象样就不象样吧;象样儿谁又多给几个子儿呢?这不是拉车,是混;头上见了汗,他还不肯脱长衣裳,能凑合就凑合。进了小胡同,一条狗大概看穿长衣拉车的不甚顺眼,跟着他咬。他停住了车,倒攥着布子,拼命的追着狗打。一直把狗赶没了影,他还又等了会儿,看它敢回来不敢。狗没敢回来,祥子痛快了些:“妈妈的!当我怕你呢!”“你这算哪道拉车的呀?听我问你!”车上的人没有好气儿的问。
祥子的心一动,这个语声听着耳熟。胡同里很黑,车灯虽亮,可是光都在下边,他看不清车上的是谁。车上的人戴着大风帽,连嘴带鼻子都围在大围脖之内,只露着两个眼。祥子正在猜想。车上的人又说了话:“你不是祥子吗?”
祥子明白了,车上的是刘四爷!他轰的一下,全身热辣辣的,不知怎样才好。 “我的女儿呢?”
“死了!”祥子呆呆的在那里立着,不晓得是自己,还是另一个人说了这两个字。
“什么?死了?” “死了!”
“落在他妈的你手里,还有个不死?!”
祥子忽然找到了自己:“你下来!下来!你太老了,禁不住我揍;下来!” 刘四爷的手颤着走下来。“埋在了哪儿?我问你!”“管不着!”祥子拉起车来就走。 他走出老远,回头看了看,老头子——一个大黑影似的——还在那儿站着呢。 (1)此处原本勤劳善良的祥子开始变的堕落了,他经历了什么打击呢?请结合整本书,试举两个例子。(2分)
(2)选文中,一个是饱经风霜的样子,一个失去女儿的刘四爷,你同情谁呢?请说明理由。(3分)
二、阅读与赏析(42分)
(一)(11分)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③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注释)①张咏,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②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③严:敬重。④《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8.根据语境,推断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即更刮日相待——联想“更”有“更换”的意思,在句子中“更”译为“另,另外”更贴.切。
B.及准出陕——从《孙权劝学》中“及鲁肃过寻阳”,可以推导“及”是“到”的意思。 .C.脉徐曰——根据词典中解释,“徐”指姓,又指“缓慢”,可以判断此句中译为“慢慢地”.更恰当。
D.蒙辞以军中多务——根据上下文意思推导,“辞”译为“告辞”更正确。 .9.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吕蒙因为军中事务实在繁忙,所以没时间学习。 B.吕蒙曾经不学无术,后来,经过苦读,让人刮目相看。
④①
②
C.鲁肃后来和吕蒙成为好朋友。
D.张咏读到“不学无术”才明白寇准要告诉他的内容所在。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1.(甲)(乙)两文中的吕蒙和寇准都具有怎样的品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4分)
(二)(6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2.阅读上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1)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以“折”字写出了前朝战争的_______,以“______”字表现出他对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2分)
(2)本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和清代高鼎《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都写到了“东风”。请简要分析两位诗人分别借“东风”流露出怎样的情感。(4分)
(三)(5分) 科技创新世界潮
①人工智能(AI)已成为多国科技发展领域的“香饽饽”,各国政府以及多家大企业也都不甘示弱,争相砸重金支持该领域的发展,各种创新因此如雨后春笋般喷薄而出。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在3月15日的报道中,为我们列出了2021年人工智能领域备受期待的五大趋势。
低代码/无代码工具
②机器学习是让算法自动从数据中找出一组规则,从而提取数据中的相关特征,随着机器学习的发展,其中人工需要干预的部分越来越多,而AutoML则是对机器学习模型从构建到应用的全过程自动化。虽然AutoML能在没有扎实数据科学知识的情况下构建高质量的人工智能模型,但低代码/无代码平台更上一层楼——它能在没有深入编程知识的情况下构建整个生产级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
③有数据显示,低代码/无代码工具将成为科技巨头们的下一个战斗前线,这是一个总值达132亿美元的市场,预计到2025年其总价值将进一步提升至455亿美元。
高级预训练语言模型
④“来自变换器的双向编码器表征量”(BERT)是谷歌公司于2018年末开发并发布的一种新型语言模型。作为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新秀,BERT成为过去几年NLP重大进展的集大成者,一出场就技惊四座碾压竞争对手,刷新了11项NLP测试的最高纪录,其至超
越了人类的表现
⑤近年来,与BERT模型相似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如问答、命名实体识别、自然语言推理、文本分类等)在许多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预训练语言模型非常强大,并彻底改变了语言的翻译、理解以及总结等等,但这些模型非常昂贵,而且训练非常耗时。好消息是,高级预训练模型可以催生出新一代高效且极易构建的人工智能服务。
合成内容生成
⑥人工智能领域的算法创新并非仅仅出现在NLP。生成式对抗网络(GANs)也涌现出大量创新,展示了科学家们在创造艺术和假图像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
⑦GANs由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AI学者伊恩·古德费洛首先提出,其训练和调整也很复杂,因为它们需要大量数据集进行训练。但科学家们的创新极大地减少了创建GANs所需的数据量。例如,美国英伟达公司展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增强训练GANs的效率,与此前的方法相比,其需要的数据更少。这使GANs可以广泛适用于多个领域,从医学应用(如合成癌症组织学图像)到更深层的“DeepFake”(深度造假)。
⑧“深度造假”是一种高能黑科技,其采用了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让普通人通过计算机剪辑出一些视频,且视频中的人脸可以变成任何人的脸。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上线短短五天之后,这个黑科技便被全网唾弃,之后在全球范围内遭到封杀。
供儿童使用的人工智能
⑨随着低代码工具的流行,AI创建者也呈现出低龄化的特征。现在,一名中小学生就可以创建人工智能为自己所用——从给文本分类到绘制图像。美国高中已经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初中也紧随其后。
⑩例如,在硅谷举办的2020Synopsys科学博览会上,31%的获奖软件项目在创新中使用了人工智能。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人工智能中有27%由6到8年级的学生创建而成。其中一位获奖者是一名八年级学生,他创建了一个卷积神经网络,可以通过眼部扫描检测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⑪机器学习操作(MLOps)是人工智能领域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涉及最好的管理数据科学家和操作人员,以便有效地开发、部署和监视模型。
⑫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肆虐,运营工作流程、库存管理、交通模式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导致许多人工智能出现意外行为,这被称为漂移——输入数据与人工智能训练的预期不匹配。虽然在生产中部署机器学习的公司以前就曾面临漂移等诸多挑战,但新冠疫情使人们对MLOps的需求与日俱增。
⑬这些并非人工智能领域全部的新趋势,不过,它们值得我们注意,因为它们彰显了三个重要方面。首先,人工智能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新冠疫情引起的问题和MLOps的增长就证明了这一点。其次,相关人士在该领域不断推陈出新,正如BERT和GANs的接踵而至。最后,人工智能的创建门槛越来越低,为其“飞入寻常百姓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第⑧段中划线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何理解?(2分) 14.第⑩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四)(6分) 如果杜甫有手机
袁跃兴
①前段时间,有几位学者探讨人文与科技的关系,其中一位抛出这样一个观点:“如果杜甫有手机,他的经典诗作起码少写四分之一。”
②这位先生列举了许多实例,论证这一结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以及20多首思念李白的名篇,等等,杜甫许多的哀思和惆怅,都是因地理阻隔而上升为精神上的文字表达。倘若他有了手机,有了视频通话、语音连线呢?想来感情倒是第一时间抒发了,却无法催生出如此多金句。
③这个文化假设很是有趣,但折射的问题却很难让人一笑了之。互联网时代,即时社交遍地开花,沟通交流一键可达,但这种高效究竞是激活了更多灵感火花、促进不同群体彼此理解,还是令人失去了审视内心情感、打磨细腻文字的耐心?恐怕诸君心中都难免打个问号。以此反观现如今的文学生态,未来的人们要打捞今天的文辞篇章,是不是只能去翻查旧手机上的聊天记录、朋友圈截屏?
④“技术流”已成为当下的时髦主题,各行各业似乎都在追风口。可人文价值呢?淹没在科技概念、视频图片中,存在感愈来愈弱。诗歌荒腔走板,被嘲为“键盘一回车,便成了一行诗”;电影追风技术,大场面、大制作比比皆是,但观照世相、反思生活的佳作难觅。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说,语言是心灵里生长的东西。我们的现实却是,高科技制造语言,网络制造流行语。无怪乎有人评价,这是“技术取代美学”的时代。
⑤科技进步的好处,大家都是知道的。我们需要科技,也必须大力推动技术改变生活,但我们应该谋求的,是科技和文化、精神的平衡发展。就像有文化学者所说,科技一往无前,人文应当“醒着”同步前进,否则,它们会扼杀我们的文化冲动,禁锢我们的激情,消泯我们的理性,使我们的精神世界萎缩,不再具有丰富的、自由的和创造性的灵感。这,当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⑥令人欣慰的是,今天我们能热议这些话题,其实代表了社会一定层面的觉醒。希望一百年、两百年后,地球上的人再开文化研讨会,不会探讨这样的主题;如果21世纪的人类,没有手机……
15.下列概括本文中心论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文与科技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B.我们应该谋求的,是科技和文化、精神的平衡发展。 C.“技术流”成为当下的时髦主题,人文价值存在感愈来愈弱。 D.互联网时代,人们应该保持审视内心情感、打磨细腻文字的耐心。
16.请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分)
(五)(14分) 母亲与茶
①少时家贫,父亲外出干活之后,就只剩下帮扶付桂秋
①又到评定职称的六月了,这是赵鑫第三次参与,也是最让人烦心的一段日子。今年够参评高职条件的共上报十七人,但只有两个能获高职的名额。所以,听导师说为配合省里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又要带队进贫困山区调研时,他便主动请缨跟来了。
②进山后他很吃惊,想不到如今还有这般贫困的地方呢,连绵几十里范围内,连骑自行车的路都没有,出行全靠步量。下来走访的第七天,他的运动鞋后跟和小脚趾处的里子都掏出了洞,脚也磨出了水泡。
③今天走访的最后一家户主叫田建国,六十七岁了,儿子田超十年前采药摔伤了右腿和右臂,儿媳妇带着最小的女儿走了,留下一个脑瘫的大女儿和今年就要上初一的儿子。
④到田家时已经下午四点钟。老人田建国高瘦、驼背,沧桑的脸上不乏慈爱。这是赵鑫所见最贫苦的一家,三间陈年土坯房的墙皮掉落,石棉瓦也有破损。他房前屋后走个遍,发现那头驴是这个家最值钱的了。
⑤当得知赵鑫的身份后,老人有些难为情地擦擦脸,把袖口已经磨飞边的瘦小运动服往下拽拽,话突然变得迟疑了,问一句答一句。
⑥赵鑫坐在院里石凳上,边说话边查看脚。老人见他脚起了水泡,就喊躲在里屋的孙子打盆洗脚水。老伴找来缝衣针要亲自给他挑开,赵鑫躲闪着接过去,说大娘我自己试探着来。
⑦俩老人回屋做饭去了。赵鑫在院子里跟男孩说话,问他学习情况和学校里的事。 ⑧太阳偏西时,赵鑫穿上鞋准备告辞,老人竟端岀一大碗下好的挂面给他。赵鑫忙推辞。老人说省城贵客临门不吃饭就走会让人笑话。
⑨话说到这份儿上,赵鑫只好接过来。赵鑫扒了一大口面,竟发现碗底还埋有两个去了皮的水煮鸡蛋!他想起古人说“善欲人见不足为善”的话,不由得鼻子发酸。大恩不言谢,他哽着嗓子把面吃得精光,这碗鸡蛋面是这个家最好的食物哇。 .
⑩赵鑫出门时田超从地里回来了,他让儿子抄近路送客人。
⑪走了有一公里到了来时的正路上,赵鑫翻遍身上所有口袋,搜出一百二十五元钱,让孩子交给父亲田超就独自赶路了。
⑫走了一段,赵鑫忽然听见后面传来“等等”的嘁声。他转身见田超一瘸一瘸地追上来,带着愠怒,把手里攥的钱______给赵鑫,说拿回去,我不要你的钱。
⑬赵鑫说不是我自己的,这是上面发的。田超说谁的我也不要,你这是瞧不起人!说完转身就跑。赵鑫说这是伙食费!他说那也是你的。
⑭看着那蹒跚而倔强的背影,赵鑫怎么想都不忍心,就又返回田家。
⑮他来到田家门口,见一家人正围着石桌吃饭呢,碗里全是黑糊糊的高粱面野菜糊糊,
桌子中间是一碗大酱。
⑯彼此一照面,双方都极为尴尬,田家人窘迫地低下头,田建国老人惭愧地把脸扭向一边。赵鑫知道这是个极好面子的人家,让外人见到最不堪的一面,身为一家之主的老人受不了了。
⑰他不敢与任何人对视,说伙食费自己留下是违规,会被处分的。他把钱放在空凳子上就跑了。
⑱回到乡政府招待处,赵鑫把这一天的工作仔细做了汇报。晩上他边写调研报告边对同屋的导师感慨,说面对这一家人他感到羞愧,看到了自己灵魂深处最缺乏的东西。
⑲导师说这回你能理解我这两年为啥不争取课题,却主动参与扶贫工作了吧!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个别地区物质上的贫困只是一时的存在,只要上下齐心找对方法就会很快有所改变。但这些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也同样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
⑳导师说,表面看我们是来扶持他们的,其实那些乡民厚朴坚毅的品德,却在帮扶我们拾回了那业已滞后的灵魂。
(选自《小说林》2020年6期,有删改)
17.根据小说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2分)
评职烦心,请缨调研→田家贫困,煮面招待→①______→违规为由,再次留钱→②______ 18.选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出一例并简析其作用。(4分) 19.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1)体会下面语句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大恩不言谢,他哽着嗓子把面吃得精光,这碗鸡蛋面是这个家最好的食物哇。 .(2)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充田超当时的动作(填一个词),并说明理由。
他转身见田超一瘸一瘸地追上来,带着愠怒,把手里攥的钱______给赵鑫,说拿回去,我不要你的钱。
20.题目“帮扶”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文概括。(4分)
三、作文(60分,含书写3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汪国真在他的诗歌里说:“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是一种快乐”。
《现代汉语词典》对“获得”的解释是“取得;得到(多用于抽象事物)”,对“给予”的解释是“给”。
请从“获得”和“给予”二词中任选一词,自拟一个包含所选这个词语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拟定题目; (2)自选文体;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答案与解析
1.【答案】(1)凭君传语报平安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山重水复疑无路 (4)化作春泥更护花 (5)不问苍生问鬼神 (6)惟解漫天作雪飞 (7)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解析】默写答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凭、传语、折柳、春泥、苍生、鬼神、惟、漫天、作、壮士、凌绝顶、览”等词语容易写错。 2.【答案】濒 斟 挠
【解析】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读准拼音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根据语境写出相应的汉字。①濒临:拼音是bīn lín,意思是接近、将要;也指位置相邻,接界。“濒”不要误写成“频”。②斟酌:拼音是zhēn zhuó,一指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当,二指往杯盏里倒酒供饮用。“斟”不要误写成“甚”。③不屈不挠,拼音是bù qū bù náo,意思是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挠”不要误写成“饶”。 3.【答案】D
【解析】A.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不合语境,使用不正确。B.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望文生义。C.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褒贬误用。D.群蚁排衙:指整齐地排列着。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D。 4.【答案】D
【解析】D项更为恰当,D项中叙写了老人和小女孩的故事,既与上文中所说的“破碎”“真实”“深刻”相照应,又与下文“重重叠叠的生命的影迹,那么沉厚,那么卓越”相呼应;且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故选D。 5.【答案】C
【解析】C.《望岳》的作者是杜甫,字子美。现实主义诗人,“浪漫主义诗人”表述错误;故选C。 6.【答案】C
【解析】C.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不是“英国”。故选C。
7.【答案】(1)第一次,祥子省吃俭用三年,买车被大兵抢走。第二次,祥子在曹教授家拉车包月,钱被孙侦探骗走。第三次,虎妞用自己的私房钱给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虎妞难产而死,祥子把车卖了安葬虎妞。
(2)示例:同情祥子。祥子原本满怀希望,想凭借自己的劳动、努力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怎奈当他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之后,让他心中的希望彻底破灭。他最后变成“行尸走肉”,黑暗的社会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主要原因。
【解析】(1)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祥子开始时辛辛苦苦攒钱买了辆车,结果没过半年碰上军阀混战,车被抢了;然后他又准备攒钱买车。这次在曹先生家里好不容易攒得
差不多了,结果碰上孙侦探一锅给端掉了。这是第二起第二落。祥子跟虎妞结了婚,用她的钱买了辆外号小寡妇的车;等到虎妞难产死了,他又把车卖掉给虎妞办丧事。以后就没有买车的信念了,一直就是赁车。再往后就连车也不拉了,彻底堕落为行尸走肉。(2)本题考查阅读感悟。开放性试题,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示例:同情刘四爷。他一生好强、对人苛刻,爱惜钱财,冷漠不顾亲情。当他醒悟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女儿的死,让他感到孤独,连女儿的坟在哪里都不知道。 8.【答案】D
【解析】D.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再联系后文孙权的反问,你说自己事务多,又能如我多吗?可知这句话就是吕蒙的推托之词。故“辞”意为:推托。故选D。 9.【答案】C
【解析】A.吕蒙说自己军中事务繁忙而没有时间学习,是他的推托之词,并不是真的没有时间;B.“曾经不学无术”有误,如果他不学无术,又怎么能成为东吴大将呢?;D.根据乙文中的“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可知,正确理解应是:寇准读到“不学无术”才明白张咏要告诉他的内容所在;故选C。 10.【答案】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注意词语: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即:就。更:重新。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待:看待。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何:为什么。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11.【答案】从吕蒙接受孙权建议读书长才和寇准明了张咏的教导用意,可以看出两人都具有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勤奋好学的品质。
【解析】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甲文中的“蒙乃始就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知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劝诫,读书学习,最终有了很高的学识。根据乙文中的“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可知寇准明白了张咏让自己读《霍光传》的用意,然后努力读书学习。两人都是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勤奋好学的人。 【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分别几天,就要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乙:起初,张咏在成都做官,听说寇准做了宰相,就对自己的同僚下属说:“寇准是少见的人才,可惜他知识学问不够啊。”等到寇准出使到陕西的时候,恰好张咏从成都被罢官回来,寇准隆重设宴,准备酒食款待张咏。张咏将要离开的时候,寇准把他一直送到郊外,寇准问他:“您有什么话要教导我吗?”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能不去看啊。”寇准没有领会到他的意思,回去以后拿出《霍光传》来看,看到里面有“不学无术”这句话的时候,才明白过来。笑着说:“这是张先生在教导我啊。” 12.【答案】(1)残酷 认
(2)答案示例:杜牧借“东风”暗指成功机遇,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高鼎借“东风”表现春天的生机,流露出饱览春景的喜悦之情。
【解析】(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理解。“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戟,古代兵器。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冲锋陷阵的戟都折断了,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无言诉说着前朝战争的残酷。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可知是“认”字表现出他对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2)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比较分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说,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果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含有建功立业各种条件和因素。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失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作者借“东风”暗指成功机遇,曲折的反映出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诗人借“东风”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13.【答案】因为“深度造假”这种黑科技能让普通人通过计算机剪辑出一些视频,且视频中的人脸可以变成任何人的脸,这种技术的神奇令人惊叹,但是很可能被利用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很快被全网唾弃和封杀。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语境义的理解。“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思是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一个因素造成的。结合第⑧段的语境“‘深度造假’是一种高能黑科技,其采用了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让普通人通过计算机剪辑出一些视频,且视频中的人脸可以变
成任何人的脸。……在上线短短五天之后,这个黑科技便被全网唾弃,之后在全球范围内遭到封杀”,可知这里指“深度造假”这种黑科技虽然有着强大的剪辑能力,且视频中的人脸可以变成任何人的脸,神奇的技术令人惊叹,但是很可能被利用产生不良后果,很快被全网唾弃,遭到封杀。
14.【答案】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随着低代码工具的流行,AI创建者也呈现出低龄化的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第⑩段中“例如……”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31%、27%”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结合文段内容来看,作者通过列举科学博览会上人工智能项目中有27%由六年级到八年级的学生创建而成的例子和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随着低代码工具的流行,AI创建者也呈现出低龄化的特征,增强了说服力。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论点提炼。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往往体现在题目、引论和结论中,有时也需要通过对本论部分的概括加以提炼。题目《如果杜甫有手机》这是一个假设性的判断,不是论点;引论部分也没有明确提出本文要阐述的观点,只是通过“如果杜甫有手机,他的经典诗作起码少写四分之一”这个假设性论断引出本文话题:互联网时代,即时社交遍地开花,沟通交流一键可达,但这种高效究竟是激活了更多灵感火花、促进不同群体彼此理解,还是令人失去了审视内心情感、打磨细腻文字的耐心?结论部分是⑤⑥段,第⑤段是文章内容的总结,第⑥段是联系现实的进一步深化。从“但我们应该谋求的,是科技和文化、精神的平衡发展”这一结论性句子知,四个选项里本文的中心应该选B最为恰当。故选B。 16.【答案】首先,提出“技术流”已成为当下的时髦主题,人文价值存在感越来越弱的观点;然后,举例论证,列举诗歌、电影方面的例子来论证这一观点;最后,引用乔姆斯基的名言和现实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思路。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就是指作者在论述某个观点时的思维过程,对于论证思路的把握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明确文章或文段的论点。②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③明确论证中使用了论证方法。④明确论证的角度,即是正面论证还是反面论证。分析论证思路,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的词语。第④段,首先,段首即提出文段中心论点:“技术流”成为当下的时髦主题,而人文价值的存在感却愈来愈弱;然后以“诗歌”“电影”作为例证,证明这一观点;最后用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语言是心灵里生长的东西”论断和如今现实“技术取代美学”这一理想与现实矛盾作对比,有力的证明了本段论点。 17.【答案】临别给钱,遭遇退回 归来感慨,重拾灵魂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情节的概括与梳理。解答时根据题干提示语找到相应的答案区域,然后提取关键句进行概括作答。第①段写赵鑫评职烦心,请缨调研;②— ⑨段写田家贫困,煮面招待赵鑫;第⑩—⑭段,根据“赵鑫翻遍身上所有口袋,搜出一百二十五元钱,让孩子交给父亲田超就独自赶路了”“田超一瘸一瘸地追上来,带着愠怒,把手里攥的钱___给赵鑫,说拿回去,我不要你的钱”可概括为:赵鑫临别给钱,遭遇退回;第⑮—⑰段,写赵鑫以违规为由,再次留钱;第⑱—⑳段,根据“赵鑫把这一天的工作仔细做了汇报。晩上他边写调硏报告边对同屋的导师感慨,说面对这一家人他感到羞愧,看到了自己灵魂深处最缺乏的东西”“导师说,表面看我们是来扶持他们的,其实那些乡民厚朴坚毅的品德,却在帮扶我们拾回了那业已滞后的灵魂”可概括为:赵鑫归来感慨,重拾灵魂。据此理解进行填空作答。18.【答案】示例一:田家人给赵鑫吃家里最好的食物与田家人自己吃得很差形成对比,突出了田建国一家善良热忱的品质。示例二:赵鑫参加调研工作前后的心理(赵鑫因评职无望而烦心与为灵魂深处的缺失而羞愧)形成对比,突岀了乡民厚朴坚毅的品格带给赵鑫灵魂深处的“帮扶”。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手法的作用。从⑨段“赵鑫扒了一大口面,竟发现碗底还埋有两个去了皮的水煮鸡蛋!”可知,田家人把家里最好的食物都拿来招待赵鑫了;从⑮段“一家人正围着石桌吃饭呢,碗里全是黑糊糊的高粱面野菜糊糊,桌子中间是一碗大酱”可知,他们自己却吃的很差。田建国一家的食物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田建国一家人虽然贫穷,很善良淳朴,待人热情。又如,①段“又到评定职称的六月了,这是赵鑫第三次参与,也是最让人烦心的一段日子”,写赵鑫因评职无望而烦心;⑱段“晩上他边写调硏报告边对同屋的导师感慨,说面对这一家人他感到羞愧”,写赵鑫为灵魂深处的缺失而羞愧。赵鑫前后的心理形成鲜明对比,突岀“其实那些乡民厚朴坚毅的品德,却在帮扶我们拾回了那业已滞后的灵魂”。另外,田家人物质上的贫穷与精神上的厚朴坚毅也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田家“是最贫苦的一家,三间陈年土坯房的墙皮掉落,石棉瓦也有破损”,但田超不接受赵鑫给他儿子的钱,突出了田超的自强自尊。
19.【答案】(1)“哽”字形象地写出了赵鑫被田建国一家人隐藏于心的善良深深感动,烘托出田家人虽然贫穷但善良热忱的美德。
(2)示例:拍 理由:田超自尊自强,因为赵鑫吃面条给钱十分生气,认为赵鑫瞧不起他。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哽”本指食物堵塞喉咙不能下咽或因感情激动等原因喉咙阻塞发不出声音,在文中,结合“赵鑫扒了一大口面,竟发现碗底还埋有两个去了皮的水煮鸡蛋!”可知,这里指赵鑫被田建国一家人的善良和淳朴深深感动而喉咙阻塞发不出声音,侧面烘托出了田家人虽然物质贫穷,但却热情、淳朴、善良。
(2)结合语境,当赵鑫搜出一百二十五元钱给了孩子后,田超一瘸一瘸地追上来,而且“带着愠怒”,表明他十分生气,他认为赵鑫是因为他家穷而瞧不起他,所以他还钱的动作也应很有力度,可用“拍”。
20.【答案】①田建国一家物质上最贫苦,需要帮助扶持;②某些衣食无忧的人为一己私利而出现精神上的贫穷,需要帮助扶持;③如何帮助改变物质上或精神上的贫困
【解析】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的分析。从全文看,“帮扶”这一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体事件,即赵鑫参与脱贫攻坚工作。(1)结合③段“最后一家户主叫田建国,六十七岁了,儿子田超十年前采药摔伤了右腿和右臂,儿媳妇带着最小的女儿走了,留下一个脑瘫的大女儿和今年就要上初一的儿子”,④段“这是赵鑫所见最贫苦的一家,三间陈年土坯房的墙皮掉落,石棉瓦也有破损。他房前屋后走个遍,发现那头驴是这个家最值钱的了”分析,田建国一家物质上最贫苦,需要帮助扶持。(2)“帮扶”这一标题语带双关,其深层含义结合①段“又到评定职称的六月了,这是赵鑫第三次参与,也是最让人烦心的一段日子”,⑲段“这些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也同样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分析,一些高知群体衣食无忧,却为职称和课题而日日奔波、斤斤计较,而贫困户三餐难顾却不贪慕金钱,可见这些衣食无忧的人的精神世界苍白的、贫穷的,需要帮助扶持。(3)田家人很穷,但他们的善良、热情、自尊也引导读者思考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的贫困,究竟是谁在“帮扶”谁,如何帮助贫困户改变物质上的贫困,如何帮助“业已滞后的灵魂”改变精神上的贫困。 21.【答案】参考例文
我给予,我奉献,我骄傲
“一路走来,你将给予别人什么?”回顾走过的日子,我渐渐清晰了我的答案。 太阳的位置可变,但温暖人的心却始终没有变过。大地是宽厚的,只要你愿意付出,就会有沉甸甸的收获。诗人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些早就告诉了我:人生不已,给予不已,奉献不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含辛茹苦,把我抚养成人,培养成才。如今两鬓斑白,年老多病,是该我挑起家庭重担的时候了。主动为他们延医问药,嘘寒问暖。尽量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力所能及地让他们乐享天年。给予父母最好的东西,就是一颗孝顺之心,给他们送去保障、安慰与快乐。
“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自从踏上讲台,陶行知的这句话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面对单纯稚气的孩子,面对一双双孜孜以求的眼神,你能不付出百倍的努力吗?不然,我拿什么来回报他们对我的信任呢?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那是我最大的满足。给予学生最好的东西,就是一颗责任之心,尽自己所能,给他们送去知识、力量和成功的喜悦。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鲁迅教育我如何对待人民、对待自己的国家的正确态度。是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迎来新中国的春天,是亿万人民战天斗地、辛苦付出,才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给予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走上了今天繁荣富强的道路,在世界舞台上骄傲地挺起来我们的胸膛。
国家给了我们安宁、富强和幸福,我能给予国家什么呢?唯有一颗报效之心,一颗奋斗之心,尽我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路走来,又将一路走去,不问收获,但求耕耘。在这条路上,让我们记住“我能给予什么”这个问题,因为这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是催促我们不断奋进的号角!
我给予,我奉献,我骄傲!
【解析】本题是半命题作文,从“获得”和“给予”是一对相对反义词。围绕“获得”拟题,如:我获得了知识;我获得了幸福等,此类题目适合写记叙文。再如:一分耕耘,一份获得;获得与拥有等。围绕“给予”拟题,如某某人给予我关怀,我给予某某人帮助,文章叙写出获得或给予过程的波澜,从而生发出独特的感悟。给予是多元的,丰富的:给予不仅仅是物质的,自然的美景给予精神上熏陶,生活的体验给予思想上启迪,人们的善意给予心理上的关怀;同样给予不仅仅是美好的,如自然给予的荒凉破败可以启发反思,生活给予的挫折困难可以锻造意志,人们给予的冷言冷语可以激发勇气;给予也不仅仅是单向的,我们可以获得,我们也可以给予别人,我们还可以互相给予。沧海桑田,草木荣枯,是时间的给予;兴衰成败,是非得失,是历史的给予;清新婉约,豪迈悲壮,是文学的给予……体会“给予”的多元角度,作文才可能角度上有特点、选材上有新意、立意上有深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