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

1. 评价基本要求

规范要求: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AQ3013-2008 (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

5.2.2.1 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 险评价。

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5.2.2.2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2.评价的基本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AQ 3013-2008 GB 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 1369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 16179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351《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Z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AQ/T 900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SH 3063- 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 SH 3097- 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3. 初始评价的目的和范围

一、评价目的 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 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 坏。 1)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识别出企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的事故危险;

2)对存在的危险进行危险分析,按危险等级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安排整改进程;3)总结企业原有的风险管理经验和绩效,明确推进安全标准化需要改进的目标 、评价范围

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危害因素辨识和评价

.

1. 生产工艺简介

1.1该项目利用氯碱工业的废料一一稀硫酸(浓度小于

76%不具脱水性)作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工基础

原料硫酸镁,硫酸镁广泛用于造纸及印染工业,也用于化肥工业,具有比较广泛的工农业用途,有广阔 的市场前景。生产工艺流程为:

喷雾干燥塔 一水硫酸镁成品

结晶槽一离凹一七水硫酸镁成品

1.2设备清单

XX市XX镁盐厂主要生产设施

备注 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硫酸罐2个 150t X2 敞开式储罐

反应池2个 30MX 2 澄清池3个 30MX 2 20M,50M 3 喷雾干燥塔2个 包括:2台热风炉 结晶槽20个 5MX 20 离心机3台 800mM 3 转窑干燥炉1个 作业区排风扇 5台 2. 生产过程危险因素辨识

2.1腐蚀

1) 反应池岗位在加注硫酸时,发生硫酸飞溅或泄漏事故,引起腐蚀伤害; 2) 在卸酸岗位卸酸时,因操作失误或硫酸泄漏造成腐蚀事故;

3) 在硫酸贮罐区操作时,因操作失误或酸管破裂导致腐蚀事故。 2.2 •机械伤害

1) 反应池岗位使用电动搅拌桨,工人在加原料时,容易被桨叶伤害;

2) 在澄清池上方的搅拌桨采用了链条传动装置, 工人在工作中因误操作或者因为疲劳等原因, 误将手等伸入防护罩中,

而造成机械伤害;

3) 厂区内使用的各种压力泵都使用了旋转动力设备,在工作中旋转设备容易将工人的手、 衣物等带入,产生机械伤害;

4) 离心机在开始动作或停机时,都产生比较大的震动,工人在长时间工作后会产生疲劳,造成麻痹心理,也容易被高 速旋转的离心机卷入,产生机械伤害; 5) 热风炉在工作中使用了大马力的抽风机,工人在工作中也容易被卷入,产生机械伤害;

6)在结晶槽岗位上使用的鼓风机,因其要经常移动,工人在工作中容易被风扇卷入,产生机械伤害; 2.3. 触电

1 )高压配电房内,因其地板潮湿导致绝缘失效而漏电,发生触电; 2 )发电机房在发电时有漏电的危险,当工人经过时会发生触电伤害;

3 )厂区内所有使用电动机的岗位,在电动机接地线出现故障时,产生电流积压,当有工人经过时会发生触电; 4 )公司范围内所有涉及到用电的场所,都有发生触电的事故; 2.4.

高处坠落

1 )卸酸时要经常爬到槽车上查看液位,工人如果麻痹大意不戴安全带,发生坠落时会危及生命安全; 2 )工人在高过 2米的工作平台上工作时,都要按规定戴好安全带,否则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3) 澄清池边上没有防护栏,工人在巡视中容易发生坠落事故;

4 )公司所有在高于 2米的平台上的作业,都划为高空作业,该作业行为最容易发生坠落事故; 2.5. 火灾

1 )柴火堆场是露天存放柴火,没有雨棚,柴火常年暴露,当遇到明火,就很容易引起火灾; 2 )厂区内的供电线路有些老化,容易造成线路短路而引起火灾; 2.6. 灼烫

1 )在热风炉岗位上,炉门和热风管的温度很高,在保温棉脱落或太薄的情况下都会发生灼烫事故; 2 )厂内所有高温的地方; 2.7.

化学爆炸

1 )储罐区有两个 800T/ 个的硫酸储罐,硫酸具有挥发性质,当挥发出来的酸气浓度达到极限程度时,就有可能发生化2 )反应池内氧化镁和硫酸发生反应时也会释放出大量的挥发性气体,当聚集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发生化学爆炸; 2.8. 存在的其他伤害。

学爆炸的危险

XX市XX镁盐厂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AQ-JJM-FX-01-2012

时间:2012-10-23

主要危险 序 号 单位 作业 主要活动 场所 物质和因 素 主要活动存 在的风险 触电 高温 噪声 灼烫 风险度R=LX S L 1 2 1 2 是否重大 危险现有控 希源 S 4 1 1 1 R 4 2 1 2 9方式 预防控制措施 备注 1 喷雾 1、 正常操作 咼温、 粉尘、 噪声、 水蒸气 喷雾 干干燥 2、 系统开停 燥 塔 塔和 车 热风 3、 设备检修 1、 安全操 1、 工程技术措施:现 场增否 加安全警示标 识; 措施有 效2、 管理措施:规范安 全管2、 人工操 理; 可行 作规程; 作

炉 二氧化碳 机械伤害 高处坠落 1 2 1 2 1 4 3、 教育措施:提高作 业人4、 个体防护措施:配 备防护用品,减少伤 害。 员的操作技能和 安全意识; 主要危险 序 号 单位 作业 场所 主要活动 物质和因 素 主要活动存 在的风险 腐蚀 飞溅伤人 风险度R=D S L 3 2 2 1 是否 重大 危险 源 现有控 希S 1 1 1 3 R 3 2 2 3 9方式 预防控制措施 备注 工程技术措施:开挖防 漏糟;1、 无安全 操1、 作规 程; 现场增加安全警示标 识和危害告知牌; 全操作规程上墙; 2 卸酸 卸酸平台 1、 自重卸酸 稀硫酸 2、 酸管收放 2、 人工操 2、 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 理;安泄漏 否 作 3、 教育措施:提高作业人 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措施 有效 可行 高处坠落 4、 个体防护措施:配备防 护用品,减少伤害。 机械伤害 腐蚀 1 2 2 1 1 1 1 2 1 2 2 2 5、 应急预案 工程技术措施:酸管及 1、 安全操 1、 作规程; 阀门设置防飞溅设施; 现场 增加安2、 人工操 全警示标识和危害 告知牌; 作 3 反应池 原料房 1、 正常操作 2、 系统开停 车 粉尘 稀硫酸 酸雾 3、 设备检修 酸液飞溅 触电 2、 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 理; 3、 教育措施:提高作业人 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否 措施 有效 可行 4、 个体防护措施:配备防

1、 正常操

2、 系统开 停 车

3、 设备检 修

单位

作业 主要活动

场所

结结1、 正常操作 晶晶 糟分2、 系统开停

离车

3、 设备检修 4、 装卸

离 1、 正常操作 心 2、 系统开停

工 车

3、 设备检修

转工I燥干丨1、正常操作 粉尘

噪声 旋转机械、

主要危险

物质和因

皮带 滚轮

噪声 振动

绞伤 噪声 灼烫 机械伤害

主要活动存在的风险 皮带夹手 噪声

机械伤害 高处坠落

触电

振动 噪声 机械伤害 触电

火灾

1 1 2 1

风险度R=D S L

rs

1 3 1 1 1 2 1 3 1

4

1 1 2

1

4

1

3 施

1 1 2 2

TR

3 1 2 3 4

1 1 4 4

3 护用品,减少伤害。

1、安全操

1、工程技术措施:现场增 加安

作规程;

全警示标识;

2、人工操 1、 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 理; 2、 教育措施:提高作业人 员

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 个体防护措施:配备防 护

用品,减少伤害。

是否 重大 现有控 危险 制y方预防控制措施

1、安全操

1、 工程技术措施:现场增 加

作规程; 2安全警示标识;

2、 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 理; 人工操 作

3、 教育措施:提高作业人 员

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 个体防护措施:配备防 护

用品,减少伤害。

1、 安全操

1、 工程技术措施:现场增 加

作规程;

安全警示标识和危害告 知牌;

2、 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 理;

2、 DCS控

3、 教育措施:提高作业人 员

制措施和 人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工操作

4、 个体防护措施:配备防 护

用品,减少伤害。

― 1、安全操 1、工程技术措施:现场增

否L

'

可行

备注

措施

有效 可行

措施

有效 可行

扌昔

2、 系统开停 车 咼温 3、 设备检修 噪声 1 1 1 1 1 1 噪声 二氧化碳 机械伤害 加安全警示标识; 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 理; 2、人工操 作 2、 3、 教育措施:提高作业人 员的操作规程; 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有效 可行 4、 个体防护措施:配备防 护用品,减少伤害。 触电 主要危险 序 号 单位 作业 场所 主要活动 物质和因 素 腐蚀 主要活动存 在的风险 L (风险度)R=L X S S R 是否 重大 危险 源 现有控制 方式 预防控制措施 备注 1 2 2 1、 工程技术措施:现场增 加安全警示标识和危害告 知牌; 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 理; 1、 安全操 2、 3、 教育措施:提高作业人 员的操作规程; 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 人工操 4、 个体防护措施:配备防 护用品,作 减少伤害。 8 硫酸 贮罐 1、 正常操作 罐 2、 系统开停 稀硫酸 车 区 3、 设备检修 火灾 否 措施 有效 可行 1 2 2 3 1 1 3 2 2 9 柴火 堆热风场 炉 1、 正常操作 2、 柴火搬运 干柴 物体打击 扎脚 否 1、 安全操 作规程; 1、 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 理; 2、 人工操 2、 教育措施:提高作业人 员的操作 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措施 有效 可行 3个体防护措施:配备防护 用品,减少伤害。4、应急 救援预案。 1、工程技术措施:设备旋 转部位要有防护罩;增加安 10 扇 、二珂 刑风 1、 正常操作 2、 系统开停 噪声 旋转设备 机械伤害 噪声 1 1 2 1 2 1 否 1、安全操 作规程; 措施 有效

车 触电 触电 1 3 3 2、人工操 作 全断路器和警示标识。、 2、 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 理; 3、 教育措施:提高作业人 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可行 3、设备检修 4、 个体防护措施:配备防 护用品,减少伤害。 注:L

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表示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R表示风险等级。

四.评价准则

采用风险度R=可能性LX后果严重性S的评价法,具体评价准则规定为: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等级 5 标准 在现场没有米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 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4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 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仃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

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3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 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 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类似事故或事 件。 2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 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事件。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 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

等 级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人员 财产损 失/万 元 停工 公司形象 5 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死亡 >50 部分装置(>2 重大国际 国套)或设备停 工 内影响 4 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 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 业的安全方针、制度、 规定等 丧失劳动能力 截肢、骨折、听 力丧失、慢性病 >25 省2套装置停工、 或行业内、设备停工 内影响 3 >10 1套装置停工 或地区影响 设备

2 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 作轻微受伤、间歇 不程序、规定 舒服 无伤亡 <10 受影响不大, 公司及周 边几乎不停工 范围 形象没有 受损 1 完全符合 无损失 没有停工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R 等级 风险 度 20-25 巨大 风在米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 改进险 15-16 措施进行评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立刻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重大 米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 风险 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9-12 中等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 及沟通 可接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 受 2年内治理 4-8 有条件、有经费时 治理 检杳 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 但需保存记录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