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无痛病房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

无痛病房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宁夏医学杂志2015年1月第37卷第1期Ningxia Med J,Jan.2015,Vol 37,No.1 Doi:10.13621/j.1001—5949.2015.01.0093 ·临床护理· 无痛病房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疼痛中的应用 效果 刘晓瑜,赵学霞,季梅华,马晓玲,艾宝霞,侯[关键词] 疼痛;无痛病房;护理模式;满意度 荣,李玉梅,王少萍 [文献标识码] B [中图分类号] R473.6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 快感觉和情感体验,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疼痛可导致 患者产生焦虑、烦躁、失眠、血压升高、免疫力下降等 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甚至影响手术的预期和术 后康复,导致慢性疼痛。我院骨科白2013年1月开展 无痛病房疼痛管理,通过管理小组规范的系统的疼痛 管理,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骨科2013年1月一2014 年3月住院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 为观察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8—67岁, 平均(42.5±24.5)岁;骨折原因为高处坠落伤5例, 车祸12例,暴力伤9例,摔伤14例,其中感剧烈痛5 例,中度痛25例,轻度痛8例,无痛2例。对照组40 例,男性26例,女性l4例;年龄16~62岁,平均 (39±23)岁;其中剧烈疼痛6例,中度痛27例,轻度 痛6例,无痛1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史等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镇痛方法:对2组患者分别进行疼痛评分并 实施镇痛。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疼痛管理模式, 即当患者主诉疼痛时,根据医嘱给予止痛处理。观 察组采用建立规范的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即非药物 干预措施加药物干预措施,镇痛原则为超前镇痛、多 模式镇痛及个体镇痛 J。当疼痛评分<3分时,实 施非药物干预措施;当疼痛评分为4~6分时,实施 非药物干预措施加药物干预措施(弱阿片类与非甾 体类抗炎药联合使用),即塞来昔布胶囊200 mg或 双氯芬酸50 mg口服,联合可待因注射剂15 mg皮下 注射;当疼痛评分>7分时,实施非药物干预措施加 药物干预措施(强阿片类药物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联合使用),即塞来昔布胶囊200 mg或双氯芬酸 50 mg口服,与哌替啶50 mg肌肉注射联合使用。 1.2.2护理方法:护士为患者主动服务,采用图文并 茂的方法为患者及患者家属讲解止痛的相关注意事 [基金项目]宁夏石嘴山市科技局资助项目(2013—31一b) [作者单位]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宁夏石嘴山753200 项、目的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介绍同病区患者疼痛恢 复情况,密切观察病人心理活动,及时疏导,减轻病人 对疼痛的恐惧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护士及时根 据病患部位给予合适的功能体位,使患者肌肉放松, 降低肌张力,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并有针对性地强化 疼痛相关知识,让患者理解并配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 炼与疼痛控制。让不愿意报告现有疼痛症状、害怕药 物使用后成瘾、担心出现难以治疗的药物不良反应的 部分患者解除疑虑和担陇,保证疼痛治疗 J。 1.2.3疼痛评分L4』:常采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 和Wong—Baker脸谱量表(FRS),此两种方法更为直 观,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重 度疼痛,每日评分记录当Et评分的最高值。 1.2.4镇痛疗效的评价 J:①主诉疼痛程度的变 换。②划线法,即将疼痛分为0—10度(不痛、轻微 疼痛到极度疼痛),让患者在服药后自己划线以表示 疼痛程度的变化。分为:①完全缓解(CR),治后完 全无痛;②部分缓解(PR),疼痛较给药有明显减轻, 睡眠基本上不受干扰,能正常生活;③轻度缓解 (MR),疼痛较给药前减轻,但仍感明显疼痛,睡眠仍 受干扰;④无效(NR),与治疗前比较无减轻。 1.3观察指标:观察住院期间疼痛持续时间、并发 症、夜间睡眠质量、住院时间、出院时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 料以元±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 检 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住院期间自诉疼痛持续时间比较:观 察组自诉疼痛持续时间<12 h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比较[n(%)] 2.2 2组睡眠质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比较:观察组 平均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 照组(P<0.05),见表2。观察组发生并发症4例, 宁夏医学杂志2015年1月第37卷第1期Ningxia Med J,Jan.2015,Vol 37,No.1 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4例,发生率 为35.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 = 7.17,P<0.05)。 表2 2组患者睡眠及住院时间比较( ± ) 本研究显示,住院期间疼痛持续时间<12 h例数 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 组,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 组,而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骨科 患者中应用规范化的疼痛管理,能做到准确、及时、客 观、系统地反映出患者疼痛程度及动态变化,减少患 者痛苦,能尽早开展康复锻炼,降低并发症,减少住院 2.3疼痛控制的满意度:观察组患者对疼痛控制满 日,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本研究作为创建骨科无痛病房的前期基础研 究,这是对规范化疼痛管理在骨科患者中应用的初 步探讨,样本量偏少,基本满足几率分析存在一定的 局限性。在今后我们将扩大样本量进行深一步的研 意度为92.5%,对照组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为 70.00%,对照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x =9.93, P<0.05)。 究,还需要请疼痛专家对医务人员做进一步的培训, 为骨科疼痛患者提供更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Merboth MK,Bamason S.Managing pain:the fitfh vitM sign[J]. Nuts Clin NoAh Am,2000,35(2):375—383. 3讨论 疼痛是骨科患者及医护人员常常面临的问题。无 痛病房指在无痛的原则下,疼痛管理小组对病人进行规 范的疼痛管理,使患者能安全、轻松、舒适的度过整个治 疗过程,无痛病房包括无痛检查和无痛治疗两个方面。 镇痛的原则为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及个体镇痛,超前 [2] 张丽红,祝安庆,严仕华.规范化管理在外科手术后疼痛患者中 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2):525—526. 镇痛是指在伤害性刺激发生前给予镇痛治疗;多模式镇 痛指将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组合在一起发挥镇痛的协 同作用,降低单一用药的剂量和不良反应,同时可以提 高对药物的耐受性,加快起效时间和延长镇痛时间,常 [3] 沈曲,李峥,Gwen Sherwood,等.手术后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状况及 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197—201. [4]张春华,徐丽华.疼痛评估与护理[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 (29):41. 用模式为阿片类药物与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作用。多 模式镇痛用药多途径,如硬膜外、静脉、局部麻醉、口服、 [5]李艺.癌痛的评估与护理措施[J].实用l 床医药杂志,2008,4 (5):112. 外用等。药物选择多模式如阿片类与非甾体类抗炎药 等;个体化镇痛是指治疗方案、剂量、途径及用药时间个 体化,不可套用固定的药物方案,最终目标是应用最小 剂量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 [6]席惠君,周潘宇,王立芬,等.急性下肢创伤患者的规范化疼痛 管理[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1,6(4):629—632. [收稿日期]2014—04—20 [责任编辑]马兴忠 Doi:10.13621/j.1001—5949.2015.01.0094 ·临床护理· 练对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胫骨前肌功能训 预防踝关节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马自萍,马秀琴,于文燕,马惠荣 [关键词] 脑卒中;胫骨前肌训练;踝关节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93 [文献标识码] B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致残性神经系统疾 患,致残率高达75% 。我科对急性脑卒中伴下肢 功能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强 了胫骨前肌的功能训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基金项目]宁夏医科大学面上科研项目(XM2012—043)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宁夏银川750001 [通讯作者]马惠荣,Email:xizi一77@163.corn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一2013年12月在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伴肢 体功能障碍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经头颅CT 或MRI检查证实为脑出血或脑梗死初发患者,诊断 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 断标准_2j。将80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干预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