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构建集体备课模式促进教学资源活化

构建集体备课模式促进教学资源活化

2022-04-24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议题五育合一

构建集体备课模式促进教学资源活化

鸿

2019年,武胜新一轮教改启动。在《武胜县“五育合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围绕智育工作,提出了“三活课堂增智”构想,建立“活化资源、活用教法、活力展现”三活课堂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为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活课堂”在教师能力提升、教学资源建设、教研活动开展、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多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活化资源”是上好课的关键,如何实现资源活化,文件明确要求“通过组好团、选好人、磨好课、建好库,活化教学资源”。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很多学校研课磨课人员落实不到位、环节不明晰、研讨流于形式、没有形成高质量教学资源。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各学校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三磨四案五环节”集体备课模式,力求明晰集体备课环节、明确各环节任务、提升教师把握教材能力、促进教学资源活化。

教学准备,形成“初案”。具体操作是学科备课组长根据教学内容、教师特点分配单元或专题任务,确定各个章节或单元的主备人。主备人通过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思考教学方法,结合学校、学科、课型特点制订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和教学环节等常规要素。本组其他成员也要自主钻研教材,初步构想教学设计,如有疑难问题或好的建议要做好记录,以备集体研讨时交流。磨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磨出好课,主备人不仅要明确怎样教(制订“初案”),还要明确为什么这样教。所以,我们建议主备人还要写出说课稿。

(二)集体研磨,聚焦关键

这是“共磨”的第一步,通过集体研磨形成“共案”。此环节的研讨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已授内容反思;二是对新授内容研讨。前者重在总结教学中的得失、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或教学实践的反思;后者就关键性的教学疑难点进行深入探讨。

对新授内容的研讨,首先是主备人说课,阐述个人备课要点,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说重要的教学设计,主要“亮点”和教法、学法以及依据等,让执教者进一步梳理教学程序、教学思考等。其次是由备课组全体成员针对主备人的初案提出评价和改进意见,对单元或专题梳理补充。为了保证研磨不流于形式,更加深入,研讨中最好就某个(几个)关键设计研讨点,作深入研讨。例如教学中的难点、疑点、教法、学法、教学环节、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某一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各参研人员做好记录,最后由主备人综合他人意见和自己观点,提出本节教学构想,拟出集体“共案”,分享给组内教师。

(时政)·19

一、基本构想

“三磨四案五环节”集体备课模式中“三磨”指自磨、共磨、复磨;“四案”指初案、共案、个案、优案;“五环节”指分配任务、初备教案,集体研磨、聚焦关键,二次设计、关注学情,课堂实践、总结得失,反思交流、生成资源。通过3次磨课,落实各环节任务,实现集体备课教案由“初案”向“优案”的转变,形成可供全县教师参考的教学资源,促进教师活化教学资源能力的提升。

二、基本环节

(一)分配任务,初备教案

此环节要求教师个人“自磨”,对磨课课题进行

2020.02~03A·

议题五育合一

三磨自磨四案初案五环节分配任务初备教案组长根据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分配单元或专题任务,初备人钻研教材,梳理主题、知识要点,结合学校、学科、教材、课型特点设计课时板块及内容,形成初案。针对单元或专题梳理进行补充;找准课时关键点,对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进行研讨。主述—研讨—记录—修改初案。根据集体研讨,结合班情学情,教师个人风格对教学设计进行增、删、调、补,形成个案。用个案指导教学,灵活把握课堂,提倡教师互相听课、议课,多次实践,反复研磨,形成优案。通过网络、面对面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交流课堂得失,总结经验,整理教案、反思、课件等,纳入资源库。共磨共案个案集体研磨二次设计聚焦关键关注学情复磨优案课堂实践反思交流总结得失生成资源“三磨四案五环节”流程图

(三)二次设计,关注学情

集体交流结束,各组参研人员根据集体研讨,结合班情学情、教师个人风格对教学设计作深入推敲、斟酌,进行修改。这是“共磨”的延伸阶段,教师通过再次“自磨”,对教案作个性化处理。

个性处理方式多样,可以增删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环节,补充相关内容,也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更改,从而完善教案,再次备课,形成适合班级特点,最能展现教师个人风格的教学设计——“个案”。抓好个性化处理是关系到集体备课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是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集体研磨智慧有效结合的途径。

(四)课堂实践,总结得失

在对教案进行个性化设计后,执教者将设计运用于课堂实践,验证方案,这也是“复磨”的第一步——课中复磨。此环节提倡组内教师互相听课,通过听课发现教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不足,为再次共同研磨做好准备。主备人或者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可以多班(同年级有多个平行班的)上课,反复实践。其余教师要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评课先由执教者简单分析自己执教该课的心得与不足之处,并分析原因;再由参与磨课的教师对该课的

2020.02~03A·

教学进行分析、讨论,每一位参与磨课的教师要踊跃发言,最好进行书面点评,每人至少提一点建议或意见,最后总结出此次教学的关键问题,研讨解决方案。评课过程中,由专人记录大家的发言,以便整理存档。

在此过程中,搜集问题,提炼亮点,打造精品课。同时,提倡教师针对研究中富有个性特点、具有探索性的问题进行梳理,展开课题研究,推进集体研磨成果深化。

(五)反思交流,生成资源

此环节为“复磨”的第二步——课后复磨,重在整理形成“优案”,落实资源生成,完善资源库建设工作。各教研组、备课组通过网络、面对面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反复交流,总结经验,整理教案、反思、课件等,力争每学期每人上传1个以上优质教学资源。资源实行层级筛选,每个学期期末,各教研组将本学期教学资源电子稿上传学校资源库,学校推荐优秀资源到片区督导责任区,综合评比后推荐到县电教馆,县电教馆遴选优质资源,收入县级资源库,共享给全县教师。

(何鸿系武胜县教育科学研究室副主任;刘芳系武胜县教育科学研究室教研员)

(时政)·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