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21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本试卷中g=10N/kg。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长度和质量的国际基本单位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如图1是我县西湖一景。斜阳映水,廊桥弄影,是光
的_________现象形成的。漫步湖边小道,看绿树荫荫;绿树看起来是绿色的原因是树叶_________(选
填“反射””或“吸收”)绿色光。盛夏时节,烈日的树荫夏一块块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的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3.为了减少噪声污染,一些城区作出了禁止鸣笛的规定,这是在_________处来减弱噪声的。如图2是用同材质从a到d越来越粗的橡皮筋制作的吉他,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发现橡皮筋_________发出的音调最高;若张紧橡皮筋d,再用同样的力拨动,发现橡皮筋发出声音的音调变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4.小明在超市看到一壶食用油,壶上标有“5L”字样,己知该种食用油的密度为
0.9×103kg/m3,则该壶油的质量是_________kg,所受的重力是_________N。
5.抛出去的石块可以在冰面上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静止下来是因为受到_________的作用,这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6.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到体温计如图3。体温计内有一部分密封的水银,人们根据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当体温计示数上升时,水银的质量_________,密度___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如图4,小明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说法正确的是( )
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B.物体的长为3.80cm C.物体的长度为3m D.物体的长度为2.80cm
8.如图5是关于声音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电话”实验说明了空气可以传声
B.“土电话”实验时用手从中间捏紧线,一样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 C.泡沫塑料小球在扬声器中跳动情况与扬声器发出声音的响度无关 D.扬声器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泡沫小球跳动越激烈 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食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C.人在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D.白色的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0.如图6所示的各图像中,可以表示同( )
A.(1) (2)
B. (2)
(3)
C.(1) (4)
D.(2) (4)
11.八年级的小明对自身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下面的结果最有可能的是( )
A.质量约为50kg B.跑步时最快速度约2m/s C.手指甲宽度约10cm D、体重约为45N
12.“女高音歌唱家”中的回曰疋扌日(
A.音调高B.响度大C.振幅大D.音色好
13.如图7光路表示近视眼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矫正需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凸透镜 B.矫正需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 C.矫正后,物体在人自艮中成的是缩小的实像 D.矫正后,物体在人眼中成的是等大的实像
14.如图8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从中我们可以
得出( )
A.甲物质的密度为2.7×103kg/m3 B.甲物质的密度为0.9×103kg/m3
C.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为1:3 D.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密度之比为1:3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请在图9中画出人眼看到蜡烛s点的光路图。
16.如图10一个重10N的铅球被推向空中,请画出此时其重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第17、18、19题分别为5、7、6分,共18分) 17.小明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实验时,天平应放在___________上,小明在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操作情景如图11,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正了错误的操作后,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81.6g,把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12,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测量烧杯及剩余盐水的总质量时其砝码和游码如图,则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 (3)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18.如图13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和___________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如图13所示,此时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这时的物距是___________cm,光屏上成的是___________立,缩小的实像,若使蜡烛向右靠近凸透镜,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_____移(选填“左”、或“右”)。
(3)下表为小明做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分析数据,从第2次实验信息可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随着蜡烛燃烧得越来越短,它在光屏上的像逐渐向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与表中第___________次实验成像的原理相同。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物距/cm 30 24 20 18 8 像距/cm 20 24 30 36 成像情况 倒立、缩小、实 倒立、等大、实 倒立、放大、实 倒立、放大、实 正立、放大、虚 19.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爱思考的小刚进行了如图14所示的实验。 (1)从甲、乙两图所示的探究活动可以验证滑动摩擦力与___________的关系。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时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做___________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___________,大小是___________N. (2)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小刚将木块竖直切去一半,用测力计水平拉着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丙,对比图甲与图丙,他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第20题9分,第21题9分,共18分)
20.郑济高铁在我县开通一站台,从而方便我县居民借助全国的高铁线路网进行各种交流活动,将有力的促进我县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下表为简化的2019年郑州东至北京西G巧64次列车时刻表。
站名 郑州 东 鹤壁东 安阳东 北京西 到站时间 始发站 07:20 07:37 10:13 出发时间 06:42 07:22 07:40 终点站 停留时间 —— 2分钟 3分钟 —— 运行时间 0分 38分 55分 3小时31分 自郑州东起公里 0 131 177 693
(1)小明坐在高铁上,看到路边的景物迅速的向身后退去,他这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作出的判断。
(2)鹤壁东到安阳东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
(3)郑州东到北京西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1.小明在做实验时发现,把50m1的水和50m1的酒精倒入同一个量筒中,混合后总体积为96ml。(ρ酒精=0.8×103kg/m3) 求:(1)酒精的质量是多少kg? (2)混合后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